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聽一個儒生說道:“我們幾個是潭州的舉子,因出來遊學,聽說京師西南有座白水潭學院,是石公子明親自講學,便想請問一聲,這白水潭學院該怎麽走?離此處又有多遠?”

    張有福笑道:“幾位公子,這可不巧了,那石秘校是大宋少有的人物,聽說他老人家要開堂授課,十多天便招齊八百學生,便在九月二十一日,白水潭學院已經開學了。”

    “這倒不妨,我輩兼程趕來,想那石山長也不能拒我們於千裏之外。”

    “隻聽說學院的校舍已滿,幾位公子若能在白水潭村民家租間房子住,亦是可以隨班就讀的。不過小的聽說因學生太多,那石秘校已是忙不過來了,他們肯不肯再收人,非小的所能知。”張有福倒是一番好意。

    一個茶博士過來笑道:“小人可聽說白水潭學院山規森嚴,學生不讀滿三年,不能卒業。”

    那幾個讀書人顯是頭一迴聽說這規矩,有人便笑問:“茶博士是否弄錯?這個規矩卻從未聽說過。”

    茶博士見他們不信,便搖頭晃腦地賣弄道:“幾位公子想是外地人,不知道石秘校多大的名聲。那是皇上屢召不起的人,崇政殿對答,賜進士及第,紫金魚袋,可以隨時出入禁中侍讀,這白水潭學院五個大字,亦是當今親手所書,規矩自然不是別處可以相比的。”

    張有福聽他說到“紫金魚袋”,心中一動,不禁向石越望了一眼,迴頭又聽茶博士說道:“便是白水潭學院的考試方法,亦是別處不能比的。”

    那幾個讀書人見他所說與傳言相合,不禁信了幾分,便有人問道:“不知它的考試方法,又有何不同之處?”

    茶博士勾起他們興趣來了,卻又支支吾吾顧左右而言它,不肯就說。那幾個讀書人出外遊曆久了,自然知道他的意思,便有人拿了幾文錢塞到他手裏。茶博士把錢一捏,笑著道了謝,方繼續說道:“小的有一個表親正巧也在白水潭學院讀書,故於他們的山規也略知一二。聽說學院裏邊,先生不稱先生,稱做教授。每學年結束,由教授出問題二十道,答對十五道方能通過。”

    “這也平常。”一個書生不以為然地笑道。

    “這還沒完呢。這二十道隻是普通的問答,通過之後,教授便會出五道更難的題目,當麵對答,答對三道,稱為‘及格’。這算是第二關過了。第三關則是由同窗出題,考試之前,每個學生都必須出三道題,由教授核準,若是某人出的題目太容易,則罰他勞作一周,責令重出——幾位想想,都是心高氣傲的讀書公子,哪個能丟得起這個臉?因此出的題目必是難的。而後便於這些題目中,每個人隨便挑出二十道作答,答對十五道,便算通過第三關。”那茶博士口沫橫飛,引得一眾客人都傾耳相聽,石越見他說得如此明白,心裏也覺得挺有意思。

    旁邊不免有人搭話:“茶博士,你說得也太繁瑣了吧?聽說過四道考試三道考試,無非是詩賦文章,哪有這樣的?”

    茶博士不屑的看了那人一眼,說道:“這不難能顯出白水潭的高明來?這並非小的胡說,他們山規上寫得明白的。若是不信,可自己去看。”

    “依我的看法,這是石山長故意如此,眾位想想,他學院考試方法如此困難,那些能夠卒業的學生,能有多大的聲譽呀?便是比太學,也要強許多。”

    “那不能比,太學的那是直接可以做官的。”

    “你知道個甚,太學做官好還是考進士做官好?這白水潭學院出來的學生,考個進士還不容易?”

    “非也……”

    ……

    一眾旁觀的食客開始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侍劍是小孩脾氣,幾乎想去搭話,石越趕忙給擋住了。桑五隻是一邊聽著一邊憨笑。三個人正埋頭喝酒吃飯,忽聽有人在旁邊說道:“這位公子請了。”石越愕然抬頭,卻見一個人正抱拳朝自己說話,此人三十來歲,中等身材,白衣長袍,麵容清矍,隻是眼簾低垂,好似沒有睡醒的樣子。

    “這位兄台是叫我嗎?”

    “正是。”那人嘴角流露出一絲淡淡的笑容。不知道怎的,石越一看這笑容,心裏就下意識的想到一個詞——“奸笑”,手不自覺地摸了摸錢包,一麵笑道:“不知有何賜教?”

    “在下潘照臨,草字潛光,真定府人。因見公子氣度不凡,故此冒昧打擾。”

    “原來是潘先生,在下便是開封府人,石越,草字子明。”石越連忙起身抱拳還禮。

    潘照臨似乎並不太意外,眼角有意無意地瞟了石越的金魚袋一眼,笑道:“原來是名動天下的石公子,在下真是失禮了,我從杭州遊曆至此,本想明日去白水潭拜會,不料今晚在此邂逅。”

    “不敢。”石越連忙謙道。其時士大夫邂逅相交,傾蓋如故,本是平常之事,便如當日石越大相國寺與唐棣等人相交,一見便如莫逆。侍劍極會察言觀色,早已讓人給潘照臨置了座,請他坐下。因聽到潘照臨剛從杭州過來,石越便笑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的風物想是極好的。”他卻沒注意當時尚無這句民諺。

    “三秋桂子,十裏荷花,美人柔夷,才士風流,如此而已。”潘照臨似乎永遠是沒有睡醒的模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哦,如此而已?那麽不知天下何處可當先生一讚呢?這汴京城如何?”石越看他神色,頗覺有趣,一麵親自給他滿了一杯酒,一麵笑道。

    “汴京城外表繁華似錦,卻是一隻大蛀蟲。舉國稅入,全聚於此,就為了‘繁華似錦’四字。燕雲已為敵有,所幸者,契丹無雄主,大宋無大災,一朝有變,此地必為他人所有。”潘照臨冷笑一聲,把杯子裏的酒一飲而盡。

    這一番話卻讓石越聽得暗暗驚心,對這個潘照臨也頓時刮目相看,隻不知這個人是何來曆,有何用意。便試探著問道:“若真如此,以先生之見,可有何良策?”

    潘照臨見石越並不反駁自己,心中暗暗點頭,口裏歎道:“自古書生空議論,食肉良臣少奇謀。便有禦敵之策,又能如何?”

    “當今明主在上,布衣上書,一朝便可為天子近臣,何憂報國無門?”石越越發不知道他的來意了,二人相交未深,此人說話卻句句帶著禁忌,讓石越摸不著頭腦。“如今朝廷方與西夏交戰,韓丞相親赴陝西,皇上亦親自主持武舉,此國家用人之際,足下大有為之時也。”

    “潘某非有韓信之材,在下所學,是張良、陳平一路,不遇其人,終是無用。”潘照臨聽石越勸他赴軍前效力,不由啞然失笑。

    “那……”

    潘照臨略一遲疑,他見石越言語之中小心謹慎,也知道此時二人交淺言深,多有不便,便說道:“此處非說話之處,潘某今夜就此告辭,改日必當登門拜訪,再談今日之事。”說罷長揖到地,告辭而去。

    7

    潘照臨數語之中,就說出大宋幾處關鍵的弱點,幾乎道出了宋朝的未來,給石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石越內心也非常盼望與他再次相會。不料此後幾天,潘照臨卻似乎是就此消失。

    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去,很快就到了立冬。石越迴到宋代,也有足足一年了。這段時間裏,白水潭學院又多了沈括、範鎮等幾個老師。沈括對於石越的“石學”,早有研習,與石越相見甚為投機,兼之又是奉旨講學,且白水潭學院客座教授的薪酬頗為豐厚,因此對於到白水潭學院上課非常積極。石越有了這個好助手,壓力頓時大減。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短短幾天之內,沈括又向石越推薦了如蘇頌[25]等一大批科學素養非常深的人前來兼課,白水潭學院已漸漸稱得上人文薈萃了。

    這一日因為皇帝下詔要大宴群臣,因此石越一大早就趕到尚書省,在宰相的帶領下,和文官們一起給太皇太後、皇太後、皇帝上壽,然後一起去大相國寺祈福。石越對這些禮儀繁多的活動毫無興趣,隻是循規蹈矩地跟著眾人一起參加而已。

    此時朝中局勢風雲變換。九月十三日推薦王安石的宰相曾公亮辭職,十月份另一位宰相陳升之的母親也因病去逝丁憂。眼見宰相職位全部空缺,一方麵是王安石躊躇滿誌地等待著升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為真正的宰相,名正言順地推行政策主張;一方麵卻是朝中大臣對王安石的專權越發不滿,許多原來支持王安石的大臣一步步走向新黨的對立麵,緊張氣氛與日俱增。在這樣的情況下,石越非常不願意參加朝廷的任何活動,生怕不小心被卷入新舊黨的政治鬥爭之中。

    從大相國寺迴來後,石越正準備去尚書省都廳赴宴,不料立時便有中使來傳,說皇帝召見。疲憊不堪的石越也隻得強打精神去見皇帝。

    他跟著宦官從右掖門進宮,不料剛走到右長慶門,便遇上王安石和曾布,此外還有一個四十多歲的官員,和王安石邊說邊笑,看樣子也是去見駕的。石越心裏暗叫一聲“倒黴”,卻也隻好恭恭敬敬地向王安石行禮參拜。宋朝宰執地位崇高,號稱“禮絕百僚”,石越也不敢不敬。但王安石對他卻格外客氣,熱情地把他扶起來,笑道:“子明不必多禮,是皇上召見吧?”

    “下官正是奉詔見駕。”石越勉強擠出一絲笑容答道。

    那個四十多歲的官員看見石越年輕,又見王安石對石越甚是禮遇,正暗暗驚訝,卻聽到王安石提到石越表字,也連忙近前拱手笑道:“原來這位就是名滿天下的石子明石秘校,在下鄧綰,現為寧州通判,幸會,幸會。”

    石越一時也想不起來鄧綰是誰,但對方如此熱情,他也隻得隨聲應酬道:“原來是鄧通州[26],幸會。”

    曾布知道石越多半不知道鄧綰此人,便在旁邊笑著介紹:“鄧通州言時政十多條,極受皇上嘉納。”

    卻不防旁邊殺出一個程咬金來,冷笑著譏道:“不知是皇上嘉納,還是參政嘉納?”

    石越不料有人竟敢當麵諷刺王安石,循聲望去,認得是開封府知府劉庠,他與王安石一向不和。在劉庠後麵,還跟著蘇軾等幾個開封府官員。

    王安石青著臉向他望去,劉庠隨隨便便地給王安石行了一禮,說道:“今日佳節,參政不必如此作態,劉某比不得鄧通州,一心隻想做館閣,下官大不了不當官,有話卻是要直說的。”

    “劉希道,你辱人太甚了。”被人幾次三番當麵羞辱,鄧綰臉上也掛不住了,禁不住發作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是麽?我有什麽辱人的麽?鄧通州不是說‘笑罵隨人,好官我當’麽?在下不過笑罵而已,不會妨礙鄧通州做好官的。”劉庠夾槍帶棍的罵了迴去。

    鄧綰臉上一陣紅一陣白,身子氣得發抖。王安石勃然大怒:“劉庠,你麵辱大臣,太放肆了。我要參劾你!”

    劉庠滿不在乎地一笑,昂首抱拳說道:“悉聽尊便。”說罷便揚長而去。

    石越第一次親身體會這些大臣水火不容的感覺,心裏不由得有些佩服劉庠這份膽識,但表麵卻隻能不動聲色,他故意保持著一定的距離,跟著怒氣衝衝的王安石向集英殿走去。

    進到集英殿中,隻見皇帝坐在龍椅之上,正笑嗬嗬地和幾位大臣說話;石越又用目光尋找劉庠,卻發現他一臉從容地站在文官行列之中。

    眾人給皇帝行禮完畢,王安石便厲聲奏道:“啟稟陛下,臣有事啟奏。”

    趙頊見他臉色不豫,不由怔道:“參政有何事?”

    “陛下,臣要彈劾權知開封府劉庠無禮,麵辱大臣。”王安石聲色俱厲。

    趙頊未及答話,劉庠已是主動出列,亢聲說道:“陛下,臣也有事上奏,臣要彈劾寧州通判鄧綰諛事執政,參知政事王安石青苗法擾民不便!”聲氣高亢,毫不退讓。

    眼見一個歡歡喜喜的宴會,就要變成大臣相互攻伐的廷辯,年輕的皇帝心裏不痛快到了極點。他沉下臉說道:“劉庠,你不是禦史,鄧綰是不是諛事執政,不必你來說。”轉過來又對王安石說道:“參政先說,劉庠怎麽個無禮法?”

    王安石便將右長慶門之事說了,鄧綰早已出列跪倒,哭道:“請皇上為臣做主。”

    劉庠冷眼看著他哭鬧,重重哼了一聲,罵道:“小人!”

    “劉庠,你說什麽!”趙頊不敢相信地看著劉庠。

    “臣說鄧綰是小人。”劉庠昂然答道。

    “看來王安石說你麵辱大臣,沒有冤枉你呀!”趙頊氣得站了起來,厲聲問道。

    “迴陛下,若是鄧綰這種人也配稱大臣,臣羞與之為伍!”劉庠硬生生頂了迴去,讓許多人為他暗暗捏了一把冷汗。

    “好啊,他不配稱大臣,你配是吧?你倒說說看……他怎麽個不配法,你又怎麽個配法!”趙頊怒極反笑,他已認定鄧綰是支持新法的能臣,這件事不過是反對派借故生事,所以格外生氣。

    “陛下,鄧綰上書言事,說什麽王安石是伊尹,已是可恥。慶州之役,朝廷重邊事,他上書本是言邊事,因王安石不在,宰相陳升之、參政馮京擬讓他去邊疆,材有所用。鄧綰不樂,有人問他想當什麽官,他自謂當為館閣,甚至於想做諫官,因此媚事王安石。臣聞參政王安石輪值,立刻改授其集賢校理、檢正中書孔目房公事,過兩日就會宣布。其鄉人笑罵,鄧綰竟笑說,笑罵由你,好官我自為之。此無恥之尤也。”

    石越此時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心中也覺得鄧綰實在有點無恥。正想著這事要如何收場,卻見翰林學士範鎮出列奏道:“陛下,鄧綰其人如此無恥,宜貶斥之,不可使列於朝廷。前者,鄧綰上書,雲青苗法在寧州實行以來,百姓歡欣鼓舞,他說以一州觀之,知一路皆然,以一路觀之,知全國皆然。實則青苗法擾民不便,天下鹹知,鄧綰其人,所言實不可信。請陛下明察,早廢青苗法,則國家幸甚。”

    他話一說完,殿中嘩啦啦跪倒十多人,一起請皇帝廢除青苗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宋·大結局(全15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越並收藏新宋·大結局(全15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