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裏,他頓了頓,咽了口唾沫,看了看周烈鋒的臉色。
他見周烈鋒依然恭恭敬敬的站著,看不出臉上有什麽特別的表情,便接著說道:“不過這蜀錦在我們這裏也是限製銷售的稀缺貨色,不容易買到的。”說到這裏,他又頓了頓,看了一眼周烈鋒,見他依然沒有什麽特別的表示,隻好繼續說下去,“以前我也不好麻煩賢侄,隻是這次賢侄你正好下山辦事,賢侄,你看你能不能讓令尊大人幫我買輛匹蜀錦?”
說完,滿臉堆笑,小心的抬頭看著周烈鋒的臉。突然他像是剛剛想起來似的,從懷裏摸出兩張銀票來:“賢侄,這是買蜀錦的銀子,應該是夠了,要是不夠,賢侄你先替我墊上,師伯我迴頭補給你,若是多了,也不必找了。”
他接著又迴頭對身後站著的弟子道:“胡牛!”那弟子上前一步,把手裏拿著的一根方竹杖遞給他,他一手接過來,鄭重其事的對周烈鋒說道:“這是我往年外出辦事得到的一根方竹,我又請了高手匠人把它做成了一柄杖中劍,也算是個稀奇的物件,見了你的父親,代我奉上,並代我向他致意。”說著,他又輕輕地摩挲了一下,把他遞給了周烈鋒。
周烈鋒見那竹杖暗沉碧綠如一塊碧玉雕成,估計被二長老不知把玩了多少次,已形成十分光滑瑩潤的包漿。這竹杖四方形的杖身,四角鈍圓,顯得十分樸拙雅致。雖然二長老說它是柄杖中劍,但不細看的話,整個竹杖渾然一體,根本看不出劍柄的所在。
周烈鋒心知這必然是二長老的心愛之物,欲待不接,又覺得不妥,隻好恭恭敬敬接過。卻把另一隻手遞過來的銀票推了迴去。
“這柄杖中劍我就代家父收下了,銀票就免了,兩匹蜀錦師侄還是能孝敬得起師伯的。”
“那就拜托賢侄你了,替我多多拜上你的父親。”二長老也沒有多做推讓,說完話,十分歡喜的轉身迴去了。
周烈鋒也一手拿著杖中劍往山下走去。
他一頭走,心裏卻一邊想到,二長老怎麽這般不著調?自己是奉了師命下山去參加武林大會的,這是關乎門派聲譽和在武林中的地位的大事,他竟然把自己叫迴來請托私事。
直到此時,他才在心裏對二長老進行了腹誹。這也正是他的師父八難真人對他寄予厚望的原因之一。
周烈鋒這人,若隻看外表,長得高大威猛,眾人對他的第一印象必然是直率豪爽,覺得他心裏若有什麽事必然會不加掩飾的直接說出來,脾氣也必然暴躁,點火就著。
但實則不然,這些都隻是他的表象,俗話說“人不可貌相”,這句話在他的身上得到了極好的體現,他的內心和外表恰成反比,沉穩無比,絕不會因為任何事而輕易衝動,反而常常十分隱忍。
當然,他的為人宅心仁厚,隱忍多半是為了給人麵子,另一麵則是他一貫處事沉穩的習慣使然。這都使得他平日裏為人處世重而有威,令人敬服。
這次也是同樣。他心裏雖覺得二長老事情做得有些離譜,卻並沒有當著他的麵表示出來,甚至沒有讓他察覺到絲毫不妥,反而讓他迴去的時候歡天喜地的。
上山下山一來一迴雖耽誤了些時間,但耽擱的時間也不算太長,本來周烈鋒也能在當天趕迴江津縣。隻是當他趕到江邊的渡口時已沒有了渡船——估計渡船上原來的船工已經被紅胡子強盜在搶船時殺掉了——所以,等他搭乘從雲南前來參加武林大會的武林人士的船隻趕到江津縣的時候,已是官榮、張冰影他們上岸一天之後的事了。
船一靠岸,他便辭別了船上雲南點蒼山七絕宮掌門滄浪真人大弟子弄鶴劍客等一幹青年好手,急匆匆的往守備府趕去了。
他一路上未做停留,所以並不知道官榮被紅胡子強盜傷了的事情。
一進守備府,府裏靜悄悄的,既沒看見他的父親周守備,也沒有見到他的師弟官榮,隻是見到了母親。
寒暄已畢,母親告訴他武林大會還有一月就要舉行了,各路武林英豪紛紛趕來,他的父親這幾日都在張縣令那裏協助接待,所以並不在家。
周烈鋒問起官榮,他的母親畢竟是婦道人家,平日裏多在家中,對外麵的信息也不太留意,剛開始的時候,隻說並沒有見這個人來。
周烈鋒不由得急了,心道難道師弟半路上出了什麽事不成。便問起母親最近可發生過什麽事情不曾。他的母親這才想起有個年輕人在渡船上被紅胡子強盜刺穿了胸背的事情,跟周烈鋒一說,周烈鋒看時間人物都對的上,就猜到了這受傷的人就是師弟官榮無疑。後來聽母親說他雖受了這樣嚴重的傷,卻並無大礙,才放下了心。又問母親知不知道他現在在哪裏,他母親說那人好像是和縣令的女兒一塊迴來的,大概是去了縣令府裏吧。說到這裏,他的母親對他說,你也該去縣令那裏走走,和縣令的千金多多親近,聽你父親說這次你們都下山迴來了,要把你們的事辦了。
周烈鋒似聽未聽的轉身出了守備府。他本想直接去張縣令那裏去找師弟官榮,不想半路上卻遇到了捎帶他過江的點蒼派七絕宮弄鶴劍客等人,他一開始在船上隻說了自己的門派師承,並未說明自己是守備公子,但現在又見了麵,打過招唿之後,他不免說明自己的身份,請他們去了江津縣最大的酒樓——望江樓,略盡地主之誼。
各大門派此時大多隻是派了弟子前來。一些離得遠的門派雖然他們的師尊也已經來了,但卻都停留在州城,專等大會的當天才出現。
因此此時的望江樓上,三層樓裏都坐滿了年輕的武林豪客。這些人或臨江獨酌,或三五成群——這往往是來自平日裏關係較近的門派——占據幾張桌子,旁若無人,高談闊論。這樣的景象這兩個月裏幾乎天天發生。
因此周烈鋒等人上樓並未引起人們的注意。
他見周烈鋒依然恭恭敬敬的站著,看不出臉上有什麽特別的表情,便接著說道:“不過這蜀錦在我們這裏也是限製銷售的稀缺貨色,不容易買到的。”說到這裏,他又頓了頓,看了一眼周烈鋒,見他依然沒有什麽特別的表示,隻好繼續說下去,“以前我也不好麻煩賢侄,隻是這次賢侄你正好下山辦事,賢侄,你看你能不能讓令尊大人幫我買輛匹蜀錦?”
說完,滿臉堆笑,小心的抬頭看著周烈鋒的臉。突然他像是剛剛想起來似的,從懷裏摸出兩張銀票來:“賢侄,這是買蜀錦的銀子,應該是夠了,要是不夠,賢侄你先替我墊上,師伯我迴頭補給你,若是多了,也不必找了。”
他接著又迴頭對身後站著的弟子道:“胡牛!”那弟子上前一步,把手裏拿著的一根方竹杖遞給他,他一手接過來,鄭重其事的對周烈鋒說道:“這是我往年外出辦事得到的一根方竹,我又請了高手匠人把它做成了一柄杖中劍,也算是個稀奇的物件,見了你的父親,代我奉上,並代我向他致意。”說著,他又輕輕地摩挲了一下,把他遞給了周烈鋒。
周烈鋒見那竹杖暗沉碧綠如一塊碧玉雕成,估計被二長老不知把玩了多少次,已形成十分光滑瑩潤的包漿。這竹杖四方形的杖身,四角鈍圓,顯得十分樸拙雅致。雖然二長老說它是柄杖中劍,但不細看的話,整個竹杖渾然一體,根本看不出劍柄的所在。
周烈鋒心知這必然是二長老的心愛之物,欲待不接,又覺得不妥,隻好恭恭敬敬接過。卻把另一隻手遞過來的銀票推了迴去。
“這柄杖中劍我就代家父收下了,銀票就免了,兩匹蜀錦師侄還是能孝敬得起師伯的。”
“那就拜托賢侄你了,替我多多拜上你的父親。”二長老也沒有多做推讓,說完話,十分歡喜的轉身迴去了。
周烈鋒也一手拿著杖中劍往山下走去。
他一頭走,心裏卻一邊想到,二長老怎麽這般不著調?自己是奉了師命下山去參加武林大會的,這是關乎門派聲譽和在武林中的地位的大事,他竟然把自己叫迴來請托私事。
直到此時,他才在心裏對二長老進行了腹誹。這也正是他的師父八難真人對他寄予厚望的原因之一。
周烈鋒這人,若隻看外表,長得高大威猛,眾人對他的第一印象必然是直率豪爽,覺得他心裏若有什麽事必然會不加掩飾的直接說出來,脾氣也必然暴躁,點火就著。
但實則不然,這些都隻是他的表象,俗話說“人不可貌相”,這句話在他的身上得到了極好的體現,他的內心和外表恰成反比,沉穩無比,絕不會因為任何事而輕易衝動,反而常常十分隱忍。
當然,他的為人宅心仁厚,隱忍多半是為了給人麵子,另一麵則是他一貫處事沉穩的習慣使然。這都使得他平日裏為人處世重而有威,令人敬服。
這次也是同樣。他心裏雖覺得二長老事情做得有些離譜,卻並沒有當著他的麵表示出來,甚至沒有讓他察覺到絲毫不妥,反而讓他迴去的時候歡天喜地的。
上山下山一來一迴雖耽誤了些時間,但耽擱的時間也不算太長,本來周烈鋒也能在當天趕迴江津縣。隻是當他趕到江邊的渡口時已沒有了渡船——估計渡船上原來的船工已經被紅胡子強盜在搶船時殺掉了——所以,等他搭乘從雲南前來參加武林大會的武林人士的船隻趕到江津縣的時候,已是官榮、張冰影他們上岸一天之後的事了。
船一靠岸,他便辭別了船上雲南點蒼山七絕宮掌門滄浪真人大弟子弄鶴劍客等一幹青年好手,急匆匆的往守備府趕去了。
他一路上未做停留,所以並不知道官榮被紅胡子強盜傷了的事情。
一進守備府,府裏靜悄悄的,既沒看見他的父親周守備,也沒有見到他的師弟官榮,隻是見到了母親。
寒暄已畢,母親告訴他武林大會還有一月就要舉行了,各路武林英豪紛紛趕來,他的父親這幾日都在張縣令那裏協助接待,所以並不在家。
周烈鋒問起官榮,他的母親畢竟是婦道人家,平日裏多在家中,對外麵的信息也不太留意,剛開始的時候,隻說並沒有見這個人來。
周烈鋒不由得急了,心道難道師弟半路上出了什麽事不成。便問起母親最近可發生過什麽事情不曾。他的母親這才想起有個年輕人在渡船上被紅胡子強盜刺穿了胸背的事情,跟周烈鋒一說,周烈鋒看時間人物都對的上,就猜到了這受傷的人就是師弟官榮無疑。後來聽母親說他雖受了這樣嚴重的傷,卻並無大礙,才放下了心。又問母親知不知道他現在在哪裏,他母親說那人好像是和縣令的女兒一塊迴來的,大概是去了縣令府裏吧。說到這裏,他的母親對他說,你也該去縣令那裏走走,和縣令的千金多多親近,聽你父親說這次你們都下山迴來了,要把你們的事辦了。
周烈鋒似聽未聽的轉身出了守備府。他本想直接去張縣令那裏去找師弟官榮,不想半路上卻遇到了捎帶他過江的點蒼派七絕宮弄鶴劍客等人,他一開始在船上隻說了自己的門派師承,並未說明自己是守備公子,但現在又見了麵,打過招唿之後,他不免說明自己的身份,請他們去了江津縣最大的酒樓——望江樓,略盡地主之誼。
各大門派此時大多隻是派了弟子前來。一些離得遠的門派雖然他們的師尊也已經來了,但卻都停留在州城,專等大會的當天才出現。
因此此時的望江樓上,三層樓裏都坐滿了年輕的武林豪客。這些人或臨江獨酌,或三五成群——這往往是來自平日裏關係較近的門派——占據幾張桌子,旁若無人,高談闊論。這樣的景象這兩個月裏幾乎天天發生。
因此周烈鋒等人上樓並未引起人們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