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對關羽,雖有敵之威勢,仍以貴賓相待,設宴款待,贈以蕩寇將軍、漢壽亭侯之封。


    即使關羽功名隨劉備占據荊益,曹公寵愛依然未減。


    直至得知劉備下落,他非但沒有阻撓,更慷慨以赤兔寶馬相贈。


    此等度量,何其宏偉壯哉?


    然如今事態已變,赤兔馬無緣歸屬關羽,隻因敖烈無意間改變的曆史,呂布尚在人世,與曆史上大為迥異。


    往事已遠,重說曹公。


    他一生崇尚節儉,卻又豪建銅雀台;性疑,預先設七十二疑塚防身後事,但對待關羽等良將則赤誠待之心。


    他誌在掌握天下大權,卻終身拒皇位於外;他視獻帝劉協如傀儡,卻以王侯之禮養活他,令劉備所謂“忠誠”顯得頗為黯淡。


    論武略,曹操數次以弱勢取勝,平定張繡,滅呂布,克袁術,敗袁紹,更遠伐烏桓,助天下歸一。


    於朝政,他倡儉樸,勵農開墾,推行屯田,用人唯才而不問親疏,奠定曹魏基石。


    固然殘酷一麵難逃世人指責,但從大局看,他在北方留下相對安穩的局麵,可稱政治奇才、權謀巨擘。


    故曹操此人,既含梟霸之誌,又有奸賊之行,而勇武英名亦無可抹去。


    世人對他的理解各有千秋,造就了曆史之謎。


    曹操的真實麵貌,猶如迷宮一般,隻待智者解謎。


    曹魏揮師九江之時,袁術麾下大將張勳早攜重兵在此等候。


    他遵袁術之命,以防為主。


    曹操觀察敵營後,並不急於交鋒,而是運籌帷幄,欲以借力打力,利用張勳對付顏良、文醜之五萬軍兵,全殲敵部。


    雙方心照不宣,戰場陷入詭異靜寂。


    對於張勳暫避戰火,橋瑁則身處水深火熱,對顏良、文醜的阻擋愈發艱巨。


    袁紹早已嚴令二人必勝,以重振威名。


    顏良、文醜未能盡悉,軍師審配則心知肚明。


    袁術叛逆篡位,袁紹視之為自證正義的機會。


    袁紹為擺脫敖烈事件的陰影,必在征討袁術時全力以赴,以求一舉消滅對方,昭示自己維護漢室之決心。


    審配有謀,令顏良、文醜各率兵兩萬,分進合圍,不斷侵擾橋瑁,適時調換主攻方向,使橋瑁疲於應對。


    無奈之下,橋瑁隻好固守營盤,忍受袁兵侮辱,一再克製,再也不敢出戰。


    此時,江東孫策正與袁術所派陳紀交鋒。


    地理位置優勢,使孫策在這場戰役中占據主動。


    以程普、周泰領先鋒,蔣欽、陳武作左輔,甘寧、魯肅鎮右翼,黃蓋壓後陣,周瑜、韓當及十幾位大將並步騭、闞澤等謀士領軍中堅,四萬五千兵卒奔赴壽春,銳不可當。


    除留守的張昭、張紘、諸葛瑾等人,孫策可謂傾巢而出。


    所以,孫策的進攻最具威猛,逼退陳紀,勝利在望。


    眼看袁術勢力即將潰敗,第六路軍韓暹受命巡察,及時支援,穩住戰局,勉強維持陳紀陣營的完整……


    江湖風起,袁術棋局早已布局深遠,各路英豪各懷心事,隻待時機。


    三支兵馬依命而動,算是暫時鉗製了袁紹、曹操、孫策三位霸主,然而剩下的勢力卻是各有盤算。


    袁術算計深遠,他人也不癡愚。


    劉表的使者黃祖,並非出於忠心而戰,暗藏異誌,有裂土為王之意,因而黃祖麾下隻重自我保全,根本不與袁術派來的陳蘭正麵交手,采用遊擊戰術騷擾陳蘭,略占些小利即撤,令陳蘭步步受阻,仿佛被束縛住了淩雲之翼,心中苦不堪言。


    至於前來代表著陶謙的劉備,更非輕易會意之人,劉備之心思深沉,在占地為王的野心上甚是執著,哪會跟袁術的部將雷薄決一死戰?況且他曆練十數載,在糜竺輔佐之下,才建立起這支形神俱備的軍隊,豈會輕率消耗在戰場上?這是他實現壯誌雄心的根本。


    若失去手中好不容易攢聚起的六千兵力,劉備如何推行下一步計劃?如何問鼎權力巔峰?


    於是,劉備行事比黃祖更審慎、更詭譎,忽而夜襲,忽而掠糧,皆出奇招,巧妙地遊走在避重就輕之間,力求自身實力不受損傷。


    他在一次次偷襲中開始積澱實力,悄然侵蝕雷薄部下的士兵,並納入麾下;慢慢地消耗其糧食儲備,同時也伺機奪取物資。


    劉備在這些突襲裏不僅未曾受損,反而隊伍愈加強盛,馬壯人強。


    在這紛擾背景下,戰局形成了一種詭異的膠著狀態,各方勢力短時間內無力掃清袁術的七大兵馬,而袁術的人馬也無法輕易擊潰各諸侯。


    這場對決,竟延續了漫長的一個月,直至敖烈的到來,方才打破僵局。


    此人正是敖烈。


    北疆之事順利解決後,他冊封崔琰為光州首位牧守,領掌天下第十四州。


    劉協下詔定鮮卑所治之地為光州,隨即歸屬敖烈的統禦,全權委托軍政於他。


    此舉動引起了朝中數十位重臣的反對,認為敖烈既執掌幽、並兩州,兼司幽並大都督,一職兩處已是破格,不宜再將光州托付於他,否則權柄過於集腋,恐無他人能製衡。


    對此,已非昔日吳下阿蒙的劉協立即駁斥,他說偽帝袁術、冀州牧袁紹、司空曹操皆握一州大權,唯袁術公開稱帝,而其餘二人卻並未如此,可見握權者能否收斂狂瀾,關鍵在其胸中公理。


    以他對敖烈的了解,深知敖烈心正不阿,給予任何大權也不會作亂,前提是他自己不得有悖於天地,不得傷及民生,敖烈必堅定不移與之共進退。


    再者,劉協明悉,雖然如今唯有袁術敢於僭越稱帝,但這並不能排除其他人潛藏相同企圖,諸侯間擁兵自重者不乏其人。


    他劉協雖是天子,但論軍事權力,他也隻能位居末端,難保日後不會有第二個、第三個袁術自立門戶。


    近如同出一門的袁紹,就非善類,同宗同源的人,往往相似驚人,袁術可稱帝,為何袁紹不能?


    遏製袁紹等野心家,劉協別無選擇,必須從各路諸侯中挑選一個作為代言之人,平衡其他勢力,而這個人選無疑,非敖烈莫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為北漢燕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森海如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森海如煙並收藏重生為北漢燕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