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一戰,袁術稱帝的野心被雨打風吹去。葉歡領定邊軍付出了代價,也得到了利益,比如俘虜的六七萬豫州士卒,以及整個豫州頗為豐厚的府庫。
夏侯娟算是一個意外之喜,她和張飛兩情相悅,葉歡一力要我張飛主之。別說夏侯淵,就是後繼而來的曹操也無法阻擋,沒理由啊,這麽說都是配的一臉。
在沛國的第四日,廣陵太守陳圭親自前來,葉歡自是出營二十裏迎接舅父。
“悅之,徐州之後,袁紹曹操都不是等閑之輩,廣陵一地,你還要多費思量。老夫雖已是行將就木之人,安定地方的本事還是有的,唯獨這軍略一處。”
麵對葉歡,陳太守是開門見山,沒有半點隱瞞,對今後形勢亦有自己的分析。
“舅父大人目光深遠,以歡觀之,將留有力將領,訓練丹陽士卒,隻要有這支精兵在手,舅父就有迴旋餘地。江東孫伯符將軍,可為強援,徐州劉玄德,亦可用之。”
陳圭聞言,滿意的點點頭,複正色道:“悅之,劉玄德此人,也非久居人下之輩,其有宗親之分,仁義之名。麾下關羽太史,皆萬人敵,悅之可有所思?”
“舅父說的不假,劉備英雄,麾下又有良將,不過徐州終究是四戰之地!有袁紹曹操在,他還不至對廣陵動手,否則必定為人所趁,形勢如何,他當能看的清楚。”
“悅之,定邊軍久戰勞苦,折損頗重,你這番迴到晉陽,養精蓄銳,卻不知在悅之心中,何時可以再舉大軍?”陳圭拈須沉吟片刻,又再問道。
“快則兩載,遲則三歲。不過歡會讓於禁將軍與麯義將軍二軍枕兵大河,牽製曹操。幽州之處,則有文遠與敬方合力,防備袁紹,公義的司隸士卒,隨時可為機動。”
對陳圭,葉歡沒有任何隱瞞的必要,定邊軍是要休養生息,但絕不代表他就沒有餘力進行一場局部戰爭。尤其是在嚴綱和趙雲所部迴歸之後,將成為他的機動兵團。
“軍略之處,老夫深信悅之之能,便按你所說行之,至於元龍?”
“舅父放心,這一趟迴去,歡會上報天子,為表兄正名,廣陵一地,不容有失。”
甥舅二人的這番對話,沒有多少人聽見,卻已經定了徐州的戰後形勢。對抗袁術之戰中陳圭的沉穩與丹陽精兵的戰力,更堅定了葉歡將廣陵作為飛地的決心。
還有一點,他並未與陳圭明言,因為自己暫時也沒有太大的把握做到。但隻要給他兩年穩定的發展時間,就有可能成為現實,定邊軍可從幽州直到廣陵。
海軍!這是葉歡的夢想,興盛的大漢,怎能不縱橫七海?
打從當年平定高句麗判亂開始,葉歡就已經在準備,如今有了兩州之力和日臻完善的器物閣。大漢海軍絕不是空中樓閣,他們首先要馳騁的,便是萬裏海岸線。
陳圭到後,葉歡的定邊軍又在沛國留了五日,整補士卒。劉備、陳圭、曹操、呂布,包括孫策在內,各軍都得到了一定的補充。袁紹除外,他隻是派了陳琳前來。
“本初兄你這氣量,還稍顯不夠啊,怎麽不敢親自來?還怕葉某找你算賬?”葉歡當然了解袁紹的心思,來而不往非禮也,迴到晉陽,總有報答的地方。
五日之後,曹操首先率軍而去,接著是孫策,小霸王領軍走時,葉歡自是親自送行。
“伯符,如今你麾下算是人才濟濟,兵精糧足,需得時時自製怒氣,不可率性而為。江東之處,世家林立,你要知道如何與之共存,這不是打仗,休要一味強硬。”
葉歡不知道今生還會不會有許貢的門客刺殺孫策之事,但即使拋開師徒的關係,他也不希望孫策和他父親一樣英年早逝,也許比起其弟孫權,小霸王更適合為帥。
孫策聽了,下馬跪伏與地,施禮道:“此來沛國,多蒙師父教誨,策定當聽之,迴去之後好生行事。師父交代諸事,弟子亦銘記心間,絕不敢或忘。”
葉歡也下馬,將徒弟扶起,拍了拍他的肩膀:“伯符如今已是朝廷大將,你我師徒,聯手為天子效力,掃平天下,亦是人生快事。”
“是,徒兒會追隨師父驥尾,為國奮戰。”孫策眼眶稍紅,說的是義正嚴詞。
“好,四海清平,亦不負你我師徒一場。”葉歡說著,眼光又看向周瑜:“公瑾,伯符若有魯莽之處,你要敢於直言斥之,如此才是兄弟之情,主從之義。”
“叔父教誨,瑜亦不敢忘。”周瑜抱拳躬身,正色道。
“好,去吧,你我師徒,當有再見之日。”葉歡揮揮手,心中卻不無唏噓,今日一別,他們師徒當真不知何時才能相見。且再見之時,是否會像今日這般和諧?
“徒兒拜別師尊,師尊保重。”孫策再度下跪,磕了三個頭,方才轉身上馬而行。
“孩兒拜別爹爹,見過伯母之後,亦將早歸。”葉信亦叩首道,之前孫策就請他前往江東,見過孫夫人,也為完成當年葉歡與孫策的約定。
“好自為之,早點迴來,別讓你娘擔心。”葉歡頷首道。
“是,拜別父親。”葉信說完,上馬而行,胡車兒背著包袱,緊隨其後。
不多時,又有一騎跟了上去,在葉信側後與之一陣低語。正是虎衛軍騎兵統領郎騎竹,葉信的那一隊士卒挑選完畢之後,要去江東行事,訓練之事就托付給了後者。
葉歡站在原地,一直目送徒弟和兒子的背影遠去,直到所有的身影,消失在地平線上。
大漢建安二年,公元一九七年二月初三,驃騎將軍葉歡率軍平定豫州袁術叛亂。擊破偽帝全軍十餘萬,生俘袁術。驃騎將軍與二月初四踏上迴京之路,首取豫州。
徐州酣戰之時,典韋率領虎衛軍接連拿下壽春與汝南。隨後惡來與郭嘉陳宮都到了壽春,等待葉歡迴軍,戰後的豫州也將因此而定局。
夏侯娟算是一個意外之喜,她和張飛兩情相悅,葉歡一力要我張飛主之。別說夏侯淵,就是後繼而來的曹操也無法阻擋,沒理由啊,這麽說都是配的一臉。
在沛國的第四日,廣陵太守陳圭親自前來,葉歡自是出營二十裏迎接舅父。
“悅之,徐州之後,袁紹曹操都不是等閑之輩,廣陵一地,你還要多費思量。老夫雖已是行將就木之人,安定地方的本事還是有的,唯獨這軍略一處。”
麵對葉歡,陳太守是開門見山,沒有半點隱瞞,對今後形勢亦有自己的分析。
“舅父大人目光深遠,以歡觀之,將留有力將領,訓練丹陽士卒,隻要有這支精兵在手,舅父就有迴旋餘地。江東孫伯符將軍,可為強援,徐州劉玄德,亦可用之。”
陳圭聞言,滿意的點點頭,複正色道:“悅之,劉玄德此人,也非久居人下之輩,其有宗親之分,仁義之名。麾下關羽太史,皆萬人敵,悅之可有所思?”
“舅父說的不假,劉備英雄,麾下又有良將,不過徐州終究是四戰之地!有袁紹曹操在,他還不至對廣陵動手,否則必定為人所趁,形勢如何,他當能看的清楚。”
“悅之,定邊軍久戰勞苦,折損頗重,你這番迴到晉陽,養精蓄銳,卻不知在悅之心中,何時可以再舉大軍?”陳圭拈須沉吟片刻,又再問道。
“快則兩載,遲則三歲。不過歡會讓於禁將軍與麯義將軍二軍枕兵大河,牽製曹操。幽州之處,則有文遠與敬方合力,防備袁紹,公義的司隸士卒,隨時可為機動。”
對陳圭,葉歡沒有任何隱瞞的必要,定邊軍是要休養生息,但絕不代表他就沒有餘力進行一場局部戰爭。尤其是在嚴綱和趙雲所部迴歸之後,將成為他的機動兵團。
“軍略之處,老夫深信悅之之能,便按你所說行之,至於元龍?”
“舅父放心,這一趟迴去,歡會上報天子,為表兄正名,廣陵一地,不容有失。”
甥舅二人的這番對話,沒有多少人聽見,卻已經定了徐州的戰後形勢。對抗袁術之戰中陳圭的沉穩與丹陽精兵的戰力,更堅定了葉歡將廣陵作為飛地的決心。
還有一點,他並未與陳圭明言,因為自己暫時也沒有太大的把握做到。但隻要給他兩年穩定的發展時間,就有可能成為現實,定邊軍可從幽州直到廣陵。
海軍!這是葉歡的夢想,興盛的大漢,怎能不縱橫七海?
打從當年平定高句麗判亂開始,葉歡就已經在準備,如今有了兩州之力和日臻完善的器物閣。大漢海軍絕不是空中樓閣,他們首先要馳騁的,便是萬裏海岸線。
陳圭到後,葉歡的定邊軍又在沛國留了五日,整補士卒。劉備、陳圭、曹操、呂布,包括孫策在內,各軍都得到了一定的補充。袁紹除外,他隻是派了陳琳前來。
“本初兄你這氣量,還稍顯不夠啊,怎麽不敢親自來?還怕葉某找你算賬?”葉歡當然了解袁紹的心思,來而不往非禮也,迴到晉陽,總有報答的地方。
五日之後,曹操首先率軍而去,接著是孫策,小霸王領軍走時,葉歡自是親自送行。
“伯符,如今你麾下算是人才濟濟,兵精糧足,需得時時自製怒氣,不可率性而為。江東之處,世家林立,你要知道如何與之共存,這不是打仗,休要一味強硬。”
葉歡不知道今生還會不會有許貢的門客刺殺孫策之事,但即使拋開師徒的關係,他也不希望孫策和他父親一樣英年早逝,也許比起其弟孫權,小霸王更適合為帥。
孫策聽了,下馬跪伏與地,施禮道:“此來沛國,多蒙師父教誨,策定當聽之,迴去之後好生行事。師父交代諸事,弟子亦銘記心間,絕不敢或忘。”
葉歡也下馬,將徒弟扶起,拍了拍他的肩膀:“伯符如今已是朝廷大將,你我師徒,聯手為天子效力,掃平天下,亦是人生快事。”
“是,徒兒會追隨師父驥尾,為國奮戰。”孫策眼眶稍紅,說的是義正嚴詞。
“好,四海清平,亦不負你我師徒一場。”葉歡說著,眼光又看向周瑜:“公瑾,伯符若有魯莽之處,你要敢於直言斥之,如此才是兄弟之情,主從之義。”
“叔父教誨,瑜亦不敢忘。”周瑜抱拳躬身,正色道。
“好,去吧,你我師徒,當有再見之日。”葉歡揮揮手,心中卻不無唏噓,今日一別,他們師徒當真不知何時才能相見。且再見之時,是否會像今日這般和諧?
“徒兒拜別師尊,師尊保重。”孫策再度下跪,磕了三個頭,方才轉身上馬而行。
“孩兒拜別爹爹,見過伯母之後,亦將早歸。”葉信亦叩首道,之前孫策就請他前往江東,見過孫夫人,也為完成當年葉歡與孫策的約定。
“好自為之,早點迴來,別讓你娘擔心。”葉歡頷首道。
“是,拜別父親。”葉信說完,上馬而行,胡車兒背著包袱,緊隨其後。
不多時,又有一騎跟了上去,在葉信側後與之一陣低語。正是虎衛軍騎兵統領郎騎竹,葉信的那一隊士卒挑選完畢之後,要去江東行事,訓練之事就托付給了後者。
葉歡站在原地,一直目送徒弟和兒子的背影遠去,直到所有的身影,消失在地平線上。
大漢建安二年,公元一九七年二月初三,驃騎將軍葉歡率軍平定豫州袁術叛亂。擊破偽帝全軍十餘萬,生俘袁術。驃騎將軍與二月初四踏上迴京之路,首取豫州。
徐州酣戰之時,典韋率領虎衛軍接連拿下壽春與汝南。隨後惡來與郭嘉陳宮都到了壽春,等待葉歡迴軍,戰後的豫州也將因此而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