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坐而論道


    這是五月末的一天,江夏書院熱鬧非凡。


    上千乾州、淩州、荊州的士人正在圍觀一場論道,而論道的雙方一個是白首老者,一個是清秀少年,差異之大讓人忍不住在心中進行一番評比。


    “陳先生雖精通經史,但到底還是太過年輕,恐怕不是胡先生對手。”


    “不然吧,若是尋常人你可以這麽說,可陳先生是六元狀元,天賦異稟慧性絕佳,孰勝孰敗尚且難料。”


    “快看,他們開始了!”


    麵對胡量海這種小有名氣的地方大儒,陳平還是很嚴肅的,要說沒壓力那是不可能,畢竟討論學問這東西除了拚悟性之外,更多的就是靠自身積累了。


    他其實沒有把握讓胡量海輸的心服口服,但人家既然來了自己怎能避而不應?


    而且,與這樣的大儒切磋,那也是許多人求之不得的呢!


    “今日你我論道,就不談八股俗文了。”


    陳平點頭,八股文沒什麽好說的,就和應試教育一樣,有太多的束縛與框架,主要就是為了選拔人才而設。


    既是坐而論道,那自當是自由發揮闡述自己觀點,以至思想碰撞才能有所收獲。


    “我聽說你冶的是《春秋》?那便說一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句話吧,我想聽聽你的見解。”


    胡量海畢竟是大儒,一句話下來聽的陳平眉頭微皺,拱手過後開始思量起來。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句話出自《左氏春秋傳-宣公二年》,雖是注解版的《春秋》但到了大譽朝已經是士人必讀的書目之一了。


    陳平冶的是《春秋》,自然通讀過《左傳》,隻不過胡量海問的這句名言著實刁鑽,須知這個句子莫說在《左傳》裏是經典之言,放在整個大譽那也幾乎到了人盡皆知的地步。


    這種早有無數先輩前人解讀過的名言名句,胡量海現在要讓陳平來答,未免有些強人所難的意思。


    他這一言既出,道場上的士子無不是驚詫連連,紛紛交頭接耳起來。


    而在遠處觀看的謝致遠更是氣的跳腳,指著胡量海罵道:“這老叟莫不是在為難人?這話還有什麽可解釋的,我看他就是來砸場子的!”


    就在他要擼起袖子去給胡量海點顏色瞧瞧的時候,一旁的程院長按住了他。


    “不要急,雖有幾分刁難之嫌,但這是陳平想要講學傳道所必經的,就算今日沒有胡量海,明日也會有李量海,張量海。”


    程院長目光如炬,眼神聚焦在道場上的陳平,心中喃喃道。


    陳平,你有自己的能夠令眾人折服的獨到見解,對吧?


    “若是迴答不出,或是敷衍了事,在場上千士子足以讓你身敗名裂,陳平,經學不是你想的那麽簡單,狀元便去做官,不要來...”


    胡量海見陳平沉吟半晌也不說話,淺笑著搖頭勸誡道。


    就在他話到一半之時,陳平忽地揚起頭,炯炯眼神看向對方。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世人常惡惡劣喜善良,至是,高士雅賢愛惜羽毛,下裏巴人錙銖必較,非肥己私利不盡全力,自是先聖先師以來千年,聖人不再出。”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聖人成聖之前亦要經曆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人間苟且,非過錯非磨難不能成聖,而不是避禍端如避水火,若如是,縱窮首皓經亦不能通曉真理十一!”


    “聖賢者......”


    在心中思量許久後,陳平豁然開口,當前兩句話說出後在場千人便集體沉默,諸多士子瞪大了雙眼豎起耳朵仔細聆聽,而坐在陳平對麵的胡量海則是瞳孔猛擴,臉上浮起震驚之色。


    前兩句話已然辨明了真理,但陳平並沒有停下,而是從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句話延伸到了聖賢的含義。


    作為後世之人,陳平對於儒家的發展以及各個時代的學派雖說了解的並不算多,但這些年埋首書海下來,已是融會貫通蓄養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論。


    盡管此時還沒有成熟,隻是在草創階段,但其中蘊含的哲學道理對這些士子來說,也是前所未有的了。


    “過為何?不過為何?天下生民斯以億萬計,各處不同豈能一以概之?”


    “聖人此言,非是叫人無過方能成聖,而是使人人正視己之過也,化過為不過,導人向善方能天下大同!”


    陳平咽了口唾沫,吐出濁氣望向胡量海。


    隻見這白首老頭兒這會兒表情苦悶,仿佛受到了什麽打擊一樣,他攥緊了拳頭掙紮半晌,最後深深彎下腰來作揖。


    “先生對經學理解之深,老夫不能及也。”


    嗡!


    隨著胡量海這一拜,道場及其周圍的上千士子這才從方才沉浸之中醒悟過來,齊刷刷地眼神看向陳平,那股火熱之意陳平甚至都能感受得到。


    “先生過譽了,不過是些許拙見。”


    陳平正色迴禮,眼看著胡量海狼狽起身下了道場,心中有些感觸。


    他所處的大譽朝時間上是與南宮相當,南宋時程朱理學興盛傳播,而在同一時期的西方,中世紀已經進入了末期,文藝複興的土壤也開始出現。


    之所以後世西方能夠反超東方,先一步進入工業社會,最初的根源就在文藝複興之前。


    物質容易改變,而思想卻難以撼動,中世紀晚期的天主教在西方人民心中已大不如從前,漸漸就有了反抗的種子開始萌芽,直到文藝複興出現這顆種子破土而出,開出楊胡斯這朵花,最後結出了宗教戰爭這顆果。


    反觀東方,則因為程朱理學大行其道,整個社會都因此被套上了枷鎖,最後一步落後步步落後。


    就在前幾日,陳平腦海中冒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那就是在大譽種下一顆反抗思想的種子。


    西方之所以反抗的了天主教的壓迫,就是因為提出了人人可以進行禮拜,自行解釋聖經的思想,而他......


    “人人正視己之過,化過為不過,這這這,竟還有這般意思在其中?!”


    “先生真乃大才,我從未想到過聖人之言蘊含此等大同之論。”


    “朝聞道,夕死可矣!”


    偌大的道場上,在經曆了短暫的沉默過後,爆發出一陣陣的唿聲,一眾上千人的士子紛紛麵向陳平深深拜謁,為他口中的成聖之路所激勵。


    這一刻,陳平似乎感到自己掌握了一股潛力莫大的力量。


    感謝dhtln的月票支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家狀元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成三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成三十並收藏農家狀元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