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趙策所說,曆史總會向前,開海禁勢在必行。


    弘治皇帝今日處理政事之時,看著桌上接二連三請求取消開海禁的奏折,也隻是臉色淡淡的隨意掃幾遍。


    掃完之後,直接放到一邊去,以劉大夏的放在最上麵,全部留中不發。


    桌上,還放著昨天從趙策家裏拿過來的《海權論》。


    不得不說,這趙策確實讓他一次比一次意外。


    這《海權論》的大膽之處,他就是作為一個皇帝,都不曾想過。


    弘治皇帝昨天,是越看越心驚。


    然而越看,卻越覺得其中確有美妙之處。


    然而事情不能一蹴而就。


    他隻能暫時把《海權論》放到一邊,應付眼下這些因為開海禁而反對的保守派們。


    李東陽這兩日便要啟程到山東去,主持孔廟的重修儀式。


    他看著這接二連三的奏折,說道:“恐怕後麵反對的聲音,會更大。”


    弘治皇帝笑了笑。


    今天謝遷和劉健已經先走了,他留下李東陽,與他商討重修孔廟一事。


    如今暖閣內,隻有君臣二人。


    弘治皇帝說道:“李師父,你覺得朕是否錯了?”


    李東陽輕歎一口氣。


    “實不相瞞,臣查閱了先前我們大明每年與朝貢國進行的交易。”


    “嗯?結果如何?”弘治皇帝明知故問。


    李東陽道:“結果,真如某個人所說。”


    “此間,確實帶來的巨大利潤占比,讓人不得不動心!”


    “隻是因為交易額度太小,其中利潤數目看著不大。”


    “若是擴大貿易,絕對能為我大明帶來不俗的歲收。”


    弘治皇帝對李東陽口中的某人,心中了然。


    他笑道:“有李師父你這句話,就足夠了。”


    李東陽搖搖頭:“劉公性子強,恐怕陛下後麵還要花些心思去安撫他們。”


    “臣此去山東布政使司,也幫不上太多的忙。”


    頓了頓,李東陽說道:“若是反應太過激烈,陛下可以延遲一些開海禁時間。”


    “先穩住朝中局勢再說。”


    弘治皇帝一向溫和,和他們這些文臣也都相處得來。


    李東陽說的,也是讓他要是實在頂不住的話,就先拖著。


    他不在朝中,很多大事都會晚一步。


    劉健聽著是支持開海禁的,但內裏如何,其實不好說。


    謝遷雖然沒有反對,但是他壓根沒有表態。


    他們每個人,背後都代表著各種各樣的利益。


    李東陽就算聽了趙策全麵的分析,又查閱了許多相關的數據,因此才願意全力支持弘治皇帝此事。


    然而人不在朝廷,總有一些掣肘。


    按照以往慣例,弘治皇帝要是頂不住了,就會先安撫一番。


    後麵,再徐徐圖之。


    然而這次,弘治皇帝卻不知道為何,異常的堅決。


    他說道:“李師父,此次開海,朕勢在必得。”


    李東陽很少聽到他這麽果斷直白的話,有些驚訝的掀起下垂的眼皮。


    “陛下因何有如此決心?”


    弘治皇帝眼睛閃了閃,並沒有對他說出趙策告訴自己的金山銀礦一事。


    他說道:“前兩年邊疆一事,李師父可還記得?”


    李東陽點點頭:“前兩年蒙元率人入我遼東清河堡,至密雲,旋西掠偏頭。”


    “秋複以五千騎犯遼東長安堡。”


    他問道:“陛下可是擔心邊疆守軍不足以禦敵,才要如此心急的尋求外部之力?”


    “可是欲速則不達,此事實在不宜操之過急。”


    弘治皇帝輕歎一口氣。


    “前兩年邊關一事,朕其實一直都在思考。”


    “當初朕要出兵禦敵,可幾位師父與劉尚書等皆上言阻止。”


    “那時任由蒙元在我漢人土地上擄掠,其中死傷多少百姓?”


    “我們大明邊疆養了如此多的士兵,就是為了抵禦外敵入侵。”


    “最終卻隻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百姓被人擄掠殺害。”


    弘治皇帝垂下眼睛,握了握拳頭。


    他很少有這樣在臣子麵前,情緒外露的時候。


    “朕每每想起,總覺得夜不能寐。”


    “誠然劉尚書當初說的有理,我們大明如今外憂內患,將領士馬皆遠不及太宗時期,稍有不慎,葬送的便是邊關數十萬兵士的命,實在不宜大動幹戈。”


    “然而朕設九邊重鎮,養兵如此之多,卻在我大明百姓需要之時,竟不能出兵解救百姓於水火......”


    弘治皇帝抹了抹臉,語氣裏帶著後悔。


    “李師父,朕實在是......”


    李東陽聽了他的話,也適時歎了一口氣。


    當初他雖然並沒有極力防守的意願,然而也沒有出聲阻止劉健等人的防守之策。


    “陛下無需自責。”


    “當初邊疆一事,防守便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開海真的有用,屆時邊關也能得到不少的好處。”


    “待我們兵強馬壯之時,這些蒙元舊部,又何足為懼?”


    弘治皇帝似乎被他安慰到,淺淺的笑了一下。


    “李師父說的是,是朕一時糊塗了。”


    李東陽笑道:“如今開海在即,陛下最近政事也更是繁忙。”


    “還是要注意歇息才是。”


    弘治皇帝笑了笑,又溫和的與李東陽說了幾句。


    等到李東陽走後,他臉上的表情已經完全收拾好。


    隨意搭在大腿上的一隻手,手指輕輕點了點。


    想了想,他吩咐道:“著錦衣衛首領牟斌覲見。”


    通傳後,很快便有一個人高馬大,腳步沉穩之人,走了進來。


    來人跪下,雙手握拳。


    “皇爺。”


    弘治皇帝伸手,免了他的禮。


    他直接對牟斌說道:“朕有一件要事要交給你,由你親自去辦。”


    要交給錦衣衛指揮使親自辦的,自然不會是小事。


    牟斌不敢怠慢,專心的聽著皇帝的話。


    “此次開海,你帶人隨官船一同出發。”


    “官船會到倭國停留,朕要你帶人在倭國的一個地方,尋找兩處山脈。”


    “......”


    弘治皇帝把趙策與他說的話,大致告訴了牟斌。


    至於金山銀礦的位置,趙策也隻能指了個大概的地方。


    具體還得等牟斌帶人過去探測後,才能確定。


    看著牟斌走出暖閣,弘治皇帝苦笑道:“永西伯,希望你說的,都是真的......”


    “若都是真的,殖民......朕絕對會全力支持你此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趙策蘇彩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菜比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菜比比並收藏趙策蘇彩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