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殿上的葉歡淡然自若,並沒有以往的張揚跋扈,他沉穩了許多。
“葉悅之不會授人以柄,我若說之,他定有反駁之道,說不得有此語,就是等著別人入套。”心中的想法越來越明晰,王允看了董承一眼,有警告之意。
“我亦清楚,葉悅之如今拉上了袁司空,若是強為,日後便是麻煩。”董承會意,腦海也在飛快的轉動著,司空袁隗,亦是他們要爭取的目標之一。
葉歡與司空袁逢之間為今日早朝有過商議?答案是否定的。
但二人之間的默契是存在的,姻親關係隻是其一,還是最弱的一環。
說到底還是利益,就衝著袁術,袁逢在有自己的主張之外,是偏向葉歡的。而且幽州刺史與之無幹,沒有必要相對,大公子就是把握到了這一點。
董承心念電閃,葉歡提出人選,目下無人反對,他卻絕不能接受。
文玨,王邑,哪一個都不行。
“陛下,微臣覺得,文大人德才具備,但此時雪災方止,各地還在休養生息。因此文大人不能輕離,並州乃天子所在,更需使君坐鎮。”董承正色道。
劉辯聞言,聲色不動,眼光卻在看葉歡。
大公子不慌不忙的點了點頭:“車騎將軍此言,頗有道理。”
董承聞言一愣,他還在準備應對葉歡接下來的反駁了,沒想到……
“董車騎所言足見一片公心,看來是歡有所疏漏。”葉歡接著一笑。
“葉將軍客氣了,將軍心向天子,何人不知?”董承謙道。
“將軍謬讚,將軍方才言及,德才兼備,倘若如此,公孫將軍並非刺史人選。歡與之同袍多年,伯圭兄與戰陣之上縱橫無敵,治政卻有所差池。”
“五年之前漁陽,三年之前薊縣,歡絕無虛言。”葉歡負手而談。
“此刻幽州,方經劉刺史之喪,治政安民,迫在眉睫,不可再緩。”
“葉將軍,我亦知將軍之言屬實,可一州刺史,其位極重,也不可輕置啊。”董承想了想還是道,葉歡堵死了公孫瓚的路,文玨又……那麽?
“此乃正理。”大公子點點頭:“陛下,各位,歡有一言,不吐不快。”
“葉將軍盡管言之。”少帝欣然道。
“多謝陛下。”葉歡一禮,又對眾人拱手:“朝中各位,多有歡之前輩,倘若歡言有失,各位當當堂點醒,歡先謝各位。”
“葉將軍請言,吾等聽之。”司空袁逢首先道。
王允微微頷首,眼光掃過楊彪,太尉還是之前模樣,不置可否。
“各位,誠如董車騎所言,一州刺史之位何等之重?一旦錯付,後果不堪設想,當年荊州刺史吳丹,勾連十常侍,涼州刺史董卓,更是國之叛逆。”
“此外豫州刺史孔伷,河東太守橋瑁,雖無大過,卻亦無其能。”
葉歡當堂慷慨陳詞,聲音與殿中迴蕩,眾人不禁點頭。
“過去十餘年,乃大漢多事之秋,但所謂疾風知勁草,板蕩見忠臣。似冀州劉刺史,揚州伯輝兄以及荊州景升兄,不但忠於天子,更能護佑民生……”
“葉悅之你,原來如此……”聽到此處,王允明白了,從一開始葉歡保舉文玨,再到當堂讚許董承,一切種種,都是為了現在。
“葉悅之!你果然處心積慮。”董承暗道,此刻的葉歡再不是從前了。
冀州刺史劉焉,揚州刺史劉?,荊州刺史劉表,加上亡故的幽州刺史劉虞,他們都有著同一種身份,大漢宗親。
但想通歸想通,此刻朝堂上的氣氛已經被葉歡帶起來了,很難反駁。
“葉將軍說的對,幾位皇叔,也是我大漢棟梁之才。”劉辯拍案道,原本他尚未想到此處,但身邊的黃池卻……天子會意。
“陛下英明,幾位大人亦是思先帝之明,欲報之與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查納雅言,不塞忠諫之路!”葉歡正色道。
“將軍此言,朕亦當記之。”劉辯重重頷首。
葉歡隨之頷首,目光看向董承,以一種商量的口氣道:“如此種種,是以董將軍,歡覺得陛下之眼光頗準,劉霑大漢宗親,又是天子親選,必將竭忠以報。”
“這……”董承有點為難,方才葉歡所言字字扣住大義,句句皆是道理,還配合著情緒動人心弦,他有心反駁,一時間卻是無言以對。
“葉將軍,但他畢竟未居高位,隻怕經驗不足。”
“無妨無妨,忠心為上,經驗不足,一可以曆練,二便是為其挑選得力助手。”葉歡輕鬆一笑,不再麵對董承,又轉向天子去了。
“陛下,董車騎之言在理,因此微臣保舉王邑為幽州別架,當可助一臂之力。”
“我……”董承聞言一愣,葉歡接得如此之快,肯定是之前就想好的。
此時楊太尉頜下胡須無風自動,眼中有著一絲隱藏很深的笑意。
“董車騎,葉將軍所言極是,朕準奏,便加王邑為幽州別架。”劉辯接道。
“我何時所言極是了?”董承腹誹,少帝將他帶上,卻難以反駁。
“葉悅之,你玩兒的好一手欲擒故縱,以退為進啊,老夫小瞧你了。”王允心中想著上前一禮道:“陛下明見,董車騎葉將軍之言所見極高。”
“哎~”葉歡見狀,心中歎了口氣,看來他與王司徒之間……
先將矛盾的焦點引到文玨與王邑,再借袁司空之力,這是葉歡昨晚便想好的。他的目的也的確在為師兄謀取別架之位,之前的刺史隻不過是掩護。
如今看來,目的是達到了。他在董承麵上能看出失望之色,可王允卻不動聲色,還能如此為之,這位叔父的心機比他想象之中還要深沉。
“司徒說的是,朕心極慰,黃門令,且擬旨來。”少帝麵有欣悅之色。
“你妹的,還能這樣啦?大哥就是大哥,好像我也挺爽。”
中長大夫心中暗道,原本他今日準備必要時“赤膊上陣”的。沒想到葉歡看似輕描淡寫,言語溫和,最後卻令董承不得不照而行之,效果一點不差。
“葉悅之不會授人以柄,我若說之,他定有反駁之道,說不得有此語,就是等著別人入套。”心中的想法越來越明晰,王允看了董承一眼,有警告之意。
“我亦清楚,葉悅之如今拉上了袁司空,若是強為,日後便是麻煩。”董承會意,腦海也在飛快的轉動著,司空袁隗,亦是他們要爭取的目標之一。
葉歡與司空袁逢之間為今日早朝有過商議?答案是否定的。
但二人之間的默契是存在的,姻親關係隻是其一,還是最弱的一環。
說到底還是利益,就衝著袁術,袁逢在有自己的主張之外,是偏向葉歡的。而且幽州刺史與之無幹,沒有必要相對,大公子就是把握到了這一點。
董承心念電閃,葉歡提出人選,目下無人反對,他卻絕不能接受。
文玨,王邑,哪一個都不行。
“陛下,微臣覺得,文大人德才具備,但此時雪災方止,各地還在休養生息。因此文大人不能輕離,並州乃天子所在,更需使君坐鎮。”董承正色道。
劉辯聞言,聲色不動,眼光卻在看葉歡。
大公子不慌不忙的點了點頭:“車騎將軍此言,頗有道理。”
董承聞言一愣,他還在準備應對葉歡接下來的反駁了,沒想到……
“董車騎所言足見一片公心,看來是歡有所疏漏。”葉歡接著一笑。
“葉將軍客氣了,將軍心向天子,何人不知?”董承謙道。
“將軍謬讚,將軍方才言及,德才兼備,倘若如此,公孫將軍並非刺史人選。歡與之同袍多年,伯圭兄與戰陣之上縱橫無敵,治政卻有所差池。”
“五年之前漁陽,三年之前薊縣,歡絕無虛言。”葉歡負手而談。
“此刻幽州,方經劉刺史之喪,治政安民,迫在眉睫,不可再緩。”
“葉將軍,我亦知將軍之言屬實,可一州刺史,其位極重,也不可輕置啊。”董承想了想還是道,葉歡堵死了公孫瓚的路,文玨又……那麽?
“此乃正理。”大公子點點頭:“陛下,各位,歡有一言,不吐不快。”
“葉將軍盡管言之。”少帝欣然道。
“多謝陛下。”葉歡一禮,又對眾人拱手:“朝中各位,多有歡之前輩,倘若歡言有失,各位當當堂點醒,歡先謝各位。”
“葉將軍請言,吾等聽之。”司空袁逢首先道。
王允微微頷首,眼光掃過楊彪,太尉還是之前模樣,不置可否。
“各位,誠如董車騎所言,一州刺史之位何等之重?一旦錯付,後果不堪設想,當年荊州刺史吳丹,勾連十常侍,涼州刺史董卓,更是國之叛逆。”
“此外豫州刺史孔伷,河東太守橋瑁,雖無大過,卻亦無其能。”
葉歡當堂慷慨陳詞,聲音與殿中迴蕩,眾人不禁點頭。
“過去十餘年,乃大漢多事之秋,但所謂疾風知勁草,板蕩見忠臣。似冀州劉刺史,揚州伯輝兄以及荊州景升兄,不但忠於天子,更能護佑民生……”
“葉悅之你,原來如此……”聽到此處,王允明白了,從一開始葉歡保舉文玨,再到當堂讚許董承,一切種種,都是為了現在。
“葉悅之!你果然處心積慮。”董承暗道,此刻的葉歡再不是從前了。
冀州刺史劉焉,揚州刺史劉?,荊州刺史劉表,加上亡故的幽州刺史劉虞,他們都有著同一種身份,大漢宗親。
但想通歸想通,此刻朝堂上的氣氛已經被葉歡帶起來了,很難反駁。
“葉將軍說的對,幾位皇叔,也是我大漢棟梁之才。”劉辯拍案道,原本他尚未想到此處,但身邊的黃池卻……天子會意。
“陛下英明,幾位大人亦是思先帝之明,欲報之與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查納雅言,不塞忠諫之路!”葉歡正色道。
“將軍此言,朕亦當記之。”劉辯重重頷首。
葉歡隨之頷首,目光看向董承,以一種商量的口氣道:“如此種種,是以董將軍,歡覺得陛下之眼光頗準,劉霑大漢宗親,又是天子親選,必將竭忠以報。”
“這……”董承有點為難,方才葉歡所言字字扣住大義,句句皆是道理,還配合著情緒動人心弦,他有心反駁,一時間卻是無言以對。
“葉將軍,但他畢竟未居高位,隻怕經驗不足。”
“無妨無妨,忠心為上,經驗不足,一可以曆練,二便是為其挑選得力助手。”葉歡輕鬆一笑,不再麵對董承,又轉向天子去了。
“陛下,董車騎之言在理,因此微臣保舉王邑為幽州別架,當可助一臂之力。”
“我……”董承聞言一愣,葉歡接得如此之快,肯定是之前就想好的。
此時楊太尉頜下胡須無風自動,眼中有著一絲隱藏很深的笑意。
“董車騎,葉將軍所言極是,朕準奏,便加王邑為幽州別架。”劉辯接道。
“我何時所言極是了?”董承腹誹,少帝將他帶上,卻難以反駁。
“葉悅之,你玩兒的好一手欲擒故縱,以退為進啊,老夫小瞧你了。”王允心中想著上前一禮道:“陛下明見,董車騎葉將軍之言所見極高。”
“哎~”葉歡見狀,心中歎了口氣,看來他與王司徒之間……
先將矛盾的焦點引到文玨與王邑,再借袁司空之力,這是葉歡昨晚便想好的。他的目的也的確在為師兄謀取別架之位,之前的刺史隻不過是掩護。
如今看來,目的是達到了。他在董承麵上能看出失望之色,可王允卻不動聲色,還能如此為之,這位叔父的心機比他想象之中還要深沉。
“司徒說的是,朕心極慰,黃門令,且擬旨來。”少帝麵有欣悅之色。
“你妹的,還能這樣啦?大哥就是大哥,好像我也挺爽。”
中長大夫心中暗道,原本他今日準備必要時“赤膊上陣”的。沒想到葉歡看似輕描淡寫,言語溫和,最後卻令董承不得不照而行之,效果一點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