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現金流量最實在
開店(餐飲店)盡享——財務“快餐” 作者:李延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現金流量表是用來表現一定時間內資金的增減及餘額的財務報表。它由以下三個部分構成。
1. 經營現金流量
在經營循環過程中增加的現金稱做“經營現金流量”。這是當期利潤加上折舊費用後與運營資本的增加額之間的差額。之所以要在當期利潤中加上折舊費用,是因為折舊費用的發生並不會帶來現金的支出。當運營資本的增加超過了利潤與折舊費用的和時,經營現金流量就會呈現負值,就會產生賬麵賺錢手中缺錢的狀態。
經營現金流量表現了主營業務的現金增減。因此,一個健全的企業,其經營現金流量應該為正。如果經營現金流量的赤字連續多年而無好轉的跡象,那麽重大的危機也就為期不遠了。
2. 投資現金流量
涉及固定資產的購入或賣出產生的相關現金收支稱做“投資現金流量”。具體來說,它包括機器設備、房產、土地、子公司股份等的收購與處置;或以投資為目的而持有的股票買賣;對子公司等關聯企業進行的資金借貸與返還。健全的企業往往會積極地進行投資活動,因此,這項數值往往為負值。
經營現金流量和投資現金流量的差額稱做“自由現金流量”,現金流的經營應該盡量保持自由現金流量為正值。也就是經營者應將經營現金流量最大化,並在此範圍內進行有效地投資。
3. 財務現金流量(籌資活動)
銀行貸款、發行企業債券、增資擴股、派送股息、迴購股份等為支撐企業財務基礎而進行的現金收支成為“財務現金流量”。
從現金流經營的立場來看,進行投資的額度應控製在不超過經營現金流的程度上。然而,如果要進行巨額的設備投資或子公司收購,經營現金流量肯定不夠使用。因此,就必須進行銀行貸款或增資擴股來籌集足夠的資金。
現金流量表最大的功能就是具有透視的功能。借助現金流量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分析企業淨利潤與相關現金流量產生差異的原因。錢是賺迴來的,利潤是算出來的。對於企業來講,利潤和現金之間到底有多大的差距,我們可以用現金流量表來對它加以透視。
具體來講,現金流量表可以起到以下方麵的作用。
1. 彌補了資產負債信息量的不足
資產負債表是利用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三個會計要素的期末餘額編製的;損益表是利用收入、費用、利潤三個會計要素的本期累計發生額編製的(收入、費用無期末餘金額,利潤結轉下期)。唯獨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三個會計要素的發生額原先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沒有填入會計報表中。會計資料一般是發生額與本期淨增加額(期末、期初餘額之差或期內發生額之差)。“會計資料”說明變動的原因,期末餘額說明變動的結果。本期的發生額與本期淨增加額得不到合理的運用,不能不說是一個缺憾。
根據資產負債表得出的平衡公式可寫成:現金=負債+所有者權益-非現金資產,這個公式告訴我們,現金的增減變動受公式右邊因素的影響,負債、所有者權益的增加(減少)會導致現金增加(減少),非現金資產的減少(增加)則會導致現金增加(減少)。現金流量表中的內容(尤其是采用間接法時)是利用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增減發生額或本期淨增加額填報的,這樣做使得賬簿的資料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現金變動原因的信息得到了充分的揭示。
2. 便於從現金流量的角度對企業進行考核
對一個經營者來說,如果沒有現金,缺乏購買與支付能力是致命的。企業的經營者由於管理的要求亟需了解現金流量信息。另外,在當前商業信譽存在諸多問題的情況下,與企業有密切關係的部門與個人投資者、銀行、財稅、工商等不僅需要了解企業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結構情況與經營結果,更需要了解企業的償還支付能力,了解企業現金流入、流出及淨流量信息。
損益表的利潤是根據權責發生製原則核算出來的,權責發生製貫徹遞延、應計、攤銷和分配原則,核算的利潤與現金流量是不同步的。損益表上有利潤,而銀行戶上沒有錢的現象經常發生。
在這種情況下,堅持權責發生製原則進行核算的同時,編製收付實現製的現金流量表,不失為“熊掌”與“魚”兼得的兩全其美的方法。現金流量表中劃分了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並按類說明了企業一個時期流入多少現金,流出多少現金及現金流量淨額,從而可以了解現金從哪裏來及到哪裏去了;損益表上的利潤為什麽沒有變動?從現金流量的角度可以對企業做出更加全麵、合理的評價。
3. 了解企業籌措現金、生成現金的能力
如果把現金比做企業的血液,企業想取得新鮮血液的辦法有以下兩種。
(1)為企業輸血,即通過籌資活動吸收投資者投資或借入現金。吸收投資者投資,企業的受托責任增加;借入現金,負債增加,今後要還本付息。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沒有“免費使用”的現金,企業輸血後下一步定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2)企業自己生成血液,在經營過程中取得利潤。企業要想生存發展,就必須獲利,利潤是企業現金來源的主要渠道。通過現金流量表可以了解經過一段時間經營,企業的內外籌措了多少現金;自己生成了多少現金;籌措的現金是否按計劃用到企業擴大生產規模、購置固定資產、補充流動資金上,還是被經營方侵蝕掉了。企業籌措現金,生產現金的能力,是企業加強經營管理,合理使用調度資金的重要信息,是其他兩張報表所不能提供的。
閱讀材料:現金流量分析指標
1. 流動性比率
(1)現金比率=(現金+約當現金)/流動資產
該指標旨在衡量企業流動資產的質量。
(2)現金對流動負債的比率=(現金+約當現金)/流動負債
這個指標比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更嚴格。
2. 償債能力比率
(1)到期債務本息償付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本期到期債務本金+現金本息支出)
該指標旨在衡量本期內到期的債務本金及相關利息可由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支付過程。若比值小於1,說明企業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不足以支付本期到期的債務本息;若比值大於1,則說明現金足夠用於支付。
(2)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流動負債
該指標旨在反映本期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淨流量足以抵付流動負債的比率。
(3)現金利息保障倍數=(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現金利息支出+所得稅付現)/現金利息支出
該指標由傳統財務報表比率分析中的利息杠杆比率變化而來,可反映企業變現能力及支付約定利息的能力。
3. 獲利能力比率
淨利潤和經營活動淨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淨現金流量/淨利潤
該指標旨在分析企業淨利潤與經營活動產生淨現金流量差異的變化,以便反映企業經營的真實獲利能力。
4. 財務管理比率
(1)流通在外每股普通股的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優先股股利)/流通在外的加權平均普通股股數
該指標旨在反映流通在外普通股的現金流量。
(2)支付現金股利的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的現金淨流量/現金股利
該指標反映現金股利宣布日,企業年度內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與支付本年度現金股利的比率。
5. 充足性比率
現金流量充足率=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負債償付額+投資+股利)
該指標衡量企業能否產生足夠的現金以償付債務,進行投資和支付股利。若企業連續幾年的該比率均大於1,說明企業有較大能力滿足企業現金要求;若比率小於1,則需采取籌集資金或處置資產的方式補足現金餘缺。為避免重複性和不穩定性因素,一般采用5年的總數為計算單元。
6. 效率比率
資產的現金流量目標率=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資產總額
該指標反映企業每一元資產所能獲得的現金流量。
1. 經營現金流量
在經營循環過程中增加的現金稱做“經營現金流量”。這是當期利潤加上折舊費用後與運營資本的增加額之間的差額。之所以要在當期利潤中加上折舊費用,是因為折舊費用的發生並不會帶來現金的支出。當運營資本的增加超過了利潤與折舊費用的和時,經營現金流量就會呈現負值,就會產生賬麵賺錢手中缺錢的狀態。
經營現金流量表現了主營業務的現金增減。因此,一個健全的企業,其經營現金流量應該為正。如果經營現金流量的赤字連續多年而無好轉的跡象,那麽重大的危機也就為期不遠了。
2. 投資現金流量
涉及固定資產的購入或賣出產生的相關現金收支稱做“投資現金流量”。具體來說,它包括機器設備、房產、土地、子公司股份等的收購與處置;或以投資為目的而持有的股票買賣;對子公司等關聯企業進行的資金借貸與返還。健全的企業往往會積極地進行投資活動,因此,這項數值往往為負值。
經營現金流量和投資現金流量的差額稱做“自由現金流量”,現金流的經營應該盡量保持自由現金流量為正值。也就是經營者應將經營現金流量最大化,並在此範圍內進行有效地投資。
3. 財務現金流量(籌資活動)
銀行貸款、發行企業債券、增資擴股、派送股息、迴購股份等為支撐企業財務基礎而進行的現金收支成為“財務現金流量”。
從現金流經營的立場來看,進行投資的額度應控製在不超過經營現金流的程度上。然而,如果要進行巨額的設備投資或子公司收購,經營現金流量肯定不夠使用。因此,就必須進行銀行貸款或增資擴股來籌集足夠的資金。
現金流量表最大的功能就是具有透視的功能。借助現金流量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分析企業淨利潤與相關現金流量產生差異的原因。錢是賺迴來的,利潤是算出來的。對於企業來講,利潤和現金之間到底有多大的差距,我們可以用現金流量表來對它加以透視。
具體來講,現金流量表可以起到以下方麵的作用。
1. 彌補了資產負債信息量的不足
資產負債表是利用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三個會計要素的期末餘額編製的;損益表是利用收入、費用、利潤三個會計要素的本期累計發生額編製的(收入、費用無期末餘金額,利潤結轉下期)。唯獨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三個會計要素的發生額原先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沒有填入會計報表中。會計資料一般是發生額與本期淨增加額(期末、期初餘額之差或期內發生額之差)。“會計資料”說明變動的原因,期末餘額說明變動的結果。本期的發生額與本期淨增加額得不到合理的運用,不能不說是一個缺憾。
根據資產負債表得出的平衡公式可寫成:現金=負債+所有者權益-非現金資產,這個公式告訴我們,現金的增減變動受公式右邊因素的影響,負債、所有者權益的增加(減少)會導致現金增加(減少),非現金資產的減少(增加)則會導致現金增加(減少)。現金流量表中的內容(尤其是采用間接法時)是利用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增減發生額或本期淨增加額填報的,這樣做使得賬簿的資料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現金變動原因的信息得到了充分的揭示。
2. 便於從現金流量的角度對企業進行考核
對一個經營者來說,如果沒有現金,缺乏購買與支付能力是致命的。企業的經營者由於管理的要求亟需了解現金流量信息。另外,在當前商業信譽存在諸多問題的情況下,與企業有密切關係的部門與個人投資者、銀行、財稅、工商等不僅需要了解企業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結構情況與經營結果,更需要了解企業的償還支付能力,了解企業現金流入、流出及淨流量信息。
損益表的利潤是根據權責發生製原則核算出來的,權責發生製貫徹遞延、應計、攤銷和分配原則,核算的利潤與現金流量是不同步的。損益表上有利潤,而銀行戶上沒有錢的現象經常發生。
在這種情況下,堅持權責發生製原則進行核算的同時,編製收付實現製的現金流量表,不失為“熊掌”與“魚”兼得的兩全其美的方法。現金流量表中劃分了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並按類說明了企業一個時期流入多少現金,流出多少現金及現金流量淨額,從而可以了解現金從哪裏來及到哪裏去了;損益表上的利潤為什麽沒有變動?從現金流量的角度可以對企業做出更加全麵、合理的評價。
3. 了解企業籌措現金、生成現金的能力
如果把現金比做企業的血液,企業想取得新鮮血液的辦法有以下兩種。
(1)為企業輸血,即通過籌資活動吸收投資者投資或借入現金。吸收投資者投資,企業的受托責任增加;借入現金,負債增加,今後要還本付息。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沒有“免費使用”的現金,企業輸血後下一步定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2)企業自己生成血液,在經營過程中取得利潤。企業要想生存發展,就必須獲利,利潤是企業現金來源的主要渠道。通過現金流量表可以了解經過一段時間經營,企業的內外籌措了多少現金;自己生成了多少現金;籌措的現金是否按計劃用到企業擴大生產規模、購置固定資產、補充流動資金上,還是被經營方侵蝕掉了。企業籌措現金,生產現金的能力,是企業加強經營管理,合理使用調度資金的重要信息,是其他兩張報表所不能提供的。
閱讀材料:現金流量分析指標
1. 流動性比率
(1)現金比率=(現金+約當現金)/流動資產
該指標旨在衡量企業流動資產的質量。
(2)現金對流動負債的比率=(現金+約當現金)/流動負債
這個指標比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更嚴格。
2. 償債能力比率
(1)到期債務本息償付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本期到期債務本金+現金本息支出)
該指標旨在衡量本期內到期的債務本金及相關利息可由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支付過程。若比值小於1,說明企業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不足以支付本期到期的債務本息;若比值大於1,則說明現金足夠用於支付。
(2)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流動負債
該指標旨在反映本期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淨流量足以抵付流動負債的比率。
(3)現金利息保障倍數=(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現金利息支出+所得稅付現)/現金利息支出
該指標由傳統財務報表比率分析中的利息杠杆比率變化而來,可反映企業變現能力及支付約定利息的能力。
3. 獲利能力比率
淨利潤和經營活動淨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淨現金流量/淨利潤
該指標旨在分析企業淨利潤與經營活動產生淨現金流量差異的變化,以便反映企業經營的真實獲利能力。
4. 財務管理比率
(1)流通在外每股普通股的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優先股股利)/流通在外的加權平均普通股股數
該指標旨在反映流通在外普通股的現金流量。
(2)支付現金股利的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的現金淨流量/現金股利
該指標反映現金股利宣布日,企業年度內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與支付本年度現金股利的比率。
5. 充足性比率
現金流量充足率=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負債償付額+投資+股利)
該指標衡量企業能否產生足夠的現金以償付債務,進行投資和支付股利。若企業連續幾年的該比率均大於1,說明企業有較大能力滿足企業現金要求;若比率小於1,則需采取籌集資金或處置資產的方式補足現金餘缺。為避免重複性和不穩定性因素,一般采用5年的總數為計算單元。
6. 效率比率
資產的現金流量目標率=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資產總額
該指標反映企業每一元資產所能獲得的現金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