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年的戶部改製,曹繼武收繳明國皇室的土地,分給無地百姓,同時大力推廣西洋作物,開放了廣州、泉州、寧波、鬆江、揚州、江寧和登州,七個沿海城市,大大促進了清國的對外貿易。清國農業和商業,飛速發展,財力緊迫大大改觀。


    戶部銀庫翻新,各種開支去除之後,結餘白銀兩百餘萬兩。康熙大為高興,親封曹繼武為一等匡國公,議政大臣之首,全力負責深化改製。


    錢糧和人口,乃國之基礎。戶部改製開了好頭,接下來其他五部的改製,便提上日程。


    老百姓是基層,士大夫是上層。國家的運轉,全靠各級官吏,指揮管理老百姓。所以專門的官僚管理機構——吏部,首先引起康熙和曹繼武的重視。


    曹繼武披頭散發,身穿西洋製服,儀表比較另類,所以為了免得群臣尷尬,他一般不去武英殿上朝。


    朝政結束之後,康熙立即趕往西洋教堂,曹繼武已經等待多時。


    “老師所施行的商業政策,好像來自先秦時代的《管子》,既然荷蘭號稱全球頭號商業王國,為什麽不把他們的理念,複製過來?”


    最好的學習方式是複製,為什麽呢?


    因為人的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摸著石頭過河,一一試探,極為浪費時間和精力。大航海時代已經過去兩百多年,西洋人耗費了數不清的精力,總結了數不清的教訓,才成就荷蘭的商業奇跡。


    所以複製,是弱者變成強者,最省時間,最省精力的方式。千年之前的日本,就是直接複製大唐。洛陽和長安的每一條街道,每一座房子,全部在京都複製,精細到令人發指的地步。


    當今西洋世界的英吉利,也在複製荷蘭人成功的商業理念。路德威等人,給康熙傳授了新教新興國家理念。年輕的皇帝,為了讓大清興旺起來,顯得有些急躁。


    可是如今華夏,人口太多,糧食不夠填飽肚子,物質基礎太差。農耕文明的觀念劣勢,小農思想,視野的寬度和格局的廣度都不夠。


    安土重遷的保守,和遠洋開拓的進取,嚴重衝突。荷蘭人先進的商業理念,在基礎條件不到的時候引進,就會水土不服,成為隋珠彈雀的結局。


    兩千多年前,管仲在齊國進行了較為成功的商業改革。所以《管子》的理念,華夏較為熟悉。先把先秦時代的商業理念複製過來,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觀念基礎,再來引進荷蘭人高級的商業理念,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路要一步一步地走,飯要一口一口地吃。華夏本來是孔夫子的天下,儒家仕途經濟主導,突然轉為《管子》的商業理念,本身已經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所以政策的轉變,不能操之過急。理念之爭,牽涉到厲害關係,是要流血犧牲的。新教和天主教在德意誌打了三十年的仗,明末也已經打了二十多年的仗,天下民力殫盡,曹繼武不希望動亂再次發生。


    康熙終於釋然。


    戶部改製,曹繼武已經開了好頭,接下來的政策,有李任責、賈開章等一幫人主持,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迴到眼下的關鍵——吏部改製,康熙提了問題:“老師以為,明國為什麽會滅亡?”


    “人才。”


    “人才?”


    曹繼武點了點頭:“隻要做事,必須是有能之人。無能之輩,隻能把事情辦糟。薩爾滸之戰,枉殺毛文龍,史可法的揚州之戰,明國盡是些高尚低能之人,焉能不敗?”


    路德威有些不以為然:“沒那麽不堪吧?好像還有幾個能人?”


    曹繼武點頭:“魏忠賢支撐,遼東戰事起死迴生,可惜崇禎卻不聽天啟遺言。孫傳庭和洪承疇,明末力挽狂瀾的兩大支柱,崇禎一個也沒用好。遼東戰略支點毛文龍,崇禎也沒有保護好。所以整個明國,劣幣驅除良幣,能夠剩下的,盡是些高尚低能之輩。”


    毛家三兄弟——孔有德、耿忠明和尚可喜,從遼東一路打到嶺南,縱橫無敵。邢夫人的部將李成棟,從關中打到江南,在從江南打到廣東,縱橫無敵。這些牛掰人物,難道沒有良心嗎?


    因為大明不需要他們的良心,需要的是他們無條件地當炮灰。


    為什麽明國的降將迴過頭來打明國,都似砍瓜切菜一般,那麽的順利?


    因為這些降將都是能人,而明國實在是太菜了。


    為什麽明國會這麽菜?


    因為明國把能人都排擠光了,剩下些高尚低能之徒,能不菜嗎?


    為什麽明國容不下能人?


    因為朱元璋搞了八股文。十年寒窗苦,八股文培養出來的,能是人才嗎?


    這幫人中了進士,進入明國權利階層,那還不是刁滑鑽營,給你瞎胡搗蛋折騰?


    朱棣比較聰明,讓宦官學習文化,參與朝政,製衡士大夫。所以絆倒魏忠賢,東林黨得勢,崇禎的滅亡,幾乎是注定的。


    路德威點了點頭:“自先秦之後,華夏排擠能人,幾乎成了傳統。隻有在王朝更迭,或者動亂的年代,能人才有用武之地。為什麽華夏會發展成這個樣子?難道真是儒家的過錯?”


    人生衣食多難事,所以人生一世,吃穿是必須解決的問題。要想有吃有穿,必須種田養蠶集麻,從事生產。而儒家的內容,根本不涉及這些。


    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所以物質基礎,決定精神文明。儒家的經典,脫離物質基礎,全是精神追求。況且孔子的追求,是維護陳舊的周禮。所以在先秦時代,這些虛偽無用的玩意,誰也不會待見。


    孔夫子授徒,號稱七十二賢人,其實是七十二個廢物。反觀鬼穀子的徒弟,個個身懷絕技,引領整個戰國中期的時代潮流。


    所以先秦時代,各國紛爭,稍有不慎,就是國滅身死,無能之輩,自然沒有用武之地。縱觀秦始皇身邊,沒有一個廢物。


    而劉邦就不同了。他本是農家流氓出身,眼界和格局,和秦始皇差的太遠。所以在他的大漢王朝,韓信、張良等等能人,或被殺或排擠,剩下的就是些所謂忠心的聽話之徒,正適合儒家鑽營的虛偽學說。


    至漢武帝時代,儒家一家獨大,百家緘默,華夏文明就此嚴重倒退。先秦時代務實之風,一去不複返,取而代之的,是冠以高尚幌子的虛偽風氣。


    皇權一家獨大,害怕能人搶他的江山,因此越是穩定盛世,越是排擠能人。


    王朝更迭或者動亂年代,需要務實的能人,力挽狂瀾。所以先秦之後的華夏,盛世是鑽營的時代,而亂世才是能人的天下。


    士大夫處於掌控者,老百姓卻是仆從者。無論是物質基礎,還是精神文明,仆從者所有的生活曆程,幾乎都在掌控者掌握之中。所以曆史的筆墨,幾乎從不涉及老百姓,因為士大夫已經把他們給代表了。


    近兩千餘年的積累,儒家的一係列理念,已經深入骨髓。尤其是朱元璋,連劉邦都不如,根本談不上眼界和格局。華夏文明,更是斷崖式下降。


    八股文教出來的,根本就不能稱為精英人才。處於掌控地位的士大夫如此,老百姓的眼界和格局,可想而知會是什麽狀態?


    揚州十日,如果換成荷蘭的百姓去守城,結果簡直都不敢想象。


    番妖軍五千餘人,視大清五十萬軍隊為無物,強行突擊歸化城,打破居庸關,炮擊德勝門,火燒紫禁城。康熙無論什麽時候想起這段經曆,小心髒都會顫抖不已。


    路德威歎了口氣:“我西方很多有識之士,認真研究華夏之後,都會覺得華夏幾乎等同於歐洲中世紀時代。看來大清要想煥然一新,打破孔夫子的思想壟斷,清除儒家士大夫官吏,勢在必行。”


    康熙點了點頭:“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儒家士大夫,如此廢物,大清豈能任由他們囂張?朕這就擬旨,今年科考取消。”


    “且慢!”


    曹繼武攔住了起身的康熙,“士大夫官僚人數極為龐大,清國專業的商業管理人才嚴重不足。要想一時半會替代他們,是不可能的。科考一旦取消,將震動整個官僚階層,嚴重影響政局的穩定。所以陛下,千萬不可操之過急。”


    康熙有些疑惑:“以老師之意,該如何處理?”


    “科舉近期,還是要的。不過要在八股文的基礎上,一點點擴大範圍,涵蓋整個儒家經典。繼而再慢慢引入百家經典,循序漸進,二十年時間,足以替代儒家。”


    “二十年!豈不是太慢了?”


    曹繼武歎了口氣:“自漢武帝至今,儒家已經確立一千七百多年。既然是小妖,修煉千年的法力,也是不可想象,更何況是文明傳統?所以二十年相對千年,已經是極限速度了。”


    康熙點了點頭。


    隻有打破理念基礎,才能徹底整頓吏治。但孔夫子的儒家,在華夏精神層麵,處於壟斷地位。要想打破千年壟斷,談何容易?


    看來要割除吏治的千年流弊,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鐵血山河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別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別一並收藏鐵血山河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