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應對之策
朕讓你監軍,你反手滅了六國? 作者:橋北香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
劉景一時啞口無言。
滿朝文武,誰不清楚賑災款是個什麽情況?
大乾朝地大物博,每年的災難不少。
大的災難,朝廷都會撥款賑災。
但天高皇帝遠,每次撥下的賑災銀,都要經過各地官員的層層剝削,最終能實實在在到達災民手中的賑災銀,隻怕九牛一毛,還不夠那些貪官塞牙縫的。
這些幾乎是大乾朝最根深蒂固的痛點,每個朝廷官員都非常清楚。
隻不過都不敢拿在明麵上說。
見滿朝文武都低頭不說話,劉梟當即看向了他們:“在座的都是我大乾朝的股肱之臣,都是進過科舉之圖上來的官員,在進入朝廷中樞之前,大家都應該在地方任職過。地方官員什麽德行,你們比本王應該更加清楚吧?”
“王爺,下官的的確確是從地方上來的,但下官擔任地方官時,可是一分錢都沒貪啊!”
此言一出,各部堂官都慌了,一個個站出來澄清。
“是啊陛下,臣兩袖清風,擔任地方官的時候,兜裏可比臉都幹淨!絕對沒有貪汙過一兩銀子。”
誰也沒想到,武王一句話,把大家都扯進來了。
大冷的天,大家都是渾身冒冷汗,連忙都站出來表示自己乃是清正廉明的官員。
劉梟見滿朝文武都認慫表態,卻是冷冷一笑:“本王知道你們是兩袖清風的,但如果梁州的官員,都是兩袖清風,實心用事,一心一意為百姓著想,這些梁州的災民,為什麽還會背井離鄉地前往京都逃難?”
“很顯然,梁州的地方官壓根就沒把老百姓當迴事。朝廷即便撥款賑災,也不過是給這些地方官送錢而已,對於真正需要救濟的百姓來說,根本起不到根本性的作用。”
“朝廷不管這些災民,地方官也絕對不會主動去管!這些災民隻能等死。”
“一旦先例一開,大乾各地受災的百姓,都會是這個結果。到時候各地凍死百姓,激起民變,不是禍國殃民是什麽?”
“雪災盛行,百姓民變,北涼虎視眈眈,亡國就在眼前!”
劉景聞言,汗都下來了,連忙拱手衝劉炎解釋:“父皇,兒臣的初衷,不是這個意思,而是實實在在想為朝廷解憂。”
“行了行了!”
劉炎擺手打斷,目光依然看向劉梟:“梟兒,按照你的意思,各地的流民,京都都要應收盡收咯?”
劉梟不假思索迴答:“父皇,我朝在子民心中的信譽,已經一落千丈,這種時候千萬不能再讓百姓失望。應收盡收,如此才能彰顯我大國氣派!”
劉炎擰著眉道:“我大國氣派是彰顯了,可這麽多的災民,朝廷當如何安置?”
沒當皇帝之前,劉炎也在地方上曆練過,百姓之苦,他是深有體會。
如果真的把梁州的老百姓逼得沒了活路,劉梟的亡國之危,那就不是危言聳聽了,而是實實在在的隱患。
北涼虎視眈眈,隻怕會趁虛而入。
但即便如此,任由百姓進入京都,無疑會增加朝廷的負擔,這也是劉炎最為憂慮的。
丘正明此時拱手站了出來:“陛下所言甚是,武王一力主張對災民應收盡收,可十幾萬的災民,吃喝拉撒,朝廷如何承擔的起?”
“武王是大仁大義,為國為民了。這爛攤子誰來收拾?”
“難不成都收攏進京都福利院嗎?”
“紙上談兵誰不會?麵對如此危局,得有個確切的辦法才行!”
一時間滿朝文武又開始爭吵了起來。
劉炎打斷大家的爭論,看向劉梟道:“梟兒,你可有應對之策?”
“有。”劉梟簡單明了。
劉炎盯著他問道:“說說看。”
劉梟拱手道:“兒臣的方法,簡單來說,就四個字:以工代賑!”
“以工代賑?具體如何操作?”
劉炎不由得鎖緊眉頭。
不僅是他,所有人都不明白劉梟這話的意思。
劉梟拱手解釋道:“父皇,所謂以工代賑,簡而言之就是朝廷不直接向災民分發賑災銀,而是鼓勵災民勞作,將賑災銀變做薪酬給他們。”
“荒唐,簡直荒唐!”
丘正明一聽,登時激動了起來,當即反駁道:“這麽冷的天,這些災民飯都吃不飽,朝廷還逼他們勞作?還有人性嗎?”
“普天之下的老百姓,如何看我當今聖上?”
他原本以為劉梟搞什麽應收盡收,的的確確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為他們排憂解難,沒想到還是剝削百姓的那套。
不直接給錢也就罷了,還讓這些餓著肚子的百姓,參與勞作。
心也太黑了吧?
一時間朝廷文武都是憤慨不已啊。
“簡直是慘無人道啊,我看武王這才是禍國殃民之論!”
文武百官義憤填膺,太和殿場麵都近乎失控。
“肅靜!”
劉梟忽然一聲大喝,太和殿上的百官一下都安靜了下來,劉梟冷臉看向諸位:“你們搞清楚以工代賑的意思了嗎?就在這瞎嚷嚷?”
“本王的以工代賑,並不是強製災民勞作,而是鼓勵災民勞作。”
“那些不想勞作的災民,依然可以有朝廷的賑災糧吃,但朝廷可以臨設賑災銀,發給那些想勞作的災民。如此減少朝廷的開支,又讓災民自食其力。這才是以工代賑的含義!”
“京都受災,各地都需要重整,原本這些事情也需要朝廷撥款,招募工人來做,但現在完全可以將這些災民變成工人,如此便可省下一部分重建的款項。”
“如此,也能讓這些災民自己動手賺錢,吃的有尊嚴,還能留下一部分錢糧照顧家人,兩全其美!”
“不錯。”
劉炎聞聽,一下似乎打開了思路,當即站起了身來:“梟兒此策的確兩全其美。既能賑災,也能重建京都和梁州的家園。”
大乾連連賑災,但災民不見少,而是越來越多。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許多災民吃著賑災糧,有恃無恐,隻等著朝廷來安撫。
實際上朝廷隻需要發布以工代賑的策略,讓這些災民自己動手,還能賺到更多的銀子,如此花同樣的錢,不僅賑了災,還能幫著朝廷做事。
劉炎這話,算是肯定了劉梟的基調,朝臣們也不敢反對。
“父皇……”劉景不甘心,上前拱手道:“皇兄此舉雖然兩全其美,不過十幾萬的災民,全部以工代賑,需要花不少銀子,朝廷入不敷出,哪來的這麽多錢以工代賑啊?”
“這個也簡單。”
劉梟壓根沒有給劉景質疑的空間,上前拱手微微一笑道:“朝廷隻要確定以工代賑的基調。就可建議京都的達官顯貴們,招募災民為他們勞作,也是一樣的。”
“別的不說,蜂窩煤即將大肆開采,武王府需要的工人就不少。兒臣可為父皇排憂解難!”
眾人聞聽,都不由得看向了劉梟。
丘正明更是氣得牙根癢癢。
他這才明白,武王以工代賑的目的。
不過是想為他的蜂窩煤產業,招募一些便宜的工人!
劉景一時啞口無言。
滿朝文武,誰不清楚賑災款是個什麽情況?
大乾朝地大物博,每年的災難不少。
大的災難,朝廷都會撥款賑災。
但天高皇帝遠,每次撥下的賑災銀,都要經過各地官員的層層剝削,最終能實實在在到達災民手中的賑災銀,隻怕九牛一毛,還不夠那些貪官塞牙縫的。
這些幾乎是大乾朝最根深蒂固的痛點,每個朝廷官員都非常清楚。
隻不過都不敢拿在明麵上說。
見滿朝文武都低頭不說話,劉梟當即看向了他們:“在座的都是我大乾朝的股肱之臣,都是進過科舉之圖上來的官員,在進入朝廷中樞之前,大家都應該在地方任職過。地方官員什麽德行,你們比本王應該更加清楚吧?”
“王爺,下官的的確確是從地方上來的,但下官擔任地方官時,可是一分錢都沒貪啊!”
此言一出,各部堂官都慌了,一個個站出來澄清。
“是啊陛下,臣兩袖清風,擔任地方官的時候,兜裏可比臉都幹淨!絕對沒有貪汙過一兩銀子。”
誰也沒想到,武王一句話,把大家都扯進來了。
大冷的天,大家都是渾身冒冷汗,連忙都站出來表示自己乃是清正廉明的官員。
劉梟見滿朝文武都認慫表態,卻是冷冷一笑:“本王知道你們是兩袖清風的,但如果梁州的官員,都是兩袖清風,實心用事,一心一意為百姓著想,這些梁州的災民,為什麽還會背井離鄉地前往京都逃難?”
“很顯然,梁州的地方官壓根就沒把老百姓當迴事。朝廷即便撥款賑災,也不過是給這些地方官送錢而已,對於真正需要救濟的百姓來說,根本起不到根本性的作用。”
“朝廷不管這些災民,地方官也絕對不會主動去管!這些災民隻能等死。”
“一旦先例一開,大乾各地受災的百姓,都會是這個結果。到時候各地凍死百姓,激起民變,不是禍國殃民是什麽?”
“雪災盛行,百姓民變,北涼虎視眈眈,亡國就在眼前!”
劉景聞言,汗都下來了,連忙拱手衝劉炎解釋:“父皇,兒臣的初衷,不是這個意思,而是實實在在想為朝廷解憂。”
“行了行了!”
劉炎擺手打斷,目光依然看向劉梟:“梟兒,按照你的意思,各地的流民,京都都要應收盡收咯?”
劉梟不假思索迴答:“父皇,我朝在子民心中的信譽,已經一落千丈,這種時候千萬不能再讓百姓失望。應收盡收,如此才能彰顯我大國氣派!”
劉炎擰著眉道:“我大國氣派是彰顯了,可這麽多的災民,朝廷當如何安置?”
沒當皇帝之前,劉炎也在地方上曆練過,百姓之苦,他是深有體會。
如果真的把梁州的老百姓逼得沒了活路,劉梟的亡國之危,那就不是危言聳聽了,而是實實在在的隱患。
北涼虎視眈眈,隻怕會趁虛而入。
但即便如此,任由百姓進入京都,無疑會增加朝廷的負擔,這也是劉炎最為憂慮的。
丘正明此時拱手站了出來:“陛下所言甚是,武王一力主張對災民應收盡收,可十幾萬的災民,吃喝拉撒,朝廷如何承擔的起?”
“武王是大仁大義,為國為民了。這爛攤子誰來收拾?”
“難不成都收攏進京都福利院嗎?”
“紙上談兵誰不會?麵對如此危局,得有個確切的辦法才行!”
一時間滿朝文武又開始爭吵了起來。
劉炎打斷大家的爭論,看向劉梟道:“梟兒,你可有應對之策?”
“有。”劉梟簡單明了。
劉炎盯著他問道:“說說看。”
劉梟拱手道:“兒臣的方法,簡單來說,就四個字:以工代賑!”
“以工代賑?具體如何操作?”
劉炎不由得鎖緊眉頭。
不僅是他,所有人都不明白劉梟這話的意思。
劉梟拱手解釋道:“父皇,所謂以工代賑,簡而言之就是朝廷不直接向災民分發賑災銀,而是鼓勵災民勞作,將賑災銀變做薪酬給他們。”
“荒唐,簡直荒唐!”
丘正明一聽,登時激動了起來,當即反駁道:“這麽冷的天,這些災民飯都吃不飽,朝廷還逼他們勞作?還有人性嗎?”
“普天之下的老百姓,如何看我當今聖上?”
他原本以為劉梟搞什麽應收盡收,的的確確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為他們排憂解難,沒想到還是剝削百姓的那套。
不直接給錢也就罷了,還讓這些餓著肚子的百姓,參與勞作。
心也太黑了吧?
一時間朝廷文武都是憤慨不已啊。
“簡直是慘無人道啊,我看武王這才是禍國殃民之論!”
文武百官義憤填膺,太和殿場麵都近乎失控。
“肅靜!”
劉梟忽然一聲大喝,太和殿上的百官一下都安靜了下來,劉梟冷臉看向諸位:“你們搞清楚以工代賑的意思了嗎?就在這瞎嚷嚷?”
“本王的以工代賑,並不是強製災民勞作,而是鼓勵災民勞作。”
“那些不想勞作的災民,依然可以有朝廷的賑災糧吃,但朝廷可以臨設賑災銀,發給那些想勞作的災民。如此減少朝廷的開支,又讓災民自食其力。這才是以工代賑的含義!”
“京都受災,各地都需要重整,原本這些事情也需要朝廷撥款,招募工人來做,但現在完全可以將這些災民變成工人,如此便可省下一部分重建的款項。”
“如此,也能讓這些災民自己動手賺錢,吃的有尊嚴,還能留下一部分錢糧照顧家人,兩全其美!”
“不錯。”
劉炎聞聽,一下似乎打開了思路,當即站起了身來:“梟兒此策的確兩全其美。既能賑災,也能重建京都和梁州的家園。”
大乾連連賑災,但災民不見少,而是越來越多。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許多災民吃著賑災糧,有恃無恐,隻等著朝廷來安撫。
實際上朝廷隻需要發布以工代賑的策略,讓這些災民自己動手,還能賺到更多的銀子,如此花同樣的錢,不僅賑了災,還能幫著朝廷做事。
劉炎這話,算是肯定了劉梟的基調,朝臣們也不敢反對。
“父皇……”劉景不甘心,上前拱手道:“皇兄此舉雖然兩全其美,不過十幾萬的災民,全部以工代賑,需要花不少銀子,朝廷入不敷出,哪來的這麽多錢以工代賑啊?”
“這個也簡單。”
劉梟壓根沒有給劉景質疑的空間,上前拱手微微一笑道:“朝廷隻要確定以工代賑的基調。就可建議京都的達官顯貴們,招募災民為他們勞作,也是一樣的。”
“別的不說,蜂窩煤即將大肆開采,武王府需要的工人就不少。兒臣可為父皇排憂解難!”
眾人聞聽,都不由得看向了劉梟。
丘正明更是氣得牙根癢癢。
他這才明白,武王以工代賑的目的。
不過是想為他的蜂窩煤產業,招募一些便宜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