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賑災就是個笑話
朕讓你監軍,你反手滅了六國? 作者:橋北香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都瞪大了眼睛,紛紛看向了劉梟。
誰也沒想到,武王會在這個時候橫插一腳。
而且直指四皇子禍國殃民?
這個罪名也太大了吧?
一時間朝堂群臣交頭接耳,都互相對視,誰也不敢直接站出來反對。
畢竟皇子之爭,非常微妙。
“皇兄!”
聞聽劉梟此言,劉景勃然大怒,雙手都捏成了拳,猛然扭頭盯向了劉梟,恨不得當場暴揍他一頓。
不過片刻,劉景又強行隱忍了下去,雙手緩緩放開,麵容仍然冷肅道:“皇兄此言,未免過於危言聳聽了吧?”
“我的對策,何來亡國之危?!”
當堂質疑,還說他的策略有亡國之危,這是完全沒把他老四放在眼裏,如果不是顧及賢名,又是在太和殿上,劉景隻怕早就忍不住了。
他這話一出,身後老四一黨的人,也都紛紛站出來力挺。
首當其衝的就是吏部尚書丘正明,他氣憤難當地站了出來道:“陛下,武王此言過於誇大,如此隨隨便便便給四皇子安插罪名,簡直是不可理喻。”
“老臣以為,武王無非是想公報私仇!”
誰都知道,武王和老四有些過節。
這個時候丘正明自然要給劉梟的反駁,強加一些目的。
你無非是看不慣四皇子在皇帝麵前表現,所以隨便來個欲加之罪而已。
“丘尚書所言甚是,四皇子這分化而治,就地施救的對策,堪稱兩全其美。何來亡國之危?”
“武王簡直就是欲加之罪!還請陛下明察!”
一時間許多反對的聲音,都站了出來,更有一個老臣,直接跪在了龍椅麵前。
“陛下!”
“當前京都已經湧進了十幾萬的災民,大雪沒有絲毫停歇的可能,京都救災都已無暇他顧。若是再這麽繼續下去,將會有更多的災民湧進京都,那時將會使朝廷不堪重負啊!”
“再這麽鬧下去,隻怕會激起民變啊!那可就不是幾個蜂窩煤就能解決的了。皇上!”
那老臣一時激動萬分,竟哭了起來,一副忠肝義膽的姿態。
即便不是老四一黨的朝臣,也都不敢說話。
當前形勢,岌岌可危。
朝廷不堪重負,京都自顧不暇,十幾萬的災民救治起來,已經讓朝廷疲憊,武王雖然揚言免費供應蜂窩煤,可眼下蜂窩煤都還沒怎麽生產。
若再讓災民湧進,誰來救治?
見這麽多大臣都開口怒懟,劉景嘴角不由得暗笑。
唯有龍椅上的劉炎,緊皺著眉頭,看向了劉梟:“梟兒,你方才說老四所言,有亡國之危,是否言過其實了?”
劉梟這小子,有時候說話雖然不著邊際,但他說的基本上每次都應驗了,劉炎不得不謹慎行事。
“父皇,兒臣沒有半點言過其實!”
劉梟表情肅然,完全沒有一點開玩笑的意思:“老四所謂的分化而治,就地賑災之策,將會為我大乾種下亡國的隱患!”
“你……”
劉景正要說話,劉炎卻揮手打斷了他:“梟兒,繼續說。”
劉景表情錯愕,不由得有些震怒,他生氣不在於皇兄和他過不去,而在於父皇居然如此聽信劉梟的話。
“是!父皇。”
劉梟緩緩抬頭,嘴角微微一笑。
皇帝老爹雖然沒什麽大本事,不過好在他還能聽得進去各種不同的意見。
“父皇,老四方才‘分化而治,就地救災’的策略,雖然看似完美,但實則存在著一個挑釁人性的巨大隱患!”
劉梟目光瞟向劉景,劉景正準備說話,劉梟卻擺手打斷:“老四,你剛才也說了,要分化而治,原因是梁州各地的災民,不要命地往京都湧進,會使京都救災陷入癱瘓。”
“我倒要問問你,這些梁州的災民,為什麽要一個勁,甚至不要命地湧進京都?!”
劉景不假思索道:“自然是梁州房屋被毀,他們無法生計,隻能逃離京都。”
京都是富庶之地,這些個災民不往這跑,往哪跑?
劉梟搖了搖頭,冷笑道:“老四啊,看來你對我大乾的百姓,並不是很了解。梁州如果能讓這些老百姓活下去,誰願意背井離鄉,去往一個他完全陌生的地方討生活?”
“他們拖家帶口地逃亡京都,無非是想混口飯吃活下去。眼下你卻要將他們拒之門外,這不是把他們逼上死路嗎?”
“你還美其名曰分化而治,減少京都災民民變的可能?”
“老百姓都沒了活路,那民變的可能不但不會減少,反而會增加!”
“到時候梁州出現幾萬老百姓揭竿而起,你待如何?”
華夏自古以來,便有一個特定的名詞,名喚“故鄉”!
數千年來,老百姓對故鄉是有獨特情結的,即便在外千裏拚搏,哪怕身無分文,逢年過節也會想方設法的迴家!
因為家鄉有他們熟悉的父母,熟悉的鄉親,熟悉的祖輩,熟悉的環境。
哪怕房屋倒塌,土地侵沒,隻要人活著,他們都必須迴到故土。
若非生命威脅,誰願意不遠萬裏,背井離鄉,拖家帶口地前來京都,逼不得已地接受朝廷的嗟來之食?
十幾萬的百姓,即便拖家帶口也要前來京都,這背後定然有逼不得已的隱情!
“我……”
劉景到底沒有多少實戰經驗,被劉梟這麽一分析,頓時無言以對。
這個計策他雖然思考了幾天,但完全沒有設身處地地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考慮問題。
丘正明見四皇子無話可說,當即站了出來為劉景解圍:“王爺此言不假,不過將這些流民拒之京都之外,也並不是不管他們的死活,朝廷完全可以命梁州各地的地方官施行賑災。老百姓也依然會有活路。”
“地方官賑災?”
劉梟冷冷看向丘正明,不免笑了起來:“朝廷都不管這些災民,你指望地方官來管?是不是太天真了?”
丘正明一時啞口無言。
劉景反駁道:“皇兄,我的分化而治,也沒說朝廷就完全不管,朝廷可以撥款讓這些地方官設置難民營,施粥救災。皇兄不要曲解我這策略的本意。”
“朝廷撥款賑災?”
劉梟搖了搖頭道:“老四,你真應該去民間走走,去看看那些災民。”
“且不說朝廷能不能撥出這些賑災款,即便能撥出賑災款來,你知道有幾成能到災民手裏嗎?”
“我大乾哪次災難沒有撥款賑災過?最終到災民手裏的有多少銀子,在座的應該比本王更加清楚。”
“不清楚的,你們可以摸著良心好好問問自己!”
誰也沒想到,武王會在這個時候橫插一腳。
而且直指四皇子禍國殃民?
這個罪名也太大了吧?
一時間朝堂群臣交頭接耳,都互相對視,誰也不敢直接站出來反對。
畢竟皇子之爭,非常微妙。
“皇兄!”
聞聽劉梟此言,劉景勃然大怒,雙手都捏成了拳,猛然扭頭盯向了劉梟,恨不得當場暴揍他一頓。
不過片刻,劉景又強行隱忍了下去,雙手緩緩放開,麵容仍然冷肅道:“皇兄此言,未免過於危言聳聽了吧?”
“我的對策,何來亡國之危?!”
當堂質疑,還說他的策略有亡國之危,這是完全沒把他老四放在眼裏,如果不是顧及賢名,又是在太和殿上,劉景隻怕早就忍不住了。
他這話一出,身後老四一黨的人,也都紛紛站出來力挺。
首當其衝的就是吏部尚書丘正明,他氣憤難當地站了出來道:“陛下,武王此言過於誇大,如此隨隨便便便給四皇子安插罪名,簡直是不可理喻。”
“老臣以為,武王無非是想公報私仇!”
誰都知道,武王和老四有些過節。
這個時候丘正明自然要給劉梟的反駁,強加一些目的。
你無非是看不慣四皇子在皇帝麵前表現,所以隨便來個欲加之罪而已。
“丘尚書所言甚是,四皇子這分化而治,就地施救的對策,堪稱兩全其美。何來亡國之危?”
“武王簡直就是欲加之罪!還請陛下明察!”
一時間許多反對的聲音,都站了出來,更有一個老臣,直接跪在了龍椅麵前。
“陛下!”
“當前京都已經湧進了十幾萬的災民,大雪沒有絲毫停歇的可能,京都救災都已無暇他顧。若是再這麽繼續下去,將會有更多的災民湧進京都,那時將會使朝廷不堪重負啊!”
“再這麽鬧下去,隻怕會激起民變啊!那可就不是幾個蜂窩煤就能解決的了。皇上!”
那老臣一時激動萬分,竟哭了起來,一副忠肝義膽的姿態。
即便不是老四一黨的朝臣,也都不敢說話。
當前形勢,岌岌可危。
朝廷不堪重負,京都自顧不暇,十幾萬的災民救治起來,已經讓朝廷疲憊,武王雖然揚言免費供應蜂窩煤,可眼下蜂窩煤都還沒怎麽生產。
若再讓災民湧進,誰來救治?
見這麽多大臣都開口怒懟,劉景嘴角不由得暗笑。
唯有龍椅上的劉炎,緊皺著眉頭,看向了劉梟:“梟兒,你方才說老四所言,有亡國之危,是否言過其實了?”
劉梟這小子,有時候說話雖然不著邊際,但他說的基本上每次都應驗了,劉炎不得不謹慎行事。
“父皇,兒臣沒有半點言過其實!”
劉梟表情肅然,完全沒有一點開玩笑的意思:“老四所謂的分化而治,就地賑災之策,將會為我大乾種下亡國的隱患!”
“你……”
劉景正要說話,劉炎卻揮手打斷了他:“梟兒,繼續說。”
劉景表情錯愕,不由得有些震怒,他生氣不在於皇兄和他過不去,而在於父皇居然如此聽信劉梟的話。
“是!父皇。”
劉梟緩緩抬頭,嘴角微微一笑。
皇帝老爹雖然沒什麽大本事,不過好在他還能聽得進去各種不同的意見。
“父皇,老四方才‘分化而治,就地救災’的策略,雖然看似完美,但實則存在著一個挑釁人性的巨大隱患!”
劉梟目光瞟向劉景,劉景正準備說話,劉梟卻擺手打斷:“老四,你剛才也說了,要分化而治,原因是梁州各地的災民,不要命地往京都湧進,會使京都救災陷入癱瘓。”
“我倒要問問你,這些梁州的災民,為什麽要一個勁,甚至不要命地湧進京都?!”
劉景不假思索道:“自然是梁州房屋被毀,他們無法生計,隻能逃離京都。”
京都是富庶之地,這些個災民不往這跑,往哪跑?
劉梟搖了搖頭,冷笑道:“老四啊,看來你對我大乾的百姓,並不是很了解。梁州如果能讓這些老百姓活下去,誰願意背井離鄉,去往一個他完全陌生的地方討生活?”
“他們拖家帶口地逃亡京都,無非是想混口飯吃活下去。眼下你卻要將他們拒之門外,這不是把他們逼上死路嗎?”
“你還美其名曰分化而治,減少京都災民民變的可能?”
“老百姓都沒了活路,那民變的可能不但不會減少,反而會增加!”
“到時候梁州出現幾萬老百姓揭竿而起,你待如何?”
華夏自古以來,便有一個特定的名詞,名喚“故鄉”!
數千年來,老百姓對故鄉是有獨特情結的,即便在外千裏拚搏,哪怕身無分文,逢年過節也會想方設法的迴家!
因為家鄉有他們熟悉的父母,熟悉的鄉親,熟悉的祖輩,熟悉的環境。
哪怕房屋倒塌,土地侵沒,隻要人活著,他們都必須迴到故土。
若非生命威脅,誰願意不遠萬裏,背井離鄉,拖家帶口地前來京都,逼不得已地接受朝廷的嗟來之食?
十幾萬的百姓,即便拖家帶口也要前來京都,這背後定然有逼不得已的隱情!
“我……”
劉景到底沒有多少實戰經驗,被劉梟這麽一分析,頓時無言以對。
這個計策他雖然思考了幾天,但完全沒有設身處地地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考慮問題。
丘正明見四皇子無話可說,當即站了出來為劉景解圍:“王爺此言不假,不過將這些流民拒之京都之外,也並不是不管他們的死活,朝廷完全可以命梁州各地的地方官施行賑災。老百姓也依然會有活路。”
“地方官賑災?”
劉梟冷冷看向丘正明,不免笑了起來:“朝廷都不管這些災民,你指望地方官來管?是不是太天真了?”
丘正明一時啞口無言。
劉景反駁道:“皇兄,我的分化而治,也沒說朝廷就完全不管,朝廷可以撥款讓這些地方官設置難民營,施粥救災。皇兄不要曲解我這策略的本意。”
“朝廷撥款賑災?”
劉梟搖了搖頭道:“老四,你真應該去民間走走,去看看那些災民。”
“且不說朝廷能不能撥出這些賑災款,即便能撥出賑災款來,你知道有幾成能到災民手裏嗎?”
“我大乾哪次災難沒有撥款賑災過?最終到災民手裏的有多少銀子,在座的應該比本王更加清楚。”
“不清楚的,你們可以摸著良心好好問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