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室宗親的俸祿問題。


    關於這件事,弘治皇帝在太子夜闖寢殿那個晚上,已經開始了思考。


    隻是臨近年關,他手上的事情實在太多。


    所以這些不著急的事情,都得留到過完年後再解決。


    聽到自己父皇說出這句話,一旁原本無所事事的朱厚照,瞬間來了精神。


    他坐直了身子,目光炯炯的看著自己的父皇。


    父皇這時候提出這件事,是準備怎麽做?


    朱厚照第一次,對朝政議事,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幾位大臣聽到這話,還以為陛下是要討論皇室宗親的俸祿問題。


    謝遷首先說道:“陛下可是要削減宗親俸祿?”


    “如今國朝空虛,確實可以適當的削減一番,以助我朝度過開春難關。”


    弘治皇帝聽了他的話,笑了笑。


    他拿出一份文書,讓眾人傳閱。


    文書上,是弘治皇帝讓人做的從太祖開始,到現在的皇室宗親數量以及他們從朝廷所領到的俸祿。


    相較於朱厚照被趙策用定量推演強行打開的腦子,弘治皇帝作為一國之主,想的自然更為嚴謹。


    也更為全麵。


    上麵的數據,一條條一道道,那數目累積起來,竟讓他看的越來越心驚。


    太祖有訓:“有明諸籓,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


    而後,封藩製度在太宗的改良下,剝奪了眾藩王的軍權和參政權。


    藩王無召不得離開封地,宗室子弟整日無所事事,於是“開枝散葉”成為其生活的主要活動。


    以郡王為例,郡王嫡子世襲郡王,餘子皆封鎮國將軍。


    隻前麵提到過的新慶成王,便以一人之力,憑空增添出上百人份的鎮國將軍俸祿。


    再加上老慶成王的繁衍能力,這兩父子帶來的鎮國將軍俸祿,就幾乎高達兩百人!


    如今奉養這些皇室宗親們,幾乎每年都占了他們朝廷總收入的三四成!


    這些年天災人禍,不少地方的百姓尚且食不果腹。


    卻還要幫著養這麽龐大的人口。


    弘治皇帝看到這個數據,都不能淡定了。


    他先前還嗬斥自己的兒子胡鬧,說大明要亡了的話。


    然而自己親自調查來的數據告訴他,如果大明再這這樣發展下去,可能……


    真的要亡了!


    諸位大臣都看了一遍這手中的資料,個個都有些沉默了。


    過了一會兒,劉健才說道:“陛下此舉,是為何意?”


    其他人也探究的看著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歎了一口氣,說道:“如諸位所見。”


    “如今我們大明,尚且能負擔得起皇室宗親的俸祿。”


    “但從太祖至今,隻一百來年,皇室宗親的人口,已然增加了……數十萬人。”


    “如今我們每年歲收,隻能勉強夠供養宗親與維持國朝運轉。”


    “若是再過幾十年呢?”


    “皇室宗親人口,又會發展到哪一步?”


    “若是有一日,舉全大明百姓之力,都隻能勉強供養皇室宗親。”


    “到了那時候,我大明該如何自處?”


    弘治皇帝苦笑了一聲:“朕初時也並沒有把此事放在心上。”


    “然而當這數據真正出來之後,朕也是越看越心驚。”


    “眾愛卿看後,不知有何應對之法?”


    有何應對之法?


    這是太祖皇帝立下的祖訓,他們能怎麽應對?


    劉健略略思索才說道:“那隻能再削減一番皇室宗親的俸祿。”


    李東陽搖搖頭:“自太宗以來,皇室宗親俸祿,便一減再減。”


    “但以陛下這份文書來看,最底層的宗親俸祿,有些甚至已經不足以養活自己的家人。”


    “若是減,還是得從親王與郡王等入手。”


    說到這,李東陽便看了一眼弘治皇帝的臉色。


    親王和郡王,都是曆代皇帝的血親。


    有些雖然與弘治皇帝隔了代,但是明顯這些都是不好動的。


    小動可以,但是從來沒有一個皇帝大動過。


    李東陽說完後,大家也不好表態。


    畢竟這是皇帝的家事,他們這些大臣最多給個意見,真要如何定奪,還得是皇帝親口說出來才行。


    幾個閣老也隻能提些不痛不癢的意見。


    幾個尚書除了劉大夏,似乎有些心不在焉的樣子,其他的都細心的聽著,基本沒有發表意見。


    畢竟皇帝家的宗親被如何對待,並不會觸碰到他們士大夫的利益。


    朱厚照在一旁,見大家說來說去都說不到重點,明顯都是等自己父皇自行解決。


    他有些著急的看了看自己父皇。


    弘治皇帝聽了幾人的意見,無非都是不痛不癢。


    他心中也是輕歎一聲。


    今天拿出來,其實他也沒指望大家給到太多的意見。


    這些都是他大明的重臣,但個個都是老油條。


    每個人說話,基本都有自己的立場與利益,都保留了三分的餘地。


    想起宮外那個敢於直接和自己談生意的年輕人,弘治皇帝不由的笑了笑。


    “不知道太子可有想法?”


    弘治皇帝直接轉向自己的兒子。


    他是在座的人中,最早研究這個問題的人。


    弘治皇帝也想看看,這個兒子天天粘著永西伯,究竟學到了什麽。


    話音剛落,眾大臣的眼光,便轉向了旁邊的太子朱厚照。


    朱厚照見眾人的眼光轉向自己,他唿吸有些微微急促了起來。


    這不是緊張的,這是興奮的!


    朱厚照清了清自己的喉嚨,說道:“本宮有一個提議,還請諸位聽聽。”


    “祖訓不可違。”


    “但是皇室宗親的俸養問題,如今已經威脅到了我大明的國運。”


    “為了防止會發展到以後我大明得舉全國歲收去俸養宗親們,本宮建議......”


    朱厚照聲音郎朗,帶著年少人特有的朝氣。


    “本宮建議開海禁!讓我大明的宗親們幫助皇室進行海上貿易。”


    “貿易得來的銀錢,一部分可用於俸養皇室宗親,一部分可收歸內帑府,被父皇所調用!”


    朱厚照雙眼發亮,覺得自己從來沒有這麽威武雄壯過。


    他這一提議,可謂是一舉兩得!


    又給大明賺了錢,又能解決海禁問題。


    太子殿下自己認為,就“高明”二字,可以形容自己了!


    等下議事完畢後,他一定要出宮去,找趙策好好說說!


    朱厚照說完,在座的大臣們還在思考此事可不可行的時候。


    一道不同意的聲音,直接在暖閣內響起。


    “臣覺得太子此舉,不可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趙策蘇彩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菜比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菜比比並收藏趙策蘇彩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