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看!那個也好漂亮!講的究竟是什麽故事呢?”第二天的藝術展上, 導師的女兒茱莉指著一個有著各種小動物的手環讚歎。
“看樣子主題是諾亞方舟啊, 第一次見到表現得這麽可愛的宗教題材。”卡羅爾也附和著。
雖然阿爾比恩人認為女性應該在家裏呆著, 避免受到外界的誘惑,但一年中也有幾個節日是可以外出玩耍, 連道德衛士也不會非議,其中就包括社交季的幾個大型活動,比如切爾西花卉展、格林德波恩歌劇節、古德伍德賽馬會等。這次導師的女兒茱莉和她的個姐妹,加上加裏、卡羅爾等幾位學生與伊薇特結伴前往倫敦皮卡迪利區的展館看藝術展。
應幾位女士的強烈要求, 他們先看的珠寶展區。一路走來, 一件件美妙絕倫的手工珠寶每一件都蘊含獨特的巧思, 今年的流行是貝母、象牙雕琢成神話傳說題材的裝飾品, 比如被黃金蛇纏繞的象牙埃及豔後胸針,貝母浮雕獨角獸戒指,美杜莎頭像的銀手鐲等,很多題材都與蛇有關, 因為蛇象征永恆, 人們喜歡佩戴蛇以祈禱健康長壽。
伊薇特隻能看懂一部分珠寶象征的寓意,倒是幾位學霸同學總是能辨認出海妖和人魚,獅鷲和鷹身有翼獸的細微區別。一邊聽他們討論背後的神話故事,等於有了免費的解說,體驗還是很不錯的。
突然, 伊薇特走到一個展台前停住了腳步, 她麵前的盒子放著一枚琺琅鏤空的百合花胸針, 其他植物題材往往造型比較抽象, 偏裝飾化的風格,這件卻做成了自然的百合形狀,纖細的金屬絲挽成花的形狀,再在空白處填上半透明的琺琅料,薄如蟬翼,素雅幹淨,用色層次豐富,非常美麗。
“這是空窗琺琅(plique-`a-jour),我想您一定能明白它的價值!”一位帶著法蘭西口音的藝術家連忙解釋說。在皇家藝術學院展覽會,絕大多數展出的藝術品都可以現場交易的,他說“空窗琺琅”時候用的是母語,直譯意思是讓陽光透進來,需要製作者在沒有金屬胎底的狀態,把琺琅釉凝固在窗格,宛如縮小的教堂彩色拚貼玻璃,非常考驗手藝。
“多少錢?”伊薇特用法蘭西語問。
“20鎊,少爺。因為您和我是同一民族,我才報這麽低的價格。”
法蘭西語是上流社會的語言,有些時候講話要帶上幾句才顯得高雅,茱莉和幾位小姐也能聽懂一些,她們難以置信地重複:“20鎊?!”
“費雪先生,那邊的真正鑲嵌了帕托石的寶石首飾也才18鎊,琺琅不過是沙子燒成的普通材料,它根本不值那麽多。”茱莉皺眉。
這個時代按黃金價格換算,一鎊錢約等於2000後世的軟妹幣,如果按食品購買力,由於生產力較低,食品昂貴,那也差不多等於1000軟妹幣左右,20鎊可以說是很大一筆錢了。
“哼,所以阿爾比恩人才不懂真正的藝術。”法蘭西藝術家不滿地側過頭低聲說。這種鏤空琺琅首飾本就是法蘭西宮廷最近流行的,巴黎是世界藝術之都,藝術家之間競爭太大,他才來倫敦碰碰運氣。然而到了才發現,倫敦貴族更傾向閃亮澄淨的寶石、渾圓無暇的珍珠等貴重材料,沒人賞識他的琺琅手藝,盡管做一枚空窗琺琅飾品要三四個月時間。由於法蘭西人的驕傲,他又無法放低身段去解釋,總之就是“愛買買不買滾”的態度,那就更難脫手了。
“沒問題,我買了。”伊薇特拿出錢包取出一小疊鈔票,她作為現代人,早就習慣了設計費大於材質,地球位麵手工製品天價再正常不過了。一眼看到這個胸針時,就覺得和照料她的艾莉森很配,而且這個胸針還可以拆下來當項鏈,非常精巧,買迴去作為禮物好了。
“費雪先生真喜歡亂花錢……”茱莉嘟囔著。
“我覺得雖然它的材料不值錢,但是製作的人花了很多心思,它還是配得上這個價值的。而且真正的珠寶首飾又太‘重’了,總覺得需要和晚禮服相配,我希望收到禮物的人能夠經常帶在身上,而不是藏在絨布盒子和保險櫃中,這種鏤空琺琅製作的自然花卉就很適合,就算穿著樸素淡雅的常服也不顯得突兀。”伊薇特解釋說。
因為她送的人是艾莉森,對方基本上沒有穿晚禮服的機會。
“誒……”幾位小姐突然覺得有些臉紅心跳,原來費雪先生有這樣隱晦的用意,希望收到禮物的人能夠經常帶在身邊,所以沒有選擇過於沉重的珠寶。他真是一位溫柔謙遜的騎士,不知道是怎樣高雅的淑女才能讓他這樣小心翼翼對待,有種甜甜的感覺,又有點羨慕那位不知名的小姐。
原來伊維斯他有仰慕的女士了,心痛……不過他拿著胸針若有所思淺淺微笑的樣子真美!加裏也在一旁失魂落魄地想。
雖然藝術展包括了很多種展品類別,但繪畫仍然占絕大多數。文藝界也有所謂的“鄙視鏈”,文學家站在金字塔頂端俯覽一切,然後是作曲家,這兩種都是比較體麵具有貴族氣息的;再次是畫家,後麵緊跟雕塑家,以及其他,所以每次藝術展的最高榮譽通常由繪畫作品摘取。
不過圍繞最高榮譽的爭奪也有兩股力量在暗中角力,這個時代是工業革命帶來巨大變革的時代,宗教信仰被科學所動搖,高大的煙囪和密集的工廠代替了田園牧歌的生活,很多以學院派為代表的古典藝術家非常痛心疾首,於是加倍把創作內容重心投向中世紀和希臘羅馬的古典時代,把它們當做心靈的桃花源;另有非學院派的“野路子”畫家則開創出更多的流派,他們認為學院派崇尚的“高貴的題材”、“平衡的構圖”、“悠久的傳統”是一種僵死的形式,這種虛偽矯飾和腐朽裝飾的風格必須打破,然而他們隻能通過參加學院派的藝術展才能打響自己的名聲,所以不得不在“順應主辦方審美以便通過評委審核”與“貫徹自己的藝術理念”中找到平衡。
伊薇特的同學們就讀於古典文學院,他們絕大多數都是學院派的支持者,因為那些作品反應了他們熟知的史詩與神話。
“這張《絕望的非利士人》給人的衝擊感真是強烈!當聖靈的約櫃被抬進祭祀大袞的神廟,那偽神的塑像竟然脖頸折斷,四肢崩裂,拜服在約櫃前,畫麵旁邊的大袞祭司們慌張錯愕而絕望的臉,竟有種末世的來臨的氛圍!”
大袞?似乎是遠古一個已經滅絕的民族信仰的主神,不過被征服後那塊地方就改信了三位一體,這個傳說估計也是當時傳下來的吧?伊薇特想著。
“我喜歡《牧羊人與林中女仙》,牧羊人酣睡在樹林中,陽光穿過夢幻般的薄霧,美麗的仙女自他身後探身而出,對他耳朵喃喃低語,美的就像是夢境一般!”
他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著,伊薇特的目光卻驟然被一副特別的油畫吸引,它約有一米四寬,繪畫技法精妙絕倫,構圖嚴謹而不失張力,盡管表現的題材或許是學院派認為不夠“高尚”的,但因為其他方麵不可否認的優點,它還是被選入了展廳。
它的題材是瘋人院,整個畫麵充滿了光,周圍角落失智瘋癲的狂人們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中,給人一種安寧祥和的氣息。畫麵的中央是一位少女,左眼窩有一個小小的傷疤,她穿著樸素的無色粗布裙,躺在手術台上,過於蒼白的皮膚表示她已經死去,但整個畫麵最柔和也最強烈的光集中籠罩著她,仿佛極樂神國正在接引這個曆經人世苦難的少女,讓她擺脫塵世,獲得永恆的安寧。畫中描繪的死亡並不給人恐懼的感覺,反而有一種神聖而憂鬱的詩意。
這幅畫的確很美,但吸引伊薇特最重要的原因是畫麵中央的少女……她與自己有相似的五官,同樣的亞麻色頭發、還有已經被尤利西斯治愈的左眼窩穿刺傷口,取材於瘋人院……
這幅畫很可能畫的就是她本人!
“《少女的解脫》?伊維斯原來你比較喜歡新銳畫家的作品,這幅畫大膽的用色絕對不是學院派的手筆,學院派認為色彩是情緒化的東西,畫師執筆時腦中應該充滿理智與道德,他們更重視構圖和形體的細節描繪。”加裏在一旁評論說,“不過這幅畫的確非常出色,如果這位作者沒有獲得任何獎項,那真是相當遺憾。”
……他沒發現裏麵的人就是我?太好了!
伊薇特心中稍定,想想看,現在的自己和圖畫中氣質迥然,她本人目光清澈機敏,日常腰佩長劍,按照尤利西斯指導的法蘭西禮儀,步態身姿可以說英氣勃勃,任誰看了也會覺得是一位俊朗少年。而油畫中的少女有一種虛幻的蒼白,無助而迷惘,對比起來簡直是投胎級的變化,想來沒有人會把二者聯係在一起。
不過盡管如此,這幅畫也留不得,必須買下。除此外還要打聽清楚畫師是誰,他究竟知道多少……
※※※※※※※※※※※※※※※※※※※※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龍眼肉肉君 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密林綠葉、s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空調wifi西瓜 20瓶;leviuk 10瓶;閣風 6瓶;dakoubangzhu 2瓶;淩淩淩臨、270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看樣子主題是諾亞方舟啊, 第一次見到表現得這麽可愛的宗教題材。”卡羅爾也附和著。
雖然阿爾比恩人認為女性應該在家裏呆著, 避免受到外界的誘惑,但一年中也有幾個節日是可以外出玩耍, 連道德衛士也不會非議,其中就包括社交季的幾個大型活動,比如切爾西花卉展、格林德波恩歌劇節、古德伍德賽馬會等。這次導師的女兒茱莉和她的個姐妹,加上加裏、卡羅爾等幾位學生與伊薇特結伴前往倫敦皮卡迪利區的展館看藝術展。
應幾位女士的強烈要求, 他們先看的珠寶展區。一路走來, 一件件美妙絕倫的手工珠寶每一件都蘊含獨特的巧思, 今年的流行是貝母、象牙雕琢成神話傳說題材的裝飾品, 比如被黃金蛇纏繞的象牙埃及豔後胸針,貝母浮雕獨角獸戒指,美杜莎頭像的銀手鐲等,很多題材都與蛇有關, 因為蛇象征永恆, 人們喜歡佩戴蛇以祈禱健康長壽。
伊薇特隻能看懂一部分珠寶象征的寓意,倒是幾位學霸同學總是能辨認出海妖和人魚,獅鷲和鷹身有翼獸的細微區別。一邊聽他們討論背後的神話故事,等於有了免費的解說,體驗還是很不錯的。
突然, 伊薇特走到一個展台前停住了腳步, 她麵前的盒子放著一枚琺琅鏤空的百合花胸針, 其他植物題材往往造型比較抽象, 偏裝飾化的風格,這件卻做成了自然的百合形狀,纖細的金屬絲挽成花的形狀,再在空白處填上半透明的琺琅料,薄如蟬翼,素雅幹淨,用色層次豐富,非常美麗。
“這是空窗琺琅(plique-`a-jour),我想您一定能明白它的價值!”一位帶著法蘭西口音的藝術家連忙解釋說。在皇家藝術學院展覽會,絕大多數展出的藝術品都可以現場交易的,他說“空窗琺琅”時候用的是母語,直譯意思是讓陽光透進來,需要製作者在沒有金屬胎底的狀態,把琺琅釉凝固在窗格,宛如縮小的教堂彩色拚貼玻璃,非常考驗手藝。
“多少錢?”伊薇特用法蘭西語問。
“20鎊,少爺。因為您和我是同一民族,我才報這麽低的價格。”
法蘭西語是上流社會的語言,有些時候講話要帶上幾句才顯得高雅,茱莉和幾位小姐也能聽懂一些,她們難以置信地重複:“20鎊?!”
“費雪先生,那邊的真正鑲嵌了帕托石的寶石首飾也才18鎊,琺琅不過是沙子燒成的普通材料,它根本不值那麽多。”茱莉皺眉。
這個時代按黃金價格換算,一鎊錢約等於2000後世的軟妹幣,如果按食品購買力,由於生產力較低,食品昂貴,那也差不多等於1000軟妹幣左右,20鎊可以說是很大一筆錢了。
“哼,所以阿爾比恩人才不懂真正的藝術。”法蘭西藝術家不滿地側過頭低聲說。這種鏤空琺琅首飾本就是法蘭西宮廷最近流行的,巴黎是世界藝術之都,藝術家之間競爭太大,他才來倫敦碰碰運氣。然而到了才發現,倫敦貴族更傾向閃亮澄淨的寶石、渾圓無暇的珍珠等貴重材料,沒人賞識他的琺琅手藝,盡管做一枚空窗琺琅飾品要三四個月時間。由於法蘭西人的驕傲,他又無法放低身段去解釋,總之就是“愛買買不買滾”的態度,那就更難脫手了。
“沒問題,我買了。”伊薇特拿出錢包取出一小疊鈔票,她作為現代人,早就習慣了設計費大於材質,地球位麵手工製品天價再正常不過了。一眼看到這個胸針時,就覺得和照料她的艾莉森很配,而且這個胸針還可以拆下來當項鏈,非常精巧,買迴去作為禮物好了。
“費雪先生真喜歡亂花錢……”茱莉嘟囔著。
“我覺得雖然它的材料不值錢,但是製作的人花了很多心思,它還是配得上這個價值的。而且真正的珠寶首飾又太‘重’了,總覺得需要和晚禮服相配,我希望收到禮物的人能夠經常帶在身上,而不是藏在絨布盒子和保險櫃中,這種鏤空琺琅製作的自然花卉就很適合,就算穿著樸素淡雅的常服也不顯得突兀。”伊薇特解釋說。
因為她送的人是艾莉森,對方基本上沒有穿晚禮服的機會。
“誒……”幾位小姐突然覺得有些臉紅心跳,原來費雪先生有這樣隱晦的用意,希望收到禮物的人能夠經常帶在身邊,所以沒有選擇過於沉重的珠寶。他真是一位溫柔謙遜的騎士,不知道是怎樣高雅的淑女才能讓他這樣小心翼翼對待,有種甜甜的感覺,又有點羨慕那位不知名的小姐。
原來伊維斯他有仰慕的女士了,心痛……不過他拿著胸針若有所思淺淺微笑的樣子真美!加裏也在一旁失魂落魄地想。
雖然藝術展包括了很多種展品類別,但繪畫仍然占絕大多數。文藝界也有所謂的“鄙視鏈”,文學家站在金字塔頂端俯覽一切,然後是作曲家,這兩種都是比較體麵具有貴族氣息的;再次是畫家,後麵緊跟雕塑家,以及其他,所以每次藝術展的最高榮譽通常由繪畫作品摘取。
不過圍繞最高榮譽的爭奪也有兩股力量在暗中角力,這個時代是工業革命帶來巨大變革的時代,宗教信仰被科學所動搖,高大的煙囪和密集的工廠代替了田園牧歌的生活,很多以學院派為代表的古典藝術家非常痛心疾首,於是加倍把創作內容重心投向中世紀和希臘羅馬的古典時代,把它們當做心靈的桃花源;另有非學院派的“野路子”畫家則開創出更多的流派,他們認為學院派崇尚的“高貴的題材”、“平衡的構圖”、“悠久的傳統”是一種僵死的形式,這種虛偽矯飾和腐朽裝飾的風格必須打破,然而他們隻能通過參加學院派的藝術展才能打響自己的名聲,所以不得不在“順應主辦方審美以便通過評委審核”與“貫徹自己的藝術理念”中找到平衡。
伊薇特的同學們就讀於古典文學院,他們絕大多數都是學院派的支持者,因為那些作品反應了他們熟知的史詩與神話。
“這張《絕望的非利士人》給人的衝擊感真是強烈!當聖靈的約櫃被抬進祭祀大袞的神廟,那偽神的塑像竟然脖頸折斷,四肢崩裂,拜服在約櫃前,畫麵旁邊的大袞祭司們慌張錯愕而絕望的臉,竟有種末世的來臨的氛圍!”
大袞?似乎是遠古一個已經滅絕的民族信仰的主神,不過被征服後那塊地方就改信了三位一體,這個傳說估計也是當時傳下來的吧?伊薇特想著。
“我喜歡《牧羊人與林中女仙》,牧羊人酣睡在樹林中,陽光穿過夢幻般的薄霧,美麗的仙女自他身後探身而出,對他耳朵喃喃低語,美的就像是夢境一般!”
他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著,伊薇特的目光卻驟然被一副特別的油畫吸引,它約有一米四寬,繪畫技法精妙絕倫,構圖嚴謹而不失張力,盡管表現的題材或許是學院派認為不夠“高尚”的,但因為其他方麵不可否認的優點,它還是被選入了展廳。
它的題材是瘋人院,整個畫麵充滿了光,周圍角落失智瘋癲的狂人們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中,給人一種安寧祥和的氣息。畫麵的中央是一位少女,左眼窩有一個小小的傷疤,她穿著樸素的無色粗布裙,躺在手術台上,過於蒼白的皮膚表示她已經死去,但整個畫麵最柔和也最強烈的光集中籠罩著她,仿佛極樂神國正在接引這個曆經人世苦難的少女,讓她擺脫塵世,獲得永恆的安寧。畫中描繪的死亡並不給人恐懼的感覺,反而有一種神聖而憂鬱的詩意。
這幅畫的確很美,但吸引伊薇特最重要的原因是畫麵中央的少女……她與自己有相似的五官,同樣的亞麻色頭發、還有已經被尤利西斯治愈的左眼窩穿刺傷口,取材於瘋人院……
這幅畫很可能畫的就是她本人!
“《少女的解脫》?伊維斯原來你比較喜歡新銳畫家的作品,這幅畫大膽的用色絕對不是學院派的手筆,學院派認為色彩是情緒化的東西,畫師執筆時腦中應該充滿理智與道德,他們更重視構圖和形體的細節描繪。”加裏在一旁評論說,“不過這幅畫的確非常出色,如果這位作者沒有獲得任何獎項,那真是相當遺憾。”
……他沒發現裏麵的人就是我?太好了!
伊薇特心中稍定,想想看,現在的自己和圖畫中氣質迥然,她本人目光清澈機敏,日常腰佩長劍,按照尤利西斯指導的法蘭西禮儀,步態身姿可以說英氣勃勃,任誰看了也會覺得是一位俊朗少年。而油畫中的少女有一種虛幻的蒼白,無助而迷惘,對比起來簡直是投胎級的變化,想來沒有人會把二者聯係在一起。
不過盡管如此,這幅畫也留不得,必須買下。除此外還要打聽清楚畫師是誰,他究竟知道多少……
※※※※※※※※※※※※※※※※※※※※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龍眼肉肉君 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密林綠葉、s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空調wifi西瓜 20瓶;leviuk 10瓶;閣風 6瓶;dakoubangzhu 2瓶;淩淩淩臨、270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