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後,曾經在輸液室看到的那部電視劇珊珊上映。
她考過了初級口譯和筆譯,跟著幾個師兄師姐,開始在一些涉外講壇打雜。有時候思索很久,得到一個句子的絕妙翻譯,身邊獨缺一個可以擊掌相慶的人。
好朋友早已從情傷裏恢複過來,新生納新的時候專門在詩社對麵支了一張話劇社的桌子,氣場有些禦姐的意思。小學弟來攀談,填完表格支支吾吾要電話號碼。
她看熱鬧不嫌事大,等學弟走了一拍好友肩膀說:“說的比不得做的,還是天天給你送早餐那位有誠意。”
把詩人聽得臉上青一陣紫一陣。兩個女孩子心情舒暢。
她在別人的事上插科打諢,也就得聽著朋友們訓誡她大好年華,何須小老太太般執拗。
她們掰著指頭給她數:小竹馬也很好,德語係的師兄也很好啊。已經錯過了十幾歲的年紀,二字當頭,書海無涯,美貌有限,快去擁抱森林。
她說,快別再說小竹馬了,他的女朋友們能把我瞪死。
眾人給她鎖定推薦目標,德語係那位外交官世家的、令人如沐春風的師兄。莫問前程,莫負韶華。
師兄於專業上給人指導頗多,一群人閑來討論流派,在解構主義的問題上爭論不下,師兄也堅持自己觀點,但不像別人激動得麵紅耳赤,從德裏達的理論談到中文譯者的比較,佐證自己的堅持。
她和師兄的觀點不謀而合,隻是所學尚淺,隻頻頻點頭支持師兄所言。
一天師兄在外語學院的辦公樓下問她:“想不想去看電影?”
她的視線越過他的肩膀,望向他們學院的布告欄,隻有幾張冷清的白紙。
她收迴視線,師兄那天穿了淺色的亞麻襯衫,陽光斑駁打在他頭頂,他專注等她迴答的樣子柔和得不像話。她說,好啊。
避開那些愛情電影的海報,她選了一部怪獸片,首映日熱熱鬧鬧地坐滿了人,她微微鬆了口氣。
追捕的大場麵,她喝著可樂心無旁騖。
怪獸產卵,規模浩大,師兄在一邊眉頭皺成了結。她抓一把爆米花,氣味甜膩。
電影散場,師兄連連為方才犯惡心的行為道歉。
說得誠懇著急,臉上沁出了汗,他從黑褲口袋裏取出疊得四方的格子巾。一個還會攜帶方巾的大男孩,一個可以在四國語言間從容切換的清雅師兄,從任何一個角度看,稀缺得無可挑剔。
她沒有良心,她問師兄:“你會打架嗎?”
師兄怔住了。
她說得具體些:“就是有人伸拳頭過來,關節上可能有黏膩的汗水,不講道理地衝你揮一拳,你要怎麽辦?”
師兄是個教養良好的人,仔細設想了這個情境,最後無奈地說:“我應該不會認識會打架的人。”
他們走迴學校,在宿舍門口,她正要開口,師兄已經溫和地說了:“我沒有經驗,但我能感覺到你覺得我們不合適,但是你願意再試試嗎?”
她看向師兄,欣賞、遺憾和難過都是真實的。
師兄半抬起來的手放下來,紳士地放在身後,反過來安慰她:“不要自責,我希望你開心一些。”
她嚐試過了,她錯過了一個應該是很合適的人,可是她沒有辦法。大怪獸住在她心裏,大怪獸告訴她,學霸也該會唬人會打架的。
大三開學,課表安排得更滿了,搶到了很有意思的選修課。滿得沒有時間去禍害一兩個看走了眼的大好青年。
父親來學校看她,詢問她意見,是否要繼續深造,目標是國內高校還是出國。
她看看父親一絲不苟的打扮,問道,老孟你是要去相親嗎?
父親笑起來,說是剛從投標現場迴來。怕她不信,拿出招標方的宣傳冊給她看。
宣傳冊擱在宿舍,撕一頁撕一頁用來打包瓜子殼和水果皮。
宿舍裏一把椅子高低不平,室友撕了一頁宣傳頁,疊成四四方方的小塊,準備用膠帶粘上去。
她正坐在電腦前整理攝影課的照片,瞥見室友手裏的小四方塊,鼠標從光滑的鼠標墊上飛快劃過,打翻了手邊的水杯。
她顧不得整理,摳摳搜搜地從室友手裏拿迴那頁紙,小心翼翼地重新展開,紙上團隊展示裏,有一個俯身操作精密儀器的年輕工程師的特寫。
很難將視線越過他的手、他的側臉而落到產品上——他的形象很適合外宣,她隱約一直是知道的。
公司總部就在江城,她設想過許多可能,唯獨不認為以他的專業能力會留在本地。
她擦幹淨桌子,搜索那家公司,找最新的實習崗位,製作簡曆,鎮定地出門,找父親報備順便取經。
父親說,騰炎不會招大三的小姑娘的。
她告訴父親:“爸爸,我一定得去試一下。”
父親失笑,靠著車窗說,怎麽跟要上戰場似的,我們溪溪想做電器的話,畢業了來幫爸爸忙吧。
車子酷酷地開出去,她來到騰炎大樓,數著電梯裏跳動的數字。
被酷酷的行政攔在門外。她開始毛遂自薦。
酷酷的行政耐心地聽完了她的簡介,然後說,不行,沒有招大三學生的慣例,即使是實習生。就這樣,麵試資格也不給一個。
她嚐試著問,這裏有沒有一位高高的,剛畢業一年的工程師,姓何。
她急切得活脫脫一個登徒子。
對方樂了,故意逗她,我們這裏姓何的年輕工程師很多啊,我可記不住。
登徒子就登徒子吧。
她抬手比劃,這麽高還挺好認的,專業很優秀的那個。
對麵但笑不語,過一會兒才恍然道:“啊長得那樣的那個何雲遠是吧?他是在這裏。”
她覺得酷酷的行政簡直是天使。
天使一句話沒說完,又開口了:“但是他在辦交接,馬上要外派了。”
她在騰炎大樓下,度秒如年,理不清自己該做什麽。唯一清醒的想法是這次得等到他。
她在魚貫而出的人群裏等到他,說出誠摯的、倉促的告白。
六年的等待沒有鋪墊,時機不對,場合不對,可是她沒有辦法再去考慮得麵麵俱到,時間跑在她前麵,他們的相遇總是以年為單位。
被拒絕了。他沒有時間去了解她,他在黃昏的光影裏漸行漸遠,帶走了一部分20歲的自己。
她沒有再打聽他去了哪個海外事業部。
那個離去的背影烙在了每一個秋天溫度適宜的黃昏裏。
她考過了初級口譯和筆譯,跟著幾個師兄師姐,開始在一些涉外講壇打雜。有時候思索很久,得到一個句子的絕妙翻譯,身邊獨缺一個可以擊掌相慶的人。
好朋友早已從情傷裏恢複過來,新生納新的時候專門在詩社對麵支了一張話劇社的桌子,氣場有些禦姐的意思。小學弟來攀談,填完表格支支吾吾要電話號碼。
她看熱鬧不嫌事大,等學弟走了一拍好友肩膀說:“說的比不得做的,還是天天給你送早餐那位有誠意。”
把詩人聽得臉上青一陣紫一陣。兩個女孩子心情舒暢。
她在別人的事上插科打諢,也就得聽著朋友們訓誡她大好年華,何須小老太太般執拗。
她們掰著指頭給她數:小竹馬也很好,德語係的師兄也很好啊。已經錯過了十幾歲的年紀,二字當頭,書海無涯,美貌有限,快去擁抱森林。
她說,快別再說小竹馬了,他的女朋友們能把我瞪死。
眾人給她鎖定推薦目標,德語係那位外交官世家的、令人如沐春風的師兄。莫問前程,莫負韶華。
師兄於專業上給人指導頗多,一群人閑來討論流派,在解構主義的問題上爭論不下,師兄也堅持自己觀點,但不像別人激動得麵紅耳赤,從德裏達的理論談到中文譯者的比較,佐證自己的堅持。
她和師兄的觀點不謀而合,隻是所學尚淺,隻頻頻點頭支持師兄所言。
一天師兄在外語學院的辦公樓下問她:“想不想去看電影?”
她的視線越過他的肩膀,望向他們學院的布告欄,隻有幾張冷清的白紙。
她收迴視線,師兄那天穿了淺色的亞麻襯衫,陽光斑駁打在他頭頂,他專注等她迴答的樣子柔和得不像話。她說,好啊。
避開那些愛情電影的海報,她選了一部怪獸片,首映日熱熱鬧鬧地坐滿了人,她微微鬆了口氣。
追捕的大場麵,她喝著可樂心無旁騖。
怪獸產卵,規模浩大,師兄在一邊眉頭皺成了結。她抓一把爆米花,氣味甜膩。
電影散場,師兄連連為方才犯惡心的行為道歉。
說得誠懇著急,臉上沁出了汗,他從黑褲口袋裏取出疊得四方的格子巾。一個還會攜帶方巾的大男孩,一個可以在四國語言間從容切換的清雅師兄,從任何一個角度看,稀缺得無可挑剔。
她沒有良心,她問師兄:“你會打架嗎?”
師兄怔住了。
她說得具體些:“就是有人伸拳頭過來,關節上可能有黏膩的汗水,不講道理地衝你揮一拳,你要怎麽辦?”
師兄是個教養良好的人,仔細設想了這個情境,最後無奈地說:“我應該不會認識會打架的人。”
他們走迴學校,在宿舍門口,她正要開口,師兄已經溫和地說了:“我沒有經驗,但我能感覺到你覺得我們不合適,但是你願意再試試嗎?”
她看向師兄,欣賞、遺憾和難過都是真實的。
師兄半抬起來的手放下來,紳士地放在身後,反過來安慰她:“不要自責,我希望你開心一些。”
她嚐試過了,她錯過了一個應該是很合適的人,可是她沒有辦法。大怪獸住在她心裏,大怪獸告訴她,學霸也該會唬人會打架的。
大三開學,課表安排得更滿了,搶到了很有意思的選修課。滿得沒有時間去禍害一兩個看走了眼的大好青年。
父親來學校看她,詢問她意見,是否要繼續深造,目標是國內高校還是出國。
她看看父親一絲不苟的打扮,問道,老孟你是要去相親嗎?
父親笑起來,說是剛從投標現場迴來。怕她不信,拿出招標方的宣傳冊給她看。
宣傳冊擱在宿舍,撕一頁撕一頁用來打包瓜子殼和水果皮。
宿舍裏一把椅子高低不平,室友撕了一頁宣傳頁,疊成四四方方的小塊,準備用膠帶粘上去。
她正坐在電腦前整理攝影課的照片,瞥見室友手裏的小四方塊,鼠標從光滑的鼠標墊上飛快劃過,打翻了手邊的水杯。
她顧不得整理,摳摳搜搜地從室友手裏拿迴那頁紙,小心翼翼地重新展開,紙上團隊展示裏,有一個俯身操作精密儀器的年輕工程師的特寫。
很難將視線越過他的手、他的側臉而落到產品上——他的形象很適合外宣,她隱約一直是知道的。
公司總部就在江城,她設想過許多可能,唯獨不認為以他的專業能力會留在本地。
她擦幹淨桌子,搜索那家公司,找最新的實習崗位,製作簡曆,鎮定地出門,找父親報備順便取經。
父親說,騰炎不會招大三的小姑娘的。
她告訴父親:“爸爸,我一定得去試一下。”
父親失笑,靠著車窗說,怎麽跟要上戰場似的,我們溪溪想做電器的話,畢業了來幫爸爸忙吧。
車子酷酷地開出去,她來到騰炎大樓,數著電梯裏跳動的數字。
被酷酷的行政攔在門外。她開始毛遂自薦。
酷酷的行政耐心地聽完了她的簡介,然後說,不行,沒有招大三學生的慣例,即使是實習生。就這樣,麵試資格也不給一個。
她嚐試著問,這裏有沒有一位高高的,剛畢業一年的工程師,姓何。
她急切得活脫脫一個登徒子。
對方樂了,故意逗她,我們這裏姓何的年輕工程師很多啊,我可記不住。
登徒子就登徒子吧。
她抬手比劃,這麽高還挺好認的,專業很優秀的那個。
對麵但笑不語,過一會兒才恍然道:“啊長得那樣的那個何雲遠是吧?他是在這裏。”
她覺得酷酷的行政簡直是天使。
天使一句話沒說完,又開口了:“但是他在辦交接,馬上要外派了。”
她在騰炎大樓下,度秒如年,理不清自己該做什麽。唯一清醒的想法是這次得等到他。
她在魚貫而出的人群裏等到他,說出誠摯的、倉促的告白。
六年的等待沒有鋪墊,時機不對,場合不對,可是她沒有辦法再去考慮得麵麵俱到,時間跑在她前麵,他們的相遇總是以年為單位。
被拒絕了。他沒有時間去了解她,他在黃昏的光影裏漸行漸遠,帶走了一部分20歲的自己。
她沒有再打聽他去了哪個海外事業部。
那個離去的背影烙在了每一個秋天溫度適宜的黃昏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