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千柏列舉的功勞有五:
第一,在最短時間內直接結束了戰亂。要知道,如此大規模的造反,曆來都是要短則幾個月、長則幾年才能結束,而宮千柏僅僅用了不到兩個月就結束了,而且沒有動用朝廷的任何錢糧和兵馬,全部都是用河南江北行省的資源,這功勞恐怕在整個蒙古曆史上都能數得上。
第二,建立了一支五十萬人的軍隊保護河南江北行省,不僅能有力震懾宵小,還能威懾江南,讓江南那邊的軍隊過不來一兵一卒,極大地保全了剩餘國土的安全。
至於江南之失,那是在宋王府接管河南江北行省之前就丟了的,責任落不到他的頭上;而且江南又不是他的領地,他管不了那麽多。
第三,解決了黃河水患治理需要的大量人口。這批人本來是當地豪強,但統一被宮千柏打成了“造反派”、“俘虜”,雖然手段有些無恥,但有效解決了反叛者的“結局”問題,省得有人再問“既然宋王說叛亂已經終結,那麽請問戰俘在哪裏”這類的問題。反正這些人裏麵大多有背景,朝廷不會降旨殺他們;而且這些人被抓之後,匪患立平,如果有人說宮千柏冤枉人也說不通,實施在這裏擺著。
第四,有效解決了漢人的忠誠度問題。本次平定叛亂,沒用一個蒙古人,全部都是“以漢治漢”,這相當於沒用一點蒙古人的資源就把漢人給收服了,解決了蒙古人擔心了幾十年的大問題,這不是功勞?況且奏折後麵還打算有呂思誠、張起岩等人的署名,都是要一頓對朝廷表忠心,這不是功勞?
第五,黃河大堤正在修築,河南江北行省正在快速恢複中,想必用不了幾年就能把河南江北行省重新變成糧倉。
這五大功勞有理有據,每一條都難以反駁,因為即便是反駁也找不來切實的證據,宮千柏的潑天大功就這麽在掠奪中到手了。
同時,宮千柏還向朝廷提了幾點要求:
第一,黃河的治理重點在於上、中、下三遊同治,這樣才能徹底解決黃河問題,因此宮千柏向朝廷申請把雍州、兗州和青州的軍政大權劃歸宋王府,好讓他能更好地治理黃河。
第二,請求朝廷免河南江北行省所有稅目三年,以使河南江北行省能盡快恢複生產。
第三,請求朝廷給自己科舉取士的權力,反正朝廷已經停止科舉取士五年了,天下士子無所歸,而他宋王正需要大批士子治理河南江北行省,還能為國續才,何樂而不為?
第四,當初與撒敦約戰決鬥,沒想到因為國家大事一直延誤,現在終於有了機會,可以執行決鬥了;不過決鬥地點要改,畢竟他宋王忙的很,沒工夫去大都,所以請撒敦或者撒敦的幫手來汴梁城。
功勞有五個,每個都大破了天;要求卻隻有四個,每個都合情合理,像他宋王這麽好的王爺,大元朝打著燈籠能找到幾個?
“哈哈!林大人知我心啊!”宮千柏大喜,頗有遇到知音之感,果然文人的筆是無所不能的;看完傳給呂思誠等人觀看。
呂思誠看完,臉上露出古怪,把奏折遞給了張起岩;張起岩看完,臉上的肌肉也是一陣跳動,若非是隊友,他一巴掌拍死宮、林二人的心都有了,而後遞給了歐陽玄;歐陽玄……
“這……這……這……太無恥了些吧?朝廷也有耳目,萬一……”
“非也!”林泉生得意地對歐陽玄道,“這些可都有憑有據,朝廷有耳目又能怎地?況且公子已經有了後續的打算,不礙事。再說了,我等文人麵對蒙古暴徒,手無縛雞之力,也就隻能用這種方式奉獻一份力了,否則就真成了無用書生了!哈哈哈!”
“對極!對極!”宮千柏連連為林泉生打call,“能不費一兵一卒,把雍、兗、青三州收複,惟林公爾!我好像已經能看到,燕鐵木兒那匹夫難看的臉色了!哈哈!”
張起岩忍不住誇道:“公子歲年少,但卻如此……哎……老成!真是奇人也!”又引得屋內眾人一陣大笑。
宮千柏心中很是滿意,能得到這些漢臣的心,固然是有自己夠卑鄙的原因,也有自己實力過於強大的原因,但不可否認,自己的政治報複,他們也認同了,這才是根本原因。
“可惜了李黼那小倔驢不在,這都半個月過去了,也不知道咋樣了!”
歐陽玄還是比較有長者之風的,在這裏提一嘴,趁著宮千柏正高興的時候,說不定能從輕發落,畢竟李黼也是少有的人才!
“公子,白龍和李黼大人迴來了!”
門外響起守門軍士的稟報聲,屋內的笑聲立刻戛然而止。
“請他們進來!”
宮千柏向李薇使了個眼色,李薇把那份奏折展開隨手放在廳下桌子上,又站迴了宮千柏身邊,和阿楓一左一右。
白龍推門而入,向宮千柏簡單說了洛陽的事,又把狄仁傑的書信遞給宮千柏,站在了一邊。
宮千柏正在看狄仁傑的書信的時候,門外李黼拖著沉重的步伐進了大廳,臉上盡顯頹色,即便不聽白龍描述,大家也知道情況對李黼家族很不利。
林泉生心裏更是一樂,世家大族那點事他心裏清楚的很,更何況是蒙古人當政的天下,屁股能幹淨了才怪!
“噗通——”
李黼在廳下一跪,伏在地上失聲痛哭。他父親是清官,耿直忠正;他哥哥是清官,同樣剛正不阿;他也是貪官,自認為清廉如洗……沒想到,除了他父子幾個,家族裏上上下下沒幾個幹淨的,僅僅是最近十年間,直接或間接逼死的人命足足有七十八條,貪墨的錢財有記錄的就三百多萬兩白銀,霸占的土地更是達六千多畝……
即便不是他父子下的手,可都是借著他父子幾人的勢力,他父子幾個也一直在享用因此而得來的錢財。
所謂我不殺伯仁,伯仁卻為我而死……
丟人呐!
什麽青史留名!隻要那一摞簽字畫押的罪狀一公布,千古罵名還差不多……
第一,在最短時間內直接結束了戰亂。要知道,如此大規模的造反,曆來都是要短則幾個月、長則幾年才能結束,而宮千柏僅僅用了不到兩個月就結束了,而且沒有動用朝廷的任何錢糧和兵馬,全部都是用河南江北行省的資源,這功勞恐怕在整個蒙古曆史上都能數得上。
第二,建立了一支五十萬人的軍隊保護河南江北行省,不僅能有力震懾宵小,還能威懾江南,讓江南那邊的軍隊過不來一兵一卒,極大地保全了剩餘國土的安全。
至於江南之失,那是在宋王府接管河南江北行省之前就丟了的,責任落不到他的頭上;而且江南又不是他的領地,他管不了那麽多。
第三,解決了黃河水患治理需要的大量人口。這批人本來是當地豪強,但統一被宮千柏打成了“造反派”、“俘虜”,雖然手段有些無恥,但有效解決了反叛者的“結局”問題,省得有人再問“既然宋王說叛亂已經終結,那麽請問戰俘在哪裏”這類的問題。反正這些人裏麵大多有背景,朝廷不會降旨殺他們;而且這些人被抓之後,匪患立平,如果有人說宮千柏冤枉人也說不通,實施在這裏擺著。
第四,有效解決了漢人的忠誠度問題。本次平定叛亂,沒用一個蒙古人,全部都是“以漢治漢”,這相當於沒用一點蒙古人的資源就把漢人給收服了,解決了蒙古人擔心了幾十年的大問題,這不是功勞?況且奏折後麵還打算有呂思誠、張起岩等人的署名,都是要一頓對朝廷表忠心,這不是功勞?
第五,黃河大堤正在修築,河南江北行省正在快速恢複中,想必用不了幾年就能把河南江北行省重新變成糧倉。
這五大功勞有理有據,每一條都難以反駁,因為即便是反駁也找不來切實的證據,宮千柏的潑天大功就這麽在掠奪中到手了。
同時,宮千柏還向朝廷提了幾點要求:
第一,黃河的治理重點在於上、中、下三遊同治,這樣才能徹底解決黃河問題,因此宮千柏向朝廷申請把雍州、兗州和青州的軍政大權劃歸宋王府,好讓他能更好地治理黃河。
第二,請求朝廷免河南江北行省所有稅目三年,以使河南江北行省能盡快恢複生產。
第三,請求朝廷給自己科舉取士的權力,反正朝廷已經停止科舉取士五年了,天下士子無所歸,而他宋王正需要大批士子治理河南江北行省,還能為國續才,何樂而不為?
第四,當初與撒敦約戰決鬥,沒想到因為國家大事一直延誤,現在終於有了機會,可以執行決鬥了;不過決鬥地點要改,畢竟他宋王忙的很,沒工夫去大都,所以請撒敦或者撒敦的幫手來汴梁城。
功勞有五個,每個都大破了天;要求卻隻有四個,每個都合情合理,像他宋王這麽好的王爺,大元朝打著燈籠能找到幾個?
“哈哈!林大人知我心啊!”宮千柏大喜,頗有遇到知音之感,果然文人的筆是無所不能的;看完傳給呂思誠等人觀看。
呂思誠看完,臉上露出古怪,把奏折遞給了張起岩;張起岩看完,臉上的肌肉也是一陣跳動,若非是隊友,他一巴掌拍死宮、林二人的心都有了,而後遞給了歐陽玄;歐陽玄……
“這……這……這……太無恥了些吧?朝廷也有耳目,萬一……”
“非也!”林泉生得意地對歐陽玄道,“這些可都有憑有據,朝廷有耳目又能怎地?況且公子已經有了後續的打算,不礙事。再說了,我等文人麵對蒙古暴徒,手無縛雞之力,也就隻能用這種方式奉獻一份力了,否則就真成了無用書生了!哈哈哈!”
“對極!對極!”宮千柏連連為林泉生打call,“能不費一兵一卒,把雍、兗、青三州收複,惟林公爾!我好像已經能看到,燕鐵木兒那匹夫難看的臉色了!哈哈!”
張起岩忍不住誇道:“公子歲年少,但卻如此……哎……老成!真是奇人也!”又引得屋內眾人一陣大笑。
宮千柏心中很是滿意,能得到這些漢臣的心,固然是有自己夠卑鄙的原因,也有自己實力過於強大的原因,但不可否認,自己的政治報複,他們也認同了,這才是根本原因。
“可惜了李黼那小倔驢不在,這都半個月過去了,也不知道咋樣了!”
歐陽玄還是比較有長者之風的,在這裏提一嘴,趁著宮千柏正高興的時候,說不定能從輕發落,畢竟李黼也是少有的人才!
“公子,白龍和李黼大人迴來了!”
門外響起守門軍士的稟報聲,屋內的笑聲立刻戛然而止。
“請他們進來!”
宮千柏向李薇使了個眼色,李薇把那份奏折展開隨手放在廳下桌子上,又站迴了宮千柏身邊,和阿楓一左一右。
白龍推門而入,向宮千柏簡單說了洛陽的事,又把狄仁傑的書信遞給宮千柏,站在了一邊。
宮千柏正在看狄仁傑的書信的時候,門外李黼拖著沉重的步伐進了大廳,臉上盡顯頹色,即便不聽白龍描述,大家也知道情況對李黼家族很不利。
林泉生心裏更是一樂,世家大族那點事他心裏清楚的很,更何況是蒙古人當政的天下,屁股能幹淨了才怪!
“噗通——”
李黼在廳下一跪,伏在地上失聲痛哭。他父親是清官,耿直忠正;他哥哥是清官,同樣剛正不阿;他也是貪官,自認為清廉如洗……沒想到,除了他父子幾個,家族裏上上下下沒幾個幹淨的,僅僅是最近十年間,直接或間接逼死的人命足足有七十八條,貪墨的錢財有記錄的就三百多萬兩白銀,霸占的土地更是達六千多畝……
即便不是他父子下的手,可都是借著他父子幾人的勢力,他父子幾個也一直在享用因此而得來的錢財。
所謂我不殺伯仁,伯仁卻為我而死……
丟人呐!
什麽青史留名!隻要那一摞簽字畫押的罪狀一公布,千古罵名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