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是指在一定時間內的增量,存量是在某一時刻的總量。舉個例子,你每個月往銀行裏存1萬元,這是流量;你這個月初在銀行裏一共有60萬的存款,這是存量。

    區別:一個是時期,一個是時刻;一個是增量,一個是總量。

    流量是在一個時間段中計算的量,而存量是在一個時間點上計算的量,其實計算對象可能都是一個,隻是計算角度不一樣,如計算庫存時,流量是一年中進出貨物的數值,而存量就是年初及年底貨物的數值。

    前麵提到過“水桶原則”,就是說假如有一個水桶,裏麵有一定量的水,現在開始往裏注水,同時下麵給它開個小洞,水也往外流。一段時間後,桶裏的水是多少呢?就是原來有的+往裏注的-流出去的。換個說法就是:期初餘額+本期增加-本期減少=期末餘額。

    對該公式進行簡單的移項,就會有:期初餘額+本期增加=期末餘額+本期減少。直白一點說,就是全部收進來的等於用出去的加上最後留下的。

    再移項。就有:本期增加-本期減少=期末餘額-期初餘額。這個就是說流量之差等於存量之差。

    可以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來反映流量的流出和流入。

    1. 利潤表

    流入量有多少?使用量有多少?利潤表所反映的是其增量,即實現了多少營業收入,發生了多少費用支出,其差額(利潤)是多少。

    2. 現金流量表

    資金流入多少?資金流出多少?通過現金流量表可計算資金的流入與流出,以及由此而帶來的現金與銀行存款的增加量。

    可以用資產負債表來反映存量。

    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表可反映期初和期末的存量。通過對比這兩個時點的存量,可以了解這一期間的增減變動情況。期初與期末銀行存款餘額的變化及資本的變化,反映的正是這種存量的增減。

    通俗地說,從資產負債表上可以看出原先有多少,後來流入多少,流出多少,最後又剩下多少。

    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兩張報表之間的關係如下所示。

    (1)資產負債表“未分配利潤”科目期末數–“未分配利潤”科目期初 數=利潤表“淨利潤”科目累計數。

    (2)利潤表“淨利潤”科目+“年初未分配利潤”–“本期分配利潤”–“計提公積金、公益金”=資產負債表“期末未分配利潤”期末數。

    (3)現金流量表中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期初、期末數=資產負債表中的貨幣資金(有的包含短期投資)期初、期末數。現金流量表與另外兩張報表的勾稽關係比較複雜,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單獨從報表上看並沒有一定的勾稽關係,做現金流量表時需要有明細賬作為支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店(餐飲店)盡享——財務“快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延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延強並收藏開店(餐飲店)盡享——財務“快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