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利潤與現金流
開店(餐飲店)盡享——財務“快餐” 作者:李延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利潤≠現金。在什麽情況下利潤與經營的現金流量會產生較大差異?李濤近日對這個問題思索有加。
對於這個問題,媽媽專門從繁忙的工作中抽出了一個晚上,對兒子進行了深刻的教育。
“濤濤,你記得我以前跟你講過會計的核算一般是按權責發生製來計量的嗎?”媽媽提醒道。
“記得。權責發生製就是要按照配比原則,以收入和費用的實際發生時間來計量。也就是說,凡是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的或應當負擔的費用,無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記入利潤核算;凡是不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在當期收付,也不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李濤熟練地迴答。
“嗯,很不錯。現在你要了解另一種計量基礎——收付實現製!”媽媽說。
“收付實現製?”李濤瞪大了眼睛。
媽媽清了清嗓子,講解道:“收付實現製是以款項的實際收付為標準來處理經濟業務,確定本期收入和費用,計算本期盈虧的會計處理基礎。在現金收付的基礎上,凡在本期實際以現款付出的費用,不論其應否在本期收入中獲得補償,均應作為本期應計費用處理;凡在本期實際收到的現款收入,不論其是否屬於本期,均應作為本期應計的收入處理;反之,凡本期還沒有以現款收到的收入和沒有用現款支付的費用,即使它歸屬於本期,也不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處理。”
“在現金收付基礎上,會計在處理經濟業務時不考慮預收收入、預付費用,以及應計收入和應計費用的問題,會計期末也不需要進行賬項調整,因為實際收到的款項和付出的款項均已登記入賬,所以可以根據賬簿記錄來直接確定本期的收入和費用,並加以對比以確定本期盈虧。”
“權責發生製和收付實現製在處理收入和費用時的原則是不同的,因此同一會計事項按不同的會計處理基礎進行處理,其結果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例如,你的本期一位固定客戶在店裏吃了500元,錢已經收到並存銀行,則不管采用應計基礎或現金收付基礎,這500元款項均應作為本期收入,因為一方麵它是本期獲得的收入,應當做本期收入,另一方麵現款也已收到,也應當列為本期收入,這時就表現為兩者的一致性。但在另外的情況下兩者則是不一致的,例如,若這500元客戶是記賬的,客戶的付款方式是半年一清,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采用現金收付基礎,這筆款項就不應當作為本期的收入。因為現款是沒有在本期收到的;如果采用權責發生製基礎,則此項收入就應該作為本期收入,因為它是本期獲得的。”
“媽媽,這又是哪一出啊?”李濤不解地問。
“嗬嗬,瞧你急的,凡事都要耐住性子。”媽媽耳提麵命。
“對於你的問題,現金流量就是指通過經營,我手裏的錢比原來多出的那部分。不管我將來有多少債務要付,也不管還有多少款子沒收——我就看我這一段時間內,實打實地收了多少錢、付出去多少錢,差額就是我手裏最終比原來金額的變動。”
“經營循環周而複始地進行,增值的資金就成為“經營現金流”。利潤是銷售額與費用成本之間的差額。通常,利潤從產品送達客戶手中時開始計算。然而,如果應收貨款到位在此之後,入賬的利潤與資金的實際增加額就會產生時間差。”
“利潤=收入-支出+利得-損失。收入、支出、利得和損失都是按照權責發生製確認的,而現金流量是按照收付實現製計量的;有些收入和利得可能會形成應收或其他款項,有些支出和損失也會形成應付或其他應付款項;還有些待攤和預提性質的支出,以及固定資產折舊和無形資產的攤銷等也會導致利潤與現金流量不相等。”
“為了產出更多利潤,經營者將賣得的貨款全部投入同樣產品的製造生產。此時,新產品還沒有生產出來或者生產出來還沒有售出,企業就會出現完全沒有現金存餘的情況。同樣,即使新生產的產品全部售出了,但是貨款並沒有同時收迴,也會得到相同的結果。因此,即使利潤呈現‘黑字’,也並不意味著手頭一定有現金存在。”
閱讀材料:現金流量和利潤的差異分析
現金流量是企業現金(包括貨幣資金和現金等價物)增加或減少的數量,是企業能立即用來購置財產和償還債務、支付股利的經濟資源。利潤一般表示企業在一定期間內生產經營的最終財務成果,即企業收入與成本費用相抵後的餘額。
現金流量與利潤都是衡量企業經營活動的標準,但就企業在某一時期而言,這兩者通常並不相等。在一個企業中,現金流量與利潤並不總是同方向變化,利潤大並不代表企業現金流量充足,現金流量充足也並不表示利潤大。經常出現以下差異情況。
1.賬麵利潤大而現金流量不足
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大量采用了賒銷方式,通過銷售而形成了賬麵利潤,其中包括大量“應收賬款”。如果應收賬款不能及時收迴轉換成現金,現金流量循環就會受阻,那麽即使企業賬麵利潤可觀,而現金流量則會因為現金流入量不足以抵補生產經營所需要的現金流出量而發生償付危機,持續經營也會受到嚴重威脅,或者由於銷售的迅速增長而造成對投資需求規模過大,導致贏利的企業在成長中破產。
2.賬麵虧損而現金流量充足
這種現象也經常出現在衰退期的企業中。企業的技術設備貶值較快,采用加速折舊及加大攤銷費用等會計方法,抵減了利潤,甚至發生虧損。但由於以前應收賬款的大量迴收,使同期現金流量加大,假如企業又無合適的投資項目,於是企業便出現了利潤為負值而現金流量充分的情形。這種現象會對企業財務狀況產生不良影響,極不利於企業發展。
從短期看,商業信用是造成利潤和現金流量差異的主要原因。從長期看,折舊和攤銷是造成利潤與現金流量差異長期存在的主要原因,因為折舊和攤銷會影響企業的利潤指標,但不影響現金流量。
對於這個問題,媽媽專門從繁忙的工作中抽出了一個晚上,對兒子進行了深刻的教育。
“濤濤,你記得我以前跟你講過會計的核算一般是按權責發生製來計量的嗎?”媽媽提醒道。
“記得。權責發生製就是要按照配比原則,以收入和費用的實際發生時間來計量。也就是說,凡是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的或應當負擔的費用,無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記入利潤核算;凡是不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在當期收付,也不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李濤熟練地迴答。
“嗯,很不錯。現在你要了解另一種計量基礎——收付實現製!”媽媽說。
“收付實現製?”李濤瞪大了眼睛。
媽媽清了清嗓子,講解道:“收付實現製是以款項的實際收付為標準來處理經濟業務,確定本期收入和費用,計算本期盈虧的會計處理基礎。在現金收付的基礎上,凡在本期實際以現款付出的費用,不論其應否在本期收入中獲得補償,均應作為本期應計費用處理;凡在本期實際收到的現款收入,不論其是否屬於本期,均應作為本期應計的收入處理;反之,凡本期還沒有以現款收到的收入和沒有用現款支付的費用,即使它歸屬於本期,也不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處理。”
“在現金收付基礎上,會計在處理經濟業務時不考慮預收收入、預付費用,以及應計收入和應計費用的問題,會計期末也不需要進行賬項調整,因為實際收到的款項和付出的款項均已登記入賬,所以可以根據賬簿記錄來直接確定本期的收入和費用,並加以對比以確定本期盈虧。”
“權責發生製和收付實現製在處理收入和費用時的原則是不同的,因此同一會計事項按不同的會計處理基礎進行處理,其結果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例如,你的本期一位固定客戶在店裏吃了500元,錢已經收到並存銀行,則不管采用應計基礎或現金收付基礎,這500元款項均應作為本期收入,因為一方麵它是本期獲得的收入,應當做本期收入,另一方麵現款也已收到,也應當列為本期收入,這時就表現為兩者的一致性。但在另外的情況下兩者則是不一致的,例如,若這500元客戶是記賬的,客戶的付款方式是半年一清,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采用現金收付基礎,這筆款項就不應當作為本期的收入。因為現款是沒有在本期收到的;如果采用權責發生製基礎,則此項收入就應該作為本期收入,因為它是本期獲得的。”
“媽媽,這又是哪一出啊?”李濤不解地問。
“嗬嗬,瞧你急的,凡事都要耐住性子。”媽媽耳提麵命。
“對於你的問題,現金流量就是指通過經營,我手裏的錢比原來多出的那部分。不管我將來有多少債務要付,也不管還有多少款子沒收——我就看我這一段時間內,實打實地收了多少錢、付出去多少錢,差額就是我手裏最終比原來金額的變動。”
“經營循環周而複始地進行,增值的資金就成為“經營現金流”。利潤是銷售額與費用成本之間的差額。通常,利潤從產品送達客戶手中時開始計算。然而,如果應收貨款到位在此之後,入賬的利潤與資金的實際增加額就會產生時間差。”
“利潤=收入-支出+利得-損失。收入、支出、利得和損失都是按照權責發生製確認的,而現金流量是按照收付實現製計量的;有些收入和利得可能會形成應收或其他款項,有些支出和損失也會形成應付或其他應付款項;還有些待攤和預提性質的支出,以及固定資產折舊和無形資產的攤銷等也會導致利潤與現金流量不相等。”
“為了產出更多利潤,經營者將賣得的貨款全部投入同樣產品的製造生產。此時,新產品還沒有生產出來或者生產出來還沒有售出,企業就會出現完全沒有現金存餘的情況。同樣,即使新生產的產品全部售出了,但是貨款並沒有同時收迴,也會得到相同的結果。因此,即使利潤呈現‘黑字’,也並不意味著手頭一定有現金存在。”
閱讀材料:現金流量和利潤的差異分析
現金流量是企業現金(包括貨幣資金和現金等價物)增加或減少的數量,是企業能立即用來購置財產和償還債務、支付股利的經濟資源。利潤一般表示企業在一定期間內生產經營的最終財務成果,即企業收入與成本費用相抵後的餘額。
現金流量與利潤都是衡量企業經營活動的標準,但就企業在某一時期而言,這兩者通常並不相等。在一個企業中,現金流量與利潤並不總是同方向變化,利潤大並不代表企業現金流量充足,現金流量充足也並不表示利潤大。經常出現以下差異情況。
1.賬麵利潤大而現金流量不足
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大量采用了賒銷方式,通過銷售而形成了賬麵利潤,其中包括大量“應收賬款”。如果應收賬款不能及時收迴轉換成現金,現金流量循環就會受阻,那麽即使企業賬麵利潤可觀,而現金流量則會因為現金流入量不足以抵補生產經營所需要的現金流出量而發生償付危機,持續經營也會受到嚴重威脅,或者由於銷售的迅速增長而造成對投資需求規模過大,導致贏利的企業在成長中破產。
2.賬麵虧損而現金流量充足
這種現象也經常出現在衰退期的企業中。企業的技術設備貶值較快,采用加速折舊及加大攤銷費用等會計方法,抵減了利潤,甚至發生虧損。但由於以前應收賬款的大量迴收,使同期現金流量加大,假如企業又無合適的投資項目,於是企業便出現了利潤為負值而現金流量充分的情形。這種現象會對企業財務狀況產生不良影響,極不利於企業發展。
從短期看,商業信用是造成利潤和現金流量差異的主要原因。從長期看,折舊和攤銷是造成利潤與現金流量差異長期存在的主要原因,因為折舊和攤銷會影響企業的利潤指標,但不影響現金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