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第一段經過考證,尤其是女性參賭的問題,參考了北宋的相關民間紀實)

    盡管再過三天就是元佑三年的正旦,但實際上,按照帝國的傳統,關於新年的各種慶祝活動在今天正式拉開了帷幕,整個帝國的首都汴京城全麵的進入到了熱鬧歡騰的氣氛當中。從最東邊的新宋門到西麵的梁門,從北麵的封丘門到南麵的南薰門,汴京城橫貫東西南北的兩條主幹道上,彩棚連結、燈花如林,各種彩棚中擺滿了珠翠、頭麵、衣著、花卉、吃食、玩好之類,道路兩邊的舞場歌館亦是車馬交馳,一片繁華。而在這個時節,每到了入夜的時候,各大酒肆娛樂場所全麵爆滿,不隻是富豪人家,就算家境貧寒的人,也要唿朋喚友把酒相酬,連帶開封府也全麵放開了對賭博的管製,隻不過進入那些比較高級的賭博場所中的賭客,絕大多數人卻都是富貴人家的女眷,當然,有句非常有道理的俗話叫“三個女人成條街”,女眷多的地方自然流言就會特別多,而今年最熱門的話題與楊翼的婚事有關。

    說起來,在京城中的富貴女眷們的眼裏,楊翼恐怕算得上帝國最受歡迎男性中的第二號人物,年紀輕輕就已經名動天下,不但本身的官階已經到達了絕大多數人終其一生也到達不了的正三品上,就單說家世,他們老楊家早已經算得上富甲天下了,更重要的一點是楊翼還未成婚,誰要先嫁進去說不定就能弄個朝廷封下的“誥命夫人”當當。當然,之所以楊翼排在第二,是因為還有一個人叫做趙煦,趙煦因為年紀小的緣故也未大婚,若是有人嫁了趙煦,“誥命夫人”固然是當不上,但混個“皇後”的稱號來玩玩,恐怕更是有趣得緊。

    “聽說了麽?戶部侍郎楊大人要成親了!”

    “誰家的女兒這麽有福氣?”

    “怎麽你們還不知道麽?楊翼要娶一個羌人!”

    “胡說,楊大人怎麽可能娶羌人?我聽說他要娶突厥人。”

    其實像賭場這樣的地方,小道消息固然是極多,但這裏的小道消息也往往比較滯後,起碼有些消息是已經在外邊傳爛了,才進入到這些女眷們的耳中。

    事實上,目下整個京城都已經傳遍了老楊家提親的事情。早在幾天前,突然決定要成親的楊翼,讓他叔叔楊傳香帶著極其豐厚的彩禮去了南泊,因為烏倫珠日格的家人大都遠在留山原,隻有一個哥哥莫日根在武學裏邊當教授,所謂長兄如父,隻要莫日根應承了那就萬事大吉。對於這件事,楊傳香是非常高興的,在他看來,烏倫其實是個不錯的人,非常的討人喜歡,而且據說還是草原上最美麗的姑娘,所以對於楊翼的要求他是完全同意的。

    楊傳香現在號稱京城首富,既然身為朝廷大員的侄子要成親了,楊傳香當然不能落下麵子,怎麽說也要搞得風風光光,才能對得起自己現在的身份,連帶求親的時候也要大操大辦。所以,最近搞慣了營銷策劃的楊傳香,一下子把京城最有名氣的十大媒人全部招攬到了旗下,此外購買了堆積整整十大車的彩禮,外帶聘請了京中的三大戲班建成彩車,請了舞獅舞龍的鼓樂隊,上千人的規模,一路上吹吹打打的直往南泊而去。

    這下子果然轟動京城,路邊夾道看熱鬧的人群裏三層外三層,楊翼求親搞到了全城風雨。

    而在另一邊,烏倫珠日格的心裏是美滋滋的,說起來楊翼這個人在她的心裏還是不錯的,雖然有那麽一點傻,論起打鬥的功夫和騎射的本領遠不如草原人,但是正如爺爺畢勒格所說,楊翼是一個堅強的漢子,帶領著族人們打敗了入侵的敵人,在京城中也對自己百般維護,兩人相處的時間也不算短,感情也在積累當中,所以對於嫁給楊翼,烏倫其實是心甘情願。

    至於她在南泊的哥哥莫日根,當看到了求親的隊伍後就已經有點暈頭轉向搞不清楚狀況了,其實就算是在草原上,哪個人求親不也要送上牛羊呢?而牛羊的數目也往往代表了被求親的姑娘的身價,而現在求親的場麵如此熱鬧和轟動,彩禮堆積如山,分明是給足了麵子,加上對楊翼的為人莫日根也是清楚的,不把妹妹嫁給他還想嫁給誰呢?

    南泊的師生剛開始的時候是被浩浩蕩蕩的求親隊伍嚇了一跳,待搞明白出了什麽事,整個南泊大營當然立刻沸騰。

    在學生們來說,楊翼是個嚴厲而又兇名遠播的人,整天就指使著王魔頭折磨自己,現在楊大人要成親了,依照經驗,新婚燕爾的男人通常心情都會比較好,通常也會更好說話一些,所以學生們都樂觀其成,在看到求親的隊伍後,許多人已經在計算自己的身家,盤算著究竟應該送多少的賀禮。

    而賜胡軍人這邊當然是欣喜若狂,楊翼英明神勇的形象早已經通過上半年的那場戰爭刻在樂他們的心裏,而且楊翼一直對自己的部族關愛有加,當初為了保住留山原不惜千裏轉戰的事情也是人所共知,所以賜胡軍上上下下奔走相告,都把這當成了自家的喜事。當然,這裏邊也有些人發酸,打從戰爭結束時就一直想把楊翼弄成自己妹夫的姚碩昊,現在突然發現莫日根搶先了自己一步,多少有那麽點遺憾和後悔。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至於眾將領就自不必說了,以前整天看著楊翼一個人在大營裏提著隻禿尾巴麻雀瞎轉悠,總覺得有那麽點神叨叨的感覺,現在楊翼有了家室當然大家打心眼裏高興。

    然而,包括楊翼在內喜氣洋洋的眾人,卻想不到事情急轉直下……

    ******

    紫寰殿。

    “臣,鄭雍,彈劾楊翼!”禦史中丞鄭雍的聲音鏗鏘有力:“日前,京中風聞楊翼欲娶親,其欲娶者竟是胡人!自古華夷大妨,即便布衣百姓納胡人為妾尚羞言之,楊翼何人?我大宋正三上大員也,堂堂翰林也!欲娶胡人為正妻,亂綱常之舉!大失體統之舉!此風斷不可長,臣請罷楊翼一切官、差、職事!”

    “如何不能娶胡人為妻?”楊翼火冒三丈,最近禦史台就是跟自己過不去,說自己七老八十了還沒個家室的是禦史台,現在自己要成親了你們又說什麽“華夷大妨”,要是沒有賜胡軍說不定你們都把京城給遷到洛陽去了,還妨個什麽妨:“自古就有華夷通婚之說,想來當年昭君出塞,不就是大漢正統與匈奴通婚麽?若說兀聲延征部,早得朝廷諭令為大宋子民,又何分華夷?”

    “非也!非也!”翰林承旨鄧潤甫出列道:“臣附鄭中丞之言,臣日前得知,那民女名為烏倫珠日格!想那兀聲延征人,皆得我大宋賜姓為姚,何以此女竟不姓姚?若非其人心懷異誌,又或其根本不是兀聲延征人,更何來大宋子民一說?”

    楊翼辯解道:“不姓姚就是心懷異誌之論甚是可笑,我中華向來講究尊敬祖宗,若不願改祖姓誠為孝心者也,一異族女子尚知此禮,況鄧大人乎?若說烏倫珠日格不是兀聲延征人,臣不苟同,兀聲延征本就是多族混居而成,烏倫一家既然入得兀聲延征部多年,自然也是我大宋子民。”

    此時久未出聲的蔡汴突然出列道:“按《禮經·問名篇》,女家答曰:‘臣女,夫婦所生。’由是可知,烏倫之名非延征部族之名,烏倫其人非族中所生,楊翼之論不足信也!”

    楊翼本來以為蔡汴是出來幫自己的,現在居然蔡汴掉了一堆文後居然也是反對,實在是大出意料。

    “臣亦彈劾楊翼饒亂聖聽!”呂大防出列道:“昔日漢室與匈奴通婚,亦為一時權宜之計,乃邊境軍民為匈奴脅迫之故,後有武帝興兵征伐,大軍直追大漠之北,直逼西域大宛,成其赫赫不世之武功,此後匈奴逃遁不知幾萬裏,又何來通婚一說?楊翼身列翰林,焉能不知此理?強自辯駁罷了!”

    “臣以為此事甚不妥當。”劉摯出列道:“楊翼即求家室,不妨另擇他人,天下間竟無第二人乎?臣不信!”

    一時間大殿上議論紛紛,大都認為楊翼作為朝廷命官,娶蠻夷為正室有違禮法,不過若是娶作偏室就還算過得去。

    楊翼這個時候非常的後悔和納悶。說後悔是因為之前實在是有點昏了頭,事情交給楊傳香後搞得實在是有點太過了,搞到全京城都知曉此事,還是老話說得好“悶聲發大財”,早要是不聲不響把事情給辦了,誰再說什麽也沒用,現在還沒成親就居然鬧到了朝堂上,真是悔之晚矣!納悶的是朝中各派都反對啊!為什麽呢?就連最近為自己搖旗呐喊的蔡汴都出來反對,恐怕這裏邊大有玄虛啊!

    高太後冷冷的注視著下麵的群臣,在她的心裏,這樁婚姻娶的是不是胡人並不是關鍵,關鍵在於楊翼的婚事或許可以形成一個新的局麵,劉摯的發言是事先安排好的啊!“劉卿所言,哀家以為善!詔,楊翼身列朝堂,不可枉顧禮法,諭另擇其人。”

    楊翼心中叫苦,跪下道:“臣不奉詔!”

    高太後立時色變,厲聲道:“此事今日作罷,明日再下旨,三旨一過,若你還不奉詔,便交有司論處,禮法絕不可廢!”

    楊翼覺得有點發懵,怎麽迴事呢?我都已經給了彩禮了,迴頭我怎麽跟烏倫說去?我非娶她不可啊!

    ******

    一個時辰後的蔡府。

    “你在搞什麽?”楊翼遏製不住自己的怒氣,事實上不管是誰現在都不大敢靠近他:“蔡大人,你說咱倆的關係夠不錯了吧?兄弟我討個老婆怎麽就這麽難呢?你出來反對?是,沒錯,你是禮部侍郎吧?蘇子也是禮部的怎麽人家就不出來說話呢?你出來跟我講什麽《禮經·問名篇》?真要說禮,你家裏妾室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你說就憑你小胳膊小腿的應付得過來麽,你這就是不顧夫妻之禮了你……”

    蔡汴看他越說越不像話,竟然大有耍無賴的作風,立即大聲打斷道:“子脫,讀書人何必如此?以子脫之聰明,難道子脫真看不明白麽?”

    “什麽意思?”

    蔡汴好整以暇的坐在椅上端碗喝茶,然後沉吟道:“我本讚成子脫的婚事,然今日朝堂,我卻甚是覺得奇怪,先是鄭雍彈劾你,這禦史台專門幹這事的亦不出奇,接著鄧潤甫跳出來彈劾你也在預料之中。”

    “哦?”楊翼其實就是專門來套話的:“為何鄧潤甫跳出來,竟在蔡大人預料之中?”

    蔡汴微笑:“子脫為官時日尚短啊!元豐年間,先帝欲除鄧潤甫翰林承旨,令鄭雍作製。製未出,言事者五人交章攻之,於是先帝欲將鄧潤甫換為侍讀學士。於是鄭雍對先帝言:二職皆天下精選,以潤甫之過薄,不當革前命;以為奸邪,不當在經幄。若每事必待言,是賞罰之柄,不得已而行,非所以示信天下之道。”蔡汴笑道:“結果,鄧潤甫仍然當上了承旨。這鄭雍為鄧潤甫說了這麽一番話,鄧潤甫能不知恩圖報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楊翼心想原來二人是一夥的啊,不然也不會同意口徑攻擊自己:“那接著便是蔡大人出場了,莫非蔡大人與那鄭雍也有什麽關係麽?”

    蔡汴正色道:“子脫說的哪裏話?本官乃是在想,最近禦史台時常彈劾子脫,莫非其中有什麽玄機麽?”蔡汴的身子往前趨,聲音突然低下來:“本官忽然想到,那日興龍節,鄭雍也出來彈劾過你,為殿前司王敬心說話。殿前司,嘿,京中禁軍主力盡在其掌握之中啊!而子脫你掌握的武學也是一支力量,而且你這支力量是殿前司完全影響不到的力量啊!聯想到太皇太後大改常規,將興龍節搬到南泊去過,如此一來,一內一外的兩支力量相爭,嘿嘿!我瞧著真是有趣得緊喲!此外那天我留意高太後的神色,兩軍教閱,雖不發一語,但似乎偏向子脫甚多,最近禦史台彈劾子脫,高太後也總是留中不發,難道子脫就沒有一點感覺麽?本官不信!”

    楊翼心裏一驚,耳邊不期然的迴響起高太後對自己說的話“若是出了內賊,行那叛逆之事……卿可仔細思量哀家的話,但觀之”,難不成,竟是暗指禦史台和殿前司有造反之意?楊翼心裏吃驚,嘴邊卻分毫不露:“就算殿前司不服氣武學,就算王敬心和鄭雍有師生之誼,禦史台因此找我的麻煩,那你又出來反對我作什麽?”

    蔡汴收迴前趨的身子,靠迴到椅背上,閉目幽幽的歎道:“他們要打壓你,自有他們的道理,高太後要保你,也自有保你的道理,我出來反對你的親事,卻是和劉摯、呂大防一樣的心思,你怎麽不問問他們為什麽也反對,朝中各派幾時如此統一過意見?”

    楊翼愕然,心說難道你們都知道什麽事,就我不知道麽?

    蔡汴揮揮手:“這事子脫靜觀其變就好,信不信?太後一定會幫你選好了夫人,此人定是王存的孫女無疑。我料劉摯、呂大防等人也作此想。”

    *******

    一天之後,賭場。

    “聽說了麽?太皇太後親諭,讓楊翼娶王存相公的孫女!”

    “真是有福氣啊!兩家聯姻,聲勢都比得上韓家了。”

    “你們都不知道,楊翼拒不接旨,都已經連續兩旨不奉詔了!”

    “竟有這樣的事?今年的怪事真是多啊!一樁接著一樁的,好在新年將至,明年不知又會怎樣。王存的孫女真是丟人啊,現在朝廷指婚,居然別人還不要,真是笑話,前段時間聽說她和楊翼有那麽點曖mei,現在估計是被人始亂終棄啊!”

    “呸!你知道什麽,王相公的孫女怎會沒人要?搶都搶不來!嘿!更希罕的事你們不知道吧?聽說延安府有個巡檢使林家,本來跟韓家就是姻親,現在林家找了韓家的幾個相公,向老王家提親。”

    “這可熱鬧了,你們說究竟事情會怎樣呢?”……

    ******

    下雪了,臨近年關的時候下的這場雪不大也不小,輕輕飄落的雪花灑落在蒼茫的大地上,在絕大多數人的心裏,這場雪無疑下得非常及時,隻要有點閑心,放下身邊為了過年而忙碌的事務,出來觀賞一番,一定是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王存的府上。

    王存的心情不是太好,他的寶貝孫女正在後院大哭大鬧,說起來這個楊翼真是可惡至極,你好端端的要成什麽親?成親你就成吧,提個親還吹吹打打的搞到京城轟動,現在好了,鬧得大家都不安心了吧?

    “正仲兄!恭喜啊!”範純仁笑嘻嘻的看著王存,他覺得王存恐怕有點不太走運,一向中庸不參與紛爭的老頭子近來接二連三的陷入了困境:“先是太皇太後提出楊翼,現在林武德找了老韓家摻合進來,正仲兄可在二者之間擇其一,真是好事啊!”

    王存勉強的笑笑道:“堯夫兄這是在笑話我啊!真實情況難道堯夫兄還看不透麽?”

    範純仁思慮片刻道:“太皇太後思慮周全啊!其實楊翼若娶了臨碧,想來朝中又是另一番局麵,兵部加武學,嘿!那幫人動起手來,起碼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還夠不夠。”

    王存不以為然道:“若說區區一門婚姻就能結合兩家,你範相公相信麽?太皇太後恐怕也是不信,隻是若楊翼入得我門來,多少能夠造成一種對外的心理影響,震懾一下那幫人罷了,太皇太後亦是出於此想。隻不過楊翼對此極為抗拒,目下楊翼拒旨讓我家臨碧真是顏麵盡失啊!更何況臨碧早有心上人呢?老夫以為,雖然兒女之事遠不及社稷重要,但讓楊翼娶臨碧終究對那幫人的嚇阻作用有限,何苦來著?太皇太後恐怕是過慮了。”

    範純仁似笑非笑的看著王存:“正仲兄真是成了精了,想來林武德找韓家來求親一事,是正仲兄的安排吧?如此,楊翼或可不娶臨碧,你正仲兄也能下得了台啊!”

    ******

    禦史中丞府。

    “這事你辦得不錯!”鄭雍看著門外的雪幽幽歎道:“老夫先前失策,本想著多方打壓楊翼,是以楊翼說要成親,老夫就彈劾他有失華夷大妨,怎料高太後這老狐狸竟然將計就計,居然下旨讓楊翼跟王存孫女聯姻,如此一來,兵部與武學蔚然成為一派,實在是令人心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鄭雍迴頭向王敬心笑笑:“林東去向王家提親是你安排的吧?這事情辦得不錯,林家讓韓家幫忙出頭提親,以韓家在朝中的份量,這親事當真提得起,隻要楊翼娶不成王臨碧,到時王家又跟楊翼有了仇恨,於我等當有極大益處!”

    王敬心低聲答道:“此事並非學生的安排,據學生所知,林東與王臨碧早就暗通款曲,太皇太後下詔令楊王兩家聯姻,林東極為不滿,待到楊翼拒旨,王家孫女聲名受損,林東更是怒不可遏。方才讓家中前去提親。”

    鄭雍大笑道:“天助我也,如此說來竟是巧合?好!好!此事你等要全力相助林東,即不能讓楊翼最後娶了王臨碧,還要讓他與老王家誓不兩立才好,連帶著和林家、韓家一起發生點誤會才好啊!哈哈!”

    ******

    南泊大營的一處院子裏。

    “大哥!”烏倫珠日格有點黯然,今天傳來的消息竟然是朝廷不讓成親,轉而要楊翼娶王臨碧,這讓她的心情非常不好,所以從京城中來找自己這個親生的大哥:“你說楊大人會怎樣?我們收了他的彩禮啊!按照我們草原上的規矩,是不能反悔的,你說這事如何是好?”

    莫日根很心疼這個妹妹,實際上整個賜胡軍都心疼他這個妹妹,畢竟是草原上最鮮豔的花啊:“沒事!不是聽說楊大人兩次封還了詔書麽?想來定是會娶你的。”

    烏倫珠日格思慮道:“聽人說還會有第三道旨意下來,楊大人未必還敢不奉詔啊!“

    莫日根搓搓手,猶猶豫豫的說道:“若是…楊大人納你為側室,其實…我覺得妹妹也可以接受吧?”

    “不!”烏倫珠日格忽然笑起來,仿佛太陽般光彩照人:“哥哥莫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妹妹麽?大草原才是我們的家,若楊大人接旨,我便迴留山原,又或者迴到大草原去,我們草原上那麽多英雄漢子難道不如他麽?我才不希罕呢!”

    莫日根愣了一會,也大笑道:“是了,我們草原上多的是英雄,你是最美麗的明珠,哪像楊大人這樣婆婆媽媽的,成個親還要這麽多事!若是不成,理睬他作甚?”

    ******

    皇城,福寧宮。

    高太後望著天上飄落的雪花怔怔的出著神,唉!老了,也不知這樣的景色還能見到幾次呢?

    “娘娘!”文彥博的聲音打斷了高太後的思緒:“楊翼兩旨未接,娘娘還準備繼續麽?”

    高太後苦笑道:“楊翼真是不明白哀家的苦心啊!王存在軍中威望極高影響極大,若楊翼與王存家聯姻,聲勢定可強於殿前司,多少也能警告下那幫人,等上幾年,等到官家長大成人,誰還敢再鬧騰呢?”

    文彥博猶疑道:“本來娘娘培養楊翼,既能對抗殿前司,又能牽製在清黨中坐大的劉摯、梁燾一係,但昨日朝會,劉摯竟然也反對楊翼娶那胡人女子,顯然其也看出太後欲讓楊家和王家聯姻,難道他們就不怕楊翼因此力量大增麽?”

    “嗬!太師這是明知故問啊!”高太後笑起來:“韓家不是幫林東向王存提親了麽?我看不止是鄭雍和殿前司不欲楊翼娶王臨碧,劉摯等人也不欲楊翼娶王臨碧啊!恐怕除了哀家,沒人希望楊翼和王家聯姻啊!”

    文彥博默然,想來林武德能讓勢大根深的韓家出麵幫助提親,除了林武德的女兒嫁進了韓家之外,劉摯的洛黨也出了很大的力氣,雖然洛黨可以說是太後的嫡係,但終究也是不願意楊翼娶王臨碧的啊!事情原來竟全在太後的算盤中,禦史台先是為了打壓楊翼反對婚事,太後就提出讓楊翼娶王臨碧打亂禦史台的陣腳,而早已經知曉太後安排的洛黨,則先是反對楊翼娶胡人來迎合太後,然後再讓林東提親來攪和楊翼與王家的婚事,其中的複雜,又怎是那麽容易想得明白的?

    “第三道詔書還是要下的。”高太後的精神其實看上去還不錯:“哀家也不能不買出了四個相公的韓家的麵子,便如此,三月一日教閱金明池,除了爭標外,讓楊翼和林東禦前比試,勝者與王家聯姻。”

    “楊翼焉能盡全力?定是百般求負!”

    “你以為他傻麽?形勢比人急啊!”

    “林東就一定會敗?”

    “聽說那林東,是某個相公推薦進了殿前司的。”

    *******

    (注:這章寫得太複雜了,下一章會簡單點,另外關於“不奉詔”我要解釋一下,這是可以的,並不是“封還詔書”,通常“封還詔書”隻有中書舍人或者給事中才能幹,從漢代王嘉開始的,但是作為臣子“不奉詔”,尤其是恩旨,有例可循!)

    起點中文網 .cmfu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世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竹飄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竹飄逸並收藏盛世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