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迴京複命,群臣落井下石
朕讓你監軍,你反手滅了六國? 作者:橋北香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南縣,最為寬闊的街道盡頭。
人潮湧動,擁堵了來來往往的百姓!
夾道歡送武王劉梟!
這次水患,沒有誰比他們更加感同身受,也沒有人比他們清楚,武王修建這條溝渠,對於江南縣的意義。
劉梟解決了江南縣幾百年的困惱,老百姓自然感恩戴德。
劉梟的車駕前,擺放著許多樸素的禮品,有雞鴨蛋,還有被捆綁的各種家禽。
老百姓別無所贈,這是他們最好的東西。
“諸位,你們這是何必呢?”
劉梟看著眼前老百姓熱情洋溢的場景,有些不好意思。
“王爺,您就收下我們的一點小心意吧。”
“江南縣,若不是因為您,我們隻怕早就被洪水衝走了。”
“這也僅僅是我們的一點小意思,還希望武王笑納。”
老百姓是淳樸的,你害了他們,他們能埋怨在心。
但你真幫他們辦了實事,他們也會銘記在心。
劉梟掀開車簾,衝大家揮手:“諸位鄉親,請聽我一言。”
一下整個現場的老百姓,都安靜了下來。
遠處劉炎三人靜靜地看著高高在上的劉梟,隻怕這個時候,他又要得意忘形了。
劉梟向京都拱手:“諸位是我大乾的子民,本王此次前來,是受皇帝之命,治理江南縣水患。”
“臨行前,父皇曾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過一句話:民為重,君為輕,社稷次之。”
“在父皇心裏,老百姓才是我大乾的基石。隻要你們能安居樂業,踏踏實實的過日子。就是皇上,是朝廷,是本王,最大的願望。”
劉梟慷慨激昂的發言,讓一眾老百姓熱淚盈眶。
他們還以為朝廷放棄他們了,皇帝放棄他們了。
沒想到陛下心裏,還是裝著九州萬方的。
“吾皇,萬歲!萬歲!”一下現場出現整齊的呐喊。
讓遠在一旁的劉炎都有點熱淚盈眶。
“諸位!”劉梟打斷老百姓,繼續道:“本王此次是為朝廷辦事,辦的也是朝廷分內的事,朝廷是不會收你們的禮物的。”
“江南縣剛剛脫險,這些禮物,諸位比本王更加需要。大家就自己留著吧。”
“咱們,後會有期!”
說著,劉梟讓人打馬離去。
老百姓目送武王的車駕,直到看不見為止。
劉炎也望著劉梟離去的方向,許久沒有說話。
陳洪看出了皇帝的心思,在旁小聲道:“武王這次識大體,還不忘在百姓麵前,誇誇陛下。這格局,一下就起來了。”
“算這小子,還有點良心。”
說這話時,劉炎的嘴角,是帶著微笑的。
從之前那瘦弱男子的口吻中,不難得知,老百姓對朝廷,對皇帝,多少是頗有微詞的。
劉梟這是當著老百姓的麵,好好把他這個皇帝老爹誇了一頓。
挽迴了一絲朝廷的顏麵。
他能不高興嗎?
“迴宮。”
……
七日時間已到。
皇帝下了旨,今日在太和殿早朝。
清晨時分,陽光灑落在宏偉壯麗的太和殿廣場之上。
文武百官早已整齊列隊在此恭候聖上旨意。
昨夜,劉景風塵仆仆趕迴京都,並帶迴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他成功治理了江北縣肆虐已久的水患!
一時間,劉景成為了太和殿廣場上當之無愧的焦點人物。
眾人紛紛圍攏過來,對他讚不絕口。
“下官一直就看好四皇子,說四皇子有治國之策,果不其然啊。”
“四皇子此次前往江北縣僅短短七日,竟然就能徹底解決那裏的水患問題,實在令人欽佩不已!”
更有甚者,一些善於阿諛奉承之人極盡諂媚之能事,不斷吹捧道:“四皇子真乃治國之奇才也!”
“如此年輕有為,將來必定能夠擔當大任,帶領我大乾走向繁榮昌盛!”
這樣的話語無疑暗示著他們對於四皇子繼承大統、登上太子寶座的支持。
老四劉景此番赴任江北縣確實表現出色。
憑借幾道明智果斷的政令,他成功地抵禦住了洶湧澎湃的洪水,使得江北縣城安然無恙。
這一成績著實超出了滿朝文武官員們的預期。
“你們再看看那江南縣,聽說這幾日的洪水,已經淹沒了不少房屋,多少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啊!”
“現在的江南縣,那可是人間煉獄啊。還好陛下有先見之明,提前發行國債,用於救災,要不然這江南縣的百姓,還不知道該怎麽辦啊。”
這個時代信息傳遞緩慢而閉塞,大多數朝臣們的活動範圍僅限於京都之內。
他們所接收到的最新消息,源自三天前江南縣縣令張儒呈上的奏章。
那時,江南縣已遭遇洪災侵襲。
但時至今日已過三日,眾人心中暗想,恐怕此時整個江南縣已然淪為一片澤國。
\"唉,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啊!\"
一名年事漸高的老臣不禁搖頭歎息道。
“當初武王奉旨前往江南縣之時,曾信誓旦旦地向聖上保證,有妙計可解除水患,定當保得江南縣全縣百姓安然無恙。老夫當時尚深信不疑,覺著武王或已大有改觀,興許當真手握救民良方。豈料事與願違......”
“武王行軍布陣確有一套,但論及治國理政之方略,實難望四皇子項背啊。”另一人附和道。
“武王此番害得十餘萬黎庶顛沛流離、無家可歸,下官等人早已擬好彈劾武王之折本!今日定要當麵向聖上呈報!”
一時間,眾多禦史諫官紛紛表態,擺明立場。
準備趁此時機,徹底扳倒劉梟。
武王是有戰功,但江南縣一下讓十幾萬百姓失去家園,這樣的罪過,豈能功過相抵?
今天,他們就要彈劾劉梟,最起碼讓陛下拔去他的王爵。
眾人達成一致,卻忽然聽到背後傳來了一個熟悉的聲音:“是誰在背後說本王壞話呢?”
剛才揚言要彈劾劉梟的禦史言官,額頭冒汗,扭過身來。
隻見兩個太監,正抬著武王的轎子,往這邊趕來。
他們剛才的議論,武王明顯是聽到了。
吏部尚書丘正明見武王前來,也不再遮掩笑道:“武王,他們也不是說壞話,而是就事論事。您在江南縣的所作所為,我們都知道了。”
“這也不怪禦史言官義憤填膺,隻怪武王太過於意氣用事了。”
丘正明冷冷一笑。
這個時候幹脆不裝了,指向劉梟的那雙人抬輿:“武王還是好好感受一下這雙人抬輿的滋味。隻怕這也是你最後一次體會了。”
坐在鑾輿上的劉梟,晃了晃身子:“是嗎?”
“我的確是該好好感受感受,或許今天之後,這給本王抬鑾輿的,就該是一把年紀的丘尚書了。就是不知道丘尚書這瘦骨嶙峋的身子骨,頂不頂得住呢?”
“哼。”丘正明冷冷一哼:“王爺還真是會開玩笑。”
劉梟話裏有話道:“是不是開玩笑,咱們拭目以待。”
人潮湧動,擁堵了來來往往的百姓!
夾道歡送武王劉梟!
這次水患,沒有誰比他們更加感同身受,也沒有人比他們清楚,武王修建這條溝渠,對於江南縣的意義。
劉梟解決了江南縣幾百年的困惱,老百姓自然感恩戴德。
劉梟的車駕前,擺放著許多樸素的禮品,有雞鴨蛋,還有被捆綁的各種家禽。
老百姓別無所贈,這是他們最好的東西。
“諸位,你們這是何必呢?”
劉梟看著眼前老百姓熱情洋溢的場景,有些不好意思。
“王爺,您就收下我們的一點小心意吧。”
“江南縣,若不是因為您,我們隻怕早就被洪水衝走了。”
“這也僅僅是我們的一點小意思,還希望武王笑納。”
老百姓是淳樸的,你害了他們,他們能埋怨在心。
但你真幫他們辦了實事,他們也會銘記在心。
劉梟掀開車簾,衝大家揮手:“諸位鄉親,請聽我一言。”
一下整個現場的老百姓,都安靜了下來。
遠處劉炎三人靜靜地看著高高在上的劉梟,隻怕這個時候,他又要得意忘形了。
劉梟向京都拱手:“諸位是我大乾的子民,本王此次前來,是受皇帝之命,治理江南縣水患。”
“臨行前,父皇曾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過一句話:民為重,君為輕,社稷次之。”
“在父皇心裏,老百姓才是我大乾的基石。隻要你們能安居樂業,踏踏實實的過日子。就是皇上,是朝廷,是本王,最大的願望。”
劉梟慷慨激昂的發言,讓一眾老百姓熱淚盈眶。
他們還以為朝廷放棄他們了,皇帝放棄他們了。
沒想到陛下心裏,還是裝著九州萬方的。
“吾皇,萬歲!萬歲!”一下現場出現整齊的呐喊。
讓遠在一旁的劉炎都有點熱淚盈眶。
“諸位!”劉梟打斷老百姓,繼續道:“本王此次是為朝廷辦事,辦的也是朝廷分內的事,朝廷是不會收你們的禮物的。”
“江南縣剛剛脫險,這些禮物,諸位比本王更加需要。大家就自己留著吧。”
“咱們,後會有期!”
說著,劉梟讓人打馬離去。
老百姓目送武王的車駕,直到看不見為止。
劉炎也望著劉梟離去的方向,許久沒有說話。
陳洪看出了皇帝的心思,在旁小聲道:“武王這次識大體,還不忘在百姓麵前,誇誇陛下。這格局,一下就起來了。”
“算這小子,還有點良心。”
說這話時,劉炎的嘴角,是帶著微笑的。
從之前那瘦弱男子的口吻中,不難得知,老百姓對朝廷,對皇帝,多少是頗有微詞的。
劉梟這是當著老百姓的麵,好好把他這個皇帝老爹誇了一頓。
挽迴了一絲朝廷的顏麵。
他能不高興嗎?
“迴宮。”
……
七日時間已到。
皇帝下了旨,今日在太和殿早朝。
清晨時分,陽光灑落在宏偉壯麗的太和殿廣場之上。
文武百官早已整齊列隊在此恭候聖上旨意。
昨夜,劉景風塵仆仆趕迴京都,並帶迴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他成功治理了江北縣肆虐已久的水患!
一時間,劉景成為了太和殿廣場上當之無愧的焦點人物。
眾人紛紛圍攏過來,對他讚不絕口。
“下官一直就看好四皇子,說四皇子有治國之策,果不其然啊。”
“四皇子此次前往江北縣僅短短七日,竟然就能徹底解決那裏的水患問題,實在令人欽佩不已!”
更有甚者,一些善於阿諛奉承之人極盡諂媚之能事,不斷吹捧道:“四皇子真乃治國之奇才也!”
“如此年輕有為,將來必定能夠擔當大任,帶領我大乾走向繁榮昌盛!”
這樣的話語無疑暗示著他們對於四皇子繼承大統、登上太子寶座的支持。
老四劉景此番赴任江北縣確實表現出色。
憑借幾道明智果斷的政令,他成功地抵禦住了洶湧澎湃的洪水,使得江北縣城安然無恙。
這一成績著實超出了滿朝文武官員們的預期。
“你們再看看那江南縣,聽說這幾日的洪水,已經淹沒了不少房屋,多少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啊!”
“現在的江南縣,那可是人間煉獄啊。還好陛下有先見之明,提前發行國債,用於救災,要不然這江南縣的百姓,還不知道該怎麽辦啊。”
這個時代信息傳遞緩慢而閉塞,大多數朝臣們的活動範圍僅限於京都之內。
他們所接收到的最新消息,源自三天前江南縣縣令張儒呈上的奏章。
那時,江南縣已遭遇洪災侵襲。
但時至今日已過三日,眾人心中暗想,恐怕此時整個江南縣已然淪為一片澤國。
\"唉,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啊!\"
一名年事漸高的老臣不禁搖頭歎息道。
“當初武王奉旨前往江南縣之時,曾信誓旦旦地向聖上保證,有妙計可解除水患,定當保得江南縣全縣百姓安然無恙。老夫當時尚深信不疑,覺著武王或已大有改觀,興許當真手握救民良方。豈料事與願違......”
“武王行軍布陣確有一套,但論及治國理政之方略,實難望四皇子項背啊。”另一人附和道。
“武王此番害得十餘萬黎庶顛沛流離、無家可歸,下官等人早已擬好彈劾武王之折本!今日定要當麵向聖上呈報!”
一時間,眾多禦史諫官紛紛表態,擺明立場。
準備趁此時機,徹底扳倒劉梟。
武王是有戰功,但江南縣一下讓十幾萬百姓失去家園,這樣的罪過,豈能功過相抵?
今天,他們就要彈劾劉梟,最起碼讓陛下拔去他的王爵。
眾人達成一致,卻忽然聽到背後傳來了一個熟悉的聲音:“是誰在背後說本王壞話呢?”
剛才揚言要彈劾劉梟的禦史言官,額頭冒汗,扭過身來。
隻見兩個太監,正抬著武王的轎子,往這邊趕來。
他們剛才的議論,武王明顯是聽到了。
吏部尚書丘正明見武王前來,也不再遮掩笑道:“武王,他們也不是說壞話,而是就事論事。您在江南縣的所作所為,我們都知道了。”
“這也不怪禦史言官義憤填膺,隻怪武王太過於意氣用事了。”
丘正明冷冷一笑。
這個時候幹脆不裝了,指向劉梟的那雙人抬輿:“武王還是好好感受一下這雙人抬輿的滋味。隻怕這也是你最後一次體會了。”
坐在鑾輿上的劉梟,晃了晃身子:“是嗎?”
“我的確是該好好感受感受,或許今天之後,這給本王抬鑾輿的,就該是一把年紀的丘尚書了。就是不知道丘尚書這瘦骨嶙峋的身子骨,頂不頂得住呢?”
“哼。”丘正明冷冷一哼:“王爺還真是會開玩笑。”
劉梟話裏有話道:“是不是開玩笑,咱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