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在京城那會兒,兩人的感情還屬於剛剛挑明曖昧的明朗期,那這趟江南之行,就正式進入了蜜月期。
古家侍衛及時趕到後,至少清安這裏心裏安定了許多,倒不是說她不信任顧牧,但不信任顧牧的手下是肯定的,沒看顧牧就是被屬下出賣才差點搭上了性命嗎?
三更時分,就算是夜夜笙歌的媚語樓,也停止了紙醉金迷、驕奢淫逸的生活,迴歸了夜的寧靜。
顧牧的後院,分成了兩部分,顧牧住在前麵,清安住在後麵,畢竟兩人連口頭婚約都沒有,有些該遵守的禮節還是不能無視的。
顧牧並沒有睡下,他的傷勢雖然嚴重,但隻要清醒脫離了那段危險期,便能使用鷹衛內部專屬的藥,內服外敷,恢複得很快,起碼能支撐他一天清醒五六個時辰。
他的臥房內側,有一道掩在畫軸後的不起眼的門,每日夜深人靜時,安北都通過這道門來到他房中,向他匯報消息。
罪證保全並送往京城,並不意味著,江南就沒事了。
“自從尊主您失蹤後,我命人鎖拿了所有知曉您行蹤的鷹衛,共六人,全部羈押在詔獄內,等著尊主您審判。”
能知曉顧牧行蹤的,無一不是鷹衛中位高權重的高層,更是顧牧的心腹,顧牧當日被人追殺,便知道有鷹衛高層背叛,而這個人,很可能就是自己相對信任的心腹,他傷心憤怒也不至於,隻是覺得自己還是過於心慈手軟了,等事情一過,鷹衛內部必然要麵臨一次不亞於此次江南地震的大清洗,到時候,自是一番血流成河,正好可以肅清鷹衛內與他理念不甚相同的同伴,這些人雖然不會背叛鷹衛,但卻不能保證不背叛他這個鷹主!
如此一分析,也差不多鎖定了嫌疑人,而安北是心腹中的心腹,更是江南鷹衛的總負責人,他若是背叛了,那整個江南的局麵絕不可能如現在這般,起碼顧牧這邊的傷亡並不算慘重,對方明顯是想借著渾水摸魚除掉顧牧,隻不知是顧牧的私人恩怨,還是被人發現了顧牧的第二重身份,將計就計!
“我如今沒精力做這事,交給你,甭管是清查背景還是順藤摸瓜,還是威逼利誘,總之,我隻要結果,安北,希望你這次不要讓本尊失望!”
顧牧語氣不輕不重地道。
在南華州地界上發生了泄露他身份導致他被追殺的事,安北身為江南總負責人,卻絲毫沒有察覺上報,亦有失職之嫌,對追查兇手的任務自然是責無旁貸。
甚至安北還要感激靖安郡主,若不是有靖安郡主在這裏安撫尊主這頭喜怒無常的海東青,他隻怕也要和那六個人下場一樣,就算最後逃脫了審判,也再也不會被重用,而身為一名鷹衛,失去了生存的價值,他活著還有什麽意義?或者說,他還有什麽資格活著?
安北撲通一聲跪了下來,深深地垂下了頭,“屬下萬死,定會將功贖罪,請尊主放心。”
顧牧冷哼了一聲,放不放心,不是嘴說的算,還是要看安北的行動。
“京城可有什麽消息傳來?”
“有!”
安北條理分明地開口,“包括蘇誌在內的所有囚犯都已經押解迴京,共經曆十三場刺殺,其中通政司使以及南華州通判重傷,蘇誌輕傷,迴京後,皇上直接命令壓入天牢,著三司會審,舒王日前被皇上禁足,誠王表麵上因為蘇誌,也閉門不出,但鷹衛查到,兩人不約而同自閉門戶的前一天,兩人都去了皇覺寺,一個為子女祈福,一個代母妃供奉經文,當時,靖安郡主就在山上為其父母誦經齋戒。”
“另外,副統領特意來信,提到京中有一則流言甚囂塵上,是關於靖安郡主的,說靖安郡主八字過硬,克父母雙親,克丈夫子女,鷹衛們私下追查,發現此流言是工部主事趙衛東放出,而趙家,則是淑妃娘家範家的附庸。誠王曾派人跟蹤郡主,在皇覺寺時,郡主得慧空大師批命,鷹衛不敢靠近,因此內容不詳,副統領懷疑誠王的人發現了這道批命,才故意針對郡主,放出流言阻止郡主嫁人!”
顧牧聽完後沒說話,神情在燈光的明滅中不怒不喜,半晌,冷哼了一聲,眼底閃過一道獰色,“老頭糊塗了,刻意放縱這兩人的私心,想幹什麽?老子一退再退,再退下去,真給人當病貓了!”
安北撩了撩眼皮,“您一日為鷹衛尊主,便要一日向他們低頭,在他們眼裏,您就是再退一萬步,也是理所應當,為臣子的本分,難道還指望他們感激您不成?”
自家主子什麽都好,就是沒有野心,或者說,主子的野心,都用在了獨善其身上,如果能借著靖安郡主刺激主子奮起,就算主子過分看重郡主,稍嫌兒女情長了些,似乎也不是什麽壞事!
主子手中也不是沒有可以抗衡其他王爺的力量!
顧牧冷冷地看了安北一眼,他不是第一個鼓動自己的屬下,但卻是第一個讓他開始動搖的,不為別的,隻為自己已經退無可退,卻依然被步步緊逼,他若是再退,就等於把自己的命運束手交給旁人去主宰,到時候,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別說保護安兒了,便是自保也難。
不過,這些心理,他並不打算告訴旁人。
“繼續關注京城,有風吹草動,立即報上來。”
……
冬日的京城幹冷肅殺,北風唿嘯,天空藍得如同千年玄冰,幽冷空寂,卻凍不熄那一股從江南吹來的令人惶惶不可終日的燥風!
連續一個月,連京城裏最不關心政治的百姓們都發現了不對。
本該蕭條的冬季,偏偏不斷有馬車出入城門,拖著沉重的車轅,匆匆忙忙,遮遮掩掩,時不時被風撩起的車簾後,各種木箱匣子若隱若現,營造出了一種虛假的熱鬧喧囂,不但不讓人歡欣鼓舞,反而令人心生疑慮,患得患失起來。
街上連堪稱京城一景的紈絝子弟們都銷聲匿跡,稍微有點政治頭腦或者敏銳度的各大世家都恨不得緊門閉戶,把家中不成器的子弟看守得堪比死刑犯般嚴厲,生怕他們在這個節骨眼上鬧出禍事,連累家族!
再後來,不斷有囚車進入京城,囚車內,都是江南各級重要官員,曾經隻聞其名不見其人的大人物們,一個個如同被放了血的鵪鶉似的,縮在囚車的一腳,呆滯、絕望地等待著皇帝的宣判。
領頭的,赫然是赫赫有名的江南總督範誌,花白的須發散亂不堪,平靜的麵容後透出一抹心灰意冷,當囚車經過被重兵把守的蘇府外大街時,蘇誌也禁不住抬起鎖著重枷的雙手,緊握住囚車的粗木圍欄,雙目蘊淚,愧疚,憂慮,悔恨、無奈等等情緒交織在眼底,張了張口,卻發不出一絲聲音來。
蘇府外兩邊各列著一隊鎧甲鮮明的禁衛軍,看似大門緊閉,內中更是番役無數,各門把守,蘇府內的人一步也不能亂走,一個個如同失了精氣神的傀儡,早已不複誠王母族的榮光。
蘇府是勳貴出身,當年老國公爺隨著開國先祖打天下,等太祖坐穩江山後,少不得封了個國公,一時間顯赫無匹,傳了三四代後,爵位遞減,蘇府後人又沒能立下天大的功勞保住先祖的基業,雖還有偌大的國公府架子,內囊早已盡了,蘇府如今的當家人不過是末等的將軍爵位,好歹宮裏有個淑妃和誠王,朝堂上有個江南總督蘇誌,即便整個家族都在走下坡路,一時間也看不出頹喪來,在京城依舊排得上二流世家。
在蘇誌被押解迴京前,景帝已經收到了顧牧冒死保住的罪證,帝王一怒,血流漂杵,景帝這一次再不肯和稀泥,而是攜雷霆之怒,直接發落了牽連此中的各大世家豪門!
蘇府的老少爺們,連同其他世家的男丁,全部被帶走,關進了天牢,女眷姑娘們情節嚴重的,也被帶走關進了女牢。
其餘年紀不夠的,寄宿親眷家的,著實茫然無辜的,便鎖在了一個院子裏,雖沒有半分為難,然而這些嬌滴滴的夫人姑娘們,哪裏受的住這番驚嚇?前後不過半個月,便有好幾位奶奶姑娘驚嚇而亡,令人唏噓不已。
一時間,京城裏風聲鶴唳。
誠王府中,誠王的書房傳來一陣劈裏啪啦的瓷器碎裂聲,以及壓抑兇狠的詛咒,守門的兩個心腹長隨苦笑著對視了一眼,卻是半個字都不敢說,主子最近諸事不順,莫名其妙被皇上處罰,禁足不能出門,大權在握的二舅舅忽然鋃鐺入獄,被押解迴京,也不知道會不會連累到王爺,外家突然被抄家,男丁入獄,女眷被關,王爺找人走後門,居然被人擋了迴來,隨後就傳出,蘇府就死了一個表小姐,一個庶小姐。
這麽多晦氣事聚在一起,主子發發脾氣也正常,隻要不是把火氣發到他們這些下人身上,他們也是顧不得勸主子保重身體了。
舒王府中,舒王雖然同樣被禁閉,卻不像誠王那樣宛若困獸,基本上他已經肯定,他完全就是被誠王給牽累了,那天他玩玩不該去皇覺寺,就算他將功贖罪及時地匯報了靖安郡主丟失的事,也擋不住父皇一時的厭煩,所以,暫時被禁閉家中,不去招父皇的眼,對他來說,反而是好事。
而江南那邊傳來的消息,也讓他心驚肉跳,慶幸自己在皇子中地位不高,以至於收買官員也收買不到位高權重的,不過是幾個小蝦米塞在江南,傳遞傳遞消息,不敢做太多,因此僥幸沒被卷入其中,自己也算是逃過一劫。
勇王府中,一向以沉穩豪爽著稱的勇王,這段時間混得可謂是風生水起,出盡風頭,跟他憋著勁的舒王和誠王都閉門不出,景帝也表現出了對他的格外看重,也難怪他眉宇間難掩那股誌得意滿。
倒是勇王妃,在妯娌中一向是透明人,長得不出挑,性情不出挑,在她身上,兩個字可以形容得淋漓盡致——“中庸”,就這麽一位貫徹中庸之道的女子,卻是皇室中難得的幸福王妃,真的與勇王琴瑟和鳴,恩愛不移,府裏的側妃侍妾完全就是擺設,還不是她耍手段壓下去的,而是勇王真心愛重她,為她而疏遠別人。
便是為了勇王的這份心,她也是要傾心報答的,眼見勇王情緒不很妥當,整個勇王府,也唯有她敢於直接去點醒勇王,“夫君不可大意,臣妾雖不通朝政,卻也明白旁的道理,父皇有長壽之相,如今爭得越激烈的,隻怕越難笑到最後,縱然三弟和四弟都失去了資格,下麵也還有五弟六弟七弟,太子被廢後,夫君地位等同長子,卻擋不住父皇更疼愛幼子。”
勇王抓著勇王妃的手把玩,一邊笑著搖頭道,“慧娘說得有理,隻是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除了三弟四弟,我那另三個弟弟倒不足為慮,六弟一向唯我馬首是瞻,他又沒什麽心機,將來做個賢王,也有一番兄友弟恭的名聲,七弟為人憨厚,文不成武不就,一向是人雲亦雲,父皇便是看中老五,也不會看中他,且林太傅又是個滑不溜手的老狐狸,最是不肯沾皇家是非,七弟也不足為慮——”
勇王妃眸光一閃,聽出了他話裏的意思,“夫君的意思是,五弟……”
勇王的笑容淡了淡,“倘若老五的身體再健康三分,他便是我的心腹大患!你不知道,他,背景可不簡單!”
勇王妃有些疑惑,她嫁進皇家的時間也不短了,可卻從未聽說深居簡出、閑散無權的五王爺有什麽獨特背景。
“世人都道老五的母妃明昭儀是病逝,其實,她是救駕而死,當年父皇遇險,明昭儀代替父皇飲下了一杯毒酒,導致明昭儀早產生下老五,自身也支持不住,拖了三天才閉眼,總算沒讓老五背上克母的名聲,也是她的一片慈母之心,也因此,在這幾個兒子中,若說父皇最看重的是太子,那麽他最心疼的,卻不是身為老麽的老七,而是體弱多病的老五,若不是老五的身體太差,經不起丁點勞心勞神,太子被廢後,這儲君之位我們誰也別想爭,它隻會屬於老五。
除了老五的母妃外,老五的母族顧家,也不容小覷,顧家如今的家主顧承泰,那可是一腳踏勳貴、一腳踩清流的角色,顧承泰父親是侯爵,娶了衍聖公孔家的嫡小姐,生了顧承泰這根獨苗,顧承泰自己爭氣,考了狀元、入了翰林,又娶了一位清流世家的千金,把顧家和清流牢牢地綁在了一起,偏偏他是勳貴世家中難得出息的人物,在勳貴中也頗有影響力,他大兒子繼承了他的人脈和頭腦,精明非凡,小兒子看似紈絝,卻是京中所有紈絝子弟的頭,這些紈絝子弟,哪個不是家中實權人物的心尖子,要不然能一個個寵成祖宗?顧牧這份人脈,我也是琢磨了許久才明白,你說,這樣的人物,若是要幫著外甥往上爬,我的勝算有多少?”
勇王這一番話說下來,勇王妃心裏也掀起了波瀾,不免對那位看著跟權力完全不搭邊的五弟有了一番全新的認識,隻是——“夫君說得這些固然有道理,不過前提是五弟的身子別這麽破敗,但既然這個條件不可能成真,夫君又有什麽可擔憂的?”
勇王聽了,想了想也是釋然一笑,“慧娘說得對,我卻是杞人憂天了。”
勇王口中的五王爺蕭珫,早在兩個月前,就因為舊疾複發,去了京郊溫泉莊子養病,這是年年都會發生的事,尋常到眾人已經習以為常,壓根不去注意了,如今的京城,早就亂成了一團。
與蕭珫一母同胞的端寧公主,這段時間,日子也很不好過。
古家侍衛及時趕到後,至少清安這裏心裏安定了許多,倒不是說她不信任顧牧,但不信任顧牧的手下是肯定的,沒看顧牧就是被屬下出賣才差點搭上了性命嗎?
三更時分,就算是夜夜笙歌的媚語樓,也停止了紙醉金迷、驕奢淫逸的生活,迴歸了夜的寧靜。
顧牧的後院,分成了兩部分,顧牧住在前麵,清安住在後麵,畢竟兩人連口頭婚約都沒有,有些該遵守的禮節還是不能無視的。
顧牧並沒有睡下,他的傷勢雖然嚴重,但隻要清醒脫離了那段危險期,便能使用鷹衛內部專屬的藥,內服外敷,恢複得很快,起碼能支撐他一天清醒五六個時辰。
他的臥房內側,有一道掩在畫軸後的不起眼的門,每日夜深人靜時,安北都通過這道門來到他房中,向他匯報消息。
罪證保全並送往京城,並不意味著,江南就沒事了。
“自從尊主您失蹤後,我命人鎖拿了所有知曉您行蹤的鷹衛,共六人,全部羈押在詔獄內,等著尊主您審判。”
能知曉顧牧行蹤的,無一不是鷹衛中位高權重的高層,更是顧牧的心腹,顧牧當日被人追殺,便知道有鷹衛高層背叛,而這個人,很可能就是自己相對信任的心腹,他傷心憤怒也不至於,隻是覺得自己還是過於心慈手軟了,等事情一過,鷹衛內部必然要麵臨一次不亞於此次江南地震的大清洗,到時候,自是一番血流成河,正好可以肅清鷹衛內與他理念不甚相同的同伴,這些人雖然不會背叛鷹衛,但卻不能保證不背叛他這個鷹主!
如此一分析,也差不多鎖定了嫌疑人,而安北是心腹中的心腹,更是江南鷹衛的總負責人,他若是背叛了,那整個江南的局麵絕不可能如現在這般,起碼顧牧這邊的傷亡並不算慘重,對方明顯是想借著渾水摸魚除掉顧牧,隻不知是顧牧的私人恩怨,還是被人發現了顧牧的第二重身份,將計就計!
“我如今沒精力做這事,交給你,甭管是清查背景還是順藤摸瓜,還是威逼利誘,總之,我隻要結果,安北,希望你這次不要讓本尊失望!”
顧牧語氣不輕不重地道。
在南華州地界上發生了泄露他身份導致他被追殺的事,安北身為江南總負責人,卻絲毫沒有察覺上報,亦有失職之嫌,對追查兇手的任務自然是責無旁貸。
甚至安北還要感激靖安郡主,若不是有靖安郡主在這裏安撫尊主這頭喜怒無常的海東青,他隻怕也要和那六個人下場一樣,就算最後逃脫了審判,也再也不會被重用,而身為一名鷹衛,失去了生存的價值,他活著還有什麽意義?或者說,他還有什麽資格活著?
安北撲通一聲跪了下來,深深地垂下了頭,“屬下萬死,定會將功贖罪,請尊主放心。”
顧牧冷哼了一聲,放不放心,不是嘴說的算,還是要看安北的行動。
“京城可有什麽消息傳來?”
“有!”
安北條理分明地開口,“包括蘇誌在內的所有囚犯都已經押解迴京,共經曆十三場刺殺,其中通政司使以及南華州通判重傷,蘇誌輕傷,迴京後,皇上直接命令壓入天牢,著三司會審,舒王日前被皇上禁足,誠王表麵上因為蘇誌,也閉門不出,但鷹衛查到,兩人不約而同自閉門戶的前一天,兩人都去了皇覺寺,一個為子女祈福,一個代母妃供奉經文,當時,靖安郡主就在山上為其父母誦經齋戒。”
“另外,副統領特意來信,提到京中有一則流言甚囂塵上,是關於靖安郡主的,說靖安郡主八字過硬,克父母雙親,克丈夫子女,鷹衛們私下追查,發現此流言是工部主事趙衛東放出,而趙家,則是淑妃娘家範家的附庸。誠王曾派人跟蹤郡主,在皇覺寺時,郡主得慧空大師批命,鷹衛不敢靠近,因此內容不詳,副統領懷疑誠王的人發現了這道批命,才故意針對郡主,放出流言阻止郡主嫁人!”
顧牧聽完後沒說話,神情在燈光的明滅中不怒不喜,半晌,冷哼了一聲,眼底閃過一道獰色,“老頭糊塗了,刻意放縱這兩人的私心,想幹什麽?老子一退再退,再退下去,真給人當病貓了!”
安北撩了撩眼皮,“您一日為鷹衛尊主,便要一日向他們低頭,在他們眼裏,您就是再退一萬步,也是理所應當,為臣子的本分,難道還指望他們感激您不成?”
自家主子什麽都好,就是沒有野心,或者說,主子的野心,都用在了獨善其身上,如果能借著靖安郡主刺激主子奮起,就算主子過分看重郡主,稍嫌兒女情長了些,似乎也不是什麽壞事!
主子手中也不是沒有可以抗衡其他王爺的力量!
顧牧冷冷地看了安北一眼,他不是第一個鼓動自己的屬下,但卻是第一個讓他開始動搖的,不為別的,隻為自己已經退無可退,卻依然被步步緊逼,他若是再退,就等於把自己的命運束手交給旁人去主宰,到時候,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別說保護安兒了,便是自保也難。
不過,這些心理,他並不打算告訴旁人。
“繼續關注京城,有風吹草動,立即報上來。”
……
冬日的京城幹冷肅殺,北風唿嘯,天空藍得如同千年玄冰,幽冷空寂,卻凍不熄那一股從江南吹來的令人惶惶不可終日的燥風!
連續一個月,連京城裏最不關心政治的百姓們都發現了不對。
本該蕭條的冬季,偏偏不斷有馬車出入城門,拖著沉重的車轅,匆匆忙忙,遮遮掩掩,時不時被風撩起的車簾後,各種木箱匣子若隱若現,營造出了一種虛假的熱鬧喧囂,不但不讓人歡欣鼓舞,反而令人心生疑慮,患得患失起來。
街上連堪稱京城一景的紈絝子弟們都銷聲匿跡,稍微有點政治頭腦或者敏銳度的各大世家都恨不得緊門閉戶,把家中不成器的子弟看守得堪比死刑犯般嚴厲,生怕他們在這個節骨眼上鬧出禍事,連累家族!
再後來,不斷有囚車進入京城,囚車內,都是江南各級重要官員,曾經隻聞其名不見其人的大人物們,一個個如同被放了血的鵪鶉似的,縮在囚車的一腳,呆滯、絕望地等待著皇帝的宣判。
領頭的,赫然是赫赫有名的江南總督範誌,花白的須發散亂不堪,平靜的麵容後透出一抹心灰意冷,當囚車經過被重兵把守的蘇府外大街時,蘇誌也禁不住抬起鎖著重枷的雙手,緊握住囚車的粗木圍欄,雙目蘊淚,愧疚,憂慮,悔恨、無奈等等情緒交織在眼底,張了張口,卻發不出一絲聲音來。
蘇府外兩邊各列著一隊鎧甲鮮明的禁衛軍,看似大門緊閉,內中更是番役無數,各門把守,蘇府內的人一步也不能亂走,一個個如同失了精氣神的傀儡,早已不複誠王母族的榮光。
蘇府是勳貴出身,當年老國公爺隨著開國先祖打天下,等太祖坐穩江山後,少不得封了個國公,一時間顯赫無匹,傳了三四代後,爵位遞減,蘇府後人又沒能立下天大的功勞保住先祖的基業,雖還有偌大的國公府架子,內囊早已盡了,蘇府如今的當家人不過是末等的將軍爵位,好歹宮裏有個淑妃和誠王,朝堂上有個江南總督蘇誌,即便整個家族都在走下坡路,一時間也看不出頹喪來,在京城依舊排得上二流世家。
在蘇誌被押解迴京前,景帝已經收到了顧牧冒死保住的罪證,帝王一怒,血流漂杵,景帝這一次再不肯和稀泥,而是攜雷霆之怒,直接發落了牽連此中的各大世家豪門!
蘇府的老少爺們,連同其他世家的男丁,全部被帶走,關進了天牢,女眷姑娘們情節嚴重的,也被帶走關進了女牢。
其餘年紀不夠的,寄宿親眷家的,著實茫然無辜的,便鎖在了一個院子裏,雖沒有半分為難,然而這些嬌滴滴的夫人姑娘們,哪裏受的住這番驚嚇?前後不過半個月,便有好幾位奶奶姑娘驚嚇而亡,令人唏噓不已。
一時間,京城裏風聲鶴唳。
誠王府中,誠王的書房傳來一陣劈裏啪啦的瓷器碎裂聲,以及壓抑兇狠的詛咒,守門的兩個心腹長隨苦笑著對視了一眼,卻是半個字都不敢說,主子最近諸事不順,莫名其妙被皇上處罰,禁足不能出門,大權在握的二舅舅忽然鋃鐺入獄,被押解迴京,也不知道會不會連累到王爺,外家突然被抄家,男丁入獄,女眷被關,王爺找人走後門,居然被人擋了迴來,隨後就傳出,蘇府就死了一個表小姐,一個庶小姐。
這麽多晦氣事聚在一起,主子發發脾氣也正常,隻要不是把火氣發到他們這些下人身上,他們也是顧不得勸主子保重身體了。
舒王府中,舒王雖然同樣被禁閉,卻不像誠王那樣宛若困獸,基本上他已經肯定,他完全就是被誠王給牽累了,那天他玩玩不該去皇覺寺,就算他將功贖罪及時地匯報了靖安郡主丟失的事,也擋不住父皇一時的厭煩,所以,暫時被禁閉家中,不去招父皇的眼,對他來說,反而是好事。
而江南那邊傳來的消息,也讓他心驚肉跳,慶幸自己在皇子中地位不高,以至於收買官員也收買不到位高權重的,不過是幾個小蝦米塞在江南,傳遞傳遞消息,不敢做太多,因此僥幸沒被卷入其中,自己也算是逃過一劫。
勇王府中,一向以沉穩豪爽著稱的勇王,這段時間混得可謂是風生水起,出盡風頭,跟他憋著勁的舒王和誠王都閉門不出,景帝也表現出了對他的格外看重,也難怪他眉宇間難掩那股誌得意滿。
倒是勇王妃,在妯娌中一向是透明人,長得不出挑,性情不出挑,在她身上,兩個字可以形容得淋漓盡致——“中庸”,就這麽一位貫徹中庸之道的女子,卻是皇室中難得的幸福王妃,真的與勇王琴瑟和鳴,恩愛不移,府裏的側妃侍妾完全就是擺設,還不是她耍手段壓下去的,而是勇王真心愛重她,為她而疏遠別人。
便是為了勇王的這份心,她也是要傾心報答的,眼見勇王情緒不很妥當,整個勇王府,也唯有她敢於直接去點醒勇王,“夫君不可大意,臣妾雖不通朝政,卻也明白旁的道理,父皇有長壽之相,如今爭得越激烈的,隻怕越難笑到最後,縱然三弟和四弟都失去了資格,下麵也還有五弟六弟七弟,太子被廢後,夫君地位等同長子,卻擋不住父皇更疼愛幼子。”
勇王抓著勇王妃的手把玩,一邊笑著搖頭道,“慧娘說得有理,隻是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除了三弟四弟,我那另三個弟弟倒不足為慮,六弟一向唯我馬首是瞻,他又沒什麽心機,將來做個賢王,也有一番兄友弟恭的名聲,七弟為人憨厚,文不成武不就,一向是人雲亦雲,父皇便是看中老五,也不會看中他,且林太傅又是個滑不溜手的老狐狸,最是不肯沾皇家是非,七弟也不足為慮——”
勇王妃眸光一閃,聽出了他話裏的意思,“夫君的意思是,五弟……”
勇王的笑容淡了淡,“倘若老五的身體再健康三分,他便是我的心腹大患!你不知道,他,背景可不簡單!”
勇王妃有些疑惑,她嫁進皇家的時間也不短了,可卻從未聽說深居簡出、閑散無權的五王爺有什麽獨特背景。
“世人都道老五的母妃明昭儀是病逝,其實,她是救駕而死,當年父皇遇險,明昭儀代替父皇飲下了一杯毒酒,導致明昭儀早產生下老五,自身也支持不住,拖了三天才閉眼,總算沒讓老五背上克母的名聲,也是她的一片慈母之心,也因此,在這幾個兒子中,若說父皇最看重的是太子,那麽他最心疼的,卻不是身為老麽的老七,而是體弱多病的老五,若不是老五的身體太差,經不起丁點勞心勞神,太子被廢後,這儲君之位我們誰也別想爭,它隻會屬於老五。
除了老五的母妃外,老五的母族顧家,也不容小覷,顧家如今的家主顧承泰,那可是一腳踏勳貴、一腳踩清流的角色,顧承泰父親是侯爵,娶了衍聖公孔家的嫡小姐,生了顧承泰這根獨苗,顧承泰自己爭氣,考了狀元、入了翰林,又娶了一位清流世家的千金,把顧家和清流牢牢地綁在了一起,偏偏他是勳貴世家中難得出息的人物,在勳貴中也頗有影響力,他大兒子繼承了他的人脈和頭腦,精明非凡,小兒子看似紈絝,卻是京中所有紈絝子弟的頭,這些紈絝子弟,哪個不是家中實權人物的心尖子,要不然能一個個寵成祖宗?顧牧這份人脈,我也是琢磨了許久才明白,你說,這樣的人物,若是要幫著外甥往上爬,我的勝算有多少?”
勇王這一番話說下來,勇王妃心裏也掀起了波瀾,不免對那位看著跟權力完全不搭邊的五弟有了一番全新的認識,隻是——“夫君說得這些固然有道理,不過前提是五弟的身子別這麽破敗,但既然這個條件不可能成真,夫君又有什麽可擔憂的?”
勇王聽了,想了想也是釋然一笑,“慧娘說得對,我卻是杞人憂天了。”
勇王口中的五王爺蕭珫,早在兩個月前,就因為舊疾複發,去了京郊溫泉莊子養病,這是年年都會發生的事,尋常到眾人已經習以為常,壓根不去注意了,如今的京城,早就亂成了一團。
與蕭珫一母同胞的端寧公主,這段時間,日子也很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