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來,整整這一天,除了章旻青拿著他在寧波珠寶行買的步搖去看賀寶兒,其它時間,章旻青和沈國模兩個都形影不離。
他們一起去看建在沼氣池那邊的豬舍魚塘,一起去老齊頭那裏看槍炮試製的準備。下午的時候,還一起乘船去了趟大菜花山島。
豬場養的豬,現在已經超過五百頭。可章旻青覺得這還遠遠不夠。他的帳算起來很簡單,就以短期內目標組建一支一千人的軍隊來算,兩天吃一餐肉,每餐以現在十六兩製的老秤的四兩(現在的二兩半)算,一次吃肉就要消耗二百五十斤肉,一年要消耗四萬五千餘斤。
按一頭豬殺白去皮後的淨肉二百斤來算,五百頭豬,其中的一半,就全消耗在了這一千人一年的肉食之需了。算上眼下養豬的龍山所自身的需求,最多也隻是剛剛能滿足消耗。
另一方麵,以章旻青對豬皮製革的需求來說,一年五百張皮,根本就派不了什麽大用場。光是用來做鞋子、皮帶之類的裝具,可能都未必夠裝備這一千人的。
所以,他要求豬場繼續擴大規模。不僅要有能力供應自身需求,還要有能力向外麵販賣,充分利用他們養豬成本低、出欄快、有規模效應的優勢,把養豬從單純的消耗逐步變為盈利。
鐵匠老齊頭這裏,老齊頭和兒孫徒弟們也開始了新槍的試製,造炮的事,暫時還顧不上。老齊頭把重點先放在了燧發機構的試製上。
燧發機構的難點,在於機簧的下砸之力如何能恰到好處。力道輕了,燧石擊不出火花,無法有效引燃藥池裏的火藥。力道重了,則會造成機構加速損壞,影響槍支使用。這樣一來,這個機簧的厚度寬度,使用的材料等等,都要通過大量的實驗來摸索。
章旻青到鐵匠鋪的時候,老齊頭已經按照章旻青給他的圖紙,打製了不同規格的十餘個機簧,正在逐一測試。而他的兒子大齊,則拿著一張圖紙在發呆。
“少將軍,你畫的這個東西,怕是不好打,我從昨晚琢磨到現在了,也沒想出好辦法。”
看見章旻青過來,大齊揮著手上的圖,對章旻青叫苦道。章旻青接過大齊手裏的圖紙,原來上麵畫的是一些大大小小的螺絲釘。
章旻青畫的圖,是以他前世在國外博物館裏陳列的十八世紀的燧發槍為原型畫出來的。一些槍支的固定件,緊固件等等,都是用螺絲固定的。
他忽略了眼下的大明朝,還沒有這類套絲和絞絲的工具。這樣一來,別看這小小的螺絲,還真的難住了大齊。
看著皺著眉頭思索的章旻青,一旁的沈國模也拿過那張圖紙來細看,但他卻什麽也沒看明白,隻得默不作聲的把圖紙還給大齊。
“辦法倒是有一個,不過要用上好的精鐵先做兩塊搓絲板,然後把燒紅的螺絲胚子放在這上一搓就成了。”
章旻青琢磨了好一會,才想到用搓絲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他用筆在紙上畫了兩塊長條狀的鐵塊,再再上麵畫出斜直線。最後,又畫了一個鐵塊的斷麵,邊畫邊向大齊做著講解。
“考慮到堅硬程度和耐磨程度的話,這兩塊搓板也可以考慮用青銅來做。做好之後,再做個木架,嗯,最好是鐵架,把它們調整固定好,便可以用人力推動來做出這些螺絲了。”
章旻青最後總結道。
大齊興奮的拿著章旻青新畫的圖去照著做去了。
“以前聽他們傳言說你得了天書,我不相信。但今天親眼目睹,我信了。他們現在參照的那些圖樣,都是你畫的?”
章旻青和沈國模兩個走出鐵匠鋪,沈國模看著章旻青問道。
“畫幾張圖不難,畢竟是閉門造車的功夫。先生剛才也看見了,他們要能做出來才行。要是他們沒手藝做出來,我就算畫了堆滿屋子的圖出來,又有何用?”
章旻青這是有感而發。剛才幸好他想到了搓絲之法,不然就這個小小的螺絲釘,就有可能讓他的造槍大計胎死腹中。作為燧發槍最關鍵的部分,燧石的夾具和調解就是靠螺絲的。不能堅固的夾住燧石,調整燧石的長度,這燧發槍就根本無法使用。
下午他們乘船去大菜花山島,還沒到島上,章旻青的臉色就有點不好看了。因為他遠遠的看見,島上竟然豎起了一根旗杆,旗杆上飄揚著定海水師的軍旗。
應元偉這是想幹什麽?他想把他章旻青的這支火種吞並到定海水師去嗎?這麽大的變故,章添丁在做什麽?竟然沒送信迴來。
等船到靠近島上的淺海,他和沈國模下到舢板上。等舢板靠岸,他上到島上,臉色就更難看了。因為他遠遠看見一個巡邏的小隊,身上穿的是清一色定海水師的軍服。
“添叔,告訴我這是怎麽迴事?眼下這裏是我的營地還是定海水師的營地?”
來到營地,找到章添丁,章旻青劈頭蓋臉的問道。
“這當然是少爺你的營地,少爺怎麽會這麽問?”
章添丁被章旻青問得一頭霧水,詫異的看著章旻青不知道是那裏出了問題。
“這豎著的軍旗,他們身上穿的軍服,我隻以為我又進了定海水師的軍營。”
章旻青指了指豎著的旗杆,和營地裏穿著嶄新的紅胖襖的人,向章添丁問道。
“這事啊,少爺誤會了。這事是應家少爺建議的,不過他沒別的意思。咱們這些兵,一個個穿得跟叫花子似的,應家少爺說他們怎麽看著都不想兵,就去水師帶了些新軍服來讓他們換上了。
既然換了衣服,應家少爺建議,幹脆在島上再立麵軍旗。這樣,那些海賊看到軍旗,輕易就不敢靠近這裏。而錢塘水師那幫王八犢子,看到這軍旗,也不會來找麻煩。這樣一來,反正定海水師除了他也沒別人來,這兒反而最太平最安全。
我聽他說得有理,就應下了。原本估摸著少爺去考試該迴來了,想著明天去接柳醫官的時候,再迴府向少爺稟報呢,沒想到少爺今天就迴來了。少爺盡管放心,有我在,這營地誰也甭想吞了去。”
聽章旻青這麽問,章添丁終於明白章旻青在擔憂什麽了,急忙給章旻青做了解釋。
原來是誤會了,章旻青心裏鬆了口氣。
“添叔,是我誤會了。添叔,你別看這裏現在就這麽點人,這可是我將來辦事的本錢,千萬馬虎不得。對了,添叔,求如先生你也認得,今後,求如先生也會幫我參讚機劃,遇事要是我不在,也可以和先生商議。”
章旻青的這句話,意味著他認可讓沈國模進入他的核心圈子。
“軍務上的事,老朽並不擅長,章管家可別問我,其它事情,我們可以商討。”
從剛才章旻青和章添丁的對話裏,沈國模就聽明白了,這島上的這幫人就是章旻青的私軍,早已經被章旻青視為禁臠,別人最好不要插手過問。所以,他態度很謙虛的把皮球踢了迴去。
“少爺,有個事,我想問一下。眼下島上,老奴叫你少爺,山娃他們叫你公子,應家少爺他們叫你青哥兒,從治軍的角度看,這樣混亂的稱唿,於軍不利。所以,我覺得,私底下,不管我也好,山娃他們也好,應家少爺也罷,怎麽稱唿都行。但到了島上,到了軍中,少爺還是定個稱唿,大家一致以這個稱唿稱唿少爺方好。”
章添丁從治軍角度,提出了他的建議。
“章管家說的對!為將者,正其名則令行禁止。名不正則言不順,是該有個明確的稱唿。”
沈國模附和著插話道。
“可我現在並沒有正式的軍職啊,怎麽叫?自己封一個?那豈不是貽笑大方?”
章旻青反問道。在他眼裏,眼下這些人雖是他建軍的種子,可就這麽點人,他自己給自己封官?封小了,那還不如不封,封大點封個將軍,還不夠讓人笑話的?
“差矣!這島上的人,你視之為何?軍?民?亦或是匪?《戰國策》中,豫讓曾言:眾人遇我,我故眾人報之。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你若是名不正,又何來國士遇其等,其又何以以國士報你?”
沈國模這話的意思很清楚,這島上的人,本來就沒什麽正式的身份,無非是章旻青如何看待他們的問題。視他們為軍人,他們就是軍人,視他們為平民,他們就是平民,視他們為匪,他們就是匪,視他們是國士,他們就是國士。沒有必要糾結他自己有沒有正式的官職。
“先生所言甚是,那以先生之見,學生該如何自稱?”
章旻青聽明白了沈國模話裏隱含極深的另一層意思,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這是沈國模自詡國士啊,所以,他態度放的很低,再次向沈國模請教。
“老朽以為稱少帥吧。地方總兵都督皆稱大帥,你既想縱橫海上,稱少帥也不為過,遲早而已。”
沈國模提了個讓章旻青蛋疼的提議,章旻青實在不太喜歡這個稱唿,說不清為什麽。可既然之前姿態已經放低,也就不便於反對,隻得默認了。
他們一起去看建在沼氣池那邊的豬舍魚塘,一起去老齊頭那裏看槍炮試製的準備。下午的時候,還一起乘船去了趟大菜花山島。
豬場養的豬,現在已經超過五百頭。可章旻青覺得這還遠遠不夠。他的帳算起來很簡單,就以短期內目標組建一支一千人的軍隊來算,兩天吃一餐肉,每餐以現在十六兩製的老秤的四兩(現在的二兩半)算,一次吃肉就要消耗二百五十斤肉,一年要消耗四萬五千餘斤。
按一頭豬殺白去皮後的淨肉二百斤來算,五百頭豬,其中的一半,就全消耗在了這一千人一年的肉食之需了。算上眼下養豬的龍山所自身的需求,最多也隻是剛剛能滿足消耗。
另一方麵,以章旻青對豬皮製革的需求來說,一年五百張皮,根本就派不了什麽大用場。光是用來做鞋子、皮帶之類的裝具,可能都未必夠裝備這一千人的。
所以,他要求豬場繼續擴大規模。不僅要有能力供應自身需求,還要有能力向外麵販賣,充分利用他們養豬成本低、出欄快、有規模效應的優勢,把養豬從單純的消耗逐步變為盈利。
鐵匠老齊頭這裏,老齊頭和兒孫徒弟們也開始了新槍的試製,造炮的事,暫時還顧不上。老齊頭把重點先放在了燧發機構的試製上。
燧發機構的難點,在於機簧的下砸之力如何能恰到好處。力道輕了,燧石擊不出火花,無法有效引燃藥池裏的火藥。力道重了,則會造成機構加速損壞,影響槍支使用。這樣一來,這個機簧的厚度寬度,使用的材料等等,都要通過大量的實驗來摸索。
章旻青到鐵匠鋪的時候,老齊頭已經按照章旻青給他的圖紙,打製了不同規格的十餘個機簧,正在逐一測試。而他的兒子大齊,則拿著一張圖紙在發呆。
“少將軍,你畫的這個東西,怕是不好打,我從昨晚琢磨到現在了,也沒想出好辦法。”
看見章旻青過來,大齊揮著手上的圖,對章旻青叫苦道。章旻青接過大齊手裏的圖紙,原來上麵畫的是一些大大小小的螺絲釘。
章旻青畫的圖,是以他前世在國外博物館裏陳列的十八世紀的燧發槍為原型畫出來的。一些槍支的固定件,緊固件等等,都是用螺絲固定的。
他忽略了眼下的大明朝,還沒有這類套絲和絞絲的工具。這樣一來,別看這小小的螺絲,還真的難住了大齊。
看著皺著眉頭思索的章旻青,一旁的沈國模也拿過那張圖紙來細看,但他卻什麽也沒看明白,隻得默不作聲的把圖紙還給大齊。
“辦法倒是有一個,不過要用上好的精鐵先做兩塊搓絲板,然後把燒紅的螺絲胚子放在這上一搓就成了。”
章旻青琢磨了好一會,才想到用搓絲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他用筆在紙上畫了兩塊長條狀的鐵塊,再再上麵畫出斜直線。最後,又畫了一個鐵塊的斷麵,邊畫邊向大齊做著講解。
“考慮到堅硬程度和耐磨程度的話,這兩塊搓板也可以考慮用青銅來做。做好之後,再做個木架,嗯,最好是鐵架,把它們調整固定好,便可以用人力推動來做出這些螺絲了。”
章旻青最後總結道。
大齊興奮的拿著章旻青新畫的圖去照著做去了。
“以前聽他們傳言說你得了天書,我不相信。但今天親眼目睹,我信了。他們現在參照的那些圖樣,都是你畫的?”
章旻青和沈國模兩個走出鐵匠鋪,沈國模看著章旻青問道。
“畫幾張圖不難,畢竟是閉門造車的功夫。先生剛才也看見了,他們要能做出來才行。要是他們沒手藝做出來,我就算畫了堆滿屋子的圖出來,又有何用?”
章旻青這是有感而發。剛才幸好他想到了搓絲之法,不然就這個小小的螺絲釘,就有可能讓他的造槍大計胎死腹中。作為燧發槍最關鍵的部分,燧石的夾具和調解就是靠螺絲的。不能堅固的夾住燧石,調整燧石的長度,這燧發槍就根本無法使用。
下午他們乘船去大菜花山島,還沒到島上,章旻青的臉色就有點不好看了。因為他遠遠的看見,島上竟然豎起了一根旗杆,旗杆上飄揚著定海水師的軍旗。
應元偉這是想幹什麽?他想把他章旻青的這支火種吞並到定海水師去嗎?這麽大的變故,章添丁在做什麽?竟然沒送信迴來。
等船到靠近島上的淺海,他和沈國模下到舢板上。等舢板靠岸,他上到島上,臉色就更難看了。因為他遠遠看見一個巡邏的小隊,身上穿的是清一色定海水師的軍服。
“添叔,告訴我這是怎麽迴事?眼下這裏是我的營地還是定海水師的營地?”
來到營地,找到章添丁,章旻青劈頭蓋臉的問道。
“這當然是少爺你的營地,少爺怎麽會這麽問?”
章添丁被章旻青問得一頭霧水,詫異的看著章旻青不知道是那裏出了問題。
“這豎著的軍旗,他們身上穿的軍服,我隻以為我又進了定海水師的軍營。”
章旻青指了指豎著的旗杆,和營地裏穿著嶄新的紅胖襖的人,向章添丁問道。
“這事啊,少爺誤會了。這事是應家少爺建議的,不過他沒別的意思。咱們這些兵,一個個穿得跟叫花子似的,應家少爺說他們怎麽看著都不想兵,就去水師帶了些新軍服來讓他們換上了。
既然換了衣服,應家少爺建議,幹脆在島上再立麵軍旗。這樣,那些海賊看到軍旗,輕易就不敢靠近這裏。而錢塘水師那幫王八犢子,看到這軍旗,也不會來找麻煩。這樣一來,反正定海水師除了他也沒別人來,這兒反而最太平最安全。
我聽他說得有理,就應下了。原本估摸著少爺去考試該迴來了,想著明天去接柳醫官的時候,再迴府向少爺稟報呢,沒想到少爺今天就迴來了。少爺盡管放心,有我在,這營地誰也甭想吞了去。”
聽章旻青這麽問,章添丁終於明白章旻青在擔憂什麽了,急忙給章旻青做了解釋。
原來是誤會了,章旻青心裏鬆了口氣。
“添叔,是我誤會了。添叔,你別看這裏現在就這麽點人,這可是我將來辦事的本錢,千萬馬虎不得。對了,添叔,求如先生你也認得,今後,求如先生也會幫我參讚機劃,遇事要是我不在,也可以和先生商議。”
章旻青的這句話,意味著他認可讓沈國模進入他的核心圈子。
“軍務上的事,老朽並不擅長,章管家可別問我,其它事情,我們可以商討。”
從剛才章旻青和章添丁的對話裏,沈國模就聽明白了,這島上的這幫人就是章旻青的私軍,早已經被章旻青視為禁臠,別人最好不要插手過問。所以,他態度很謙虛的把皮球踢了迴去。
“少爺,有個事,我想問一下。眼下島上,老奴叫你少爺,山娃他們叫你公子,應家少爺他們叫你青哥兒,從治軍的角度看,這樣混亂的稱唿,於軍不利。所以,我覺得,私底下,不管我也好,山娃他們也好,應家少爺也罷,怎麽稱唿都行。但到了島上,到了軍中,少爺還是定個稱唿,大家一致以這個稱唿稱唿少爺方好。”
章添丁從治軍角度,提出了他的建議。
“章管家說的對!為將者,正其名則令行禁止。名不正則言不順,是該有個明確的稱唿。”
沈國模附和著插話道。
“可我現在並沒有正式的軍職啊,怎麽叫?自己封一個?那豈不是貽笑大方?”
章旻青反問道。在他眼裏,眼下這些人雖是他建軍的種子,可就這麽點人,他自己給自己封官?封小了,那還不如不封,封大點封個將軍,還不夠讓人笑話的?
“差矣!這島上的人,你視之為何?軍?民?亦或是匪?《戰國策》中,豫讓曾言:眾人遇我,我故眾人報之。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你若是名不正,又何來國士遇其等,其又何以以國士報你?”
沈國模這話的意思很清楚,這島上的人,本來就沒什麽正式的身份,無非是章旻青如何看待他們的問題。視他們為軍人,他們就是軍人,視他們為平民,他們就是平民,視他們為匪,他們就是匪,視他們是國士,他們就是國士。沒有必要糾結他自己有沒有正式的官職。
“先生所言甚是,那以先生之見,學生該如何自稱?”
章旻青聽明白了沈國模話裏隱含極深的另一層意思,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這是沈國模自詡國士啊,所以,他態度放的很低,再次向沈國模請教。
“老朽以為稱少帥吧。地方總兵都督皆稱大帥,你既想縱橫海上,稱少帥也不為過,遲早而已。”
沈國模提了個讓章旻青蛋疼的提議,章旻青實在不太喜歡這個稱唿,說不清為什麽。可既然之前姿態已經放低,也就不便於反對,隻得默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