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曹繼武對文明的分析,康熙和路德威連連鼓掌稱讚。


    不過讚歎之餘,康熙又有疑問:“老師,因為生產方式的不同,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應該是井水不犯河水,為什麽還會相抗千年呢?”


    曹繼武笑了:“掌控。”


    “掌控?”康熙和路德威又蒙圈了。


    資源生產出來了,誰來掌控?


    按照公平的原則,所有參與生產的人員,都可以掌控。但是資源稀缺,集中利用更為有效。


    資源集中在誰的手裏?


    當然是德高望重的人。原始社會,掌控資源的人,無疑就是巫師。


    掌控之後,就會對資源進行分配利用。所以巫師掌控資源之後,就同時擁有了分配權。


    按照公平的原則,資源要平均分配給生產者,三皇五帝的原始社會,都是如此。然而到了大禹的家天下,一切都變了。所以對於華夏而言,大禹的出現,就是不公平的開端。


    因為資源的稀缺性,比如食物,平均分配,都不夠吃。誰都不想餓肚子,天性的趨勢之下,於是原始社會,掌控食物分配權的智者——巫師,漸漸開始對食物截留。


    無故截留顯然是不可能的。巫師掌握著祭祀,祭祀神靈的食物多一些,分配生產者的食物少一些。於是借助神靈的名義,第一批政治謊言就誕生了。事實上,巫師的政治遺產——君權神授,無論東西方,都相當的流行。


    謊言永遠是謊言,經不住時間的考驗。所以智商較高的能者,開始以能者多勞多得的理由,挑戰巫師的食物分配權。所以為了分配權,爭鬥就此開始。


    因為世俗的慣性,神靈的信仰牢不可破,能者挑戰巫師的地位,非常艱難。


    伏羲發明漁網,發明琴藝,發明廚藝。神農發明農耕,發明醫術。等等,經過長時間的技術積累,後來的能者,都具備高超的生產技術。所以掌握高超技術的能者,開始不把食物上繳,給巫師的掌控權,來了個釜底抽薪。


    沒有了掌控權,分配權也隨之消失,嚴重侵犯了巫師的利益。於是巫師借助神靈信仰,編造褻瀆神靈、違背神意等等政治謊言,煽動人們攻擊能者。


    能者為了不被攻擊,順便拉攏,開始把生產技術傳授給其他人。物質改善條件的吸引,直接把巫師的神靈信仰來給打散了。所以沒有生產技術的巫師,最終成為能者的附庸。


    把巫師給擠兌了,掌控資源的能者,重新製定的分配規則,就是多勞多得,以能者為首,具備相同生產技能的族群,就此產生。


    巫師時代進入能者時代,於是有能者上,無能者下,產生了三皇五帝的禪讓。以自然優勝劣汰之道,這也是公平的。


    以能者為首,能者與能者之間,也有高下。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所以族群之間,也有了高下。


    比如有巢氏善住,燧人氏善火,以伏羲氏為首的華夏族群,捕魚、打獵、廚藝、琴藝,不但具備高超的生產技能,還具備高超的藝術技能。物質基礎豐富之後,才會有高超的藝術享受。所以華夏族群,成了最為強大的族群。


    實力不相當,往往就是吞並,遵循弱肉強食的自然之道。比如華夏族群,對北狄和西戎族群的打擊吞並,從伏羲時代,一直延續到春秋戰國時代,時間跨度三千年之久。秦穆公稱霸西戎,西戎的曆史結束。趙國攻滅中山國,北狄的曆史也就此結束。


    實力相當具有互補性的族群,往往選擇互助。穩定的互助方式,就是合作。合作的最高形式,就是交融。所以有巢氏、燧人氏、女媧氏、伏羲氏,最終都融入華夏族群。


    實力相當,但沒有互補性的族群,雙方的生產技能一樣,所能掌控的資源也是一樣。而資源是稀缺的,所以為資源的控製權,往往發生相爭。


    溫和的相爭,就是競爭。規則束縛之下的競爭,就是商業模式。比如東夷族群和華夏族群,競爭一直占據主導地位。


    徐國是顓頊的後人,任國是伏羲的後人,郯國是少昊的後人,萊國、齊國等等,都是炎帝的後人。所以東夷族很多都是華夏族群分化而來,兩大部族的生產技能都一樣,掌控的資源也一樣,往往通過嚴謹的規則束縛之下,在資源交換過程中,重新掌控分配。所以宋國、齊國等等,崛起於東夷故地的國家,產生了華夏最早的商業理念。


    殘酷的相爭,就是鬥爭。鬥爭的一般形式,就是政權。所以政權體係之下的各個位置,就是資源掌控的各個級別。國君掌控一國,太守掌控一郡,縣令掌控一縣,亭長掌控一亭。政權的最高形式,就是家國。大禹開創家天下,家國的形勢,一直都沒有變化。


    鬥爭的最高形式,就是戰爭。


    蚩尤黃帝大戰中原,炎帝三苗後裔反攻中原,楚國僭越稱王,和中原相爭八百多年,秦始皇六十萬大軍揮師嶺南,漢武帝攻滅閩越、夜郎,大唐南詔相爭,萬曆西南夷戰爭,等等,一直到如今,苗人、撞人等等南方部族,依然對大清構成強大威脅。南蠻族群和華夏族群之間的戰爭,跨越整個東亞文明史,可謂是不死不休。


    所以人本資源,是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因為資源的稀缺,所以生產。生產需要技能,技能的產生和積累,需要時間和精力。


    生產出來的資源,就需要掌控。掌控之後,就是分配。分配的方式,互助和相爭。


    穩定互助產生合作,長久合作產生融合。


    相爭分為競爭和鬥爭。競爭產生商業,鬥爭產生政權,鬥爭的最高形式,就是戰爭。


    這就是曹繼武的人本資源論。康熙和路德威的掌聲,久久不息。


    康熙有些疑惑:“據朕所知,華夏上下五千年,每年都在戰爭,按老師所說,都是在爭奪資源嗎?”


    曹繼武點頭:“因為戰爭雖然殘酷,但卻是掌控資源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


    勝者為王敗為寇,炎黃與蚩尤戰爭,黃帝與炎帝戰爭,夏啟與有扈氏戰爭,商湯與夏桀鳴條之戰,武王與紂王牧野之戰,秦始皇武力統一天下,劉邦項羽垓下之戰,劉秀王莽昆陽之戰,曹操袁紹官渡之戰,西晉武力統一天下,大隋武力統一天下,大唐武力統一天下等等。


    埃及赫梯百年戰爭,希臘波斯戰爭,漢尼拔羅馬之戰,亞曆山大帝國,羅馬希臘戰爭,日耳曼羅馬戰爭,阿拉伯羅馬戰爭,奧斯曼阿拉伯戰爭,葡萄牙西班牙百年戰爭,西班牙奧斯曼百年戰爭,德意誌三十年戰爭。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每一次文明的崛起,都是戰爭的直接結果。接下來英吉利和荷蘭之間,誰能勝出,誰就是全球海洋霸主,崛起海洋文明輝煌。瑞典、法蘭西與俄羅斯之間,誰能勝出,誰就是全球陸上霸主,崛起陸地文明輝煌。


    所以大清要想真正崛起,必須參與全球爭奪。東亞的小圈子,被華夏玩了幾千年,在當今全球,已成井底之蛙之勢,眼界格局都太小了。


    戰爭的目的,是掌控資源。然而戰爭同時也是資源的極大消耗。戰爭主要打得是錢糧和作戰技能。


    吳起的魏武卒,嶽飛的嶽家軍,戚繼光的戚家軍,滿洲鐵騎等等,之所以強悍,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作戰技能。所以兵在精而不在多,乃曆代兵家大師的中堅理念。


    作戰技能是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農民不經訓練就被拉上戰場,隻能是炮灰的命運。所以同樣是秦人,李自成百萬大軍,一敗塗地。而秦始皇的百萬大軍,卻能橫掃天下。


    既然是技能,不用則廢。所以保持作戰技能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戰爭。北方遊牧民族幾乎每天都在戰爭,所以遊牧文明的作戰技能,遠超中原農耕文明。


    女真不過萬,過萬則天下無敵。不是女真人太強,而是以文製武的宋代,漢人的作戰技能實在是太差了。


    支撐戰爭的持續,卻是錢糧。


    遊牧文明,殺戮搶掠,以戰養戰,隻要戰爭,就能及時補充錢糧。


    草原無法耕種,所以農耕文明無法利用。所以中原王朝對遊牧文明的戰爭,錢糧支撐,都是要靠拚命搜刮自己的老百姓。為了高尚熱血的勝利榮耀,大規模戰爭一旦持續,不計成本的投入,就會陷入西方典型的皮洛士勝利模式。漢人引以為傲的漢唐,都是如此。


    所以秦始皇很聰明,明朝也很聰明,都選擇了築長城。漢武帝熱血高尚,拚命搜刮老百姓支撐對匈戰爭,最終導致農民起義不斷,國力斷崖式衰退,直至整個前漢帝國的崩潰。而反觀匈奴,東方不亮西方亮,幾乎掃遍整個歐洲,被驚唿為上帝之鞭。


    所以華夏古老的戰爭觀念,歐洲中世紀打法以及作戰技能,已經遠遠落後於西洋世界。所以一旦西洋人認真起來,派遣正規作戰部隊,大清真的就危險了。


    以農耕為基礎的華夏,所聚攏的錢糧等物資,根本支撐不起西洋觀念的戰爭。相對而言,商業聚攏物資的能力,遠遠超過農耕和遊牧。商業聚攏物資的效率,遠遠超過政權。商業需要強大的工業支撐,所以商業促進工業技術的能力,也遠超其他行業。


    所以發展商業,不但能夠有效集中資源,更能大幅促進工業技術的發展,帶動文化的繁榮。所以當今西洋主流國家模式,荷蘭、英吉利、瑞典等等,幾乎全是商業國。就是華夏的先秦時代,商業齊國的繁榮程度,遠超農耕的秦國。控製西域,保障絲綢之路暢通的漢唐元朝,也遠比其他朝代繁盛。


    資源的流通與集中,才會促生繁盛。所以繁盛永遠和商業掛鉤,農業再怎麽發達,沒有聽說過哪個農村繁華。所以大清要想繁盛,必須走商業之路。


    方向不對,努力白費。跟著大哥的腳步走,即便不能成為大哥,至少也是個小弟,日子不會太差。


    當今全球,公司、銀行、股票、證券等等,最為先進的商業理念幾乎全部來自荷蘭,所以大哥就是荷蘭。誰能跟緊荷蘭的腳步,誰就能迅速崛起。所以英吉利、瑞典、法蘭西等等,都在複製荷蘭的商業理念。包括往日的大哥葡萄牙和西班牙,也在學習荷蘭人的模式。


    不過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荷蘭的商業理念太過先進,直接引入華夏,猶如東施效顰,落下隋珠彈雀的結果。


    齊國、漢唐元朝,商業理念古老樸素,很適合當今清國的國情,可以進行無縫對接。等基礎打牢之後,再來引進荷蘭先進的商業理念,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路德威連連擊掌稱讚:“摩西先生的卓識,眼界,格局、大略,當今全球,幾乎是絕無僅有。”


    接著他轉頭看著康熙:“陛下,上帝沒有落下東方,派了摩西先生降臨,可謂是大清之福啊!”


    對於大清國的戰略布局,曹繼武可謂是高瞻遠矚,井井有條,康熙哪裏聽過這些?他激動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隻得跟著路德威的節奏,連連擊掌稱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鐵血山河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別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別一並收藏鐵血山河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