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會以後,楚麗華和青雲飛帶著雙胞胎和小七散步,孟憲祥和蘭芝去過二人世界了。
溜達溜達著,楚麗華感覺有點餓了。青雲飛就說跟孟憲祥他們說一聲,今天在外麵吃吧。
——“也好,我們好久沒有在外麵吃飯了。”
楚麗華有些小興奮。
可,興奮持續的太短。
青雲飛問她想吃什麽,楚麗華看了看,選了一家人流量還可以的。
他們進去以後,青雲飛問楚麗華,“你想吃什麽?”
楚麗華懵了,陌生的城市,陌生的餐館,這裏會有炒土豆絲這種全國通用菜嗎?
她看著牆上花裏胡哨的菜譜,也是兩眼一抹黑,她根本不知道上麵都有啥啊!怎麽蒙了?
猶豫了很久,楚麗華艱難開口,“我也不知道。”
青雲飛突然冒出一句,“沒有一個想吃的嗎?你不會是看不見吧?”
楚麗華點頭,又低聲說,“嗯,是的。”
——“那要不要我一個個給你念呢?”
楚麗華感動,“好啊!”
青雲飛突然歎了一口氣,“走,不吃了!”
楚麗華腦袋“嗡嗡”的,推著雙胞胎跟在後麵出了飯店。
一路上,青雲飛一句話也不說。楚麗華感覺氣氛好怪異。
——“你的眼睛怎麽越來越差了,那麽大的字,你居然都看不到了!”
說完這句,青雲飛不等楚麗華說話,又快步抱著小七走了。
楚麗華趕緊推著車跟上去。
——“也不知道我這兩個孩子……唉!”
青雲飛一臉痛苦。
楚麗華渾身直起雞皮疙瘩,以前給自己念菜單的是青雲飛嗎?難道也是吳銘,自己記錯了?
為什麽?都在一起生活了那麽久,青雲飛還是突然就介意自己的眼睛了呢?
那個字真的很大嗎?
為什麽自己就是看不清呢?
楚麗華渾身發冷,現在雙胞胎還沒事,以後……會不會……
楚麗華不敢往下想,她害怕了。也後悔了。
當時怎麽就……
自己這樣的人,是不是就該孤獨終老呢?
前久不還有某個地方的民政局拒絕給殘疾人夫妻辦理結婚手續嗎?
或許……
楚麗華腦袋嗡嗡的,耳朵裏也是嘰嘰的,剛才自信滿滿給一眾“盲友”演講的那種感覺,蕩然無存了。
楚麗華腦海裏突然有句,“圈子不同,不必強融!”
難道,她和青雲飛注定是兩個世界的人嗎?
雙胞胎怎麽辦?
小七,蘋果,橘子(青雲飛給雙胞胎小名取名蘋果,橘子,都是他愛吃的水果。)媽媽該怎麽選擇呢?
雖然不要一有事就想著分開,要去修複,可是,該怎麽修複呢?
兩個不同地域,不同性格,不同……男女之間就是最大的不同吧?
等等,這好像就不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區分了吧?這應該算是什麽?生物科學。
那如果從科學的角度,到底該怎麽去區分關於男女關係的好壞呢?
性格、收入、受教育程度,等等,好像,這些都不是科學範疇的吧?
楚麗華在想,她現在正處於一個愛情關係之中,有一位配偶。兩人之間的關係不太好了。
那到底,這是因為對方不行,自己不行,還是別的原因呢?
楚麗華腦海裏迴想著前兩天偶然看到的一門剛剛興起的學問,叫“關係學”,專門研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這個不是民間的那種公眾號關係學,而是用科學方法搞研究,大約算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
研究者認為他們在過去二十年來積累了足夠多過硬的研究和知識,現在終於可以叫“關係科學”了。
當時,楚麗華一笑置之,現在真是個什麽都講科學的年代。
而現在,或許可以暫時緩解自己當下的燃眉之急。到底以後要怎麽和青雲飛相處。
楚麗華把雙胞胎推到一塊安全的地帶,蹲下來,在自己平時聽的幾個app上來迴用關鍵詞“關係科學”來進行搜索,終於,她找到了。
打開音頻,開始認真的聽起來。
這個研究是關係科學的一個裏程碑,論文發表在了《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據說這基本上是社會科學論文的最高規格。
這篇論文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它薈萃分析了43項研究,總共調查了11,196對戀人和夫婦,有將近一百位研究者共同署名,想要迴答一個人們總在問自己的問題——
決定浪漫關係好壞的,到底什麽因素最重要?
研究者使用問卷調查的方式,統計了大約六十多個因素,包括像激情、互相支持、衝突、年齡、收入、受教育程度、權力等等,基本上一般人能想到的都統計到了。
為了確保數據可信,其中43%的被研究對象還被在間隔了一段不短的時間後重新訪問了一次。
所有這些因素被分成了兩類,一類是描寫個人的因素,一類是在這個關係中的行為模式。
比如像性格特點、年齡、收入、受教育程度這些,就是個人因素,說的是這個人是個什麽人;
而像是否支持對方、是否信任對方、有沒有愛,這些則是關係中的行為模式。
能專門把“關係中的行為模式”這個因素給列出來,這是科學家的高明之處。
老百姓選擇相親對象一般都是看個人因素,通常是設定若幹個硬指標;什麽學曆以上,什麽年齡以下,有時候寫得好的征婚廣告還會描寫一下自己的性格特征和對對方性格的期待。其實這些都是在選“人”,而不是選“關係”。
其實已經有很多人意識到,好人在這個特定關係中不一定有好的行為模式。
可能一個人自身的各項指標都不怎麽樣,但是對自己的戀人特別好。可能一個人在所有人麵前的性格都很好,唯獨對自己的妻子非常冷漠。
不過統計上來說,好人似乎也更容易有好的行為模式。那這個關聯度到底是怎樣的呢?你說到底是個人因素重要,還是關係行為模式重要呢?
楚麗華正準備好好分析一下,青雲飛屬於那種,一個來電就打斷了她的思路了。她隻能找接起電話來。
溜達溜達著,楚麗華感覺有點餓了。青雲飛就說跟孟憲祥他們說一聲,今天在外麵吃吧。
——“也好,我們好久沒有在外麵吃飯了。”
楚麗華有些小興奮。
可,興奮持續的太短。
青雲飛問她想吃什麽,楚麗華看了看,選了一家人流量還可以的。
他們進去以後,青雲飛問楚麗華,“你想吃什麽?”
楚麗華懵了,陌生的城市,陌生的餐館,這裏會有炒土豆絲這種全國通用菜嗎?
她看著牆上花裏胡哨的菜譜,也是兩眼一抹黑,她根本不知道上麵都有啥啊!怎麽蒙了?
猶豫了很久,楚麗華艱難開口,“我也不知道。”
青雲飛突然冒出一句,“沒有一個想吃的嗎?你不會是看不見吧?”
楚麗華點頭,又低聲說,“嗯,是的。”
——“那要不要我一個個給你念呢?”
楚麗華感動,“好啊!”
青雲飛突然歎了一口氣,“走,不吃了!”
楚麗華腦袋“嗡嗡”的,推著雙胞胎跟在後麵出了飯店。
一路上,青雲飛一句話也不說。楚麗華感覺氣氛好怪異。
——“你的眼睛怎麽越來越差了,那麽大的字,你居然都看不到了!”
說完這句,青雲飛不等楚麗華說話,又快步抱著小七走了。
楚麗華趕緊推著車跟上去。
——“也不知道我這兩個孩子……唉!”
青雲飛一臉痛苦。
楚麗華渾身直起雞皮疙瘩,以前給自己念菜單的是青雲飛嗎?難道也是吳銘,自己記錯了?
為什麽?都在一起生活了那麽久,青雲飛還是突然就介意自己的眼睛了呢?
那個字真的很大嗎?
為什麽自己就是看不清呢?
楚麗華渾身發冷,現在雙胞胎還沒事,以後……會不會……
楚麗華不敢往下想,她害怕了。也後悔了。
當時怎麽就……
自己這樣的人,是不是就該孤獨終老呢?
前久不還有某個地方的民政局拒絕給殘疾人夫妻辦理結婚手續嗎?
或許……
楚麗華腦袋嗡嗡的,耳朵裏也是嘰嘰的,剛才自信滿滿給一眾“盲友”演講的那種感覺,蕩然無存了。
楚麗華腦海裏突然有句,“圈子不同,不必強融!”
難道,她和青雲飛注定是兩個世界的人嗎?
雙胞胎怎麽辦?
小七,蘋果,橘子(青雲飛給雙胞胎小名取名蘋果,橘子,都是他愛吃的水果。)媽媽該怎麽選擇呢?
雖然不要一有事就想著分開,要去修複,可是,該怎麽修複呢?
兩個不同地域,不同性格,不同……男女之間就是最大的不同吧?
等等,這好像就不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區分了吧?這應該算是什麽?生物科學。
那如果從科學的角度,到底該怎麽去區分關於男女關係的好壞呢?
性格、收入、受教育程度,等等,好像,這些都不是科學範疇的吧?
楚麗華在想,她現在正處於一個愛情關係之中,有一位配偶。兩人之間的關係不太好了。
那到底,這是因為對方不行,自己不行,還是別的原因呢?
楚麗華腦海裏迴想著前兩天偶然看到的一門剛剛興起的學問,叫“關係學”,專門研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這個不是民間的那種公眾號關係學,而是用科學方法搞研究,大約算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
研究者認為他們在過去二十年來積累了足夠多過硬的研究和知識,現在終於可以叫“關係科學”了。
當時,楚麗華一笑置之,現在真是個什麽都講科學的年代。
而現在,或許可以暫時緩解自己當下的燃眉之急。到底以後要怎麽和青雲飛相處。
楚麗華把雙胞胎推到一塊安全的地帶,蹲下來,在自己平時聽的幾個app上來迴用關鍵詞“關係科學”來進行搜索,終於,她找到了。
打開音頻,開始認真的聽起來。
這個研究是關係科學的一個裏程碑,論文發表在了《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據說這基本上是社會科學論文的最高規格。
這篇論文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它薈萃分析了43項研究,總共調查了11,196對戀人和夫婦,有將近一百位研究者共同署名,想要迴答一個人們總在問自己的問題——
決定浪漫關係好壞的,到底什麽因素最重要?
研究者使用問卷調查的方式,統計了大約六十多個因素,包括像激情、互相支持、衝突、年齡、收入、受教育程度、權力等等,基本上一般人能想到的都統計到了。
為了確保數據可信,其中43%的被研究對象還被在間隔了一段不短的時間後重新訪問了一次。
所有這些因素被分成了兩類,一類是描寫個人的因素,一類是在這個關係中的行為模式。
比如像性格特點、年齡、收入、受教育程度這些,就是個人因素,說的是這個人是個什麽人;
而像是否支持對方、是否信任對方、有沒有愛,這些則是關係中的行為模式。
能專門把“關係中的行為模式”這個因素給列出來,這是科學家的高明之處。
老百姓選擇相親對象一般都是看個人因素,通常是設定若幹個硬指標;什麽學曆以上,什麽年齡以下,有時候寫得好的征婚廣告還會描寫一下自己的性格特征和對對方性格的期待。其實這些都是在選“人”,而不是選“關係”。
其實已經有很多人意識到,好人在這個特定關係中不一定有好的行為模式。
可能一個人自身的各項指標都不怎麽樣,但是對自己的戀人特別好。可能一個人在所有人麵前的性格都很好,唯獨對自己的妻子非常冷漠。
不過統計上來說,好人似乎也更容易有好的行為模式。那這個關聯度到底是怎樣的呢?你說到底是個人因素重要,還是關係行為模式重要呢?
楚麗華正準備好好分析一下,青雲飛屬於那種,一個來電就打斷了她的思路了。她隻能找接起電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