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從心抽出一部書,翻開一看,不由得目眩神馳。原來他隨手一抽,竟拿到一本《北冥神功》!他匆忙將此書放迴,再拿一本,竟是《小無相功》,連著又抽出幾本,分別是《天山六陽掌》、《天山折梅手》與《白虹神掌》,難道自己竟糊裏糊塗地成了逍遙派傳人?又翻了翻剩下的書冊,果有《淩波微步》、《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此事來的太過驚人,他一時竟難以反應過來。看旁邊另一個書架,有《鬥轉星移》、《參合指》、《春風化雨式》等秘籍。後邊書架上,則是《春華功》、《玫瑰舞》、《四弦絕音功》等,再往後看,架上則放著《生死符》、還有小瓷瓶,寫著“九轉熊蛇丸”。任哪一本,都是武林中人夢寐以求的神功秘籍。其餘冊頁,便是一些琴棋書畫、醫卜星象之類的書,反倒是這些書,滿滿地塞了三大書架!木從心自小喜好讀書,這些真真是得其所哉。
他正欲抽出一本先讀上一讀,忽然側眼望見“乾”位書架上寫著“少林”二字,“乾”位與“坤”位之間的“兌”位上寫著“武當”二字,難道師尊竟將天下武學搜羅於此?逐組書架看去,果真如此,其餘架上寫的則是“丐幫”、“五嶽劍派”、“全真教”、“西域各派”、“微言法語”。別的雖年代不同,但都是武林門派,這“微言法語”卻是什麽?看到這裏,好奇心大起,走了過去,這“微言法語”除了門派名字古怪,藏書更是少得可憐,其餘書架如“少林”、“武當”等大都擺滿了書冊,稍少的譬如本門,還有“丐幫”等,至多也隻有半邊書架空著,可這“微言法語”,隻稀稀拉拉擺了幾本書冊。拿出一本,卻是《劍魔遺刻》,忙不迭翻開,隻見第一頁寫著:
“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抗手無可柰何惟隱居深穀以雕為友嗚唿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劍魔獨孤求敗”,第二、三、四、五頁分別寫著“利劍”、“軟劍”、“重劍”、“無劍”四重境界,第六頁則以瘦金體注著:予嚐聞人言,有神雕大俠得劍魔一劍而縱橫天下,成“西狂”大名。近日隨夫婿前赴兩湖之地處置幫會事務,事畢途經襄陽,適時其心懷大暢,同遊周遭勝景,不意得入獨孤前輩劍塚。青雲觀看劍魔遺刻,竟至入魔,兩日不去,後將遺刻錄於側襟,攜之出。劍魔遺刻啟發夫婿,其武藝得以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此遺刻之功也;然則夫婿耽於遺刻,無暇顧我,此石刻之過也。此過不可恕,劍魔遺句,餘終身不取!再向下翻,便是張張白頁了。
這瘦金體與是師尊所寫,原來師尊是有丈夫的。想到這,他不禁暗暗好笑,師尊美則美矣,但性子火爆,自己隻是拜她為師,且滿打滿算,不到一日,已莫名其妙挨了不知幾個耳光,天下竟有人敢做她的丈夫,難能可貴,當真是了不起,了不起!笑了一陣,再想那書上字句,師尊似乎哀怨其夫婿,著魔於武功而不肯陪自己,且因此忌恨於劍魔。放迴《劍魔遺刻》,又拿出一本,乃是《俱廢俱成錄》。這名字起的有趣,書名裏卻看不出書中人物是誰,但能與劍魔遺刻並列於此,想必也是個極了不得的人物。翻開第一頁,赫然寫著“大摔碑手——拳法”,木從心知道,這路拳法正是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成此一技,開碑裂石,縱橫江湖,不在話下。但看完此頁,也未發現提及什麽人物,木從心急於知道這是哪位前輩所書,剩下幾頁,便看得走馬觀花了些,第二到第十三頁,寫著“般若禪掌——掌法”、“澄淨指——指法”、“寂滅抓——擒拿”、“龍爪手——爪法”、“達摩劍法——劍法”、“破戒刀法——刀法”、“大文殊禪杖——棍法”、“九圖六坐象身法——輕功”、“阿羅漢神功——內功”、“雜阿含功——身法”、“小羅漢陣——陣法”,到第十四頁,才另有一番說法:
老衲幼時,南朝孱弱,契丹鐵騎侵我國土,掠我百姓,每聞之目眥欲裂,每言之咬碎鋼牙,遂拜入少林,誓要練成蓋世武功,攘寇仇於門外,救黎民於水火,慨然有澄清天下之誌。此後聞雞起舞,勤修不輟,武藝進境神速。而立之年,聞契丹意欲再侵我朝,遂入契丹刺探軍情,事不慎,歸途遇阻,與遼國蕭氏高手激鬥一夜,為其所傷,深以為恥!歸寺後,麵壁一年,痛思敗因,乃在所習頗不全麵,未如蕭氏高手,於拳腳腿棒無不精通。既知敗因,遂揀選本門七十二絕技中拳、掌、指法之代表絕技各一,凡十三法門,十三絕技。此後,早晚加倍用功,隻圖將十三絕技融會貫通。彼時所想,已不再是救國救民,而在報仇雪恥,此念一生,漸為心魔所乘,終於在修成小羅漢陣絕技後,百脈俱廢,善哉!
看到此處,木從心自言道:“老和尚武功當然是驚世駭俗的,可惜文法混亂,既是百脈俱廢,又有何“善哉”可言,可見尺有所短,我雖武功不濟,但遣詞造句卻比這位大師高明的多了,這叫做寸有所長。”翻向下一頁,卻見上邊寫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百脈既廢,武功全失,淒然欲絕之際,蒙一神僧以無上妙理指點,心魔漸去,悟得妙理,此後開壇講法,大乘渡人,終於不枉此生。玄澄。
後麵同樣以瘦金體注了一段話:玄澄大師何其謙辭也,予聞少林七十二絕技,成一技可橫行武林,少林自建刹已來,除達摩一身兼具七十二絕技,其餘僧眾,兼具三技者,千年來不逾十數,而大師竟能練成十三技,不愧為“十三絕神僧”。依晚輩看來,神僧何止少林寺二百年來武功第一!更令人神往者,神僧一身超凡絕俗武功盡失,竟能視若等閑,拿得起放得下,端的是大英雄氣概。即或不論武功,單以此份氣概而論,寧不令世人汗顏?餘但有神僧半分氣概,此生可無憂矣。
再下一頁,以柳楷寫著:
玄澄大師心雄千古,力敵萬軍,大丈夫當如是也!當今之世,梟雄並立,幫會如林,江湖廣則廣矣,人物多則多矣,奈何世無英雄!今晚輩武功小成,掃蕩群小,如殲螻蟻。長劍夜吟,奈何宵小已去,苦無拭劍之石!故而常感寂寞,屢恨生遲,未得與大師並世而生,瞻仰風采,請教一二。獨孤前輩“誠寂寥難堪也”之歎,晚輩其知之也!
一句“大丈夫當如是也”,看得木從心熱血沸騰,不禁拍手叫好,似這等人物,這等豪情,才稱得上是頂天立地四個字。相較之下,師尊的字句便顯得格局小了,隻有小愛小家。卻不知這人是誰,他這段話如何能與師尊的話寫到同一部書裏,他與師尊有何淵源?待會兒須得向師尊請教。這人未能與玄澄大師並立於世,我卻得能與這人並立於世,幸甚幸甚。
他正欲抽出一本先讀上一讀,忽然側眼望見“乾”位書架上寫著“少林”二字,“乾”位與“坤”位之間的“兌”位上寫著“武當”二字,難道師尊竟將天下武學搜羅於此?逐組書架看去,果真如此,其餘架上寫的則是“丐幫”、“五嶽劍派”、“全真教”、“西域各派”、“微言法語”。別的雖年代不同,但都是武林門派,這“微言法語”卻是什麽?看到這裏,好奇心大起,走了過去,這“微言法語”除了門派名字古怪,藏書更是少得可憐,其餘書架如“少林”、“武當”等大都擺滿了書冊,稍少的譬如本門,還有“丐幫”等,至多也隻有半邊書架空著,可這“微言法語”,隻稀稀拉拉擺了幾本書冊。拿出一本,卻是《劍魔遺刻》,忙不迭翻開,隻見第一頁寫著:
“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抗手無可柰何惟隱居深穀以雕為友嗚唿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劍魔獨孤求敗”,第二、三、四、五頁分別寫著“利劍”、“軟劍”、“重劍”、“無劍”四重境界,第六頁則以瘦金體注著:予嚐聞人言,有神雕大俠得劍魔一劍而縱橫天下,成“西狂”大名。近日隨夫婿前赴兩湖之地處置幫會事務,事畢途經襄陽,適時其心懷大暢,同遊周遭勝景,不意得入獨孤前輩劍塚。青雲觀看劍魔遺刻,竟至入魔,兩日不去,後將遺刻錄於側襟,攜之出。劍魔遺刻啟發夫婿,其武藝得以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此遺刻之功也;然則夫婿耽於遺刻,無暇顧我,此石刻之過也。此過不可恕,劍魔遺句,餘終身不取!再向下翻,便是張張白頁了。
這瘦金體與是師尊所寫,原來師尊是有丈夫的。想到這,他不禁暗暗好笑,師尊美則美矣,但性子火爆,自己隻是拜她為師,且滿打滿算,不到一日,已莫名其妙挨了不知幾個耳光,天下竟有人敢做她的丈夫,難能可貴,當真是了不起,了不起!笑了一陣,再想那書上字句,師尊似乎哀怨其夫婿,著魔於武功而不肯陪自己,且因此忌恨於劍魔。放迴《劍魔遺刻》,又拿出一本,乃是《俱廢俱成錄》。這名字起的有趣,書名裏卻看不出書中人物是誰,但能與劍魔遺刻並列於此,想必也是個極了不得的人物。翻開第一頁,赫然寫著“大摔碑手——拳法”,木從心知道,這路拳法正是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成此一技,開碑裂石,縱橫江湖,不在話下。但看完此頁,也未發現提及什麽人物,木從心急於知道這是哪位前輩所書,剩下幾頁,便看得走馬觀花了些,第二到第十三頁,寫著“般若禪掌——掌法”、“澄淨指——指法”、“寂滅抓——擒拿”、“龍爪手——爪法”、“達摩劍法——劍法”、“破戒刀法——刀法”、“大文殊禪杖——棍法”、“九圖六坐象身法——輕功”、“阿羅漢神功——內功”、“雜阿含功——身法”、“小羅漢陣——陣法”,到第十四頁,才另有一番說法:
老衲幼時,南朝孱弱,契丹鐵騎侵我國土,掠我百姓,每聞之目眥欲裂,每言之咬碎鋼牙,遂拜入少林,誓要練成蓋世武功,攘寇仇於門外,救黎民於水火,慨然有澄清天下之誌。此後聞雞起舞,勤修不輟,武藝進境神速。而立之年,聞契丹意欲再侵我朝,遂入契丹刺探軍情,事不慎,歸途遇阻,與遼國蕭氏高手激鬥一夜,為其所傷,深以為恥!歸寺後,麵壁一年,痛思敗因,乃在所習頗不全麵,未如蕭氏高手,於拳腳腿棒無不精通。既知敗因,遂揀選本門七十二絕技中拳、掌、指法之代表絕技各一,凡十三法門,十三絕技。此後,早晚加倍用功,隻圖將十三絕技融會貫通。彼時所想,已不再是救國救民,而在報仇雪恥,此念一生,漸為心魔所乘,終於在修成小羅漢陣絕技後,百脈俱廢,善哉!
看到此處,木從心自言道:“老和尚武功當然是驚世駭俗的,可惜文法混亂,既是百脈俱廢,又有何“善哉”可言,可見尺有所短,我雖武功不濟,但遣詞造句卻比這位大師高明的多了,這叫做寸有所長。”翻向下一頁,卻見上邊寫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百脈既廢,武功全失,淒然欲絕之際,蒙一神僧以無上妙理指點,心魔漸去,悟得妙理,此後開壇講法,大乘渡人,終於不枉此生。玄澄。
後麵同樣以瘦金體注了一段話:玄澄大師何其謙辭也,予聞少林七十二絕技,成一技可橫行武林,少林自建刹已來,除達摩一身兼具七十二絕技,其餘僧眾,兼具三技者,千年來不逾十數,而大師竟能練成十三技,不愧為“十三絕神僧”。依晚輩看來,神僧何止少林寺二百年來武功第一!更令人神往者,神僧一身超凡絕俗武功盡失,竟能視若等閑,拿得起放得下,端的是大英雄氣概。即或不論武功,單以此份氣概而論,寧不令世人汗顏?餘但有神僧半分氣概,此生可無憂矣。
再下一頁,以柳楷寫著:
玄澄大師心雄千古,力敵萬軍,大丈夫當如是也!當今之世,梟雄並立,幫會如林,江湖廣則廣矣,人物多則多矣,奈何世無英雄!今晚輩武功小成,掃蕩群小,如殲螻蟻。長劍夜吟,奈何宵小已去,苦無拭劍之石!故而常感寂寞,屢恨生遲,未得與大師並世而生,瞻仰風采,請教一二。獨孤前輩“誠寂寥難堪也”之歎,晚輩其知之也!
一句“大丈夫當如是也”,看得木從心熱血沸騰,不禁拍手叫好,似這等人物,這等豪情,才稱得上是頂天立地四個字。相較之下,師尊的字句便顯得格局小了,隻有小愛小家。卻不知這人是誰,他這段話如何能與師尊的話寫到同一部書裏,他與師尊有何淵源?待會兒須得向師尊請教。這人未能與玄澄大師並立於世,我卻得能與這人並立於世,幸甚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