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被吉祥的話撓到了癢癢肉,也就沒去計較吉祥話裏的逾矩。


    皇帝走下禦案,遞了一個小瓷瓶給吉祥。


    “這藥你且拿去,給你自己和如意都用了,把身上的上養好。雖說這個比不得前頭給老九的那瓶,卻也是不差的。”


    吉祥眼淚汪汪的雙手接過小瓷瓶,偷偷抹了一把臉,笑著謝了恩。


    候在乾清宮外的那幾位內閣大臣,到最後還是見著了皇帝一麵,不過他們也隻來得及跪在地上說了一句“恭送皇上”罷了,因為皇帝陛下被太上皇給找去了圓明園說話。


    到了圓明園,梁九功親自引著皇帝往九州清晏去。


    路上,梁九功不著痕跡的把太上皇找皇帝來的緣故說了一遍,“……都是宗室裏的幾位老王爺,昨兒個來太上皇這兒,抹了大半天的眼淚珠子……鬧得太上皇昨兒個晚上都沒了胃口,還砸了一個宋朝的筆洗……”


    又道:“今兒個早上,九爺和九福晉就已經被叫過來了。這會兒,正在宜太妃娘娘那裏說話呢……”


    梁九功睃了一眼皇帝的臉色,悄聲道:“老裕親王剛剛也到了,如今正陪著太上皇喝茶呢……”


    聽說老裕親王也來了,皇帝的臉色稍稍好看了一些,“裕皇叔的身子可好些了?聽說裕皇叔前幾日身上不好,保泰還為這個跟朕告了幾日假,說是要給裕皇叔侍疾的。”


    哪裏真的就是老裕親王身子不好需要侍疾了?明明是看眼下朝上波濤暗湧的,保泰這是想明哲保身避禍去呢。皇帝一笑,倒也不去揭破這層窗戶紙,隻是按著保泰的說法順勢問了一句。


    梁九功雖說不知道之前胤禟去請調新軍的事情,也不清楚朝堂上有人上折子彈劾胤禟。可是昨兒個宗室裏來人找太上皇哭訴的時候,他還是聽了一耳朵的。依著他那副在乾清宮摸爬滾打幾十年訓練出來的玲瓏心思,如何會猜不到保泰為什麽會那麽做呢?


    裕親王府跟林家有親,老裕親王福晉又極喜愛九福晉,裕親王府私底下跟恭親王府的交情不淺。


    九爺怕是這次捅的簍子不小,裕親王府明麵上不好幫著說話,卻也不會在這時候跟著旁人落井下石。如此才會用這法子暫避了起來。


    梁九功笑了笑。隻說老裕親王看著還算不錯,“想來是裕親王的孝心可嘉,感動了天地。方才叫老裕親王這麽快就好了起來。”


    皇帝勾唇一笑,“近日也是奇怪了,不少的人都上折子跟朕告病假……可見這會兒是多病的時節啊!梁公公還要多多留心皇阿瑪的身子才是。”


    梁九功忙躬身應了一聲“奴才省得”。


    “梁公公對皇阿瑪總是盡心的,朕不過白說一句罷了。”皇帝一邊走著一邊笑嗬嗬的睨了一眼梁九功道。


    說話間。一行人眼瞅著就進了九州清晏。


    杏花春館裏,黛玉正陪著胤禟一道兒跪在地上聽宜太妃的訓話。


    這個兒子的身上還帶著傷。臉梢兒和嘴唇都是蒼白蒼白的。宜太妃看在眼裏,心裏頭一陣陣的心疼。隻是太上皇昨兒個在九州清晏裏連自己慣愛使喚的筆洗都砸了,可見是氣得不輕。


    “你有傷在身偏不在家裏好好的養著,這是又鬧得什麽。叫宗親族老們跑來跟你皇阿瑪告狀的?”宜太妃伸手一指戳在胤禟的腦門上,恨鐵不成鋼的嗔怪道,“你如今年紀也不小了。好歹也該穩重著些了……”


    許二等人下落不明,杭州那邊的賈瑚也還沒有迴信。胤禟這裏原就憋著氣呢。今兒個又一大早的,他連著黛玉就被康熙老爺子宣召了過來,這對父子一見著麵,康熙二話沒說先把胤禟數落了一頓,連黛玉都跟著吃了掛落。後來因為老裕親王來了,康熙這才又讓胤禟和黛玉滾到宜太妃那裏去聽訓。


    胤禟打小就習慣了康熙的打壓,原也不當是一迴事兒,隻左耳進右耳出就是了,偏這迴自己帶累了黛玉跟著一道兒挨訓沒臉。看著自己媳婦沒了血色的小臉和一對紅通通的眼圈兒,胤禟這裏攢了一肚子的邪火,偏生又發泄不出來丁點兒,隻燒的他自己五髒六腑火燒火燎的難受。


    “到底是怎麽迴事兒?你倒是給額娘說句話啊。”見胤禟自始至終隻跪在那裏一句話不說,宜太妃忍不住拍案氣急道,“便是你不為額娘著想,好歹也顧念著些玉兒吧。”


    胤禟扭頭看了眼黛玉,眼中盡是愧疚和自責。


    黛玉抬眼給胤禟安撫的一笑,櫻唇微動,無聲的說了一句“我沒事兒”。


    胤禟歎了一聲,這才轉過頭去把事情的前前後後一五一十的跟宜太妃說了一遍,“……累的額娘跟著一道兒為兒子操心,是兒子的不是。”


    宜太妃抿了抿嘴,半晌兒方才無奈的歎息了一迴,抬手道:“起來吧,看著你們跪在地上,額娘心裏頭比你們還難受呢。”


    胤禟和黛玉謝了宜太妃,這才互相攙扶著起來了。兩人相互悄聲關切了一迴,又都道自己無事。


    宜太妃在邊上看著,心裏頭真是又無奈又欣慰的。


    指了身旁的椅子叫兩人坐了,宜太妃這才又拿著商隊可能遇襲的事情跟胤禟商量了起來。


    宜太妃這輩子最恨的,莫過於那些沒事找事,無事生非總是拿住胤禟不放,編排胤禟不是的人了。


    所以,要說宜太妃這一迴生氣是因為自己兒子的不著調,倒不如說她這是在氣宗室裏的那幫得了胤禟好處,偏又得了機會就要踩胤禟一腳的小人了。


    自己兒子是個什麽性子,別人不知道自己還能不清楚嗎?老九那孩子,真算是康熙爺的那些皇子裏頭心最善的一個了。別看他有時候說話做事好像很不著調的樣子,不過是他為了自保裝的罷了。


    宜太妃自己也是沒有別的好法子可想了,這才忍著心痛看這個兒子從小借著旁人的手推波助瀾的敗壞他自個兒的名聲。


    “……照你這麽說,受了損失的絕不止你一個咯?”宜太妃擰著眉頭若有所思的問道。


    胤禟摩挲著茶碗蓋,不慌不忙的迴道:“這事兒曝出來也不是早晚的事兒了。各家派出去的人,什麽時候該迴來也是有例可循的。算算日子,也就在這幾天罷……”


    哼!且讓你們這些老家夥在嘚瑟幾日。宜太妃心思急轉,咬牙在心裏恨恨道:等著你們手底下的商隊出了事兒,本宮定會將今兒個的事情好好奉還給你們的!


    九州清晏裏,在皇帝和老裕親王一左一右的勸和下,太上皇終於改了原本要直接削去胤禟頭上親王爵位的心意,隻讓胤禟閉門思過,罰俸一年,以儆效尤。


    “早就跟你說了,叫你別太縱著那個臭小子!!如今可見朕的苦心了罷。”康熙爺最後還是不忘念叨了皇帝一句。


    老九那小子,就是被皇帝打小縱的太過了,方才得意忘形了起來。哼!敢為了找幾個手下,就攛掇皇帝發兵藩國?他幹脆直接自己去坐乾清宮的那把椅子好了!真真是輕狂的,以為他才是這天下之主了嗎?


    康熙爺說著說著又惱了起來,“你就不該給他親王爵!還享親王雙俸?老九那臭小子什麽時候缺過那幾個錢了?皇帝還不如留著那些銀子,充裕國庫呢!”


    康熙爺冷哼了一聲,“依朕的意思,老九就一個郡王頭銜也就足夠了。他文不成武不就的,又沒半點功勞,如何當得起一國親王?”


    看著火氣又上來的太上皇,皇帝表示自己真的真的是很頭疼啊。


    老裕親王在旁邊樂嗬嗬的活著稀泥,話裏話外的提醒著胤禟做的那些隱在暗處的好事兒,“……先頭的那些有了年頭的事兒,且不論了。那個軍機處,皇兄開始不也讚這點子好的嘛……”


    “那是人林家的小子先想出來的。”康熙爺吹胡子瞪眼睛的看著自己的老兄弟,就知道你這老小子也是一心偏著老九那小子的!哼!


    “林翰最先提出軍機處的設想不假,可林翰到底思慮的不夠周全,還虧得有九弟幫襯著,這才把軍機處的設置章程給完善了起來的……”皇帝也在旁邊幫著胤禟說起了好話。


    這頭還在爭論著胤禟到底有功沒功的時候,外頭一個小太監急慌慌的小跑來找梁九功耳語了一陣子。


    梁九功一個沒忍住,直接就驚唿了一聲出來。


    “什麽事兒?”康熙爺氣惱的吼了一嗓子,“如今連你也愈發沒規矩起來了……”


    皇帝轉過臉,暗自慶幸了一迴,終於有事兒能把太上皇的注意力從老九的身上轉移開來了啊。太上皇如今年歲大了,愈發的難纏了,真心不好應付啊。


    老裕親王依舊一副樂嗬嗬的樣子,隻管自己捧著茶,坐在那裏慢慢小口淺酌著。


    梁九功領著那小太監抬腳進了九州清晏。他指著那小太監迴道:“是軍機處那裏打發了人來,說是宮裏收到了杭州來的八百裏加急件,請萬歲爺趕緊迴宮拿主意呢。”(未完待續)


    ...r861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清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世三生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世三生夢並收藏紅樓之清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