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子慢行!”徐平趕忙追上前去。
聞言,公孫妙善迴目。“還有何事?”
“夫子乃天下文首,學生心向至誠,懇請夫子傳道授業。”言罷,徐平躬身施禮。
“臉皮甚厚。”公孫妙善黛眉微皺。“徐平,為君者,或有能臣功高蓋主,或有佞臣為禍社稷,何解?”
思慮一番,徐平開口迴道:“迴夫子。
遇功高蓋主之臣,君當宜審時度勢。
既為能臣,當重社稷。可加以厚賞,金帛爵祿,無所吝惜,使其感念君恩。亦可分其權,設官分職以製衡,免其勢大難製。
或可遠調,委重任於他處,既可善用其能,又防近主而震主威。
且當示以恩信,常加禮敬,使其知君之重賢,而不敢萌異誌。
若為忠良,自當竭誠以報主恩,為社稷之福。若有二心,亦當早察而除之,免生禍亂。
遇奸佞之臣,為君者自當明察秋毫,辨其偽態。
收其權,削其職,免其禍亂朝綱。或黜之遠地,使其不得近君側以逞其奸。若罪大惡極,自當繩之以法,以正典刑,儆戒後人。
亦當整飭吏治,肅清朝廷,使奸佞無容身之所。親賢良,遠小人,保社稷之安,國家之寧。”
公孫妙善眼神平淡,素手輕拂,將身前的石凳擦淨。她緩緩坐下,而後將手輕輕一壓。“席地而坐。”
“是!”徐平作揖還禮。
“昔年,周文帝威震列國,其下有一能臣名喚:季道遠。此人功高震主,聚四海名望。
文帝有難,殺之,或失人心。留之,難以製衡。
元康十六年,大周亂臣當道,文帝因病而遠遁朝野,漠視奸臣為禍,殘害忠良,季道遠亦死於奸相蔡裕之手。
元康十八年,大周民怨沸騰,文人士子口誅筆伐。中秋國宴,群臣闖宮,列舉蔡相七十二條罪狀。
元康十九年春,文帝病情好轉,重掌朝政。他誅殺奸佞,整頓吏治,肅清朝野,減免賦稅,並為季道遠平反昭雪,立碑於神京,彰表其為國之功績。
蔡裕被誅,民憤平息,百姓高唿文帝聖明,大周江山永存。”話到此處,公孫妙善抬手指向不遠處的一間舊草屋。“那裏便是周文帝求學於此的故居。”
“夫子……”
徐平正欲開口,公孫妙善卻是微微擺手。“求學必自基始,勿務高遠,當跬步漸進,腳踏實地。
學如築台,基固而後能高。若始即好高騖遠,則如空中樓閣,雖美而不實。
積跬步以至千裏,累小流而成江海,方能築學業之大廈,成德業之輝煌。
學宮所授良多,學者當以務實為本,勿貪高遠之虛名,而求切實之進益。”
“您這話不對,夫子……”
“嗯?”公孫妙善眼神微變。
“啊,不是。”徐平當即咽下口水。“學生的意思是,學宮自有其道,囊括四海之成。夫子,這和拜師不衝突啊。”
“你這人,好生頑固。為何非要入我門下?”拜師求學是一種他人的認可,公孫妙善眼神中露出幾分無奈。“徐平,若傘弗為人蔽風雨,孰舉之於頂?為所護者,亦為所限。可為汝禦風雨之傘,亦能使汝不見天日焉。
聽聞此言,徐平內心久久不得平複,對方說得有道理。
傘不能為人遮風擋雨,誰會把它高高舉在頭頂?被什麽保護,就被什麽限製。能為自己遮風擋雨,同樣也能讓自己不見天日。
“萬事靠自己,學生受教了。”言罷,徐平起身施禮。
“真是愚不可及。”公孫妙善亦是站起身來。“學宮之內,古籍古卷,浩如繁星,足資汝學,以廣識見,通悟萬物,拓己視野。
徐平,汝當以己意悟之,為學宜有獨見。
若拜吾門下,則學為吾束之。若吾有謬,汝道必歧。尋學不可倚人引途,己道當自行之。學如登山,豈賴他人攜引?唯自強奮,方能淩絕頂而覽眾山小。
若寄望於人,如倚危木,終有傾頹之日。當以己力破迷霧,踏征程,方得大道之真。
知否?”
“既是如此,那李正我和柳芊芊呢?”徐平嘴角微微一撇。“有教無類,夫子授學又豈可因人而擇之?”
“……”聞言,公孫妙善亦是一愣。欲拜入自己門下的人多不勝數,或小心謹慎、或謙遜有禮、或敬畏如神、或敬而遠之,還從來沒有人像徐平這般死纏爛打的。“臉皮之厚,世所罕見,九境亦難破之。”
“夫子,學生駐軍大梁,抵禦南安。既欲掃六合而統八荒,無光陰之餘也。學生徐平在下,師尊請受學生一拜。”言罷,徐平直接跪地拜禮,完全不給公孫妙善開口的機會。“有教無類,夫子不可違先聖遺訓啊。”
有強行收徒的,哪有強行拜師的?徐平這番操作,公孫妙善白了他一大眼。
就在徐平拜師之際,李正我收拾好行裝朝著此處而來。“夫子,學生……”話未說完,他卻是愣在原地。臥槽?自己剛被逐出師門,徐平怎麽還拜入師門了???
見到來人,公孫妙善暗舒一口氣。“你與他說。好生交流。”言罷,她足尖輕點而去。
“夫子,夫子?師尊??”看著她離去的方向,徐平大聲唿喊。
“……..”沉默幾息,李正我的嘴角微微一抽。“主公,你這是?”
“你這身行裝?這是學業已盡,要下山去了嗎?”看李正我背著行囊,徐平麵帶疑惑。
“……..”李正我拱手施禮。“在下已不是學宮學子,可隨主公圖謀大業矣。”
“我以為還要好些時日,怎的那麽快就搞定了?先生手段果然高明。”徐平笑著拍了拍對方肩膀。“等我傷勢恢複,咱們一並迴營。”
聽聞此言,李正我有些不解。“主公所受不過是些尋常外傷,營中亦有軍醫,何不今日便走?”
“先不說這個。先生,你隨夫子尋學多年,可知其喜好?”
“?”李正我看著徐平的眼神,幾息之後方才開口。“夫子喜好唯三:書、酒、樂。”
“夫子慢行!”徐平趕忙追上前去。
聞言,公孫妙善迴目。“還有何事?”
“夫子乃天下文首,學生心向至誠,懇請夫子傳道授業。”言罷,徐平躬身施禮。
“臉皮甚厚。”公孫妙善黛眉微皺。“徐平,為君者,或有能臣功高蓋主,或有佞臣為禍社稷,何解?”
思慮一番,徐平開口迴道:“迴夫子。
遇功高蓋主之臣,君當宜審時度勢。
既為能臣,當重社稷。可加以厚賞,金帛爵祿,無所吝惜,使其感念君恩。亦可分其權,設官分職以製衡,免其勢大難製。
或可遠調,委重任於他處,既可善用其能,又防近主而震主威。
且當示以恩信,常加禮敬,使其知君之重賢,而不敢萌異誌。
若為忠良,自當竭誠以報主恩,為社稷之福。若有二心,亦當早察而除之,免生禍亂。
遇奸佞之臣,為君者自當明察秋毫,辨其偽態。
收其權,削其職,免其禍亂朝綱。或黜之遠地,使其不得近君側以逞其奸。若罪大惡極,自當繩之以法,以正典刑,儆戒後人。
亦當整飭吏治,肅清朝廷,使奸佞無容身之所。親賢良,遠小人,保社稷之安,國家之寧。”
公孫妙善眼神平淡,素手輕拂,將身前的石凳擦淨。她緩緩坐下,而後將手輕輕一壓。“席地而坐。”
“是!”徐平作揖還禮。
“昔年,周文帝威震列國,其下有一能臣名喚:季道遠。此人功高震主,聚四海名望。
文帝有難,殺之,或失人心。留之,難以製衡。
元康十六年,大周亂臣當道,文帝因病而遠遁朝野,漠視奸臣為禍,殘害忠良,季道遠亦死於奸相蔡裕之手。
元康十八年,大周民怨沸騰,文人士子口誅筆伐。中秋國宴,群臣闖宮,列舉蔡相七十二條罪狀。
元康十九年春,文帝病情好轉,重掌朝政。他誅殺奸佞,整頓吏治,肅清朝野,減免賦稅,並為季道遠平反昭雪,立碑於神京,彰表其為國之功績。
蔡裕被誅,民憤平息,百姓高唿文帝聖明,大周江山永存。”話到此處,公孫妙善抬手指向不遠處的一間舊草屋。“那裏便是周文帝求學於此的故居。”
“夫子……”
徐平正欲開口,公孫妙善卻是微微擺手。“求學必自基始,勿務高遠,當跬步漸進,腳踏實地。
學如築台,基固而後能高。若始即好高騖遠,則如空中樓閣,雖美而不實。
積跬步以至千裏,累小流而成江海,方能築學業之大廈,成德業之輝煌。
學宮所授良多,學者當以務實為本,勿貪高遠之虛名,而求切實之進益。”
“您這話不對,夫子……”
“嗯?”公孫妙善眼神微變。
“啊,不是。”徐平當即咽下口水。“學生的意思是,學宮自有其道,囊括四海之成。夫子,這和拜師不衝突啊。”
“你這人,好生頑固。為何非要入我門下?”拜師求學是一種他人的認可,公孫妙善眼神中露出幾分無奈。“徐平,若傘弗為人蔽風雨,孰舉之於頂?為所護者,亦為所限。可為汝禦風雨之傘,亦能使汝不見天日焉。
聽聞此言,徐平內心久久不得平複,對方說得有道理。
傘不能為人遮風擋雨,誰會把它高高舉在頭頂?被什麽保護,就被什麽限製。能為自己遮風擋雨,同樣也能讓自己不見天日。
“萬事靠自己,學生受教了。”言罷,徐平起身施禮。
“真是愚不可及。”公孫妙善亦是站起身來。“學宮之內,古籍古卷,浩如繁星,足資汝學,以廣識見,通悟萬物,拓己視野。
徐平,汝當以己意悟之,為學宜有獨見。
若拜吾門下,則學為吾束之。若吾有謬,汝道必歧。尋學不可倚人引途,己道當自行之。學如登山,豈賴他人攜引?唯自強奮,方能淩絕頂而覽眾山小。
若寄望於人,如倚危木,終有傾頹之日。當以己力破迷霧,踏征程,方得大道之真。
知否?”
“既是如此,那李正我和柳芊芊呢?”徐平嘴角微微一撇。“有教無類,夫子授學又豈可因人而擇之?”
“……”聞言,公孫妙善亦是一愣。欲拜入自己門下的人多不勝數,或小心謹慎、或謙遜有禮、或敬畏如神、或敬而遠之,還從來沒有人像徐平這般死纏爛打的。“臉皮之厚,世所罕見,九境亦難破之。”
“夫子,學生駐軍大梁,抵禦南安。既欲掃六合而統八荒,無光陰之餘也。學生徐平在下,師尊請受學生一拜。”言罷,徐平直接跪地拜禮,完全不給公孫妙善開口的機會。“有教無類,夫子不可違先聖遺訓啊。”
有強行收徒的,哪有強行拜師的?徐平這番操作,公孫妙善白了他一大眼。
就在徐平拜師之際,李正我收拾好行裝朝著此處而來。“夫子,學生……”話未說完,他卻是愣在原地。臥槽?自己剛被逐出師門,徐平怎麽還拜入師門了???
見到來人,公孫妙善暗舒一口氣。“你與他說。好生交流。”言罷,她足尖輕點而去。
“夫子,夫子?師尊??”看著她離去的方向,徐平大聲唿喊。
“……..”沉默幾息,李正我的嘴角微微一抽。“主公,你這是?”
“你這身行裝?這是學業已盡,要下山去了嗎?”看李正我背著行囊,徐平麵帶疑惑。
“……..”李正我拱手施禮。“在下已不是學宮學子,可隨主公圖謀大業矣。”
“我以為還要好些時日,怎的那麽快就搞定了?先生手段果然高明。”徐平笑著拍了拍對方肩膀。“等我傷勢恢複,咱們一並迴營。”
聽聞此言,李正我有些不解。“主公所受不過是些尋常外傷,營中亦有軍醫,何不今日便走?”
“先不說這個。先生,你隨夫子尋學多年,可知其喜好?”
“?”李正我看著徐平的眼神,幾息之後方才開口。“夫子喜好唯三:書、酒、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