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做好那個槍機算,這支槍我們爺孫三人和兩個徒弟一起,花了四天才打造出來。部分打磨的活,還是大齊媳婦幫著做的。不過,隻要定好樣槍,後麵再做就能快很多了。”
老齊頭的迴答讓心頭火熱的章旻青瞬間退燒了。
按照老齊頭的說法,合他們全部的力量,還是在槍機先做出來的情況下,四天才造了一支槍。就算以後熟能生巧,提高到三天一支,那一個月撐死也就十支槍。
這速度別說裝備一支軍隊了,僅僅裝備大菜花山島上那幾十人就需要半年,這個效率肯定是不行的。
另外,章旻青還想到一個眼下老齊頭並沒想到的問題——標準化。以老齊頭他們這樣手工打造,數量一多,就會存在一個零件通用問題。
打造一支樣槍,槍刺的裝卸,燧發槍的配合木槍床的切削,都可以按照實樣調整。可數量一多,這個調整就沒法做了。不同的槍上的零部件要是想裝到另一支槍上去,基本上很難。
這會造成以後任何一支槍,不管什麽零件壞了,都必須送迴來,定製修理。可軍隊出征,跟個簡易的修理隊可以,不可能帶個鐵匠鋪走啊。
若是要求槍支零件通用,這打造效率還得下降。章旻青無法接受這樣的情況,因為要是這樣的話,他要建立一支近代化軍隊,沒個十年以上,根本就做不到。
“這費工的地方都是那些?”
章旻青決心要找出結症所在。
“那就多了,從槍管的熔鍛,槍膛的磨削,槍管外形的打磨,都很費工。燧發機的打造就更廢工了,隻要有細小的偏差,就不容易打出火。”
老齊頭扳著手指,一樣一樣的對章旻青說道。
合著除開削木槍床和打造槍刺,其它就沒一樣的省工的,全是靠水磨功夫?不對,這槍刺也同樣費事,這槍刺與槍管的配合,老齊頭隻造了一支,還沒想到。
章旻青發現,他的路子走錯了。這好比是他讓一個走路還搖搖晃晃剛會走的人去快速奔跑,必定會不停的摔跤,欲速而不達。
夫欲善其工必先利其器。要解決問題,他依然要先從最根本的地方去著手,譬如工具、加工工藝、加工機械、量具……。
“老齊頭師傅,看來你又得搬家了。”
章旻青首先想到的就是動力。眼下這個時代,不要說電,就連蒸汽機,在他想來都還是個遙遠的存在,那麽現實可用的動力,無非就是畜力、水力和風力。在這幾個選項裏,他很自然的選擇了水力。
“又要搬家?”
老齊頭的思維顯然有些跟不上。
“按這樣的方式造槍,遠遠無法滿足我的需要,這樣槍已經做出來了,我先帶迴去試用一下,看看還需要做那些改進,你這裏這事得先放一下。我打算,幫你先做些工具出來,然後再談批量造槍的事。這段時間,我們還是先琢磨造炮吧。搬家是準備讓你搬到龍河邊上去,利用水力做些工具,單靠人力,太費工。”
章旻青整理著思路,他必須做出調整。
“少將軍的意思,小老兒明白了,就是想先琢磨鐵模是吧?我今兒就動手試做。”
老齊頭總算明白了章旻青的想法,欣然答應下來。
“文靖,似乎你對這火器情有獨鍾啊?”
在迴去的路上,沈國模不解的問道。這個問題埋在他心裏有些天了,在大菜花山島上,他看到的章旻青正在訓練的人的訓練,除開隊列就是一支六尺長的木棍的刺殺訓練。
在他以往見過的衛所軍操練,卻是長槍、刀牌和弓弩的訓練。兩者有著明顯的不同。今天,他看到了章旻青這支帶著槍刺的新槍,他終於明白過來,島上那些人拿著的六尺長棍,原來就是替代這個新火槍的。
“火槍和火炮會是將來軍隊的主流。別的不說,火槍兵比起其它兵種,絕對是花錢最少,戰力最強的。”
章旻青的迴答充滿自信。
“花錢少?就你手裏這支槍,怕不下十兩銀子吧?一根長矛,一套刀牌能有多少錢?就算是弓箭,怕是也用不掉十兩吧?”
聽章旻青這麽說,沈國模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章旻青這賬是怎麽算的。
“若是一對一的算,一個火槍兵確實比一個長矛手貴,與刀牌手差距不大,比弓弩手略便宜。但賬要綜合起來算。一個弓弩手,臨陣不過三矢,而接下去,他們對敵人的殺傷力就很弱了,帶一柄腰刀,僅僅自保有餘。而長矛手和刀牌手臨陣不能及遠,隻有麵對麵的拚殺。
相比之下,火槍兵既能及遠充當弓弩手的作用,又能憑借槍上的槍刺,做麵對麵的拚殺,遠近皆宜。及遠時,人人都是弓弩手,近戰則人人都是長矛手。
再者說,麵對麵的拚殺,意味著較大的傷亡,遇有持續的戰事,就需要大量的後備兵員補充。遇有戰事,敵人有一萬,我就算再訓練有素,但也至少要五千兵吧?而換成火槍兵,二千足矣。
這省下來的兵額,可也是錢那。養一個兵,一年光餉銀就要十數兩,飯食、甲胄也都要錢。遇有傷亡殘疾,每個軍士的撫恤,一年也須十兩以上。
這樣一來,先生算算?五千兵,以一年餉銀十兩,衣甲兵器五兩,一年飯食也算五兩,一個兵一年至少二十兩吧?這些兵一年就要耗費至少十萬兩。
若以火槍兵計,二千兵,同樣餉銀飯食,在兵器上多出十兩,一個兵一年三十兩,這些兵則耗費六萬兩。豈不是省下四萬兩來?先生覺得,那個省錢?”
章旻青掰著手指和沈國模算賬。
“你就那麽自信,二千兵能勝過一萬敵人?”
沈國模覺得章旻青這賬聽起來有道理,可你怎麽確定你的兵就是以一當五呢?
“一個火槍兵,近戰與一個刀牌手相決,未必能贏。遠戰,與一個弓弩手相決,也未必能贏。但十對十的話,則火槍兵必勝。若是上百,對手即便三五百也能贏。若是上千,對敵五千,則是穩贏。先生若是不信,盡可拭目以待。”
章旻青這麽說,當然是有依據的。後世清末,僧王僧格林沁率一萬騎兵,二萬步卒,合計三萬軍隊,對陣英法聯軍八千人。結果卻是英法聯軍以陣亡十二人的代價,擊潰了僧王統帥的大軍,清軍傷亡則過半。
隻是這個例子,章旻青沒法對沈國模說而已。
老齊頭的迴答讓心頭火熱的章旻青瞬間退燒了。
按照老齊頭的說法,合他們全部的力量,還是在槍機先做出來的情況下,四天才造了一支槍。就算以後熟能生巧,提高到三天一支,那一個月撐死也就十支槍。
這速度別說裝備一支軍隊了,僅僅裝備大菜花山島上那幾十人就需要半年,這個效率肯定是不行的。
另外,章旻青還想到一個眼下老齊頭並沒想到的問題——標準化。以老齊頭他們這樣手工打造,數量一多,就會存在一個零件通用問題。
打造一支樣槍,槍刺的裝卸,燧發槍的配合木槍床的切削,都可以按照實樣調整。可數量一多,這個調整就沒法做了。不同的槍上的零部件要是想裝到另一支槍上去,基本上很難。
這會造成以後任何一支槍,不管什麽零件壞了,都必須送迴來,定製修理。可軍隊出征,跟個簡易的修理隊可以,不可能帶個鐵匠鋪走啊。
若是要求槍支零件通用,這打造效率還得下降。章旻青無法接受這樣的情況,因為要是這樣的話,他要建立一支近代化軍隊,沒個十年以上,根本就做不到。
“這費工的地方都是那些?”
章旻青決心要找出結症所在。
“那就多了,從槍管的熔鍛,槍膛的磨削,槍管外形的打磨,都很費工。燧發機的打造就更廢工了,隻要有細小的偏差,就不容易打出火。”
老齊頭扳著手指,一樣一樣的對章旻青說道。
合著除開削木槍床和打造槍刺,其它就沒一樣的省工的,全是靠水磨功夫?不對,這槍刺也同樣費事,這槍刺與槍管的配合,老齊頭隻造了一支,還沒想到。
章旻青發現,他的路子走錯了。這好比是他讓一個走路還搖搖晃晃剛會走的人去快速奔跑,必定會不停的摔跤,欲速而不達。
夫欲善其工必先利其器。要解決問題,他依然要先從最根本的地方去著手,譬如工具、加工工藝、加工機械、量具……。
“老齊頭師傅,看來你又得搬家了。”
章旻青首先想到的就是動力。眼下這個時代,不要說電,就連蒸汽機,在他想來都還是個遙遠的存在,那麽現實可用的動力,無非就是畜力、水力和風力。在這幾個選項裏,他很自然的選擇了水力。
“又要搬家?”
老齊頭的思維顯然有些跟不上。
“按這樣的方式造槍,遠遠無法滿足我的需要,這樣槍已經做出來了,我先帶迴去試用一下,看看還需要做那些改進,你這裏這事得先放一下。我打算,幫你先做些工具出來,然後再談批量造槍的事。這段時間,我們還是先琢磨造炮吧。搬家是準備讓你搬到龍河邊上去,利用水力做些工具,單靠人力,太費工。”
章旻青整理著思路,他必須做出調整。
“少將軍的意思,小老兒明白了,就是想先琢磨鐵模是吧?我今兒就動手試做。”
老齊頭總算明白了章旻青的想法,欣然答應下來。
“文靖,似乎你對這火器情有獨鍾啊?”
在迴去的路上,沈國模不解的問道。這個問題埋在他心裏有些天了,在大菜花山島上,他看到的章旻青正在訓練的人的訓練,除開隊列就是一支六尺長的木棍的刺殺訓練。
在他以往見過的衛所軍操練,卻是長槍、刀牌和弓弩的訓練。兩者有著明顯的不同。今天,他看到了章旻青這支帶著槍刺的新槍,他終於明白過來,島上那些人拿著的六尺長棍,原來就是替代這個新火槍的。
“火槍和火炮會是將來軍隊的主流。別的不說,火槍兵比起其它兵種,絕對是花錢最少,戰力最強的。”
章旻青的迴答充滿自信。
“花錢少?就你手裏這支槍,怕不下十兩銀子吧?一根長矛,一套刀牌能有多少錢?就算是弓箭,怕是也用不掉十兩吧?”
聽章旻青這麽說,沈國模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章旻青這賬是怎麽算的。
“若是一對一的算,一個火槍兵確實比一個長矛手貴,與刀牌手差距不大,比弓弩手略便宜。但賬要綜合起來算。一個弓弩手,臨陣不過三矢,而接下去,他們對敵人的殺傷力就很弱了,帶一柄腰刀,僅僅自保有餘。而長矛手和刀牌手臨陣不能及遠,隻有麵對麵的拚殺。
相比之下,火槍兵既能及遠充當弓弩手的作用,又能憑借槍上的槍刺,做麵對麵的拚殺,遠近皆宜。及遠時,人人都是弓弩手,近戰則人人都是長矛手。
再者說,麵對麵的拚殺,意味著較大的傷亡,遇有持續的戰事,就需要大量的後備兵員補充。遇有戰事,敵人有一萬,我就算再訓練有素,但也至少要五千兵吧?而換成火槍兵,二千足矣。
這省下來的兵額,可也是錢那。養一個兵,一年光餉銀就要十數兩,飯食、甲胄也都要錢。遇有傷亡殘疾,每個軍士的撫恤,一年也須十兩以上。
這樣一來,先生算算?五千兵,以一年餉銀十兩,衣甲兵器五兩,一年飯食也算五兩,一個兵一年至少二十兩吧?這些兵一年就要耗費至少十萬兩。
若以火槍兵計,二千兵,同樣餉銀飯食,在兵器上多出十兩,一個兵一年三十兩,這些兵則耗費六萬兩。豈不是省下四萬兩來?先生覺得,那個省錢?”
章旻青掰著手指和沈國模算賬。
“你就那麽自信,二千兵能勝過一萬敵人?”
沈國模覺得章旻青這賬聽起來有道理,可你怎麽確定你的兵就是以一當五呢?
“一個火槍兵,近戰與一個刀牌手相決,未必能贏。遠戰,與一個弓弩手相決,也未必能贏。但十對十的話,則火槍兵必勝。若是上百,對手即便三五百也能贏。若是上千,對敵五千,則是穩贏。先生若是不信,盡可拭目以待。”
章旻青這麽說,當然是有依據的。後世清末,僧王僧格林沁率一萬騎兵,二萬步卒,合計三萬軍隊,對陣英法聯軍八千人。結果卻是英法聯軍以陣亡十二人的代價,擊潰了僧王統帥的大軍,清軍傷亡則過半。
隻是這個例子,章旻青沒法對沈國模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