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域兩口子最終還是帶著他們家老太太去了市裏的大醫院,這些都是事後林立鍾聽村裏人念叨的,說張建域手頭沒錢還從大隊借了兩百塊錢。


    其他人說到這裏的時候,難免唏噓。要是擱前兩年啊,這兩百塊錢得全村挨家挨戶地給湊,怕是才能將將湊上,但是現在隻是大隊賬麵結餘的就不僅僅是兩百塊了,說拿就拿出來了,可見這幾年的變化不可謂不大。


    現成的例子擺著呢,去年村裏的烈屬蔡嬸子,就是小柱子他奶奶去市裏住院的時候,也是村裏幫忙給墊了些錢,當時村裏可是把僅有的結餘給拿出來了,但是,那些可是當時村裏賬上僅有的結餘了,這些錢當時拿走之後,村裏就公賬上就隻剩下二十多塊錢了。


    但是今年就不同了,年前那會兒,村裏不但按照管理分了糧食和錢,嗯,翻番兒的那種,還額外發了一份獎金,沒錯,是獎金。


    這對靠山村的人來說,算是個新鮮事兒了。


    但是新鮮歸新鮮,這可是實實在在的錢,大家都跟著高興就是了,而且靠山村的人對明年越發期待了。


    年前的時候,村委開會之後,就決定把年前的所有錢糧都分下去,地裏的收成是顯而易見的,這些大家都沒啥疑問,但是錢這方麵嘛,卻得好生斟酌,畢竟暖棚裏的菜,這部分收入,如果如實說的話,村長和老支書怕引起震動,所以就跟大家商量,選擇了隱瞞。


    年後的收益也是有的,所以,年前的就徹底都分了,讓大家都高高興興地過個好年。


    不過,這高興的人家不包括張建域家,他家老太太到底是沒了。不過,不是在醫院沒的,而是迴來之後,沒給照顧好。


    那天去了縣裏之後,人家給簡答進行了一些治療,就跟張建域建議了,最好是帶著病人直接去市裏,他們縣醫院這邊,藥材匱乏,怕是治不了。


    張建域當時二話沒說,讓自家媳婦照顧老太太,自己去買了火車票,準備去市裏。


    村裏跟著的人呢,沒跟著一起,而是把臨來之前老支書和村長給的錢,轉交給了張建域,然後就迴去了。


    之後,娘仨就去了濱市,別的醫院也不熟悉呐,直接去了離著火車站最近的第三人民醫院,嗯,就是之前蔡嬸子去看病的那一家。


    嗯,老太太命不該絕,住了一周之後,人就清醒了,大夫檢查過後沒啥大問題了,就讓人出院了。


    一家人迴來之後的第二天,張建域就提著一堆的東西上門了,是來感謝的,真心實意地感謝。


    “立鍾,大夫說了,幸好當時扒拉出來的早,不然人能不能醒都不一定了。”張建域本來是想給跪下,鄭重感謝一下的,但是想到林立鍾的輩分兒,他就沒這麽著,這要真跪的話,不是折人壽嘛。


    “就是趕上了,換成咱村裏其他人一樣會幫忙呢,您太客氣了。”


    “那還是要感謝的,要不是立鍾你力氣大,也難說呐,對了,過兩天吧,我在家裏擺一桌,把那天幫忙的都喊上,請大家好好吃一頓,立鍾你也記得來啊。”


    “成,一定去的。”這個人家請了,當天沒有特殊情況的話,是要去的,林立鍾也沒推辭,當然了,東西她也收下了,兩斤點心,兩瓶罐頭,還有一隻熏兔子,作為謝禮來說,很隆重了。


    那天過後,林立鍾挑了個日子,帶著東西去看了一下老太太,雖然看著消瘦了不少,但人還是挺有精神的,臉色呢,就是生病住院之後的虛弱,別的,還真沒啥。


    後來去吃飯的時候,老太太就能下床活動了,看著是恢複的不錯,大家都還跟老太太開玩笑來著,說她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給老太太逗的挺高興。


    但是,年前進了臘月門沒幾天,張建域家裏突然就掛起了白簾子,這是有喪事兒了,林立鍾離著近呐,過去一瞅才知道是老太太沒了。


    發喪那天,張建域哭的都要站不住了,他爹沒的早,老太太帶著八歲的他和六歲的妹妹,娘仨相依為命,也多虧了族裏的照顧,在那個亂世才得以活命。


    老太太為了守著他們兄妹兩個,一直沒改嫁,為了養活他們吃盡了苦頭。


    結果,到臨了了還是為了給兒子省點錢,沒按時吃藥,把命給搭上了。


    林立鍾知道這些的時候,張建域家的事情,已經在村裏傳開了。


    大家都說,薛草花在老太太跟前抱怨花錢的事情了,這才導致了老太太最後的悲劇,但是,畢竟誰也沒法去證實真假,這些也隻能是大家的猜測。


    薛草花呢,也感覺冤枉,辦完老太太的喪事兒之後,張建域就開始跟她算賬了,她是真沒在老太太跟前提錢的事情,一個字兒都沒提過。


    賭咒發誓的,再加上兒子閨女的臉麵,總算是讓張建域暫時相信了。


    他們倆當時吵的聲音很大,不過,家裏院子大,左鄰右舍聽的也不真切,所以才有了村裏的傳言。


    張家域家這個年是沒過好,林立鍾也一樣。


    這個年,算是林立鍾過的最寡淡的一個年了。


    大年三十晚上,林立鍾跑去知青點跟大家一起過年,還帶了些好東西,結果,大家都因為考試的事情,心不在焉的,這年過的,嘖,還真是無趣。


    最後的餃子還是林立鍾給下的。


    林立鍾也許是受到了大家的影響,心情也跟著急躁起來,這才沒幾天,口角就起了個大泡,一張嘴就疼,這下好了,飯也沒法正常吃了,話也沒的說了。


    張秋生那邊也沒啥太好的辦法,就給紮了幾針,林立鍾覺得,還是有點用的,至少說話吃飯的時候,疼痛減輕了。


    年後到化凍這段時間,大家其實大部分時間是閑著的。地裏蓋著厚厚的雪呢,沒法進人,這要是挖個啥水庫,修個啥路之類的也沒戲,地麵凍得跟河裏的冰似的,鐵鍬都夯不動。


    村裏人呢,跟這些知青就不一樣了,他們大部分人家裏的孩子都是沒參加的,要麽是年齡不合適,要麽是早早就畢業了,根本沒有準備,所以人家該吃吃,該喝喝,啥事不往心裏擱,多的是到處閑磕牙的人。


    年呢,是早就過完了,這走親戚也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也就結束了,誰家也沒那老些親戚了,從初一到十五都走不完。


    過年因為沒有迴家的緣故,年後,家裏的信一封接一封的來,林爸林媽,林爺爺林奶奶,還有幾位哥哥,當然了,林立鍾也沒少給他們寫信寄東西。


    這一年,林家添丁進口,好事不斷。


    先是大哥的媳婦柳芽,給家裏添了一個男孩,是家裏的第二個孫子了,,嗯,已經毫無意外了,添了孫女才是意外。


    然後,二哥林立南那邊也有消息了,說是二嫂吳桐懷上了。


    算算日子,林立鍾覺得應該快到日子了,林媽來消息的時候是秋上了,那個時候都已經有三個月了,這會兒都過完年了,馬上二月二了,應該差不多了。


    林立鍾算著日子,今天去了縣城,想著給二哥那邊寄點東西過去。


    奶粉啥的,就算了,他自己就有奶粉票,到時候要是不夠的話,跟隊裏的戰友一換就有了,這個肯定是不缺的,啥布票糖票啊,也是不缺的,所以林立鍾覺得還是寄肉最樸實無華且有用了。


    熏雞,熏兔子,熏豬肉,統統給安排上,這些還是過年前拜托覃奶奶幫忙給弄的,味道都是有保證的,而且能放的住,即使是林立南那邊的溫度也是能放住的。


    林立鍾填單子的時候,王田進來了。


    “立鍾?你怎麽在這兒啊?”


    “王姐,我來寄點東西。”


    “立鍾今天來了好幾封通知書,有三封是你們靠山村的,小陸去給你們送去了,你這是錯過了?”


    “有我的嗎?”


    “這個我還真沒仔細看,一早我就去後麵忙活了,這才剛過來,不過,我早上來的時候掃了一眼是有你們村的。”簽收單都讓小陸給拿走了,王田也沒法看記錄了。


    “哦,那沒事兒,我迴去就知道了,謝謝你啊,王姐。”


    “客氣啥呀,咱們姐倆都這麽熟了,跟親姐妹也不差啥了,立鍾,沒有也沒關係,這才是第一批錄取通知書,後麵陸續還有呢,別著急,”王田現在也被調整工作了,她被調到了後麵,所以,以後沒這麽方便了。


    “嗯,王姐,那你忙著,我先迴去了。”林立鍾也發現了,王田應該是工作調整了,整個郵局櫃台的人好像都換了,全是生麵孔,不過,她也沒在意,一朝天子一朝臣,郵局的一把手年前剛換了,這櫃台上換人也就不稀奇了。


    東西郵寄走了,電報也發了,林立鍾就往迴走了,她還得坐村裏的爬犁一起迴去呢,就別瞎逛悠了。


    迴到村裏的時候,明顯感覺氣氛有些熱鬧。


    路過村長家的時候,林立鍾明顯發現,他家裏人今天有點多,一堆人嘻嘻哈哈的,都在跟村長要喜糖吃。


    “七哥,你就別瞎起哄了,你們家家雲不是也考試了嘛,”村長笑得嘴都要合不上了,還不如拉著張家雲她爹。


    “那也是你先辦,我們之後請,哈哈哈。”


    “喲,村長,趕緊的啊,大家夥兒可都等著沾沾喜氣兒呢,別小氣啊,毛嗑花生也成呀,”


    “就是,就是,咱們家軍這次可是不一樣了啊,以後就是大學生了啊。”


    “對,對,孩子也算是熬出來了,”


    林立鍾聽了個正著,嗯,這是張家軍和張家雲的錄取通知書來了。


    就是不知道另一封是誰的了。


    但是很快她就知道了,是杜鵑,因為路過馬有常家的時候,她聽到杜鵑又哭又笑的聲音了,“我考上了,我考上了,馬有常,我真的考上了。”


    三人的錄取通知書一來,就好像是打開了開關一樣,接下來的一個月,大家的錄取通知書陸續都來了。


    村裏一起備考的二十二個人,有二十個都考上了,十個大學,八個大專,還有兩個中專。


    林立鍾也收到了她的錄取通知書,燕大,在北平,嘿嘿,她前世的執念算是滿足了。


    那兩個沒有考上的,也不能說分數低,隻是在報誌願的時候估算錯誤了,沒能被心儀的大學錄取。


    不過,那兩個人也沒喪氣,他們本來就是有工作的人,沒被錄取大不了就是迴去工作嘛,來年再戰就是了。


    靠山村算是一戰成名了,整個縣裏一共就五十個考上的,靠山村就占了將近一半,這可把縣裏給驚動了。


    村長和老支書再次被表彰了,嘖,這讓公社其他村,其他公社的人,整個羨慕嫉妒恨。


    通知書到了,也意味著她們要離開了。


    是的,靠山村的知青全都考上了,馮誌遠和樓衛紅報了同一所學校,方便他們照顧孩子,沒辦法,雙方父母都幫襯不上,他們隻能靠自己。。


    馬有常和杜鵑呢,沒有報同一所學校,不過,學校在同一個城市,就在杜鵑的老家那邊,也是馬有常的老家。他們是跟家裏仔細商量過之後,才決定的,這一迴去,兩人就輕鬆了,雙方家裏的老人都能照顧的上。


    剩下的呢,大部分都是報了自己家鄉那邊的學校,當然了也有考的不錯的,去了北平和滬上。


    顧明城自然是要迴北平的,他誌不在農業,報考過了航空相關專業。


    林立鍾則是恰恰相反了,她本來對農業不怎麽感興趣的,但是,為了方便收集東西,也是為了多掌握一項基本技能,她還是選擇了農業。


    收到錄取通知書的一周之後,村裏給擺了席,是村裏自己出的錢,為的是給他們踐行。


    所有人都參加了,樓衛紅和杜鵑都是帶著孩子一起去的。


    那天吃過飯之後,大家就陸續都收拾行囊準備離開了,離著開學還有一段時間,大家想著先迴家去看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零年代:我的哥哥是炮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給老板打工的日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給老板打工的日子並收藏七零年代:我的哥哥是炮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