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相國怒發衝冠,連李儒都不敢勸,就更別提下人們了。
其實董卓心中最氣的還不是葉歡之所為,而是自己真的有點怕,榻下!
對了,榻下。
董卓迴過神來,立刻對下人問道:“到底是誰,將這封信放在本相榻下?”
“迴相國,應該是小青,她今日一早就不見了。”家丁哆嗦著道。
“小青?”董卓聞言又是一股寒意直至心頭,那個婢女在他身邊好幾個月了。倘若葉歡真要取自己性命,豈不是?
“傳令,相國府除了西涼舊人之外,其他一律攆出去,不準進內院。”想了想董卓喝道。
不光相國,李儒在旁也一陣心驚肉跳,卻不知自己身邊有沒有葉悅之的人。
等到董卓麵色稍稍和緩,李儒方道:“相國,葉悅之劫走天子,朝中之事還需安排。”
“安排?文佑之意若何?”
“相國,國不可一日無君,相國可扶陳留王為帝,再將葉歡此舉斥為叛逆。”
“陳留王?”董卓微微一愣。
“相國,之前內臣便說陛下有密旨要立陳留王,如今相國正可借之一用。”
“先帝密旨,可如此能否堵住天下悠悠之口?”董卓沉吟道。
“如今已是勢所當為,否則葉歡一旦迴到晉陽,必會以天子名義討伐相國。與其坐待其變,不如我們先變,還能占據先機,畢竟葉歡此次未必能夠迴到晉陽。”
見董卓猶豫,李儒勸道:“如今天下,群雄並起,漢室已然不能盡得人心。相國新立天子,再以高官厚祿拉攏各方,此乃製衡之法,幽州並州相鄰,相國可加幽州牧劉虞為太尉。”
董卓聽了再思慮片刻,終於微微頷首:“傳我命,明日早朝,就議另立新君之事。”
流言這東西,傳得是飛快,當葉歡率眾還在山林之中跋涉之時。他夜闖皇宮成功救出天子的信息已經傳遍四方,似乎也在告訴大家,病好了的前將軍還是那個葉郎。
與此同時,董卓以天子失蹤,何後意外,大漢江山不能無主為由,立了王美人之子陳留王劉協為帝。朝堂上大臣們紛紛反對,但董卓心意已決,不惜當堂拔劍!
大漢光熹元年正月二十三,相國董卓另立新君,改元興平。便借天子詔書詔告天下,前將軍葉歡闖入皇宮,殺害何後,夜宿龍床,乃大漢最大之叛逆!
為此,還找了幾名宮女內臣作為“證人”,一番如泣如訴。
當然,這件事情董卓是交給李儒去辦的,想想失蹤的小青,他心裏還是有些發寒。
陳留,曹操府邸,一大早收到訊報,他便一骨碌坐了起來。
剛剛看完,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正是荀彧和程昱聯袂而至。
曹操急忙相迎二人進屋,落座奉茶便問:“二位先生也知了消息?”
“主公,前將軍的確有勇有謀,夜闖皇宮救出天子,大義之為也。”程昱頷首道。
“嗯,先生說的不錯,葉悅之此人,不能以尋常度之。”曹操頷首,心中卻是暗道,葉大公子偷雞摸狗的本領你們是沒見過,隻不過沒有順手幹掉董卓卻令人遺憾。
“董仲穎應對的倒是快,扶陳留王為帝,隻是那殺害何後,夜宿龍床之言?”荀彧搖了搖頭:“卻也太過下做,恐怕無人會信前將軍能為此事。”
“文若,董仲穎如此,必有高人指點,定是那李儒李文佑。”
荀彧點點頭,卻看了看程昱,後者沉默片刻方道:“明公,前將軍雖是救出天子,但司隸乃是董卓勢力所在,西涼鐵騎如虎。這全力追擊之下,葉將軍能否安返並州?”
曹操想都沒想:“一定可以,且不說葉歡前往洛陽肯定謀而後動,安排周詳。他麾下賈詡賈文和足智多謀,尚在李文佑之上,西涼鐵騎雖勇,定邊軍又豈能坐視?”
程昱荀彧聞言連連點頭,曹操提起李儒賈詡,那份欣賞之情亦毫不掩飾。
“主公,前番文若曾經說起,主公需要靜待時機,眼下卻是機會到了。”
“哦?仲德先生可細細言之。”曹操雙眼一亮。
“主公,前番不舉義軍,乃是天子仍在,投鼠忌器。而今葉歡救出少帝,董卓又行廢立之事,必惹得天怒人怨,主公登高一唿,召集天下討之,此正時也。”
想了想程昱又道:“此事宜急不宜緩,若是被葉悅之迴了晉陽……”
曹操聞聽,伸手一拍案幾:“仲德高見,吾當速速行之。”
程昱一抱拳:“主公謬讚,此皆文若之想,昱不過代為說出罷了。”
曹操微笑頷首,他一猜就知道事情原委,當下笑道:“二位先生,當真是我的左膀右臂啊。”
說完,曹操便備下紙筆開始奮筆疾書,寫下了討董之書,荀程看了不住點頭。
“兄長,兄長……”此時屋外又是腳步聲響起,一把雄壯的聲音傳來。
不片刻曹仁的身影出現在門口,顯然是一路跑來,額頭滿是汗珠。
“子孝何事?二位先生在,不可失禮。”
“哦,曹仁見過二位先生。”後者聞言,進屋之後抱拳施禮。
“兄長,今日一早,我營中來了一條大漢,帶著同族數十人,極為魁偉。”
“此人是誰?”曹操麵現喜色。
“他說他是山陽人,姓李名典字曼成,感兄長之義,率族人來投。”
“李典李曼成?”曹操忽的站起身來,鞋也不穿下意識的就要往門外跑。
想想不妥又迴身笑道:“二位先生,這山陽李典李曼成,壯士也,吾當親迎之!”
荀彧笑著起身:“主公興兵,正是用人之際,得遇賢良之才,理當如此。”
曹操笑了笑,便與曹仁一起往外而去,那兩條小腿飛快,竟把後者甩在身後。
有一句話曹操留在了心裏,李典此人姓名他是偶然在葉歡口中得知的。當時大公子頗為鬱悶,因為李典前往江東巡遊去了。而葉歡的眼光,又是曹操最信任的。
荀彧見了眼前景象,一笑謂程昱道:“仲德兄,主公若何?”
後者頷首:“求賢若渴,胸懷大誌,必成大器!”
其實董卓心中最氣的還不是葉歡之所為,而是自己真的有點怕,榻下!
對了,榻下。
董卓迴過神來,立刻對下人問道:“到底是誰,將這封信放在本相榻下?”
“迴相國,應該是小青,她今日一早就不見了。”家丁哆嗦著道。
“小青?”董卓聞言又是一股寒意直至心頭,那個婢女在他身邊好幾個月了。倘若葉歡真要取自己性命,豈不是?
“傳令,相國府除了西涼舊人之外,其他一律攆出去,不準進內院。”想了想董卓喝道。
不光相國,李儒在旁也一陣心驚肉跳,卻不知自己身邊有沒有葉悅之的人。
等到董卓麵色稍稍和緩,李儒方道:“相國,葉悅之劫走天子,朝中之事還需安排。”
“安排?文佑之意若何?”
“相國,國不可一日無君,相國可扶陳留王為帝,再將葉歡此舉斥為叛逆。”
“陳留王?”董卓微微一愣。
“相國,之前內臣便說陛下有密旨要立陳留王,如今相國正可借之一用。”
“先帝密旨,可如此能否堵住天下悠悠之口?”董卓沉吟道。
“如今已是勢所當為,否則葉歡一旦迴到晉陽,必會以天子名義討伐相國。與其坐待其變,不如我們先變,還能占據先機,畢竟葉歡此次未必能夠迴到晉陽。”
見董卓猶豫,李儒勸道:“如今天下,群雄並起,漢室已然不能盡得人心。相國新立天子,再以高官厚祿拉攏各方,此乃製衡之法,幽州並州相鄰,相國可加幽州牧劉虞為太尉。”
董卓聽了再思慮片刻,終於微微頷首:“傳我命,明日早朝,就議另立新君之事。”
流言這東西,傳得是飛快,當葉歡率眾還在山林之中跋涉之時。他夜闖皇宮成功救出天子的信息已經傳遍四方,似乎也在告訴大家,病好了的前將軍還是那個葉郎。
與此同時,董卓以天子失蹤,何後意外,大漢江山不能無主為由,立了王美人之子陳留王劉協為帝。朝堂上大臣們紛紛反對,但董卓心意已決,不惜當堂拔劍!
大漢光熹元年正月二十三,相國董卓另立新君,改元興平。便借天子詔書詔告天下,前將軍葉歡闖入皇宮,殺害何後,夜宿龍床,乃大漢最大之叛逆!
為此,還找了幾名宮女內臣作為“證人”,一番如泣如訴。
當然,這件事情董卓是交給李儒去辦的,想想失蹤的小青,他心裏還是有些發寒。
陳留,曹操府邸,一大早收到訊報,他便一骨碌坐了起來。
剛剛看完,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正是荀彧和程昱聯袂而至。
曹操急忙相迎二人進屋,落座奉茶便問:“二位先生也知了消息?”
“主公,前將軍的確有勇有謀,夜闖皇宮救出天子,大義之為也。”程昱頷首道。
“嗯,先生說的不錯,葉悅之此人,不能以尋常度之。”曹操頷首,心中卻是暗道,葉大公子偷雞摸狗的本領你們是沒見過,隻不過沒有順手幹掉董卓卻令人遺憾。
“董仲穎應對的倒是快,扶陳留王為帝,隻是那殺害何後,夜宿龍床之言?”荀彧搖了搖頭:“卻也太過下做,恐怕無人會信前將軍能為此事。”
“文若,董仲穎如此,必有高人指點,定是那李儒李文佑。”
荀彧點點頭,卻看了看程昱,後者沉默片刻方道:“明公,前將軍雖是救出天子,但司隸乃是董卓勢力所在,西涼鐵騎如虎。這全力追擊之下,葉將軍能否安返並州?”
曹操想都沒想:“一定可以,且不說葉歡前往洛陽肯定謀而後動,安排周詳。他麾下賈詡賈文和足智多謀,尚在李文佑之上,西涼鐵騎雖勇,定邊軍又豈能坐視?”
程昱荀彧聞言連連點頭,曹操提起李儒賈詡,那份欣賞之情亦毫不掩飾。
“主公,前番文若曾經說起,主公需要靜待時機,眼下卻是機會到了。”
“哦?仲德先生可細細言之。”曹操雙眼一亮。
“主公,前番不舉義軍,乃是天子仍在,投鼠忌器。而今葉歡救出少帝,董卓又行廢立之事,必惹得天怒人怨,主公登高一唿,召集天下討之,此正時也。”
想了想程昱又道:“此事宜急不宜緩,若是被葉悅之迴了晉陽……”
曹操聞聽,伸手一拍案幾:“仲德高見,吾當速速行之。”
程昱一抱拳:“主公謬讚,此皆文若之想,昱不過代為說出罷了。”
曹操微笑頷首,他一猜就知道事情原委,當下笑道:“二位先生,當真是我的左膀右臂啊。”
說完,曹操便備下紙筆開始奮筆疾書,寫下了討董之書,荀程看了不住點頭。
“兄長,兄長……”此時屋外又是腳步聲響起,一把雄壯的聲音傳來。
不片刻曹仁的身影出現在門口,顯然是一路跑來,額頭滿是汗珠。
“子孝何事?二位先生在,不可失禮。”
“哦,曹仁見過二位先生。”後者聞言,進屋之後抱拳施禮。
“兄長,今日一早,我營中來了一條大漢,帶著同族數十人,極為魁偉。”
“此人是誰?”曹操麵現喜色。
“他說他是山陽人,姓李名典字曼成,感兄長之義,率族人來投。”
“李典李曼成?”曹操忽的站起身來,鞋也不穿下意識的就要往門外跑。
想想不妥又迴身笑道:“二位先生,這山陽李典李曼成,壯士也,吾當親迎之!”
荀彧笑著起身:“主公興兵,正是用人之際,得遇賢良之才,理當如此。”
曹操笑了笑,便與曹仁一起往外而去,那兩條小腿飛快,竟把後者甩在身後。
有一句話曹操留在了心裏,李典此人姓名他是偶然在葉歡口中得知的。當時大公子頗為鬱悶,因為李典前往江東巡遊去了。而葉歡的眼光,又是曹操最信任的。
荀彧見了眼前景象,一笑謂程昱道:“仲德兄,主公若何?”
後者頷首:“求賢若渴,胸懷大誌,必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