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共濟匯
學霸穿越大明帶木匠皇帝大殺四方 作者:生活艱難又無限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蒲家在成祖時期重新獲得任用,但並未重用。
他們家族在這一事之後,最大的收獲是再沒有被大明朝廷刻意打壓。
但是終大明一朝,蒲家也沒有出什麽顯貴之人。
雖然蒲家名聲不顯,但是若是就此小看蒲家那可就要吃大虧了。
從南宋末年一直到現在,蒲家都是江南海商集團的真正核心,這一點從未改變。
八大江南世家,每家都跟蒲家有過姻親關係,每個家族都有蒲家直係血脈的傳承人。
隻是他們已經改名換姓,融入了各大世家之中。
蒲家大體可分為兩支,一支是外貌繼承了先祖的容貌特點,也就是有色目人體貌特征的後裔。
這些人容入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西方商人群體。
另一支則是在外貌上已經跟漢人無甚區別的後裔,他們改名換姓,留在了大明,容入了各大世家。
可以說如今蒲家的勢力比之元朝之時,非但沒有下降,反而還有所提升。
隻是他們現在是由明轉暗,一直在暗中操控著一些能影響大明國運的大事。
對於大明王朝,蒲家可以說是有刻骨銘心之恨,暗中顛覆大明,一直是蒲家人畢生的誌願。
在太祖、成祖時期,大明朝廷強盛,蒲家不敢有任何異動。
隻能老實的做點小生意,集聚實力。
大明立國之初對各種宗教團體打壓的異常嚴厲,尤其是對摩尼教的打壓最為強烈。
家族和信仰被同時打壓,蒲家分崩離散隻在旦夕之間。
也就是在這段最艱難的時期,蒲家人將自己的宗教信仰和家族興衰做了一個結合,創立了一個新的教派,取名為共濟匯。
共濟匯意為同舟共濟,匯通天下之意。
同舟共濟很好理解,而匯通天下的意思,則是針對一些跟隨葡萄牙,西班牙人遠涉重洋,前往歐洲大陸發展的保持了色目人特征的蒲家後裔群體。
是要他們這一部分蒲氏後裔積極的跟主宗聯係,無論身在何方,都要匯聚成一股力量。
共濟匯成立的最初目的是讓已經隱姓埋名,散落各地的蒲家人能夠同舟共濟,振興家族。
其主體自然便是散落各地的蒲氏後裔。
太祖、成祖時期,大明朝廷對各方麵的管控相當嚴厲。
蒲家人就專心完善共濟匯的教義。
製定其核心的宗教思想。
他們不再以摩尼教為信仰,反而迴歸了更為古老的猶太教。
並成功的從猶太教中汲取了複仇的力量。
於是開始崇信猶太教中代表邪惡、暗黑、複仇、憤世的魔神撒旦。
用仇恨的力量使蒲氏族人團結一致,緊密結合在一起。
然後又用“規”和“矩”做教會標誌,時刻警示和約束族人的行為。
讓他們在行事時謹記分寸,不要再給家族招來滅頂之災。
正是靠著這種十二萬分的謹慎態度,他們平安渡過了最為艱難的大明太祖和成祖時期。
宣德皇帝繼位後,大明朝廷對各方麵的政策都有了一個很大程度的寬鬆。
此時蒲家也集聚一些力量,便開始招收一些優質的商人和優秀的工匠進入教會。
商人和工匠在大明都屬於賤籍,是大明社會的最底層。
這些人有力量,又天生就跟大明朝廷不對付,所以是他們心目中最為可靠的反明群體。
蒲家人積極籠絡,並資助他們賺取更多利潤,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海商勢力集團。
也就是靠著秘密資助這一群體,使得共濟匯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曆經數十年的發展,共濟匯的勢力已經紮根於南方各大沿海城市。
但是他們並不滿足於此,於是弘治年間他們開始積極的向京城滲透。
此時的弘治皇帝正為國庫空虛而頭痛,在共濟匯成員的煽動下,也漸漸興起了重啟海貿的心思。
然而此時以劉大夏為代表的士紳官員們給了共濟匯狠狠一個耳光。
在他們的激烈反對下,弘治皇帝終究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也正是這一次,共濟會意識到光有錢是不夠的,想要顛覆大明還要有權。
於是他們開始改變了策略,利用政治獻金的手段,一點一點的撬動大明的治國基本政策。
慢慢的,大明朝廷在他們的影響下,終於放開了商人、工匠等賤籍不能參加科舉的法令。
放開法令之後,使得他們能更加方便的培植自己的勢力。
到了嘉靖年間,共濟會控製的海商勢力終於成了氣候,他們卷土重來,再次把勢力滲透到京城。
這一次傳統士紳的勢力依舊強大,其勢力代表則是嚴嵩。
嚴嵩將共濟匯暗中操控的海商勢力再次狠狠的阻擋在了京城之外。
隻是不過這一次海商的勢力已經遠比弘治時期要強大的多,他們也有了對抗權臣的資本。
嚴嵩也隻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其進行限製,而無法將其徹底打死。
在隆慶之前,由於大明的禁海政策,蒲家的勢力無論再如何發展,終究隻能是小打小鬧,最多也隻能是依靠其財力支持權臣上位而已。
所以在這段時期,蒲家努力的方向是促使大明開海。
為此他們資助了大批年輕士子,幫助他們拿到政績,坐上高位。
他們天真的以為資助官員上位就能控製他們。
僅靠財力就想控製官員,無異於癡人說夢。
尤其是那些身居高位,掌握了重要權柄的重臣,根本不會任其擺步。
他們扶持的官員確實完成了開海的目標。
隆慶開海之後,海商勢力大興,原本應該是個滲透京城的大好時機,結果因為張居正為了平衡各方勢力,又將其阻擋在了京城之外。
而在張居正之後,受共濟匯資助的數位官員先後上台執政。
可是這些人上台後,無一例外,根本沒有一個是會受共濟匯的操控。
於是蒲家人對掌控大明官員也徹底死了心。
萬曆中後期,共濟匯有一支蒲氏後裔恢複了姓氏,決定自己出來發展勢力。
蒲原就是這一支的家主,他親自潛入京城開荒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時間。
這二十多年間,他利用龐大的財力和共濟匯的資源,幫忙了許多中小商人重振了家業。
龍門的黃夫人便是其中之一。
龍門是張翠花創立的一個收集情報的組織,經營上麵一直沒有什麽起色,隻能靠著聞香教的供養才能勉強苟活。
米貝接手後,王森不似張翠花時期這麽看重龍門,所以給銀錢自然也就少了。
而龍門要發展,沒錢不行,恰好此時蒲原剛到京城發展,而米貝就成了他第一批的資助對像……
他們家族在這一事之後,最大的收獲是再沒有被大明朝廷刻意打壓。
但是終大明一朝,蒲家也沒有出什麽顯貴之人。
雖然蒲家名聲不顯,但是若是就此小看蒲家那可就要吃大虧了。
從南宋末年一直到現在,蒲家都是江南海商集團的真正核心,這一點從未改變。
八大江南世家,每家都跟蒲家有過姻親關係,每個家族都有蒲家直係血脈的傳承人。
隻是他們已經改名換姓,融入了各大世家之中。
蒲家大體可分為兩支,一支是外貌繼承了先祖的容貌特點,也就是有色目人體貌特征的後裔。
這些人容入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西方商人群體。
另一支則是在外貌上已經跟漢人無甚區別的後裔,他們改名換姓,留在了大明,容入了各大世家。
可以說如今蒲家的勢力比之元朝之時,非但沒有下降,反而還有所提升。
隻是他們現在是由明轉暗,一直在暗中操控著一些能影響大明國運的大事。
對於大明王朝,蒲家可以說是有刻骨銘心之恨,暗中顛覆大明,一直是蒲家人畢生的誌願。
在太祖、成祖時期,大明朝廷強盛,蒲家不敢有任何異動。
隻能老實的做點小生意,集聚實力。
大明立國之初對各種宗教團體打壓的異常嚴厲,尤其是對摩尼教的打壓最為強烈。
家族和信仰被同時打壓,蒲家分崩離散隻在旦夕之間。
也就是在這段最艱難的時期,蒲家人將自己的宗教信仰和家族興衰做了一個結合,創立了一個新的教派,取名為共濟匯。
共濟匯意為同舟共濟,匯通天下之意。
同舟共濟很好理解,而匯通天下的意思,則是針對一些跟隨葡萄牙,西班牙人遠涉重洋,前往歐洲大陸發展的保持了色目人特征的蒲家後裔群體。
是要他們這一部分蒲氏後裔積極的跟主宗聯係,無論身在何方,都要匯聚成一股力量。
共濟匯成立的最初目的是讓已經隱姓埋名,散落各地的蒲家人能夠同舟共濟,振興家族。
其主體自然便是散落各地的蒲氏後裔。
太祖、成祖時期,大明朝廷對各方麵的管控相當嚴厲。
蒲家人就專心完善共濟匯的教義。
製定其核心的宗教思想。
他們不再以摩尼教為信仰,反而迴歸了更為古老的猶太教。
並成功的從猶太教中汲取了複仇的力量。
於是開始崇信猶太教中代表邪惡、暗黑、複仇、憤世的魔神撒旦。
用仇恨的力量使蒲氏族人團結一致,緊密結合在一起。
然後又用“規”和“矩”做教會標誌,時刻警示和約束族人的行為。
讓他們在行事時謹記分寸,不要再給家族招來滅頂之災。
正是靠著這種十二萬分的謹慎態度,他們平安渡過了最為艱難的大明太祖和成祖時期。
宣德皇帝繼位後,大明朝廷對各方麵的政策都有了一個很大程度的寬鬆。
此時蒲家也集聚一些力量,便開始招收一些優質的商人和優秀的工匠進入教會。
商人和工匠在大明都屬於賤籍,是大明社會的最底層。
這些人有力量,又天生就跟大明朝廷不對付,所以是他們心目中最為可靠的反明群體。
蒲家人積極籠絡,並資助他們賺取更多利潤,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海商勢力集團。
也就是靠著秘密資助這一群體,使得共濟匯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曆經數十年的發展,共濟匯的勢力已經紮根於南方各大沿海城市。
但是他們並不滿足於此,於是弘治年間他們開始積極的向京城滲透。
此時的弘治皇帝正為國庫空虛而頭痛,在共濟匯成員的煽動下,也漸漸興起了重啟海貿的心思。
然而此時以劉大夏為代表的士紳官員們給了共濟匯狠狠一個耳光。
在他們的激烈反對下,弘治皇帝終究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也正是這一次,共濟會意識到光有錢是不夠的,想要顛覆大明還要有權。
於是他們開始改變了策略,利用政治獻金的手段,一點一點的撬動大明的治國基本政策。
慢慢的,大明朝廷在他們的影響下,終於放開了商人、工匠等賤籍不能參加科舉的法令。
放開法令之後,使得他們能更加方便的培植自己的勢力。
到了嘉靖年間,共濟會控製的海商勢力終於成了氣候,他們卷土重來,再次把勢力滲透到京城。
這一次傳統士紳的勢力依舊強大,其勢力代表則是嚴嵩。
嚴嵩將共濟匯暗中操控的海商勢力再次狠狠的阻擋在了京城之外。
隻是不過這一次海商的勢力已經遠比弘治時期要強大的多,他們也有了對抗權臣的資本。
嚴嵩也隻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其進行限製,而無法將其徹底打死。
在隆慶之前,由於大明的禁海政策,蒲家的勢力無論再如何發展,終究隻能是小打小鬧,最多也隻能是依靠其財力支持權臣上位而已。
所以在這段時期,蒲家努力的方向是促使大明開海。
為此他們資助了大批年輕士子,幫助他們拿到政績,坐上高位。
他們天真的以為資助官員上位就能控製他們。
僅靠財力就想控製官員,無異於癡人說夢。
尤其是那些身居高位,掌握了重要權柄的重臣,根本不會任其擺步。
他們扶持的官員確實完成了開海的目標。
隆慶開海之後,海商勢力大興,原本應該是個滲透京城的大好時機,結果因為張居正為了平衡各方勢力,又將其阻擋在了京城之外。
而在張居正之後,受共濟匯資助的數位官員先後上台執政。
可是這些人上台後,無一例外,根本沒有一個是會受共濟匯的操控。
於是蒲家人對掌控大明官員也徹底死了心。
萬曆中後期,共濟匯有一支蒲氏後裔恢複了姓氏,決定自己出來發展勢力。
蒲原就是這一支的家主,他親自潛入京城開荒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時間。
這二十多年間,他利用龐大的財力和共濟匯的資源,幫忙了許多中小商人重振了家業。
龍門的黃夫人便是其中之一。
龍門是張翠花創立的一個收集情報的組織,經營上麵一直沒有什麽起色,隻能靠著聞香教的供養才能勉強苟活。
米貝接手後,王森不似張翠花時期這麽看重龍門,所以給銀錢自然也就少了。
而龍門要發展,沒錢不行,恰好此時蒲原剛到京城發展,而米貝就成了他第一批的資助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