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北虜而言,交戰時襲擊敵人糧道乃是基操,勿六。


    蒙古人阿術派色目人莫爾根圖出動,該部沒有進攻當前之敵明軍的第六軍(呂師龍)和第七軍(呂文信),而是遠出繞到兩軍的後麵襲擊糧道,遇到的是明軍大將郭明亮的第十軍,結果吃個大虧。


    明軍序列中,第十軍排名後麵,但軍長郭明亮與今上的關係非淺,今上龍潛臨安時,與臨安知府薛瓊關係相當好,而郭明亮就是薛瓊的私生子,從母姓,薛瓊托孟之祥照顧這個私生子。


    後來郭明亮成為今上的開山大弟子,習得孟家槍真傳,成為一軍軍長,地位反在薛家人之上,薛家人請他認祖歸宗,他卻不同意!


    有如此身份,郭明亮平時練武極刻苦,治軍甚嚴,打仗作風頗為硬朗,一句話:不能丟皇帝師傅的臉!


    因此被郭明亮派出去巡邏的騎兵部隊,勇猛作戰,與色目人莫爾根圖展開了“熱情洋溢”的交流,結果色目人不敵,被追得夾起尾巴狂奔,身上的零碎丟個精光,這才有一些人逃之夭夭。


    其餘的色目人都被留下了,第十軍官兵們毫不猶豫,把他們全部殺掉,不皺一絲眉頭。


    南北相爭,戰爭持續千年,相比之下,南朝漢人似乎文弱是小受,經常被北虜欺負,似乎被殺得多。


    其實大謬!


    一旦南朝統治者是個強主,就沒有北虜什麽事了。


    南朝從始皇帝開始,曆朝曆代強主層出不窮,其結果是匈奴、烏桓、鮮卑、突厥、羯、氐、羌等強極一時的北虜皆消失在曆史的長河。


    近來消亡的契丹族、金人和西夏人,看似蒙韃的手筆,但要不是有南朝長期與他們對抗,消耗掉諸族的力量,隻怕蒙韃不是那麽容易得手。


    北虜的強大是相對的,他們精通騎射,可是擁有良馬的南軍通過“卷”,就把北虜給卷死了。


    馬匹不怕騎,騎壞了,有“百勝”畜牧業集團給補上,壞一匹補一匹,而且送來的都是良馬!


    那藍幽幽淬過火的鋼刀每天揮刀一萬次!


    弓箭任射,隻要你射得動。


    ……


    其它的不多說,單是一個弓箭任射,絕對是南朝財大氣粗。


    那玩藝兒製造複雜,而且要看天吃飯。比如一張成熟的複合弓,要使用多達十幾種原材料,好幾種高級木材、獸角,還包括在古代非常昂貴的膠漆,要用多種動物的肌腱、皮革反複熬製,產量還少。


    弓的製造還對生產的時間和氣候要求很高,比如大夏天和大冬天都不適合做弓,溫度影響成品質量。搞半天,一張好弓製作周期動輒要一年以上,甚至更久,如晉平公的一把弓花了三年才製好,製好後,可以射穿七劄(七層牛皮合製成的鎧甲)。


    就這樣一張弓,使用的次數和年限也有限,弓背時間長了會失去彈性,一般使用壽命在3年左右。


    不但弓昂貴而複雜,箭也一樣。一根能用來實戰的箭,最便宜的是它的箭頭。


    這是相對而言,鐵對於一個穩定的漢人王朝不是問題,如現在孟之祥的百勝鋼鐵公司在四川和長江邊上建高爐大煉鋼鐵,那些遊牧民族用的箭頭多有石頭、骨頭製作,其侵襲力可想而知。


    蒙韃則除了大汗親軍有良好的弓箭供應外,其餘部族的弓箭真不咋地。


    箭竿相當挑木材,不是什麽阿貓阿狗的筷子原料都能做,隻有幾種木材能用,而最貴的是羽毛,上好的要用大雁甚至鶴羽,一隻大雁還沒幾根毛能用,要了命了,這東西難得啊!


    便宜的用雞鴨鵝毛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準星就不行了,所以箭的價格啊,孟之祥家有兵器店,出售上好的青鶴翎,12支貴的時候可以賣5兩銀子!中等箭一般2兩銀子12支,最垃圾的也要近1兩銀子。


    所以所謂“草船借箭”,“萬箭齊發”有是有,但得看誰有,一般都是小說而已,真上戰場,誰這麽奢侈,那得破產啊!


    由於馬匹、鋼刀和弓箭等的局限,南朝專業軍人的戰鬥素質勝過北虜騎兵,同時,隨著北虜控製地盤越來越大,那些英勇善戰的勇士連同他們的戰馬很多長眠在西方冰天寒地中,倒在了南方的大江大河邊上。


    與郭明亮的交戰,色目人嚴重不敵,其一邊倒的戰況讓阿術倒抽了一口氣。


    “……正麵對陣,我們死了百多人,而他們隻死了十幾人(他們的護甲,護甲!)他們受傷不退,勇猛前衝,我們……甚至跑不掉!被南蠻追上來……”莫爾根圖心有餘悸地道。


    這位老兄閱曆豐富,三十多年前他才十歲出頭,就曾跟隨父輩們與金人打過仗,長期與南軍作戰,在江淮與宋軍交戰,在四川與孟神通手下的川軍打過。


    如今看來,孟神通當上皇帝後,其軍隊戰鬥力不減反增,打得更加兇狠,且裝備勝過了色目人,結果色目人狼狽而逃。


    說出來就是大笑話,北軍的馬匹居然跑不過南軍馬匹,被南軍追逐亡北,一些人背後中箭,即使逃得一命,也是恥辱!


    他退下後,對於今後的戰鬥,阿術躊躇起來。


    坐不定的阿術起身在帳內走動,思索著對策。


    對於南軍這次北伐,阿術肩負重任,開戰前他定有多項對策:


    其一、堅壁清野,破壞道路,目前這項工作正在實施中,但效果不佳。


    明軍具備了良好的土木工程作業能力,其工程兵加上民夫一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很少交通不便。


    為了北伐,明軍屯積了大量的糧秣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到前線上,而韃軍的破交戰失敗,未能影響明軍的補給。


    其二、襲攏,通過不間斷、全方位的進攻,攻擊明軍的部隊,阻滯明軍的前進速度,找尋明軍的薄弱之處,伺機給他們沉重的打擊。


    目前的效果看似不佳,明軍士氣高漲,敢打敢拚,交戰的結果反倒是韃軍不敵,作為進攻方損失比被攻擊方還多,讓阿術感到棘手的是色目人騎兵已算得上是精銳,但打起來不是明軍騎兵的對手,甚至脫戰不成,如此一來,換作是阿術的本部軍隊上前線也好不了多少!


    馬!馬!馬!


    阿術在帳內亂轉,他很無奈,誰叫他的大汗為了確保能夠擊敗阿裏不哥,把好馬好騎兵都調走了呢。


    那麽隻有第三條對策,阿術下定了決心,立即召開軍議,很快地,他的帳篷內擠滿了韃子、色目人和漢軍軍官,大家聽他下令道:“堅壁清野,破壞道路,把沿途民眾和人員皆搬走,不肯走的統統殺了,不留一個人,一粒米給南蠻!”


    這些任務交由漢軍和色目人來完成,同時他們還要繼續襲擾明軍,盡一切可能阻滯明軍前進速度。


    沒錯,阿術在玩誘敵深入的把戲,他計劃用空間換取時間,用空間換取實力,隨著明軍越往北,補給線也越長;占領的土地越多,兵力自然也越分散,容易被韃軍找到戰機,同時,當明軍在北方堅城下消耗掉進攻態勢後,就是韃軍轉入反攻的時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狠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比薩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比薩餅並收藏狠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