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闊無垠的大海,比沙漠還要荒涼。義軍在這種環境下,生存的艱難程度,可想而知。連自己的生存都解決不了,那反清複明的春秋大義,豈不是白日做夢?


    過了很久,等他們緩過了情緒,曹繼武又問張煌言:“聽說尚書大人,對鄭成功攻打台灣的策略,很是不讚同?”


    張煌言點頭:“鄭成功手握強大的艦隊,不思攻打清軍,反而去掙一個荒涼的破島,真讓人痛心!”


    曹繼武搖頭笑了:“曹某剛才給您說的一番話,算是白說了。”


    “什麽意思?”


    張煌言很不理解,兩眼發光,瞪著曹繼武。


    曹繼武直視張煌言的眼光,沒有一絲的閃避:鄭成功雖然有強大的艦隊,但也需要強大的軍資,然而這軍資要從哪裏來?士卒無餉,槍炮無彈,再強大的艦隊,也是一堆廢柴。


    水師乃水上兵種,而清軍皆是陸戰高手。所以鄭成功的部隊,一旦上了岸,根本不是清軍的對手。如今大清占據了整個天下,而鄭成功在海上卻無依無靠。雙方消耗起來,鄭成功很快就會敗亡。


    要跟大清長期耗下去,鄭成功必須要有根。台灣的荷蘭人,離南洋萬裏之遙。而泉州離台灣,才區區三百裏。所以鄭成功和荷蘭人打消耗戰,就一定能夠取勝。


    拿下台灣,他鄭成功便有了一個落腳之處,這樣才能夠長久和清軍對抗。所以鄭成功的頭腦,是相當的清醒,他去打台灣,也是明智之舉。


    然而阮春雷不同意曹繼武的觀點,極力反駁:“可是他這一走,丟下我們,我們又能就支撐多久呢?所以鄭成功這種不顧友軍的行徑,讓人極為痛心!”


    曹繼武正色:“還是第一個問題,他不去打台灣,你們還能支撐多久?”


    眾人麵麵相覷,無言以對。


    即便鄭成功留下來,和大家一起幹,最多也隻能多殘喘幾日而已。畢竟人家大清已經占據了天下,單靠幾個荒涼的島嶼,要和整個天下消耗,簡直就是蚍蜉撼樹。


    俗話說的好,親兄弟明算賬。鄭成功、周崔芝、阮春雷和陳天書,雖然同歸於大明治下,但四人各有各自的武裝和利益。共同抗清,前途渺茫。既然大家一起幹,難有成效,那人家鄭成功,私下裏給自己找條後路,按道理也無可厚非。


    然而鄭成功一旦有了台灣,他就有了根。而周崔芝三人,就尷尬了。雖然都是兄弟,但是三人要是去了台灣,那得看鄭成功的臉色吧?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鄭成功的台灣,豈能容周崔芝等人的武裝存在呢?


    所以鄭成功一旦拿下台灣,周崔芝三人,就隻有三條路了:


    第一條就是投靠鄭成功。但大家原本是坐在一起的兄弟,到時候卻要成為人家鄭成功的屬下,周崔芝三人,顏麵上根本接受不了;


    第二條路就是投降大清。但要真走到了這一步,那以往的熱血,就成了不折不扣的笑話;


    這第三條路,就是殺身成仁。這樣可能保留名節,但必須拿命來交換。


    為什麽說是可能呢?因為奸佞馬士英被殺身成仁了,闖賊劉宗敏也被殺身成仁了,太監王承恩也殉國了,但投降的東林黨錢謙益等人,活著的黃宗羲、顧炎武等人,卻仍然對他們憤憤不平,認為他們的下場,純屬活該。


    所以氣節這個玩意,是人為操縱的。操縱在誰手裏呢?錢謙益、黃宗羲等等,手握筆杆子的人手裏。


    能不能得到氣節,那至少要有三個條件:


    第一,必須先去見朱元璋。


    第二,必須和筆杆子是同路人。


    第三,必須看看人家清國的臉色。


    顯然,馬士英、劉宗敏和王承恩三人,都去見了朱元璋。前兩位滿足第一個條件,但滿足不了第二個和第三個條件。後一位滿足第一和第三個條件,但不滿足第二個條件。所以氣節兩個字,他們是得不到的。


    揚州、江陰、嘉定、閩北等等,去見朱元璋的老百姓,成千上萬,然而不滿足第二個條件,所以人家連筆都懶得動一下。


    所以氣節兩個字,活著的筆杆子要是喜歡,那就扔給你,如果不喜歡,那就踩在腳下。奸佞無恥小人,氣壯山河地殉國了,鐵骨錚錚名士,卻有滋有味地活著。活著的人對死去的人,還能分出個三六九等來。是不是相當操蛋?


    張煌言是兵部尚書,陳天書是隆武皇帝的侍衛,這二人根正苗紅。如果選擇去見朱元璋,滿足第一和第二個條件。清國為了拉攏民心,這第三個條件也能滿足。那這氣節二字,就是理所當然的。


    可是他們並肩作戰的兄弟——周崔芝和阮春雷,這氣節二字,幾乎板上釘釘要黃了。按照二人海盜出身的身份,如果他們去見了朱元璋,鐵骨錚錚錢謙益等人,一定不會把氣節扔給這二位。即便是激憤高昂的黃宗羲、顧炎武等人,對此事也會支支吾吾,遮遮掩掩。


    所以對於氣節這個玩意,周崔芝和阮春雷二人,覺得相當的蛋疼。而張煌言和陳天書二人,也覺得相當的鬱悶。


    所以鄭成功攻打台灣,突然來了這麽一出,張煌言四個人,是極力反對。因為一旦拿下台灣,鄭成功打開了一片天地,他就有了活路。到那個時候,擺在四人麵前的三條路——依附、投降和殺身成仁,都相當的讓人窩心。


    曹繼武的一通分析,把問題給四人掰扯清楚了。


    四個人一臉的喪氣,垂著腦袋,很久沒有說話。


    等四人情緒恢複了,曹繼武吊了胃口:“我知道你們,全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然而當前,即使是清軍封鎖海疆,你們同樣有出路,不知諸位願不願意聽?”


    既然有門路,豈能不聽?周崔芝急切道:“曹老弟果然有妙計,快快說來!”


    臨來的路上,曹繼武已經替他們想過了:


    大清已經占據天下,所以大陸,他們已經沒有指望了。


    不想依附鄭成功,又不想撈虛名,那就效仿《水滸傳》李俊故事,下南洋,掙得一塊立足的地盤。


    聽了曹繼武的主意,四人皆沉默不語。


    曹繼武知道他們心中所想,繼續分析:


    “下南洋雖然是背井離鄉,路途遙遠,前途也很兇險。但是低下頭來,不妨想一想,華南是怎麽來的?”


    “兩千年前,華南大多數地帶,是越人的地盤,一個漢人也沒有。是當年的秦始皇,派了六十萬征楚大軍,花了二十多年時間,將越人一掃而空,才占據了整個華南。”


    “從此之後,華南就並入了中原帝國的版圖。每當中原大亂,大批衣冠士人、普通百姓,皆紛紛南渡。對於當時的他們來說,我們現在的地方,同樣是背井離鄉,路途遙遠,前途兇險,但最終他們還是來了。如今你們四個人當中,有誰敢說不是中原漢人的後代?”


    曹繼武的一番話說完了,四人皆不言語。


    的確,秦始皇六十萬大軍征服華南,給後世華夏,拓展了極大的戰略和生存空間。否則的話,華南仍然是越人的地盤。中原幾次大亂,前有胡人,後有越人,華夏文明,早就被打沒了。


    然而話雖是這麽說,畢竟秦始皇的鐵血手腕,已經是兩千多年前的事了。而且對於秦始皇征服華南,史書幾乎沒有記載。而華南對於華夏文明的延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可以說儒家史官,是相當的無恥。秦始皇這麽大的功績,由於史書不記,後人也不知道。此時突然被曹繼武提起,就連學識淵博的張煌言,也是錯愕不已。


    曹繼武的目的,就是想通過秦始皇的偉大功績,喚起四人開拓拚搏的精神。前方的道路已經死了,轉過身來下南洋,是最好的出路。


    然而南洋隔著數重大海,萬裏之遙,前途未卜,沒有強大的開拓拚搏精神,是根本支撐不下去的。下南洋,並不是一件丟人的事。唐代、宋代、元代,即使是明國的永樂年間,鄭和的艦隊,也數次行程十餘萬裏。


    而如今台灣的荷蘭人,離其母國,恐怕二十萬裏都不止。他們既然能來華夏,那華夏之人,也同樣能去他們那裏。所以曹繼武鼓勵四人,根本不用擔心背井離鄉的事。南洋雖遠,但和台灣的鄭成功,可以互為照應。這對抗清大業來說,不失一件良策。


    曹繼武的路指完了,四人紛紛長歎不已。


    下南洋這條路,雖然是醍醐灌頂,但也太過匪夷所思。張煌言感慨不已,陳天書和阮春雷低頭不語。


    過了良久,周崔芝歎了一聲:“我們在堅持一段時間,實在不行,就去南洋。”


    曹繼武勸諫道:“人生無常是,柳暗花明的事,多了去了。千萬不要想著坐以待斃,如果這樣,那也太窩囊了!”


    四人又長歎不已。


    華夏文明固有的農耕思維,很難具備開拓拚搏、銳意進取的精神。下南洋這話,曹繼武說了出來,可是如果真是做了,難度簡直無法想象。張煌言四人,有點覺得,曹繼武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曹繼武沒有指路之前,四人覺得無路可走。然而曹繼武既然指了一條路,四人又覺得太難。這一切的不合拍,全是因為雙方觀念的不同。


    觀念,是一個人對事物主觀和客觀的認識。正常人幾乎所有的行為,都受自身觀念的支配和指引。曹繼武天不怕,地不怕,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所以沒有過不去的坎,隻有過不完的坎,在他曹繼武眼裏,變成了家常便飯。


    然而曹繼武這麽認為,並不代表別人這麽認為。眼前的四個人具體想怎麽幹,他也管不了。作為熱心人,曹繼武畢竟給他們,指出了方向,總強過沒頭的蒼蠅亂撞一氣。


    見了四人踟躕不定的表情,曹繼武很是無語。畢竟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轉變一個人的觀念,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


    如果拿著農耕思維,去下南洋,那簡直就是天大的笑話。別人不采納自己的主意,曹繼武也毫無辦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鐵血山河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別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別一並收藏鐵血山河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