天就快要亮了,但是這個黎明並不黑暗。在漫長的官道上,有無數火把組成的巨龍,蜿蜒伸向遠方。這是元佑三年六月的最後一天,按照黃曆上的說法,今天卦象中吉,大利出行!
楊翼的部隊在黃河南岸的烏台匯合了易隨風部之後,便日夜兼程的南下,每天隻在中午時休息短短的兩個多時辰。畢竟這年頭的黃河與後世改道之後的黃河河道不同,從黃河到汴京實際上至少要走上兩三天。所以盡管現在是大軍開拔之後的第三個黎明,但汴京還沒有出現在軍人們的視野裏。
楊翼很疲倦,靠著馬車裏厚實的座墊,朦朧中閉眼淺睡。晃晃悠悠的馬車,似乎是母親最溫暖的懷抱,又有如夾裹著記憶的囚籠,在那條繁星鋪就的河流中向前飄蕩,來到這個時代已經是第三年了啊!曾經的家鄉、曾經的父母親朋,似在眼前,又似遠在天邊。還有那朵天邊的彩雲,我的烏倫珠日格!你在哪裏?你還好麽?……
“大人!我軍於昨日傍晚進入京淄路,目下已經到達開封府轄下的邊緣。往前三十裏,便是京城了!”軍士低沉卻清晰的聲音在馬車外響起:“各路斥候迴報,沿路未見禁軍!”
“哦!”楊翼恍惚中長長的吐了一口氣,戰爭與陰謀、鮮血與烈火,刹那間從心底的某個角落裏浮現出來,放大,直到占滿了整個思緒,將適才的百轉千結趕得無影無蹤……
“令全軍停止前進,原地休息埋鍋造飯!”楊翼過了好一會才掀開馬車的窗簾,黎明時的清冽空氣刹那間湧入車中,遠處成片的丘陵宛若黑色無盡的海麵般起伏不定:“把將軍們都給我叫來,本帥有話要說!”
******
皇城,宣德樓。
宣德樓號稱天下第一樓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宣德樓建於皇城南大門宣德門之上,乃是宮殿壯麗景象的標誌性建築。其樓整體采用綠琉璃瓦,朱漆金釘大門,門間牆壁有龍鳳飛雲石雕,門樓兩側有斜廊通往兩側朵樓,朵樓又向前伸出行廊,直抵前部的闕樓,使得整個建築巍峨大觀,分外體現出皇家威儀。
高太後此時正站立在宣德樓的闕樓之上向外遠眺,從這處望出去,所見極遠,沿著寬闊的南禦街可以直接看到南麵的汴河和州橋,乃至更遠處禦街盡頭的朱雀門。高太後雖然身處皇城之中不知幾多年,然而在神宗皇帝架崩之後的三年多時間裏卻還是頭一次上到這座高樓之上。隻不過今次所見的景象,卻不複往昔的繁華。此時的汴京,籠罩在一片愁雲慘霧之中,本應熱鬧宣泄的禦街此時空無一人,本應繁忙雜亂的汴河,此時也是船影稀落。
“鄭雍、王敬心,你們真是好大的膽子啊!”高太後歎了口氣:“事情發展成這樣,實在是出乎哀家的預料。我大宋百年之基,竟要動搖於哀家眼前麽?”
說起來也不由得高太後不歎氣,早在十幾天前,先是從黃河前線傳迴了女真人被堵在北岸不得寸進的消息,接下來高太後就聽說楊翼以雷霆萬鈞之勢橫渡黃河,再後來竺名時和曾布以及河北各地軍隊也紛紛向朝廷急報,說是要全麵的出擊,徹底將女真人殲滅在河北西路的漫長戰線上。
對於這些消息,高太後本來是很高興的,高興的原因在於她認為楊翼的勝利將直接改變自己與殿前司的力量對比。
自十幾年前熙豐改製時開始,殿前司的權利便極速膨脹,京淄路的衛戎禁軍大半置於殿前司管轄之下,連帶一切司法、情報機構也多少與殿前司權利糾結。殿前司的殿帥雖然名義上官階不高,然而實際地位之重,恐怕就算是樞密院和兵部也難以駕馭。偏偏朝廷忙於黨爭無暇顧及殿前司坐大的問題,以致於王敬心在殿帥的位置上一幹就是十年之久,如今又有鄭雍這個老混蛋帶著一幫自譽風骨不凡的禦史們支持,真可說得上羽翼豐滿。
可是現在楊翼在前線的情況,使得高太後認為自己手中也有牌,而且這牌還算不錯。一來高太後有強大的文官集團的支持,且不論新黨舊黨,大部分文官們對於堅持正統還是很有原則的。二來王存在被罷相之後,開始全力經營宣效六軍,並且掌握了街道司,這些力量可以保證京城內各衙門短期內的安全;而殿前司永遠無法染指的侍衛馬步親軍足以確保皇城的安全。更為重要的是,楊翼手中的幾萬廂軍既然能與橫掃河北的女真人打得難分難解,那麽待到其班師迴朝,在各方麵的配合下一舉拿下殿前司也就有了可能。
“是的,萬事具備,隻欠東風。現在隻要穩住殿前司,待河北的戰事一結束,他們就算是完蛋了。”高太後曾經這樣美滋滋的想過未來的前景,大宋朝隻能由自己來決定它的未來,誰也不能剝奪自己的這個獨一無二的權利。於是高太後迅即對王敬心等人大加安撫,連續下詔對殿前司諸軍大加賞賜,而朝中上下更是出奇的平靜,一切都顯得波瀾不驚。
隻可惜天不隧人所願。某天晚上高太後驚聞密報,京淄路邊緣一些地方的禁軍突然消失了。是的,這些禁軍毫無疑問都是王敬心的嫡係部隊,他們突然不知所蹤意味著什麽?他們的去向會不會是京城呢?
感覺到危險的高太後,如坐針氈。安撫的策略看來是不行了,而且楊翼那邊也不能再等了。高太後命童貫漏夜出城,無論如何也要把楊翼調迴來。此外她開始製造輿論,在她的授意下,一天之內無數彈劾殿前司的條陳如雪花般飛來,有人大力羅織殿前司飛揚跋扈意圖謀反的證據。另一方麵,樞密院、兵部、門下省緊急下發公文,勒令還在駐地的其餘京淄路外圍禁軍北上,從而斷絕殿前司的外援。再則朝堂之上,高太後強力主導通過了朝中大臣提出的更換京中各要害部門人員的提議,這些官員包括各大城門、軍營、倉庫的指揮官。一夜之間京城上空烏雲籠罩。
不知是殿前司早有預謀還是被臨時刺激,反正事情來得很快也很突然。在三天前的那個早晨,整個汴京城變了模樣。先是鄭雍指示一大批禦史在朝堂上提出皇帝趙煦**後宮,說是趙煦都十五歲了居然還派人到外邊找乳母,如此皇帝怕是要敗壞大宋朝綱,不如廢去,改立品德賢良端正的遂寧郡王趙佶為帝。接著大批的外來禁軍湧入京中,直逼皇城之下,打著擁立新帝中興大宋的旗號。然後原本京中幾大軍營的禁軍開始四出掃蕩京城、控製要害。
當然,王存的宣效六軍也不是沒有準備,他們按照事前製定的應急計劃分赴各大衙門和城樓關隘,保護各大部門。同時街道司迅速動員,一邊保護各路京中要員前往比較安全的地點集結,一邊向民眾宣告殿前司禁軍已經是叛軍。此外還有人趁亂出城向遠方帶去“勤王”的號令。
其後的一個晝夜裏整個京城都處於混亂狀態。有人想進城有人想出城,有驚惶失措的民眾也有倉惶躲避的官員。禁軍與宣效六軍交了手,主要交手的地點發生在內外城的各大城樓、倉庫、衙門、橋梁。在夜晚的時候,時不時可以看到某處有火光,時不時可以聽到不知哪裏傳來一陣喊殺聲。
當然,現在情況算是穩定下來了。民眾基本上是關門閉戶,等待著事情的結束。而官員們有些還在衙門裏,有些跑到了皇城中,有些則躲到百姓家裏惶惶不可終日,還有一些當然已經被到處搜查的叛軍抓獲。至於雙方實際的控製地點,則基本上是三七開。叛軍占七,而宣效六軍占三。很明顯,形勢對殿前司有利,外城的城樓完全被叛軍控製,內城除了東邊的曹門外也全部被叛軍控製。好在天子所在的皇城因為有侍衛親軍的保護,所以叛軍暫時還沒有對皇城怎麽樣。
至於各大衙門,像樞密院以及三省六部都在皇城裏,所以沒有任何問題。而皇城外的許多衙門則情況大不相同。比如開封府,開封府還在宣效六軍的手裏,王存就在開封府指揮軍隊。隻不過開封府的正式主人錢勰顯得比較倒黴,叛亂的那個早晨他不知抽了哪門子瘋想去大相國寺上香,快到寺門口的時候就發現街上到處是奔跑的人和哭叫聲,有禁軍服飾的人大聲的喝罵和縱馬踏人。錢勰總算是個老狐狸了,瞬間就知道情況不妙,也不等隨從反應過來立即把官服給脫了個精光,穿著裘褲就竄出了轎子沒命的跑,隻不過他的運氣實在不好,當頭撞上一夥人。
“喲!這是開封府的錢青天錢大人啊!”有人在錢勰麵前亮出了刀子。
“認錯了,我不是錢青天,老夫姓包”
“得了,姓包就更是青天了!那您是大人了?看您穿著裘褲瞎跑估計也不會錯。來人,綁住了!”…….
軍器監在外城的西南,像這樣的衙門當然是叛軍重點照顧的地方。比較巧的是叛亂發生的那個早晨,王岩叟在軍器監衙門裏。說起來王岩叟前一天才以樞密直學士的身份判軍器監事,負責這麽重要而且很有油水的部門當然令他比較得意。結果還是第一天來巡視就被叛軍給圍住了。
“組織人到牆邊放箭!”王岩叟這人有點脾氣,喜歡直來直去:“把倉庫裏的床弩全都抬出來,百丈之內,給我全部轟平!別管是敵人還是自己人,誰靠近就滅了誰。”
事實上床弩的威力絕對無與倫比,在瘋狂發射的箭簇麵前叛軍們一籌莫展,有人曾經試圖依靠左近的房屋為掩護靠近軍器監衙門的大院,隻不過很明顯,一些不太牢靠的木質房屋在巨大箭簇的打擊下轟然倒塌,使這種企圖劃為泡影。
“我的家人現在怎麽樣了呢?”盡管王岩叟自信在軍器監裏還是安全的,不過自己家大業大,府上幾百號人口的安全實在是令他揪心。當然,王岩叟也比較會自我安慰,在他看來目前全京城的官員,也都在揪心自己的家人,真的要出什麽差子到時哭的也不是自己一個……
西都亭驛,乃是專門供奉西域各國使節的場所。曾經的吐番之王阿裏骨現在算是比較墮落,自從去年初春的那場大戰之後,他就在吐番混不下去了,千裏迢迢跑來汴京請罪。好在宋國向來講究仁義,也沒把他怎麽樣,直接就扔在西都亭驛混日子。“生活,乃是一碗白水!”阿裏骨的日子真是混得一塌糊塗,實在是太平淡無聊了,想著以前的叱詫風雲阿裏骨簡直是想發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當然,叛亂發生的那個早晨阿裏骨感到機會來了,這實在是太令人興奮了啊!阿裏骨立即在西都亭驛裏搖旗擊鼓,對各國使節們發表了一番激情四溢的演說:“各位尊敬的使節大人!天朝,亂了!叛軍,來了!我們也該幹點什麽?”
望著下麵茫然無語的各國使節,阿裏骨拔出了剛從廚房找出來的菜刀:“我們要積極參與這次必定要震驚天下的大事件,我們要為自己的故國爭取一個人情和功勞。”
“阿裏骨大人,您是想幫哪邊呢?且不說咱們在這裏毫無力量,就算有力量卻若幫錯了人,迴頭咱們那小國可吃不了天朝的怪罪!”某國使者狐疑的發問。
“放火!到各處去放火!”阿裏骨揮舞著菜刀,興奮的大叫:“誰贏了咱們都說是幫他們的,我要封候,不,要大宋給我封王,咱殺迴吐番去!”…….
李格非在那個早晨其實什麽事也沒做,叛亂來的時候他正帶著國子監的學生們吟詩。國子監在外城的南熏門東側,本來像國子監這樣的衙門並不太被人注意,隻不過靠近南熏門就意味著這裏也會受到戰火的波及。
宣效六軍和禁軍打起來了?老實巴交一心作學問的李格非看著南熏門附近燃起的戰火,根本搞不清楚究竟是怎麽一迴事。於是他決定等待,身為太學博士的他帶著一幫學生在國子監的白菜窖裏躲了一天一夜。到第二天的時候各種消息都來了,李格非這才知道殿前司逼宮,要廢立皇帝。
“各位未來的大人!我等俱是天子門生!”李格非對學生們這樣說:“身為人臣自要以我身殉天子!我欲以我之卑微力量抗爭之,諸君願否同行?”
旁邊跟在李格非身邊的小女孩扯扯李格非的衣裳,幼稚的童音道:“爹爹大人,清照也要去呢!”
李格非皺眉道:“清照乖乖,你躲在這裏,哪也別去,你娘那邊想來無憂,遲些會來尋你。”
國子監那夥子書生長期受聖人熏陶,自打知道武人作亂就憤憤不平,老師這麽一說,自然群情激昂。唿啦拉一下子幾百號國子監的學生們在李格非的帶領下全部集合起來,扯上大旗就從南熏門後街出發,浩浩蕩蕩沿著大道直往皇城而去,沿路無比招搖的大聲咒罵亂臣賊子不得好死。
除了兩邊的軍隊不時經過,大街上哪裏還有其他人?說起來國子監的這個隊伍運氣也忒好,一直走到內城朱雀門都沒人把他們怎麽樣,甚至過朱雀門的時候,這個瘋狂的隊伍還把駐守朱雀門的那個禁軍將領搞得目瞪口呆,任由這夥讀書人穿門而過上了汴河的州橋,眼看就要進入南禦街。
可是就在上州橋的時候不知是哪夥禁軍衝了出來,開始對這群不知死活的書生們大打出手,一時間無數人被擊落汴河之中,更多的人被扭起綁住。
“都送去郡王府!”為首的禁軍將領倒是不敢過於為難他們,這麽多的讀書人要是都殺了恐怕是要被天下人所怨,迴頭自己的上司未必會保住自己…..
當然,以上這些都是汴京城裏多如牛毛的大小衙門發生的眾多故事中的幾個例子。至少,此時站在宣德樓上眺望的高太後,此時並不知曉。
今天已經是第三天了,高太後知道今天暫時的平靜並不意味著事情的結束,更大的風波或許就要在這平靜中來臨,畢竟現在的鬥爭乃是你死我亡的鬥爭。
“王存,宣效六軍還能支持多久呢?有多少官員變節或是被關押呢?”高太後發出這些疑問的時候有點無奈,現在主動權不在自己的手裏。不過無奈歸無奈,對於最後的結局,經曆過無數風浪的高太後卻有著堅定的信心,她相信以侍衛親軍的忠誠,皇城暫時還是安全的,起碼沒有人能衝進來直接把刀架在她的脖子上。而楊翼,那個賣酒的舉子,總是充滿著獨特氣質的人,現在或許正在迴軍的路上……
******
西殿前司衙門。
殿前司衙門之所以被稱為西殿前司,因為這個衙門實際上的地理位置,是在內城的邊緣西大街的北側。這個衙門占地極廣,南臨西大街,背後就是從西北外城流入的金水河,隔壁是同文館。
本來對於同文館就在隔壁這件事,王敬心從來沒有放在心上,畢竟同文館初設的時候是接待高麗人用的,後來就變成了負責大宋科舉考試的貢院。隻不過那天起事的時候,同文館的知貢舉孔平仲大人居然跑到了殿前司,勸自己不要辜負朝廷的恩情,應該去負荊請罪,就多少令王敬心發現原來同文館還是有點用的。
“這老混蛋真煩,讀書都讀昏頭了!”王敬心在命人把孔平仲打了半死之後,下了個決定:“咱們殿前司地方雖大,但到處是兵恐怕讀書人都不太習慣,整天罵來罵去的煩死人。來人啊!把抓來的大人們全部送去同文館看守起來!”
其實在王敬心看來,關押那些官員並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重要的在於目前的局勢。事實上現在是第三天,京城裏的很多衙門還沒有拿下,宣效六軍和街道司在王存老家夥的指揮下負隅頑抗,好像總是死不絕的樣子。滅不掉王存,王敬心就得到處分兵把守那些城門、城樓、橋梁、路口,汴京乃是人口愈百萬的天下第一大城,禁軍再多也難以為繼,哪裏還抽得出足夠的力量攻擊皇城呢?
“必須要和老太婆當麵攤牌!”在遂寧郡王行府裏麵控製著整個大局的鄭雍已經多次把話傳了過來,一定要盡快解決城內的反抗勢力,這樣才能順利的實施最後的逼宮,並且對付隨後而來的勤王軍隊。
然而事實上勤王的軍隊已經到來了,現在城外就有一支將近萬人的軍隊在遊弋,而軍隊的將領居然是自己以前的手下兼同鄉王有勝。對於王有勝的突然出現,說起來王敬心非常的後悔,怎麽以前就忽略了他呢?按照先前的布置,京淄路禁軍的一部分南下防禦從南方有可能來的攻擊,而另一部分進了城配合城中禁軍,獨獨漏了從京東路而來的王有勝。
不過王敬心後悔歸後悔,但並不太擔心,畢竟王有勝的部隊根本就是烏合之眾,汴京城外城的防禦不是這樣一個缺少重武器的軍隊可以攻破的。
最令人擔心的還是楊翼啊!今天早上楊翼部已經到了三十裏外。
“時間緊迫啊!”王敬心對於楊翼的到來不是沒有心理準備,之所以先前沒有派軍隊去攔截是因為他認為,可以和強悍的北方民族野戰的軍隊,是不可能在野外攔得住的。
“勝負難料!不過多半是楊翼這小子輸掉,時間雖然我很緊,但是他更不夠用。”這是王敬心下的最後斷語。楊翼再悍勇,也不見得比殿前司禁軍強多少,更何況自己還有兵力上的絕對優勢,加上汴京那修建百年的城防,楊翼不可能在短時間就打得進來。或許待到城裏一切都搞定之後,在自己這邊掌握著皇帝和太皇太後在手的情況下,楊翼或許也隻有投降的路可走了吧?除了京城,自己這邊的勢力到處都有,難道天下都承認新皇帝登基,楊翼還敢造反不成?
楊翼的部隊在黃河南岸的烏台匯合了易隨風部之後,便日夜兼程的南下,每天隻在中午時休息短短的兩個多時辰。畢竟這年頭的黃河與後世改道之後的黃河河道不同,從黃河到汴京實際上至少要走上兩三天。所以盡管現在是大軍開拔之後的第三個黎明,但汴京還沒有出現在軍人們的視野裏。
楊翼很疲倦,靠著馬車裏厚實的座墊,朦朧中閉眼淺睡。晃晃悠悠的馬車,似乎是母親最溫暖的懷抱,又有如夾裹著記憶的囚籠,在那條繁星鋪就的河流中向前飄蕩,來到這個時代已經是第三年了啊!曾經的家鄉、曾經的父母親朋,似在眼前,又似遠在天邊。還有那朵天邊的彩雲,我的烏倫珠日格!你在哪裏?你還好麽?……
“大人!我軍於昨日傍晚進入京淄路,目下已經到達開封府轄下的邊緣。往前三十裏,便是京城了!”軍士低沉卻清晰的聲音在馬車外響起:“各路斥候迴報,沿路未見禁軍!”
“哦!”楊翼恍惚中長長的吐了一口氣,戰爭與陰謀、鮮血與烈火,刹那間從心底的某個角落裏浮現出來,放大,直到占滿了整個思緒,將適才的百轉千結趕得無影無蹤……
“令全軍停止前進,原地休息埋鍋造飯!”楊翼過了好一會才掀開馬車的窗簾,黎明時的清冽空氣刹那間湧入車中,遠處成片的丘陵宛若黑色無盡的海麵般起伏不定:“把將軍們都給我叫來,本帥有話要說!”
******
皇城,宣德樓。
宣德樓號稱天下第一樓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宣德樓建於皇城南大門宣德門之上,乃是宮殿壯麗景象的標誌性建築。其樓整體采用綠琉璃瓦,朱漆金釘大門,門間牆壁有龍鳳飛雲石雕,門樓兩側有斜廊通往兩側朵樓,朵樓又向前伸出行廊,直抵前部的闕樓,使得整個建築巍峨大觀,分外體現出皇家威儀。
高太後此時正站立在宣德樓的闕樓之上向外遠眺,從這處望出去,所見極遠,沿著寬闊的南禦街可以直接看到南麵的汴河和州橋,乃至更遠處禦街盡頭的朱雀門。高太後雖然身處皇城之中不知幾多年,然而在神宗皇帝架崩之後的三年多時間裏卻還是頭一次上到這座高樓之上。隻不過今次所見的景象,卻不複往昔的繁華。此時的汴京,籠罩在一片愁雲慘霧之中,本應熱鬧宣泄的禦街此時空無一人,本應繁忙雜亂的汴河,此時也是船影稀落。
“鄭雍、王敬心,你們真是好大的膽子啊!”高太後歎了口氣:“事情發展成這樣,實在是出乎哀家的預料。我大宋百年之基,竟要動搖於哀家眼前麽?”
說起來也不由得高太後不歎氣,早在十幾天前,先是從黃河前線傳迴了女真人被堵在北岸不得寸進的消息,接下來高太後就聽說楊翼以雷霆萬鈞之勢橫渡黃河,再後來竺名時和曾布以及河北各地軍隊也紛紛向朝廷急報,說是要全麵的出擊,徹底將女真人殲滅在河北西路的漫長戰線上。
對於這些消息,高太後本來是很高興的,高興的原因在於她認為楊翼的勝利將直接改變自己與殿前司的力量對比。
自十幾年前熙豐改製時開始,殿前司的權利便極速膨脹,京淄路的衛戎禁軍大半置於殿前司管轄之下,連帶一切司法、情報機構也多少與殿前司權利糾結。殿前司的殿帥雖然名義上官階不高,然而實際地位之重,恐怕就算是樞密院和兵部也難以駕馭。偏偏朝廷忙於黨爭無暇顧及殿前司坐大的問題,以致於王敬心在殿帥的位置上一幹就是十年之久,如今又有鄭雍這個老混蛋帶著一幫自譽風骨不凡的禦史們支持,真可說得上羽翼豐滿。
可是現在楊翼在前線的情況,使得高太後認為自己手中也有牌,而且這牌還算不錯。一來高太後有強大的文官集團的支持,且不論新黨舊黨,大部分文官們對於堅持正統還是很有原則的。二來王存在被罷相之後,開始全力經營宣效六軍,並且掌握了街道司,這些力量可以保證京城內各衙門短期內的安全;而殿前司永遠無法染指的侍衛馬步親軍足以確保皇城的安全。更為重要的是,楊翼手中的幾萬廂軍既然能與橫掃河北的女真人打得難分難解,那麽待到其班師迴朝,在各方麵的配合下一舉拿下殿前司也就有了可能。
“是的,萬事具備,隻欠東風。現在隻要穩住殿前司,待河北的戰事一結束,他們就算是完蛋了。”高太後曾經這樣美滋滋的想過未來的前景,大宋朝隻能由自己來決定它的未來,誰也不能剝奪自己的這個獨一無二的權利。於是高太後迅即對王敬心等人大加安撫,連續下詔對殿前司諸軍大加賞賜,而朝中上下更是出奇的平靜,一切都顯得波瀾不驚。
隻可惜天不隧人所願。某天晚上高太後驚聞密報,京淄路邊緣一些地方的禁軍突然消失了。是的,這些禁軍毫無疑問都是王敬心的嫡係部隊,他們突然不知所蹤意味著什麽?他們的去向會不會是京城呢?
感覺到危險的高太後,如坐針氈。安撫的策略看來是不行了,而且楊翼那邊也不能再等了。高太後命童貫漏夜出城,無論如何也要把楊翼調迴來。此外她開始製造輿論,在她的授意下,一天之內無數彈劾殿前司的條陳如雪花般飛來,有人大力羅織殿前司飛揚跋扈意圖謀反的證據。另一方麵,樞密院、兵部、門下省緊急下發公文,勒令還在駐地的其餘京淄路外圍禁軍北上,從而斷絕殿前司的外援。再則朝堂之上,高太後強力主導通過了朝中大臣提出的更換京中各要害部門人員的提議,這些官員包括各大城門、軍營、倉庫的指揮官。一夜之間京城上空烏雲籠罩。
不知是殿前司早有預謀還是被臨時刺激,反正事情來得很快也很突然。在三天前的那個早晨,整個汴京城變了模樣。先是鄭雍指示一大批禦史在朝堂上提出皇帝趙煦**後宮,說是趙煦都十五歲了居然還派人到外邊找乳母,如此皇帝怕是要敗壞大宋朝綱,不如廢去,改立品德賢良端正的遂寧郡王趙佶為帝。接著大批的外來禁軍湧入京中,直逼皇城之下,打著擁立新帝中興大宋的旗號。然後原本京中幾大軍營的禁軍開始四出掃蕩京城、控製要害。
當然,王存的宣效六軍也不是沒有準備,他們按照事前製定的應急計劃分赴各大衙門和城樓關隘,保護各大部門。同時街道司迅速動員,一邊保護各路京中要員前往比較安全的地點集結,一邊向民眾宣告殿前司禁軍已經是叛軍。此外還有人趁亂出城向遠方帶去“勤王”的號令。
其後的一個晝夜裏整個京城都處於混亂狀態。有人想進城有人想出城,有驚惶失措的民眾也有倉惶躲避的官員。禁軍與宣效六軍交了手,主要交手的地點發生在內外城的各大城樓、倉庫、衙門、橋梁。在夜晚的時候,時不時可以看到某處有火光,時不時可以聽到不知哪裏傳來一陣喊殺聲。
當然,現在情況算是穩定下來了。民眾基本上是關門閉戶,等待著事情的結束。而官員們有些還在衙門裏,有些跑到了皇城中,有些則躲到百姓家裏惶惶不可終日,還有一些當然已經被到處搜查的叛軍抓獲。至於雙方實際的控製地點,則基本上是三七開。叛軍占七,而宣效六軍占三。很明顯,形勢對殿前司有利,外城的城樓完全被叛軍控製,內城除了東邊的曹門外也全部被叛軍控製。好在天子所在的皇城因為有侍衛親軍的保護,所以叛軍暫時還沒有對皇城怎麽樣。
至於各大衙門,像樞密院以及三省六部都在皇城裏,所以沒有任何問題。而皇城外的許多衙門則情況大不相同。比如開封府,開封府還在宣效六軍的手裏,王存就在開封府指揮軍隊。隻不過開封府的正式主人錢勰顯得比較倒黴,叛亂的那個早晨他不知抽了哪門子瘋想去大相國寺上香,快到寺門口的時候就發現街上到處是奔跑的人和哭叫聲,有禁軍服飾的人大聲的喝罵和縱馬踏人。錢勰總算是個老狐狸了,瞬間就知道情況不妙,也不等隨從反應過來立即把官服給脫了個精光,穿著裘褲就竄出了轎子沒命的跑,隻不過他的運氣實在不好,當頭撞上一夥人。
“喲!這是開封府的錢青天錢大人啊!”有人在錢勰麵前亮出了刀子。
“認錯了,我不是錢青天,老夫姓包”
“得了,姓包就更是青天了!那您是大人了?看您穿著裘褲瞎跑估計也不會錯。來人,綁住了!”…….
軍器監在外城的西南,像這樣的衙門當然是叛軍重點照顧的地方。比較巧的是叛亂發生的那個早晨,王岩叟在軍器監衙門裏。說起來王岩叟前一天才以樞密直學士的身份判軍器監事,負責這麽重要而且很有油水的部門當然令他比較得意。結果還是第一天來巡視就被叛軍給圍住了。
“組織人到牆邊放箭!”王岩叟這人有點脾氣,喜歡直來直去:“把倉庫裏的床弩全都抬出來,百丈之內,給我全部轟平!別管是敵人還是自己人,誰靠近就滅了誰。”
事實上床弩的威力絕對無與倫比,在瘋狂發射的箭簇麵前叛軍們一籌莫展,有人曾經試圖依靠左近的房屋為掩護靠近軍器監衙門的大院,隻不過很明顯,一些不太牢靠的木質房屋在巨大箭簇的打擊下轟然倒塌,使這種企圖劃為泡影。
“我的家人現在怎麽樣了呢?”盡管王岩叟自信在軍器監裏還是安全的,不過自己家大業大,府上幾百號人口的安全實在是令他揪心。當然,王岩叟也比較會自我安慰,在他看來目前全京城的官員,也都在揪心自己的家人,真的要出什麽差子到時哭的也不是自己一個……
西都亭驛,乃是專門供奉西域各國使節的場所。曾經的吐番之王阿裏骨現在算是比較墮落,自從去年初春的那場大戰之後,他就在吐番混不下去了,千裏迢迢跑來汴京請罪。好在宋國向來講究仁義,也沒把他怎麽樣,直接就扔在西都亭驛混日子。“生活,乃是一碗白水!”阿裏骨的日子真是混得一塌糊塗,實在是太平淡無聊了,想著以前的叱詫風雲阿裏骨簡直是想發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當然,叛亂發生的那個早晨阿裏骨感到機會來了,這實在是太令人興奮了啊!阿裏骨立即在西都亭驛裏搖旗擊鼓,對各國使節們發表了一番激情四溢的演說:“各位尊敬的使節大人!天朝,亂了!叛軍,來了!我們也該幹點什麽?”
望著下麵茫然無語的各國使節,阿裏骨拔出了剛從廚房找出來的菜刀:“我們要積極參與這次必定要震驚天下的大事件,我們要為自己的故國爭取一個人情和功勞。”
“阿裏骨大人,您是想幫哪邊呢?且不說咱們在這裏毫無力量,就算有力量卻若幫錯了人,迴頭咱們那小國可吃不了天朝的怪罪!”某國使者狐疑的發問。
“放火!到各處去放火!”阿裏骨揮舞著菜刀,興奮的大叫:“誰贏了咱們都說是幫他們的,我要封候,不,要大宋給我封王,咱殺迴吐番去!”…….
李格非在那個早晨其實什麽事也沒做,叛亂來的時候他正帶著國子監的學生們吟詩。國子監在外城的南熏門東側,本來像國子監這樣的衙門並不太被人注意,隻不過靠近南熏門就意味著這裏也會受到戰火的波及。
宣效六軍和禁軍打起來了?老實巴交一心作學問的李格非看著南熏門附近燃起的戰火,根本搞不清楚究竟是怎麽一迴事。於是他決定等待,身為太學博士的他帶著一幫學生在國子監的白菜窖裏躲了一天一夜。到第二天的時候各種消息都來了,李格非這才知道殿前司逼宮,要廢立皇帝。
“各位未來的大人!我等俱是天子門生!”李格非對學生們這樣說:“身為人臣自要以我身殉天子!我欲以我之卑微力量抗爭之,諸君願否同行?”
旁邊跟在李格非身邊的小女孩扯扯李格非的衣裳,幼稚的童音道:“爹爹大人,清照也要去呢!”
李格非皺眉道:“清照乖乖,你躲在這裏,哪也別去,你娘那邊想來無憂,遲些會來尋你。”
國子監那夥子書生長期受聖人熏陶,自打知道武人作亂就憤憤不平,老師這麽一說,自然群情激昂。唿啦拉一下子幾百號國子監的學生們在李格非的帶領下全部集合起來,扯上大旗就從南熏門後街出發,浩浩蕩蕩沿著大道直往皇城而去,沿路無比招搖的大聲咒罵亂臣賊子不得好死。
除了兩邊的軍隊不時經過,大街上哪裏還有其他人?說起來國子監的這個隊伍運氣也忒好,一直走到內城朱雀門都沒人把他們怎麽樣,甚至過朱雀門的時候,這個瘋狂的隊伍還把駐守朱雀門的那個禁軍將領搞得目瞪口呆,任由這夥讀書人穿門而過上了汴河的州橋,眼看就要進入南禦街。
可是就在上州橋的時候不知是哪夥禁軍衝了出來,開始對這群不知死活的書生們大打出手,一時間無數人被擊落汴河之中,更多的人被扭起綁住。
“都送去郡王府!”為首的禁軍將領倒是不敢過於為難他們,這麽多的讀書人要是都殺了恐怕是要被天下人所怨,迴頭自己的上司未必會保住自己…..
當然,以上這些都是汴京城裏多如牛毛的大小衙門發生的眾多故事中的幾個例子。至少,此時站在宣德樓上眺望的高太後,此時並不知曉。
今天已經是第三天了,高太後知道今天暫時的平靜並不意味著事情的結束,更大的風波或許就要在這平靜中來臨,畢竟現在的鬥爭乃是你死我亡的鬥爭。
“王存,宣效六軍還能支持多久呢?有多少官員變節或是被關押呢?”高太後發出這些疑問的時候有點無奈,現在主動權不在自己的手裏。不過無奈歸無奈,對於最後的結局,經曆過無數風浪的高太後卻有著堅定的信心,她相信以侍衛親軍的忠誠,皇城暫時還是安全的,起碼沒有人能衝進來直接把刀架在她的脖子上。而楊翼,那個賣酒的舉子,總是充滿著獨特氣質的人,現在或許正在迴軍的路上……
******
西殿前司衙門。
殿前司衙門之所以被稱為西殿前司,因為這個衙門實際上的地理位置,是在內城的邊緣西大街的北側。這個衙門占地極廣,南臨西大街,背後就是從西北外城流入的金水河,隔壁是同文館。
本來對於同文館就在隔壁這件事,王敬心從來沒有放在心上,畢竟同文館初設的時候是接待高麗人用的,後來就變成了負責大宋科舉考試的貢院。隻不過那天起事的時候,同文館的知貢舉孔平仲大人居然跑到了殿前司,勸自己不要辜負朝廷的恩情,應該去負荊請罪,就多少令王敬心發現原來同文館還是有點用的。
“這老混蛋真煩,讀書都讀昏頭了!”王敬心在命人把孔平仲打了半死之後,下了個決定:“咱們殿前司地方雖大,但到處是兵恐怕讀書人都不太習慣,整天罵來罵去的煩死人。來人啊!把抓來的大人們全部送去同文館看守起來!”
其實在王敬心看來,關押那些官員並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重要的在於目前的局勢。事實上現在是第三天,京城裏的很多衙門還沒有拿下,宣效六軍和街道司在王存老家夥的指揮下負隅頑抗,好像總是死不絕的樣子。滅不掉王存,王敬心就得到處分兵把守那些城門、城樓、橋梁、路口,汴京乃是人口愈百萬的天下第一大城,禁軍再多也難以為繼,哪裏還抽得出足夠的力量攻擊皇城呢?
“必須要和老太婆當麵攤牌!”在遂寧郡王行府裏麵控製著整個大局的鄭雍已經多次把話傳了過來,一定要盡快解決城內的反抗勢力,這樣才能順利的實施最後的逼宮,並且對付隨後而來的勤王軍隊。
然而事實上勤王的軍隊已經到來了,現在城外就有一支將近萬人的軍隊在遊弋,而軍隊的將領居然是自己以前的手下兼同鄉王有勝。對於王有勝的突然出現,說起來王敬心非常的後悔,怎麽以前就忽略了他呢?按照先前的布置,京淄路禁軍的一部分南下防禦從南方有可能來的攻擊,而另一部分進了城配合城中禁軍,獨獨漏了從京東路而來的王有勝。
不過王敬心後悔歸後悔,但並不太擔心,畢竟王有勝的部隊根本就是烏合之眾,汴京城外城的防禦不是這樣一個缺少重武器的軍隊可以攻破的。
最令人擔心的還是楊翼啊!今天早上楊翼部已經到了三十裏外。
“時間緊迫啊!”王敬心對於楊翼的到來不是沒有心理準備,之所以先前沒有派軍隊去攔截是因為他認為,可以和強悍的北方民族野戰的軍隊,是不可能在野外攔得住的。
“勝負難料!不過多半是楊翼這小子輸掉,時間雖然我很緊,但是他更不夠用。”這是王敬心下的最後斷語。楊翼再悍勇,也不見得比殿前司禁軍強多少,更何況自己還有兵力上的絕對優勢,加上汴京那修建百年的城防,楊翼不可能在短時間就打得進來。或許待到城裏一切都搞定之後,在自己這邊掌握著皇帝和太皇太後在手的情況下,楊翼或許也隻有投降的路可走了吧?除了京城,自己這邊的勢力到處都有,難道天下都承認新皇帝登基,楊翼還敢造反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