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徐平應對自如,言辭犀利,眾人雖心中有不服,亦不得不暗歎其見識與口才。
莫無涯微微點頭,目光之中卻多了幾分奇異。老張頭的話就是放屁,自己不遠萬裏去了一趟南安,紀武豈會是紫薇所在,倒是這徐平,有點意思……“徐將軍所言治國之策諸位皆已聞之。
雖有爭議,倒也不乏可取之處。治國之道,本無定法,需因時製宜,因地製宜。諸位當以包容之心,共商國是。”
“哼!誇誇其談!”武成道仍不甘心,朝著眾人微微拱手。“徐平,你口若懸河,怎的未見你大周有何治國盛舉?如今在此指手畫腳,豈不讓人貽笑大方?”
“怎麽又是你?”徐平放聲大笑。“我朝雖有內憂,然亦在積極變革。
我主隆聖帝推行新政,整頓吏治,發展農商,興修水利,開科取士,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如今雖未臻至盛況,亦呈蒸蒸日上之勢。
且徐某所言,皆為古今治國之常理,豈因國別而有別?
你一無知鼠輩,懂得什麽治國安民?豎子不足以論!!!”
“…….”見徐平侃侃而談,元景帝坐在龍椅上,臉色陰沉,一直未發一言。
他心中對其自是惱怒萬分,亦不得不承認其所言有幾分道理。莫無涯的出現,雖暫時穩住了局麵,但此事並未了結,自己定要除掉這隻戲鬧宴會的周狗。
見眾人一時無言,徐平看了眼左側的楊師師,又看了眼其人身旁的耶律明康。“徐某尚有一言,諸位或可思量。
治國之要,亦在用人。賢才者,乃國之瑰寶。當不拘一格,廣納賢才。不論出身貴賤,不論國籍族別,隻要有真才實學,皆可為國所用。
宇文蕭雖為貴國舊臣,徐某不計前嫌重用之,便是納士之禮。又如楊定,原為南安大將,徐某三拜而納之,並委以重任,便是招賢之意。
愁賢才不聚,國之何興?”言罷,徐平側目看向殿柱旁的李善等人。“學宮的諸位同窗,徐某翹首以盼!
華君翠影,念念吾縈。
賢才在野,吾意難息。
佳肴盈幾,美酒盈觥。
盼君早至,共展雄姿。
皎皎玉輪,璨璨繁星。
世途擾攘,孰挽頹齡?
睿思在腹,壯誌摩空。
並肩攜手,大業昌隆。
嚶嚶鳥啼,食野之蘋。
吾心皎皎,待以精誠。
苦覓良策,憂懷難寧。
賢能相佐,宇內清平。
峰無拒崇,海闊難驚。
廣攬豪俊,惠澤黎民。
偉績待興,功成於今。
千載傳揚,萬代尊欽。”
此詩一出,殿內喧嘩不已。李善握杯之手微微一顫,繼而側目看向孟然。“小師兄如此至誠,孟兄可有投奔之意?”
聽聞此言,孟然眉頭緊皺,卻又搖頭否定。“我與他雖有論道之怨,彼時卻是各為其主。
靖北王府嗎?……再看看吧!”
“武成乾也是不錯的選擇,可惜鋒芒太甚,此宴之後,怕是元武要起風波了。”李善微微頷首,而後隨性而笑。“小師兄的駐軍所在離學宮不過數百裏之遙,我倒是打算去看看!”
“那就恭祝李兄尋得良主了!”孟然作揖施禮。
飲下一口美酒,李善為對方也滿上了一杯。“現在談這個還為時尚早!!”
“別看了,阿姐,你都流口水了!”楊再業趕忙挪動椅子,好讓自己離楊師師遠點。
“那咋了?”楊師師撩起秀發,雙手托著下巴直勾勾的盯著徐平。“能文能武,還有一副好皮囊,真是饞人!!!”
“有些意思!”於休凡輕搖折扇,當即笑道:“徐將軍所言,用人之道,甚是。
如何辨別賢才與庸才,這才是難題。有才者未必有德,有德者未必有才,不知徐將軍如何取舍?”
“用人自當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徐平與之對視一眼,心頭暗自盤算起來。就在場的年輕一輩,於休凡倒是有些意思,絕非泛泛之輩。“於公子,德才之辨,亦非無跡可尋。
觀其言行,察其操守,考其政績,訪其口碑。多管齊下,自可辨明。
且用人之後,當信而用之,給予充分的信任,使其能施展才華。亦需加以監督,防其墮落,旦行如此,自可成業。”
“原來如此!”於休凡合上折扇。“你論治國,多以民生、農商、文教、武備、外交、用人等方麵而言。
國之法律製度,亦為治國之重器。卻不知徐將軍有何見解?”
挑刺是吧?能坐在此間的誰沒點地位和權勢,所謂律法,對在場的這群人能起個雞毛用?冠冕堂皇的話誰不會說?
徐平捏著下巴瞥了眼對方,幾息之後方才沉聲迴道:“法者,國之權衡,時之準繩。
法度自當公正公平,不偏不倚。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黎民百姓,皆受其約束,無有例外。
法當簡明扼要,通俗易懂,使民知所避就。且執法當嚴,違法必究,不能使之成為一紙空文。
再者,法度亦非一成不變。當隨國情變遷而修訂完善,以適應各中需求。”
“倒是個人才。”莫無涯見眾人議論漸息,微微點頭頷首。“今日諸位才俊各抒己見,實乃盛事。
治國之策,關乎國家興衰,更關乎民生福祉,非一時一地所能定論。
徐將軍之論,雖有可商榷之處,亦有其可取之處。
不錯……”
“多謝帝師,徐某不過拋磚引玉罷了。”
正當他欲坐迴原位,元景帝卻是沉聲開口。“徐平,你今日所言,雖似有理,但大周與我朝局勢不同,國情各異,豈可同日而語?
你在此高談闊論,對我朝的政略指指點點,卻不知徐將軍可有想過一點?”
聞言,徐平微微皺眉,老登這是打算發難了。“卻不知元帝陛下所說的是哪一點?”
“嗬嗬嗬!!”元景帝笑著站起身來,而後饒有興致的盯著對方。“我朝政略雖有瑕疵,卻沒有似靖北王府這等讓君王如鯁在喉的異!姓!王!!!”
見徐平應對自如,言辭犀利,眾人雖心中有不服,亦不得不暗歎其見識與口才。
莫無涯微微點頭,目光之中卻多了幾分奇異。老張頭的話就是放屁,自己不遠萬裏去了一趟南安,紀武豈會是紫薇所在,倒是這徐平,有點意思……“徐將軍所言治國之策諸位皆已聞之。
雖有爭議,倒也不乏可取之處。治國之道,本無定法,需因時製宜,因地製宜。諸位當以包容之心,共商國是。”
“哼!誇誇其談!”武成道仍不甘心,朝著眾人微微拱手。“徐平,你口若懸河,怎的未見你大周有何治國盛舉?如今在此指手畫腳,豈不讓人貽笑大方?”
“怎麽又是你?”徐平放聲大笑。“我朝雖有內憂,然亦在積極變革。
我主隆聖帝推行新政,整頓吏治,發展農商,興修水利,開科取士,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如今雖未臻至盛況,亦呈蒸蒸日上之勢。
且徐某所言,皆為古今治國之常理,豈因國別而有別?
你一無知鼠輩,懂得什麽治國安民?豎子不足以論!!!”
“…….”見徐平侃侃而談,元景帝坐在龍椅上,臉色陰沉,一直未發一言。
他心中對其自是惱怒萬分,亦不得不承認其所言有幾分道理。莫無涯的出現,雖暫時穩住了局麵,但此事並未了結,自己定要除掉這隻戲鬧宴會的周狗。
見眾人一時無言,徐平看了眼左側的楊師師,又看了眼其人身旁的耶律明康。“徐某尚有一言,諸位或可思量。
治國之要,亦在用人。賢才者,乃國之瑰寶。當不拘一格,廣納賢才。不論出身貴賤,不論國籍族別,隻要有真才實學,皆可為國所用。
宇文蕭雖為貴國舊臣,徐某不計前嫌重用之,便是納士之禮。又如楊定,原為南安大將,徐某三拜而納之,並委以重任,便是招賢之意。
愁賢才不聚,國之何興?”言罷,徐平側目看向殿柱旁的李善等人。“學宮的諸位同窗,徐某翹首以盼!
華君翠影,念念吾縈。
賢才在野,吾意難息。
佳肴盈幾,美酒盈觥。
盼君早至,共展雄姿。
皎皎玉輪,璨璨繁星。
世途擾攘,孰挽頹齡?
睿思在腹,壯誌摩空。
並肩攜手,大業昌隆。
嚶嚶鳥啼,食野之蘋。
吾心皎皎,待以精誠。
苦覓良策,憂懷難寧。
賢能相佐,宇內清平。
峰無拒崇,海闊難驚。
廣攬豪俊,惠澤黎民。
偉績待興,功成於今。
千載傳揚,萬代尊欽。”
此詩一出,殿內喧嘩不已。李善握杯之手微微一顫,繼而側目看向孟然。“小師兄如此至誠,孟兄可有投奔之意?”
聽聞此言,孟然眉頭緊皺,卻又搖頭否定。“我與他雖有論道之怨,彼時卻是各為其主。
靖北王府嗎?……再看看吧!”
“武成乾也是不錯的選擇,可惜鋒芒太甚,此宴之後,怕是元武要起風波了。”李善微微頷首,而後隨性而笑。“小師兄的駐軍所在離學宮不過數百裏之遙,我倒是打算去看看!”
“那就恭祝李兄尋得良主了!”孟然作揖施禮。
飲下一口美酒,李善為對方也滿上了一杯。“現在談這個還為時尚早!!”
“別看了,阿姐,你都流口水了!”楊再業趕忙挪動椅子,好讓自己離楊師師遠點。
“那咋了?”楊師師撩起秀發,雙手托著下巴直勾勾的盯著徐平。“能文能武,還有一副好皮囊,真是饞人!!!”
“有些意思!”於休凡輕搖折扇,當即笑道:“徐將軍所言,用人之道,甚是。
如何辨別賢才與庸才,這才是難題。有才者未必有德,有德者未必有才,不知徐將軍如何取舍?”
“用人自當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徐平與之對視一眼,心頭暗自盤算起來。就在場的年輕一輩,於休凡倒是有些意思,絕非泛泛之輩。“於公子,德才之辨,亦非無跡可尋。
觀其言行,察其操守,考其政績,訪其口碑。多管齊下,自可辨明。
且用人之後,當信而用之,給予充分的信任,使其能施展才華。亦需加以監督,防其墮落,旦行如此,自可成業。”
“原來如此!”於休凡合上折扇。“你論治國,多以民生、農商、文教、武備、外交、用人等方麵而言。
國之法律製度,亦為治國之重器。卻不知徐將軍有何見解?”
挑刺是吧?能坐在此間的誰沒點地位和權勢,所謂律法,對在場的這群人能起個雞毛用?冠冕堂皇的話誰不會說?
徐平捏著下巴瞥了眼對方,幾息之後方才沉聲迴道:“法者,國之權衡,時之準繩。
法度自當公正公平,不偏不倚。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黎民百姓,皆受其約束,無有例外。
法當簡明扼要,通俗易懂,使民知所避就。且執法當嚴,違法必究,不能使之成為一紙空文。
再者,法度亦非一成不變。當隨國情變遷而修訂完善,以適應各中需求。”
“倒是個人才。”莫無涯見眾人議論漸息,微微點頭頷首。“今日諸位才俊各抒己見,實乃盛事。
治國之策,關乎國家興衰,更關乎民生福祉,非一時一地所能定論。
徐將軍之論,雖有可商榷之處,亦有其可取之處。
不錯……”
“多謝帝師,徐某不過拋磚引玉罷了。”
正當他欲坐迴原位,元景帝卻是沉聲開口。“徐平,你今日所言,雖似有理,但大周與我朝局勢不同,國情各異,豈可同日而語?
你在此高談闊論,對我朝的政略指指點點,卻不知徐將軍可有想過一點?”
聞言,徐平微微皺眉,老登這是打算發難了。“卻不知元帝陛下所說的是哪一點?”
“嗬嗬嗬!!”元景帝笑著站起身來,而後饒有興致的盯著對方。“我朝政略雖有瑕疵,卻沒有似靖北王府這等讓君王如鯁在喉的異!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