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是事關自己的親外甥,一聽說方紹有計策,糜竺立時精神為之一振,急問道:“什麽計策,中正你快說啊。”


    方紹手中沒有羽扇,但仍學著諸葛亮的樣子擺了擺手,示意糜竺不用著急,龐統就不爽了,道:“你就別學你這老師賣關子了,有什麽計策趕緊道來。”


    方紹這時又換上一副迫不得已的樣子,為難的說道:“這條計策嘛,有用倒是有用,隻是有失君子之風,若非萬不得已,最好還是不要用的好。”


    這時,諸葛亮眼眸微動,似乎猜到了幾分,忽然間詭秘的笑了一笑。


    方紹一看他這副表情,便歎了聲,道:“看來先生已經猜到了,那好,我就如實說了吧。我這條計策其實也簡單,隻要我們能廣散流言,說是主公打算立少將軍為世子,如此一來,必會掀起一片反對之聲,到時我們再借機以穩定臣民之心來勸說大王盡快立嗣,想必大王便不敢再拖延了。”


    方紹此言一出,其餘那二人恍然而悟,而諸葛亮則是會心一笑,顯然這計策正如他所料。


    方紹說罷之後,趕緊又補充道:“雖說咱們是為大王好,但卻會連累少將軍無辜受累,所以我說這計策不太厚道,我看呀,還是要慎用才是。”


    他嘴裏說得好似乎很無奈,但其實早就對劉封心存顧忌,此人雖然勇武剛烈,但姓情卻極是傲慢浮躁,當初攻漢中之戰時,方紹與之共事過一段時間,更是隱隱覺得,以此人的姓格,將來隻怕早晚會成禍患。一旦出事,無論對於他們荊州集團,還是漢中王的大業,都將是一種威脅,與其這般,倒不如早除之。


    那邊龐統卻敲打著案幾,冷笑道:“我倒覺得這是條好計策,而且還是條一石二鳥的妙計呢。”


    “一石二鳥之計?何來的二鳥啊?我怎麽不知道。”方紹開始裝糊塗。


    龐統道:“這頭一鳥,自然就是你所說的迫使大王立嗣了,想那少將軍畢竟是大王養子,大王若無血親之子的話,立其為嗣倒也無可非厚,如今既有兩個親生的兒子,卻又流傳出要立養子為嗣的流言,必然會在群臣間造誠仁心不穩,介時為了安定人心,大王自然就不得不立早立嗣子,以平息流言。”


    諸葛亮笑道:“這一鳥中正已說過了,你何必重複一遍,就直接說你這二鳥吧。”


    “急什麽急,你讓我喘口氣嘛。”龐統抱怨著,端起茶來潤了潤嗓子,接著道:“少將軍是什麽姓格,我想你們都也知道,如今大王尚在,勉強還能鎮得住他。若是哪一天大王那個了,試問他會甘心情願的臣服於小他十幾歲的弟弟手下嗎?”


    方紹心裏邊鬆了口氣,自己擔心之事借龐統說了出來,於他而言,也不失為“一石二鳥”。


    這邊龐統說罷,那邊糜竺表情馬上激動起來,忙不迭道:“士元言之有理呀,這孩子兒時沉默寡言,倒還算沉穩,隻是這麽多年來,多半是給大王寵慣了,姓子越來越放肆,誠如士元所言,將來若是大王那個了,必然無人能製呀。”


    看來,他二人是讚成方紹的計策了。


    這時,方紹反而又裝著萬分為難起來,道:“可是,就算如此,這畢竟是大王的家事,咱們這般挑撥他們的父子關係,是不是有點有失人臣之道呢。”


    一直在旁靜靜傾聽諸葛亮開口了,他很淡然的道:“大王身係天下安危,他的家事既是天下之事,而阿泰公子是否能登上儲嗣之位,同樣也係著我們荊襄士人的利益安危,我一點是無須置疑的。至於少將軍,如果他認清楚自己的身份,好好收斂自己的姓子,安分守己的話也就罷了,可是現在的他,顯然不大情願委屈了自己,這樣的話,我們也就不能坐視不顧了。”


    有了諸葛亮話,方紹便寬心了,遂道:“如此說來,先生你也力主此事了?”


    諸葛亮微微點頭,道:“這件事咱們主要是為阿泰公子設想,至於少將軍,也算給他一點警示,若然經此一事,他還沒有收斂的話,咱們便可再進一步有所計劃。”


    幾個荊徐集團的頭頭們私下商定了這般計策,於是,不久之後,南鄭之中便是流言四起,說什麽漢中王之所以遲遲不肯立世子,說是認為兩位親子年紀尚幼,不便為嗣,其實是有養子劉封為世子的念頭,還說什麽荊徐士人與兩位小公子關係密切,漢中王要為劉封鋪路,有意要打壓荊襄士人。


    流言很快從南鄭散播而出,用不著多久,就連荊州也是傳得沸沸揚揚。而鎮守荊州的關羽聞知此等流言,更是很自覺的配合著方紹的計策,親自給劉備送了一封信去,委婉的質問他這大王兄長,是否真的有想要立養子為世子的打算。


    收到這封信沒多久,劉備便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姓,劉備自己也知道,他立足爭天下的根本在於荊州,如今就連荊州也受到流言的影響,文武官員開始心懷猜忌,這般事態,他自然不可輕視。


    於是,他不得不召見了諸葛亮等要臣商議此事,但似乎他也猜到幾分流言的背後所在,故而也將法正一同召來。


    “諸位愛卿,目下兩州之間,不知為何忽然流言四起,攪得人心沸然,諸位可有應對之策?”


    麵對劉備的發問,諸葛亮裝著無辜的樣子,反問道:“不知大王所指的流言是什麽?”


    劉備輕咳了一聲,道:“自然是關於封兒的事,孔明軍師想必早有耳聞了吧。”


    諸葛亮恍惚而悟,道:“原來是這件事,其實嘛,亮以為這流言也並非無風而起。”


    劉備一怔,道:“孔明軍師此話怎講?”


    諸葛亮道:“如今大王建國稱王,諸般王國之製皆已齊全,卻隻沒有立王世子,故是群臣才會心存疑惑,這般的話,流言自然就起來了。”


    劉備眉頭暗暗一皺,道:“那依軍師之見,又當如何平息。”


    不待諸葛亮開口,龐統便道:“這個簡單,大王有阿泰公子這個親生嫡長子在,立其為世子之後,這流言自然就不攻自破了,而那些心懷非份之想的人,自然也就斷了念頭,群臣的疑惑必也隨之煙銷雲散了。”


    龐統當然不會傻到指明道姓,不過劉備一聽這話,自然知道“心懷非份之想的人”暗指的是誰。


    他的臉色微微有變,顯然龐統的話觸動了他的神經。不過,劉備畢竟是劉備,並非那麽容易就著道的,於是他又將目光轉向了法正,道:“孝直,依你之見呢?”


    法正也不含糊,直然道:“其實以大王如今之春秋正盛,也不必急於立世子,何況兩位公子年紀都還很小,立早了的話,萬一讓他們過早的就背負著王世子的重責,似乎也不利於成長。”


    法正竟然用“春秋正盛”來形容劉備,這讓方紹差點笑出聲來,這馬屁拍得還真是夠假的,不過假歸假,反而沒人能夠反駁,就算是劉備自己,當然也不會承認自己從生理上來講,已經是“曰暮西山”了。


    法正果然是抓住年紀這件事來做文章,而且他還特意隻提兩位公子,而不提阿泰一人,顯然表示他認為兩位公子擁有平等的繼承權,也就委婉的表明,吳夫人肚子裏那未出世的孩子,如果是個男孩的話,那便與阿泰和阿鬥一樣擁有平等的繼承權。


    法正的借口早在他們的計劃之中,方紹在諸葛亮的暗示下,當即道:“誠如孝直所言,阿泰公子的年紀雖然尚幼,但若不立其為世子,又如何能平息這流言,若不平息這流言,群臣皆懷有疑惑,又如何能一心一意的為大王的北伐大計設想。”


    方紹這話與其是在說給法正聽,倒不如是在說給劉備聽,果然,一提及此事,劉備的表情馬上為之一動。


    法正被堵得一時無話可說,這邊荊州幾人,心裏無不暗自得意,心想著這一番算計八成是得手了。


    隻是,法正沉默了半晌,卻道:“正有一計,倒是可平息這場流言。”


    正自暗中得意的方紹不由一怔,而劉備則是喜上眉梢,忙道:“孝直有何良策?”


    法正遂道:“前者孟子度北攻東三郡之後,宜都這個要地,就一直未有合適的人選鎮守。此地北可通東三郡,西據三峽之險要,東連南郡,是為要害也,大王正需一位既信得過,又可獨擋一麵的人前去鎮守,正以為,派少將軍去是最合適不過了。而若少將軍離開益州,不再跟隨大王左右,如此明了的暗示,眾人的疑惑自然也就沒了。”


    法正此言一出,方紹是既驚訝又感慨,心中暗忖:“法孝直這家夥真是厲害呀,想不到他還有此一手,這下有點失算了呢。”


    而法正則暗中得意:“哼哼,將來吳夫人若是誕下一位公子,我還怕這劉封成了絆腳石呢,今天正好借此將會,將他發配出去,既阻止了你們想立阿泰公子為世子的算計,又消除了一樁隱患,這正是一石二鳥啊,嘿嘿……”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臥龍助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謝王堂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謝王堂燕並收藏三國之臥龍助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