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誰是民
學霸穿越大明帶木匠皇帝大殺四方 作者:生活艱難又無限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二十四年十月,陛下下令征收礦稅,而當年的正月十五,我朝與倭國議和協議失效,邢玠、楊鎬、麻貴等再次東征朝鮮,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彼時國庫空虛,前方將士在缺衣少糧的情況下,要如何抵擋狼子野心的倭寇大軍進犯?晚生不知道礦稅是不是因此戰而收,但是卻可以肯定當年收上來的礦稅有很大一部分補貼給了此戰將士。
倭寇之兇殘就不用我再說明了吧,一但當時前方戰士戰敗,倭寇順勢侵我大明,後果簡直不堪設想。而我朝將士最終能將倭寇打迴倭島,礦稅之功,不容忽視。”
高攀龍和李三才都是一臉詫異的看著侯平,他們是萬萬沒有想到,一個山野縣學的秀才,竟能知道此等大事。
要知道這種事就算朝中重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人也大有人在。
就連高攀龍對這件事情,也僅僅是知道有這麽一戰,但具體有多激烈,打到什麽地步,便所知不詳。
李三才震驚的望著侯平:“順安,此事發生之時,你應該還是個穿開襠褲的娃子吧?怎麽會知道此等朝中大事。”
侯平敢把此事說出來,自然也想好了托詞:“實不相瞞,此事在我朝看來,隻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對於倭寇和朝鮮兩國,卻是改朝換代的大事。我曾結實過一位來自朝鮮的士子,他跟我就此戰展開過討論,所以知道的比普通人多一些。”
高攀龍此刻徹底收起了輕視之心,而是把侯平當成了一個同等的對手來看待:“就算當年起征礦稅事出有因,但是這麽多年過去了,倭寇早已經退迴了倭島,如今皇帝依然在橫征暴斂,稅監一黨殘民害民之舉,數不勝數,其功早已經抵平,何來功大於過之說。”
侯平淡然道:“高夫子莫非忘了播州之役?楊應龍叛變西南半壁江山動蕩,朝廷動了二十多萬大軍,消耗了數百萬的銀兩,這錢從哪裏來?”
高攀龍臉色難看。
侯平繼續反客為主問道:“高老夫子口口聲聲為民,敢問在高夫子眼中的民,是那些人?是與晚生相同,每日為了三餐溫飽而辛苦奔波的市井小民,還是那些為富不仁,欺行霸市的豪商巨富?”
高攀龍冷哼一聲:“豪商巨富是民,市井小民同樣是民,何來區別。”
侯平大聲喊道:“恐怕未必吧,我朝太祖時期,山西曾發生過一個案子,洪洞縣有一個老實農民,娶了一個叫史靈芝的女子為妻,兩人相濡以沫,生了三個子女,生活雖然艱苦,但兩人相互扶持,日子也還堅持的下去。突然有一天,縣衙的大人門跑到老農的家中,告訴老農,跟他相處了幾年的老婆是一個叫唐閏山的人的未婚妻,並且不由分說便將史靈芝帶走了。
農民都傻眼了,跑到縣衙去打聽怎麽迴事,原來史靈芝小時候定過一門娃娃親,但是未婚夫很小的時候死了,丈夫死了小叔子還沒有婚配,所以史靈芝就應該是小叔子的未婚妻,這是元朝時留下來的收繼婚習俗。而那個叫唐閏山的人,則正是史靈芝未婚夫的小叔子,此刻正在鎮江當兵。
由於唐閏山爛賭成性,將自己當兵掙的錢全都輸光了不說,還欠了一屁股債,眼看自己年歲過大,又一窮二白,根本無人肯嫁給他,於是他想到了兄長定的那門娃娃親。最後他將此事上報了兵部,然後兵部批準後下發了洪洞縣。責令洪洞縣衙門將史靈芝帶去鎮江跟唐閏山完婚。
農民苦苦哀求知縣,並告訴他說自己跟史靈芝已經結婚幾年,育有三個孩,如果把史靈芝帶走了,他的孩子們怎麽辦?知縣說,收繼婚是禮,兵部指令是法,於禮於法,他都要將史靈芝送到鎮江完婚。至於農民和孩子,那是你們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想辦法。”
高攀龍哼了一聲:“前朝惡習,不可取。”
侯平橫了高攀龍一眼,繼續說道:“農民不願失去妻子,請求知縣將妻子還給他,言語之間有些激動,說道:大人,你要為小民做主,不能糊塗啊。知縣當場勃然大怒,以咆哮公堂的罪名將農民打了二十大板,農民一瘸一拐的迴家,看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在親人的勸說下,農民決定繼續上告。
先到了平陽府,農民把狀子一遞上去,知府說把史靈芝許配給唐閏山是兵部的意思,無論你同不同意,都必須遵從。農民不甘心,又跑到太原去告狀,但是山西布政使直接把農民給轟了出來,還說他是野蠻的刁民。一個老實農民為了討迴自己的老婆,不斷上訪在這些官員眼中就是刁民,世間可還有比這更荒誕的事情嗎?
事情發展到此時,恐怕一般人早就放棄了,幸虧農民堅定,堅持到了最後,用了兩個多月,來到南京敲響了登聞鼓。禦史將農民的狀紙送到太祖皇帝手中,太祖皇帝接見了農民,問明情況後,當即下令發還農民的妻子。同時傳令刑部嚴懲那些讓農民吃過苦頭的官員。事情發展到這裏,應該結束了,不知兩位大人以為對不對?”
高攀龍和李三才不由自主的都點了點頭,李三才道:“此案在記載在大浩之中,老夫記得農民應該叫姚小伍吧?可惜的是當時刑部官員處理不當,導致太祖皇帝大開殺戒。”
侯平又看向高攀龍:“高夫子以為呢?”
高攀龍道:“此案頗為令人惋惜,如果放到現在,斷然不會如此判案。”
侯平淡然道:“這個案子的詭異之處在於從頭到尾,都沒有任何官員想迫害過農民,在這個案子裏,大部分的官員都隻是在照章辦事。如果按照太祖皇帝的旨意去辦,那這個案子牽連的官員就會太多,由於涉及到太多官員,刑部就想要拖延,想等太祖皇帝消了火之後再從輕處理。
為了把案子拖下去,他們把文書層層下發到洪洞縣,命令縣衙找當年給史靈芝配娃娃親的媒人,農民遲遲接不到妻子,找到刑部官員要人,刑部官員說,這是照章辦事的規矩,必須找到媒人,解除當年的娃娃親婚約,才能證明農民跟史靈乏的婚姻是有效的。
好在太祖皇帝聖明,得知了此事的消息後龍顏大怒,京城,天子腳下,官官相護都到了如此地步,那他看不見的地方又到了何種地步?於是自兵部尚書和刑部尚書等數十個朝中一級大員被處死,後果不可謂不慘烈。”
高攀龍點點頭道:“一件芝麻小事,連累如此之多的國之棟渠身損於命,著實令人惋惜。但是你說這個案子出來,不知道跟礦稅是否是惡政有何關聯?”
李三才也疑惑的道:“不錯,順安,此案的確令人有許多惋惜之處,但是怎麽看都與礦稅利弊無關吧?”
侯平大笑的道:“怎麽會無關?你們忘了剛才我問過你們,到底你們眼中的民,到底是我,是如故事中的農民一般的市井小民,還是那些對官員有利,欺行霸市的豪商巨富才是民?”
倭寇之兇殘就不用我再說明了吧,一但當時前方戰士戰敗,倭寇順勢侵我大明,後果簡直不堪設想。而我朝將士最終能將倭寇打迴倭島,礦稅之功,不容忽視。”
高攀龍和李三才都是一臉詫異的看著侯平,他們是萬萬沒有想到,一個山野縣學的秀才,竟能知道此等大事。
要知道這種事就算朝中重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人也大有人在。
就連高攀龍對這件事情,也僅僅是知道有這麽一戰,但具體有多激烈,打到什麽地步,便所知不詳。
李三才震驚的望著侯平:“順安,此事發生之時,你應該還是個穿開襠褲的娃子吧?怎麽會知道此等朝中大事。”
侯平敢把此事說出來,自然也想好了托詞:“實不相瞞,此事在我朝看來,隻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對於倭寇和朝鮮兩國,卻是改朝換代的大事。我曾結實過一位來自朝鮮的士子,他跟我就此戰展開過討論,所以知道的比普通人多一些。”
高攀龍此刻徹底收起了輕視之心,而是把侯平當成了一個同等的對手來看待:“就算當年起征礦稅事出有因,但是這麽多年過去了,倭寇早已經退迴了倭島,如今皇帝依然在橫征暴斂,稅監一黨殘民害民之舉,數不勝數,其功早已經抵平,何來功大於過之說。”
侯平淡然道:“高夫子莫非忘了播州之役?楊應龍叛變西南半壁江山動蕩,朝廷動了二十多萬大軍,消耗了數百萬的銀兩,這錢從哪裏來?”
高攀龍臉色難看。
侯平繼續反客為主問道:“高老夫子口口聲聲為民,敢問在高夫子眼中的民,是那些人?是與晚生相同,每日為了三餐溫飽而辛苦奔波的市井小民,還是那些為富不仁,欺行霸市的豪商巨富?”
高攀龍冷哼一聲:“豪商巨富是民,市井小民同樣是民,何來區別。”
侯平大聲喊道:“恐怕未必吧,我朝太祖時期,山西曾發生過一個案子,洪洞縣有一個老實農民,娶了一個叫史靈芝的女子為妻,兩人相濡以沫,生了三個子女,生活雖然艱苦,但兩人相互扶持,日子也還堅持的下去。突然有一天,縣衙的大人門跑到老農的家中,告訴老農,跟他相處了幾年的老婆是一個叫唐閏山的人的未婚妻,並且不由分說便將史靈芝帶走了。
農民都傻眼了,跑到縣衙去打聽怎麽迴事,原來史靈芝小時候定過一門娃娃親,但是未婚夫很小的時候死了,丈夫死了小叔子還沒有婚配,所以史靈芝就應該是小叔子的未婚妻,這是元朝時留下來的收繼婚習俗。而那個叫唐閏山的人,則正是史靈芝未婚夫的小叔子,此刻正在鎮江當兵。
由於唐閏山爛賭成性,將自己當兵掙的錢全都輸光了不說,還欠了一屁股債,眼看自己年歲過大,又一窮二白,根本無人肯嫁給他,於是他想到了兄長定的那門娃娃親。最後他將此事上報了兵部,然後兵部批準後下發了洪洞縣。責令洪洞縣衙門將史靈芝帶去鎮江跟唐閏山完婚。
農民苦苦哀求知縣,並告訴他說自己跟史靈芝已經結婚幾年,育有三個孩,如果把史靈芝帶走了,他的孩子們怎麽辦?知縣說,收繼婚是禮,兵部指令是法,於禮於法,他都要將史靈芝送到鎮江完婚。至於農民和孩子,那是你們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想辦法。”
高攀龍哼了一聲:“前朝惡習,不可取。”
侯平橫了高攀龍一眼,繼續說道:“農民不願失去妻子,請求知縣將妻子還給他,言語之間有些激動,說道:大人,你要為小民做主,不能糊塗啊。知縣當場勃然大怒,以咆哮公堂的罪名將農民打了二十大板,農民一瘸一拐的迴家,看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在親人的勸說下,農民決定繼續上告。
先到了平陽府,農民把狀子一遞上去,知府說把史靈芝許配給唐閏山是兵部的意思,無論你同不同意,都必須遵從。農民不甘心,又跑到太原去告狀,但是山西布政使直接把農民給轟了出來,還說他是野蠻的刁民。一個老實農民為了討迴自己的老婆,不斷上訪在這些官員眼中就是刁民,世間可還有比這更荒誕的事情嗎?
事情發展到此時,恐怕一般人早就放棄了,幸虧農民堅定,堅持到了最後,用了兩個多月,來到南京敲響了登聞鼓。禦史將農民的狀紙送到太祖皇帝手中,太祖皇帝接見了農民,問明情況後,當即下令發還農民的妻子。同時傳令刑部嚴懲那些讓農民吃過苦頭的官員。事情發展到這裏,應該結束了,不知兩位大人以為對不對?”
高攀龍和李三才不由自主的都點了點頭,李三才道:“此案在記載在大浩之中,老夫記得農民應該叫姚小伍吧?可惜的是當時刑部官員處理不當,導致太祖皇帝大開殺戒。”
侯平又看向高攀龍:“高夫子以為呢?”
高攀龍道:“此案頗為令人惋惜,如果放到現在,斷然不會如此判案。”
侯平淡然道:“這個案子的詭異之處在於從頭到尾,都沒有任何官員想迫害過農民,在這個案子裏,大部分的官員都隻是在照章辦事。如果按照太祖皇帝的旨意去辦,那這個案子牽連的官員就會太多,由於涉及到太多官員,刑部就想要拖延,想等太祖皇帝消了火之後再從輕處理。
為了把案子拖下去,他們把文書層層下發到洪洞縣,命令縣衙找當年給史靈芝配娃娃親的媒人,農民遲遲接不到妻子,找到刑部官員要人,刑部官員說,這是照章辦事的規矩,必須找到媒人,解除當年的娃娃親婚約,才能證明農民跟史靈乏的婚姻是有效的。
好在太祖皇帝聖明,得知了此事的消息後龍顏大怒,京城,天子腳下,官官相護都到了如此地步,那他看不見的地方又到了何種地步?於是自兵部尚書和刑部尚書等數十個朝中一級大員被處死,後果不可謂不慘烈。”
高攀龍點點頭道:“一件芝麻小事,連累如此之多的國之棟渠身損於命,著實令人惋惜。但是你說這個案子出來,不知道跟礦稅是否是惡政有何關聯?”
李三才也疑惑的道:“不錯,順安,此案的確令人有許多惋惜之處,但是怎麽看都與礦稅利弊無關吧?”
侯平大笑的道:“怎麽會無關?你們忘了剛才我問過你們,到底你們眼中的民,到底是我,是如故事中的農民一般的市井小民,還是那些對官員有利,欺行霸市的豪商巨富才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