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都在番茄讀書,當然我沒有時間拿文字慢慢咀嚼,一般都是聽。


    沒事就掛著耳機,甚至上街一個人的時候也是掛著聽,如果覺得重要的東西漏了,還會退迴去重新聽這章。


    書有歌功頌德的,有力爭時弊的,有經濟學基礎理論的,有底層邏輯的。


    看了這麽多,發現很多作者都有傾向性。


    也就是偏見,這和每個人的境遇,背景,寫作目的有關。


    所以兼聽則明,我一般都是抱著批判地態度看書,東西方文化的碰撞,誰說的有理就采納,沒理就嘲笑一下淺薄。


    然後和同事探討一下,這種生活其實也蠻有趣的。


    由於還要迴家帶娃,就是給娃娃讀英文的繪本,所以有了餘暇時間還要看英文版的網絡小說。畢竟再苦也不能苦教育。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付出肯定是有的,但收獲也是蠻大的。


    有一本書講金錢和權力兩個製衡才有公平,也就是二元論。


    有的書講金錢是一般等價物,是每個人都要維護的價格尺度,所以最公平。


    我認為權力有時來自血緣,有時來自奮鬥和機遇,嚴格意義上說,離老百姓太遠,獲得也不易。


    我就不追求權力,但我追求金錢,君子愛財 取之有道,也不違法亂紀,畢竟是草根,離權力太遠,但我的日子依舊活得逍遙。


    我不認為權力應該幹涉金錢,但可以維持秩序,這也就是平台的作用。


    也不是說拜金,隻是我也隻能夠得著。


    沒有錢,可以去搬磚,可以去打工,混職級。


    但沒有權,我不可能換祖宗,也不可能重迴名校然後穿越迴年輕時代,我也不是讀書的料。


    所以我隻能用金錢換時間,就是交換,買菜,買書,買遊戲,買一切可以買的東西。除了這個我沒有其他途徑。


    金錢可以續命,因為人的時間是有限的,用錢把別人的勞動成果買過來,我就不用自己動手了。


    供給與需求可以幫我延長壽命,不需要浪費時間自己種大米,不然還得養魚養蝦,搞不好還得去海裏摸螃蟹。


    我比較信奉經濟學,它使我富足,不用挨餓受凍。


    當然你說現代社會怎麽會沒有最低保障。


    這個就是投資悖論,很多投資都是一夜變負翁。


    背著幾百萬的債,我看你怎麽瀟灑。


    年輕的時候一個朋友對我說,你寫作得罪人,小心眾叛親離,其實我一點都不擔心,朋友也可以買,你不知道嗎。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知識可以用金錢買,而知識可以幫人避坑,特別是精研人性和群體行為的經濟學,這種專業分析誰不想要,而且還可以打免費廣告。


    具體操作就是人家想幹什麽,例如炒股,買房,升職,加薪,拉關係,我就告訴他用經濟學分析的原理。


    這樣就有點先知的味道。


    其實很簡單,無非是人做事,天在看,人符合人性,經濟學分析的很透徹。天在看,就是趨勢,經濟學理論也有講述,蝴蝶效應,骨牌效應,康德周期。無非就是繁榮期,衰退期,蕭條期,複蘇期,周而複始。


    然後再加一個政治經濟學的大圈圈,小圈圈,核心支持者,備選支持者,和普通支持者,還有就是外圍人員。


    這些理論基本可以涵蓋大部分問題。


    思想的精髓就是實踐,成就人家,也成就自己,哈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職場小聰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翟曉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翟曉鷹並收藏職場小聰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