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白水潭之獄(4)
新宋·大結局(全15冊) 作者:阿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為黨錮之禍,東漢終於元氣大傷,終至於亡國。這種逞一時之意氣的作法,為什麽還要學?你們這樣做,隻能給小人以借口,在皇上麵前構陷我們是朋黨,最終損害的,是大宋的元氣。”
“……”
“桑教授說過,今天敢踏出白水潭山門一步的學生,以後就永遠也不是白水潭學院的學生了。你們若真是桑教授的好學生好弟子,就迴去正常上課。這件事情,你們放心,我自然會有應對之策的。”石越又是訓斥,又是勸解,努力彈壓著白水潭的學生。
8
鄧綰用盡心機,想要桑充國招出那十三個學生的下落,並且承認那些文章是有意攻擊王安石的。他從文章中尋找蛛絲馬跡,斷章取義,橫加指責;但是桑充國和程頤、孫覺的學問辯才,都不在鄧綰之下,反倒常常把鄧綰駁得啞口無言。韓維與曾布審問時異常消極,對三人禮數周詳,還在公堂上給孫覺安排了座位,開封府的大堂竟成了白水潭的辯論堂。鄧綰幾度想對桑充國用刑,也都被二人攔住,氣得鄧綰幾乎忍不住要發作。
而在公堂之外,則有雪片般的奏章遞進了中書、大內。孫覺、程顥的親友門生,白水潭學生的親朋好友,保守派諸君子,紛紛上書保奏三人;而新黨的官員也不甘示弱,不斷上疏要求從嚴處置。政事堂內,馮京和王安石各執一辭,趙頊一時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幹脆將所有關於此事的奏章全部留中。
石越在短短三天之內,連續寫了十二封奏折從通進銀台司遞進大內,卻沒有一點迴音。
“桑充國與臣有兄弟之義,今其無罪入獄,臣實惶懼。臣乞陛下念惜君臣之情,釋桑充國之獄,臣當奉還所有封賜,從此不敢再言時政,退歸田裏,老此一生。若必要加罪,白水潭之事,皆由臣起,臣當一身當之,亦與桑充國無幹……”石越又讀了一遍剛寫的奏折,小心封好。一麵走出書房,一麵招唿道:“侍劍,備馬。”
不多時,侍劍牽了馬過來,擔心的說道:“公子,還是坐車的好,您這幾天都沒有睡好。”
“不必了。”石越的眼睛裏全是血絲,這幾天他根本無法入睡,他不曾想鄧綰竟然存心要辦成大獄,結果將桑充國也牽連入獄。“要是當時自己在場就好了。”石越常常會冒出這樣的念頭,如果他本人在場,鄧綰斷不敢抓桑充國。
騎到馬上,石越就想起自己去桑府時的情形。桑夫人當場暈倒,梓兒含著淚水求自己救桑充國……在這個世界,桑家老老小小都把自己當成親人看待,此時卻是自己間接害得桑充國入獄。他親口答應桑俞楚說:“我絕不會讓長卿有事的。”但是自己的承諾,究竟能不能兌現呢?石越現在最害怕的,就是每天去桑家麵對桑氏夫婦和梓兒那充滿期盼的眼神,看到那眼神黯淡下去,他心裏就會有一種犯罪的感覺……
這兩天連皇帝也躲著自己,李向安悄悄傳話,說皇帝這幾天心神不寧,連王安石都不願意接見,退了朝就急急忙忙迴宮中。石越從這些線索中,揣度著趙頊的心思,心道:“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麽事情應當還是有可為吧?”
這麽一路胡思亂想,到了東華門,石越遞了牌子,便走到一棵槐樹下等候宣召。過了一會,一個身穿常服的年輕人在門前下了馬,徑直往宮中走去。石越見此人氣度高貴,心中便覺奇怪:大宋的年輕官員中,除了自己和王雱,應當再沒有第三個人可以隨便出入禁中,此人身材不似王雱,看他的身份,竟是比自己還要高一些……不過此時,石越卻也沒有太多的心思去猜測此人的身份了。
又過了好一會,石越漸漸失望,以為趙頊又不肯見自己,正覺心煩意亂,卻見李向安屁顛屁顛跑了過來,笑道:“石秘校,皇上召見。”
石越當真是喜出望外,連忙向李向安謝道:“老李,這次多虧你了。”
李向安連連搖手,笑道:“小的可不敢居功。這次卻是多虧了昌王千歲。”
“昌王?”石越奇道。他知道昌王趙顥,與趙頊一母所生,平日最愛讀書,趙頊隻要看到新奇的圖書和物品,必定馬上告訴趙顥。在諸王之中,最為得寵。但是趙顥從不結交外官,為人謹慎,自己從來沒有見過他,他怎麽會給自己講好話呢?
“是啊,就是昌王千歲他老人家。”李向安一邊走一邊白乎道:“王安國從西京國子監迴來,帶了幾本書獻給皇上,皇上便召昌王來看。昌王剛一進門,就對皇上說:‘剛才看到有個佩金魚袋的年輕人在外麵,想是聞名天下的石越,皇兄怎的不見他?’又在皇上麵前說了不少好話,皇上這才答應召見。”
石越這才知道剛才進去的就是昌王趙顥,想到二人素不相識,昌王居然幫自己說話,心裏頗為感動,一麵又向李向安說道:“老李,難為你告訴我這麽多。”
李向安笑道:“石秘校哪裏話,小人也是知道是非好歹的。”
好不容易終於見到趙頊,石越“撲通”一聲就跪下了,他叩了個頭,哽咽道:“陛下……”
趙頊見他這樣子,心中頓覺幾分不忍,親自把石越扶了起來,笑道:“石卿,先不要說他事,朕給你介紹,這位是禦弟昌王,這是王丞相的弟弟王安國,和你一樣,是賜進士及第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石越再大的委屈,也隻能先忍了,向昌王趙顥和王安國見禮。趙顥笑道:“石九變之名,聞名久矣,大宋青年才俊,唯君而已。”
趙頊笑道:“皇弟有所不知,王丞相之子王雱雖然較石卿尚有不如,但也是難得的才士。”
趙顥笑笑,王雱之名,他自然是知道,但他也不敢爭辯,隻欠身賀道:“臣弟要恭喜皇兄,這是我大宋之福。”
王安國卻正色說道:“陛下,我那個侄兒,較之石秘校,隻怕不及萬一。”眾人都吃了一驚,想不到王安國會幫外人說話,就算自謙,也不至於如此貶低自己的侄子。王安國又說道:“我那個侄子,人雖聰明,但眼高於頂,無容人之量,氣度狹小,若是做個諫官禦史,或是人盡其材。而石秘校胸襟氣度,學識才華,有宰相之具。二人不可同日而語。”
趙頊意味深長的看了王安國一眼,不置可否,隨口換個話題笑道:“王卿此來,路上有何見聞?”
王安國忽然肅容頓首說道:“臣此來,知大宋有亡國之危。”
趙頊臉色頓時有些僵硬,正容問道:“卿何出此言?”
“以史知之。”
“哦?”
“東漢桓靈之事,黨錮之禍,複見於今日,不是亡國之兆又是什麽?”
趙頊頓時沉下臉來,問道:“何謂黨錮之禍?朕豈東漢昏庸之主?”
“臣觀鄧綰治獄,故知有此。白水潭十三子議政,縱有不妥,亦非大罪,訓誡足矣。現在鄧綰竟然逮捕桑充國、程頤、孫覺及舉人段子介入獄,臣不知四人有何罪?程頤、孫覺門人學生數百,聚集在開封府衙之外,乞以身代。這不是東漢末年之事嗎?臣聽說白水潭學生本來也想叩闕,卻受阻於石秘校……”他說到這裏,頓了一頓,若有所思的看了石越一眼,方繼續說道:“本朝太祖太宗皇帝以來,從來未有因為議政而加罪於大臣之事,學校的學生,實是未來之大臣,他們議論時政,可以培養他們以天下為己任的懷抱,如今竟然橫加罪責,想借此塞天下人之口,臣以為這種事情,正是東漢亡國之始。”
趙頊心裏也覺得王安國說得有理,但是他也騎虎難下,便說道:“卿說得雖然不錯,但是沒有定案,現在下結論,似乎早了一點。”其實趙頊本人無可無不可,他本想給王安石一個交待,不想鄧綰一味蠻幹,結果卻沒有辦法給石越一個交待了。如果沒有定案就虎頭蛇尾收場,不說王安石肯不肯答應,就是讓天下人笑話,也太不成體統。他一心想要變法圖強,而變法若要成功,朝廷的威信至關重要。
王安國見趙頊動搖,又道:“陛下何不先下旨放了孫覺?孫覺是朝廷大臣,無罪被關在開封府,實在不成體統。另外,亦請陛下命令韓維限期結案,派人溫言遣散聚集在開封府外的孫、程弟子。”
石越也說道:“臣身處嫌疑,本不合多說什麽,臣隻求皇上許臣致仕。”
趙顥是外藩,皇帝不問,對於朝政他就不能發表意見,此時聽石越想“退休”,未免感到有點不倫不類,不禁望了皇帝一眼。
趙頊擺擺手,說道:“王卿所說的,照準。石卿說什麽致仕,自然不許。卿能阻止白水潭學生叩闕,頗識大體。現在是大有為之時,朕還要卿輔佐朕成為一代明君,豈可因為一點小事就棄官而去?先辦好胄案虞部的差使。”
石越哽咽道:“兄弟骨肉下獄,臣方寸已亂,如何能夠視事?”
王安國聞言,溫聲勸道:“石秘校所言差矣,大丈夫處事,當公私分明。若以私心而壞國事,亦非人臣之道。”他這話半為勸石越,半為向皇帝表明心跡。他和王安兄兄弟之情甚厚,但是和王安石政見不合,以至遠避洛陽,縱情聲色,不肯和新黨同流合汙。
趙顥若有所思的看了石、王二人一眼,默默點頭。
9
石越終於看到事情有向良性發展可能,從宮中出來後,連忙直接去桑府報訊,他實在太想給桑夫人和梓兒一個好消息了。
桑夫人聽石越把事情說完,她是婦道人家,卻聽不太明白弦外之音,心中依然疑惑,問道:“限期定案是什麽意思?如果長卿定了罪怎麽辦呀?”桑梓兒顯然也不明白其中的玄機,瞪大眼睛望著石越。
石越微笑道:“皇上下令釋放孫覺,連孫覺都已不問,長卿更談不上有什麽罪責可言了。況且韓維不會胡亂定案,長卿定會獲釋的。”
桑夫人還是有點擔心,雙手合什默禱,歎道:“要是包公還在開封府就好了,有包公在,我們也不用擔心長卿會被冤枉。”其時包拯死去不過十餘年,百姓對包拯都非常的懷念。連夷人歸附,皇帝賜姓,夷人都希望皇帝能賜他們姓包。
桑俞楚強笑道:“夫人又瞎說什麽,子明都說沒事了,肯定就不用擔心了,我們就安心等著長卿迴來。”
桑夫人啐了桑俞楚一口,埋怨道:“你兒子入獄,你一點都不擔心,沒見過這樣做爹的。我就這麽一個兒子,他一天不迴家,我一天不能放心。明天我要去大相國寺去求佛祖保佑,梓兒,你明天陪娘一起去。”
石越知道宗教有助於人們心情得到平靜,便笑道:“伯母說得不錯,明天妹子就陪伯母去大相國寺一趟。我還要去一趟馮參政府和王參政[38]府,韓維那裏我要避嫌,不能親去,還要托二位相公幫我說幾句話。”說罷便告辭而去。
他沒有時間在桑家呆太久。兵器研究院的事情暫時交給潘照臨和沈括一起主持。潘照臨一麵要負責兵器研究院的建設;一麵要幫助他處理胄案、虞部的事務,件件都要寫好節略,以便他次日按節略處置;同時還要出謀劃策,想辦法營救桑充國出獄,便是個鐵人,也得累趴下。沈括主持兵器研究院之外,還要協助程顥處理校務,勸說學生;一麵自己還有繁重的公務。好在程顥頗有人格魅力,在白水潭素具威信,處置事情來也井井有條。但饒是如此,石越還是感到身邊人才缺乏,遇上一點風波,立時就把所有的人忙得幾乎首尾不能相顧。突然間,他特別想念唐棣等人,隻是在一個資訊落後的時代,他們現在還不會知道桑充國下獄的消息。
10
大相國寺號稱“皇家寺”,皇家祈福,進士題名,多在此舉行。這裏又是開封最繁華的商業區所在,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桑梓兒陪著桑夫人在大相國寺外下了馬車,三步一叩頭的向天王殿慢慢走去。五間三門,飛簷挑角,黃瓦蓋頂的天王殿,供奉的是釋迦摩尼二億四千年後的接班人,號稱“未來佛”的彌勒佛,另有四大天王侍立其間。
桑梓兒並不信佛,比起要二億四千年後方能降生於人間的彌勒佛,她更願意相信石越能幫她哥哥早日脫離牢獄之災。但是在這天王殿裏麵,偷眼看著那位慈眉善目,笑容可掬,端坐於蓮花座上的彌勒佛,她心裏亦不敢存半絲不敬之意。恭恭敬敬的上了一炷香,閉上眼睛在心裏默禱:“佛祖保偌我哥哥早日平安無事……”
禱告完畢,忽聽到旁邊有一個女子在低聲祈福,斷斷續續聽到一些“……石公子……平安無事”之類。她畢竟隻是個十幾歲的女孩兒,便忍不住向聲音那邊望去,卻是一個容貌秀麗的女子,微閉雙目,在那裏低聲祈福,旁邊還跪著一個丫環。
這個女子就是楚雲兒,雖然曾經到過桑家,但是桑梓兒和桑夫人卻並不相識。楚雲兒禱告畢了,睜開眼來,卻發現一個十五六歲的女孩子在偷偷看自己,不禁莞爾一笑。桑梓兒被人發覺,臉立時羞紅,也微微報以一笑。
兩個女孩兒正用微笑打招唿,忽聽到外麵一陣忙亂,兩人都有點好奇的心性,便向彌勒佛告了退,出了殿來,原來卻是有人去大雄寶殿進香,顯然是權門勢家,驚得大相國寺的和尚傾巢出動,故此驚惹了外麵的香客。
桑梓兒見識有限,不過是想瞧個熱鬧,偷眼瞧楚雲兒之時,卻發現楚雲兒眉頭微蹙,她忍不住問道:“這位姐姐,這些進香的是什麽人呀?”
楚雲兒見她相問,連忙展顏笑道:“不敢當姐姐二字——這是王相公的家眷。”
桑梓兒聽到“王相公”三個字,便有點上心,問道:“是王介甫相公麽?”
楚雲兒的丫頭嘴快,脫口答道:“便是那個拗相公。”
桑梓兒因為哥哥下獄和王安石有扯不清的關係,聽到是王安石的家眷,心裏不樂,便見形色,勉強笑道:“姐姐認識的人真多。”
楚雲兒微微一笑,道:“我哪裏有福能認識王丞相,不過剛才王丞相家的兩位公子過去,我略有點眼熟,所以才知道。”
旁邊有幾個進香的女子聽楚雲兒說起王家公子,已是嘰嘰喳喳說起來:“聽說王家二位衙內,可都是世間少有的才俊。”
“是啊,我聽說王家大公子在聖上麵前,也是說得上話的。”
“……”
“桑教授說過,今天敢踏出白水潭山門一步的學生,以後就永遠也不是白水潭學院的學生了。你們若真是桑教授的好學生好弟子,就迴去正常上課。這件事情,你們放心,我自然會有應對之策的。”石越又是訓斥,又是勸解,努力彈壓著白水潭的學生。
8
鄧綰用盡心機,想要桑充國招出那十三個學生的下落,並且承認那些文章是有意攻擊王安石的。他從文章中尋找蛛絲馬跡,斷章取義,橫加指責;但是桑充國和程頤、孫覺的學問辯才,都不在鄧綰之下,反倒常常把鄧綰駁得啞口無言。韓維與曾布審問時異常消極,對三人禮數周詳,還在公堂上給孫覺安排了座位,開封府的大堂竟成了白水潭的辯論堂。鄧綰幾度想對桑充國用刑,也都被二人攔住,氣得鄧綰幾乎忍不住要發作。
而在公堂之外,則有雪片般的奏章遞進了中書、大內。孫覺、程顥的親友門生,白水潭學生的親朋好友,保守派諸君子,紛紛上書保奏三人;而新黨的官員也不甘示弱,不斷上疏要求從嚴處置。政事堂內,馮京和王安石各執一辭,趙頊一時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幹脆將所有關於此事的奏章全部留中。
石越在短短三天之內,連續寫了十二封奏折從通進銀台司遞進大內,卻沒有一點迴音。
“桑充國與臣有兄弟之義,今其無罪入獄,臣實惶懼。臣乞陛下念惜君臣之情,釋桑充國之獄,臣當奉還所有封賜,從此不敢再言時政,退歸田裏,老此一生。若必要加罪,白水潭之事,皆由臣起,臣當一身當之,亦與桑充國無幹……”石越又讀了一遍剛寫的奏折,小心封好。一麵走出書房,一麵招唿道:“侍劍,備馬。”
不多時,侍劍牽了馬過來,擔心的說道:“公子,還是坐車的好,您這幾天都沒有睡好。”
“不必了。”石越的眼睛裏全是血絲,這幾天他根本無法入睡,他不曾想鄧綰竟然存心要辦成大獄,結果將桑充國也牽連入獄。“要是當時自己在場就好了。”石越常常會冒出這樣的念頭,如果他本人在場,鄧綰斷不敢抓桑充國。
騎到馬上,石越就想起自己去桑府時的情形。桑夫人當場暈倒,梓兒含著淚水求自己救桑充國……在這個世界,桑家老老小小都把自己當成親人看待,此時卻是自己間接害得桑充國入獄。他親口答應桑俞楚說:“我絕不會讓長卿有事的。”但是自己的承諾,究竟能不能兌現呢?石越現在最害怕的,就是每天去桑家麵對桑氏夫婦和梓兒那充滿期盼的眼神,看到那眼神黯淡下去,他心裏就會有一種犯罪的感覺……
這兩天連皇帝也躲著自己,李向安悄悄傳話,說皇帝這幾天心神不寧,連王安石都不願意接見,退了朝就急急忙忙迴宮中。石越從這些線索中,揣度著趙頊的心思,心道:“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麽事情應當還是有可為吧?”
這麽一路胡思亂想,到了東華門,石越遞了牌子,便走到一棵槐樹下等候宣召。過了一會,一個身穿常服的年輕人在門前下了馬,徑直往宮中走去。石越見此人氣度高貴,心中便覺奇怪:大宋的年輕官員中,除了自己和王雱,應當再沒有第三個人可以隨便出入禁中,此人身材不似王雱,看他的身份,竟是比自己還要高一些……不過此時,石越卻也沒有太多的心思去猜測此人的身份了。
又過了好一會,石越漸漸失望,以為趙頊又不肯見自己,正覺心煩意亂,卻見李向安屁顛屁顛跑了過來,笑道:“石秘校,皇上召見。”
石越當真是喜出望外,連忙向李向安謝道:“老李,這次多虧你了。”
李向安連連搖手,笑道:“小的可不敢居功。這次卻是多虧了昌王千歲。”
“昌王?”石越奇道。他知道昌王趙顥,與趙頊一母所生,平日最愛讀書,趙頊隻要看到新奇的圖書和物品,必定馬上告訴趙顥。在諸王之中,最為得寵。但是趙顥從不結交外官,為人謹慎,自己從來沒有見過他,他怎麽會給自己講好話呢?
“是啊,就是昌王千歲他老人家。”李向安一邊走一邊白乎道:“王安國從西京國子監迴來,帶了幾本書獻給皇上,皇上便召昌王來看。昌王剛一進門,就對皇上說:‘剛才看到有個佩金魚袋的年輕人在外麵,想是聞名天下的石越,皇兄怎的不見他?’又在皇上麵前說了不少好話,皇上這才答應召見。”
石越這才知道剛才進去的就是昌王趙顥,想到二人素不相識,昌王居然幫自己說話,心裏頗為感動,一麵又向李向安說道:“老李,難為你告訴我這麽多。”
李向安笑道:“石秘校哪裏話,小人也是知道是非好歹的。”
好不容易終於見到趙頊,石越“撲通”一聲就跪下了,他叩了個頭,哽咽道:“陛下……”
趙頊見他這樣子,心中頓覺幾分不忍,親自把石越扶了起來,笑道:“石卿,先不要說他事,朕給你介紹,這位是禦弟昌王,這是王丞相的弟弟王安國,和你一樣,是賜進士及第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石越再大的委屈,也隻能先忍了,向昌王趙顥和王安國見禮。趙顥笑道:“石九變之名,聞名久矣,大宋青年才俊,唯君而已。”
趙頊笑道:“皇弟有所不知,王丞相之子王雱雖然較石卿尚有不如,但也是難得的才士。”
趙顥笑笑,王雱之名,他自然是知道,但他也不敢爭辯,隻欠身賀道:“臣弟要恭喜皇兄,這是我大宋之福。”
王安國卻正色說道:“陛下,我那個侄兒,較之石秘校,隻怕不及萬一。”眾人都吃了一驚,想不到王安國會幫外人說話,就算自謙,也不至於如此貶低自己的侄子。王安國又說道:“我那個侄子,人雖聰明,但眼高於頂,無容人之量,氣度狹小,若是做個諫官禦史,或是人盡其材。而石秘校胸襟氣度,學識才華,有宰相之具。二人不可同日而語。”
趙頊意味深長的看了王安國一眼,不置可否,隨口換個話題笑道:“王卿此來,路上有何見聞?”
王安國忽然肅容頓首說道:“臣此來,知大宋有亡國之危。”
趙頊臉色頓時有些僵硬,正容問道:“卿何出此言?”
“以史知之。”
“哦?”
“東漢桓靈之事,黨錮之禍,複見於今日,不是亡國之兆又是什麽?”
趙頊頓時沉下臉來,問道:“何謂黨錮之禍?朕豈東漢昏庸之主?”
“臣觀鄧綰治獄,故知有此。白水潭十三子議政,縱有不妥,亦非大罪,訓誡足矣。現在鄧綰竟然逮捕桑充國、程頤、孫覺及舉人段子介入獄,臣不知四人有何罪?程頤、孫覺門人學生數百,聚集在開封府衙之外,乞以身代。這不是東漢末年之事嗎?臣聽說白水潭學生本來也想叩闕,卻受阻於石秘校……”他說到這裏,頓了一頓,若有所思的看了石越一眼,方繼續說道:“本朝太祖太宗皇帝以來,從來未有因為議政而加罪於大臣之事,學校的學生,實是未來之大臣,他們議論時政,可以培養他們以天下為己任的懷抱,如今竟然橫加罪責,想借此塞天下人之口,臣以為這種事情,正是東漢亡國之始。”
趙頊心裏也覺得王安國說得有理,但是他也騎虎難下,便說道:“卿說得雖然不錯,但是沒有定案,現在下結論,似乎早了一點。”其實趙頊本人無可無不可,他本想給王安石一個交待,不想鄧綰一味蠻幹,結果卻沒有辦法給石越一個交待了。如果沒有定案就虎頭蛇尾收場,不說王安石肯不肯答應,就是讓天下人笑話,也太不成體統。他一心想要變法圖強,而變法若要成功,朝廷的威信至關重要。
王安國見趙頊動搖,又道:“陛下何不先下旨放了孫覺?孫覺是朝廷大臣,無罪被關在開封府,實在不成體統。另外,亦請陛下命令韓維限期結案,派人溫言遣散聚集在開封府外的孫、程弟子。”
石越也說道:“臣身處嫌疑,本不合多說什麽,臣隻求皇上許臣致仕。”
趙顥是外藩,皇帝不問,對於朝政他就不能發表意見,此時聽石越想“退休”,未免感到有點不倫不類,不禁望了皇帝一眼。
趙頊擺擺手,說道:“王卿所說的,照準。石卿說什麽致仕,自然不許。卿能阻止白水潭學生叩闕,頗識大體。現在是大有為之時,朕還要卿輔佐朕成為一代明君,豈可因為一點小事就棄官而去?先辦好胄案虞部的差使。”
石越哽咽道:“兄弟骨肉下獄,臣方寸已亂,如何能夠視事?”
王安國聞言,溫聲勸道:“石秘校所言差矣,大丈夫處事,當公私分明。若以私心而壞國事,亦非人臣之道。”他這話半為勸石越,半為向皇帝表明心跡。他和王安兄兄弟之情甚厚,但是和王安石政見不合,以至遠避洛陽,縱情聲色,不肯和新黨同流合汙。
趙顥若有所思的看了石、王二人一眼,默默點頭。
9
石越終於看到事情有向良性發展可能,從宮中出來後,連忙直接去桑府報訊,他實在太想給桑夫人和梓兒一個好消息了。
桑夫人聽石越把事情說完,她是婦道人家,卻聽不太明白弦外之音,心中依然疑惑,問道:“限期定案是什麽意思?如果長卿定了罪怎麽辦呀?”桑梓兒顯然也不明白其中的玄機,瞪大眼睛望著石越。
石越微笑道:“皇上下令釋放孫覺,連孫覺都已不問,長卿更談不上有什麽罪責可言了。況且韓維不會胡亂定案,長卿定會獲釋的。”
桑夫人還是有點擔心,雙手合什默禱,歎道:“要是包公還在開封府就好了,有包公在,我們也不用擔心長卿會被冤枉。”其時包拯死去不過十餘年,百姓對包拯都非常的懷念。連夷人歸附,皇帝賜姓,夷人都希望皇帝能賜他們姓包。
桑俞楚強笑道:“夫人又瞎說什麽,子明都說沒事了,肯定就不用擔心了,我們就安心等著長卿迴來。”
桑夫人啐了桑俞楚一口,埋怨道:“你兒子入獄,你一點都不擔心,沒見過這樣做爹的。我就這麽一個兒子,他一天不迴家,我一天不能放心。明天我要去大相國寺去求佛祖保佑,梓兒,你明天陪娘一起去。”
石越知道宗教有助於人們心情得到平靜,便笑道:“伯母說得不錯,明天妹子就陪伯母去大相國寺一趟。我還要去一趟馮參政府和王參政[38]府,韓維那裏我要避嫌,不能親去,還要托二位相公幫我說幾句話。”說罷便告辭而去。
他沒有時間在桑家呆太久。兵器研究院的事情暫時交給潘照臨和沈括一起主持。潘照臨一麵要負責兵器研究院的建設;一麵要幫助他處理胄案、虞部的事務,件件都要寫好節略,以便他次日按節略處置;同時還要出謀劃策,想辦法營救桑充國出獄,便是個鐵人,也得累趴下。沈括主持兵器研究院之外,還要協助程顥處理校務,勸說學生;一麵自己還有繁重的公務。好在程顥頗有人格魅力,在白水潭素具威信,處置事情來也井井有條。但饒是如此,石越還是感到身邊人才缺乏,遇上一點風波,立時就把所有的人忙得幾乎首尾不能相顧。突然間,他特別想念唐棣等人,隻是在一個資訊落後的時代,他們現在還不會知道桑充國下獄的消息。
10
大相國寺號稱“皇家寺”,皇家祈福,進士題名,多在此舉行。這裏又是開封最繁華的商業區所在,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桑梓兒陪著桑夫人在大相國寺外下了馬車,三步一叩頭的向天王殿慢慢走去。五間三門,飛簷挑角,黃瓦蓋頂的天王殿,供奉的是釋迦摩尼二億四千年後的接班人,號稱“未來佛”的彌勒佛,另有四大天王侍立其間。
桑梓兒並不信佛,比起要二億四千年後方能降生於人間的彌勒佛,她更願意相信石越能幫她哥哥早日脫離牢獄之災。但是在這天王殿裏麵,偷眼看著那位慈眉善目,笑容可掬,端坐於蓮花座上的彌勒佛,她心裏亦不敢存半絲不敬之意。恭恭敬敬的上了一炷香,閉上眼睛在心裏默禱:“佛祖保偌我哥哥早日平安無事……”
禱告完畢,忽聽到旁邊有一個女子在低聲祈福,斷斷續續聽到一些“……石公子……平安無事”之類。她畢竟隻是個十幾歲的女孩兒,便忍不住向聲音那邊望去,卻是一個容貌秀麗的女子,微閉雙目,在那裏低聲祈福,旁邊還跪著一個丫環。
這個女子就是楚雲兒,雖然曾經到過桑家,但是桑梓兒和桑夫人卻並不相識。楚雲兒禱告畢了,睜開眼來,卻發現一個十五六歲的女孩子在偷偷看自己,不禁莞爾一笑。桑梓兒被人發覺,臉立時羞紅,也微微報以一笑。
兩個女孩兒正用微笑打招唿,忽聽到外麵一陣忙亂,兩人都有點好奇的心性,便向彌勒佛告了退,出了殿來,原來卻是有人去大雄寶殿進香,顯然是權門勢家,驚得大相國寺的和尚傾巢出動,故此驚惹了外麵的香客。
桑梓兒見識有限,不過是想瞧個熱鬧,偷眼瞧楚雲兒之時,卻發現楚雲兒眉頭微蹙,她忍不住問道:“這位姐姐,這些進香的是什麽人呀?”
楚雲兒見她相問,連忙展顏笑道:“不敢當姐姐二字——這是王相公的家眷。”
桑梓兒聽到“王相公”三個字,便有點上心,問道:“是王介甫相公麽?”
楚雲兒的丫頭嘴快,脫口答道:“便是那個拗相公。”
桑梓兒因為哥哥下獄和王安石有扯不清的關係,聽到是王安石的家眷,心裏不樂,便見形色,勉強笑道:“姐姐認識的人真多。”
楚雲兒微微一笑,道:“我哪裏有福能認識王丞相,不過剛才王丞相家的兩位公子過去,我略有點眼熟,所以才知道。”
旁邊有幾個進香的女子聽楚雲兒說起王家公子,已是嘰嘰喳喳說起來:“聽說王家二位衙內,可都是世間少有的才俊。”
“是啊,我聽說王家大公子在聖上麵前,也是說得上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