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跟誰說話都不怵,不同場合遊刃有餘

    第十一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嗬護的語言暖人心扉

    年輕人總是以為自巳已經成年,不需要長輩再對自巳說三道四。其實隻要我們稍稍留心,就會發現,長輩言語之間的訓導已經少了很多。但是,是否也發現,我們對長輩的話語也少了很多呢?20歲以後,當我們麵對長輩,尤其是自巳的父母時,要多說話,多說些噓寒問暖的話。不經意間,我們就會發現,我們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就會融洽許多,距離也會拉近很多,同時也使自巳的父母感覺到了溫暖。不需要我們深思熟慮地去說很多大話、套話,也許是自巳不經意間的一句問候,或者一個善意的謊言,都會使長輩感到溫馨。

    愛要常表達,感情才能持續升溫

    口才實例

    小姚大學畢業後,一直在外麵上班,根本沒有時間陪伴在爸爸媽媽身邊。為此,媽媽常常埋怨小姚。這年春節迴家後,小姚把爸爸媽媽哄得開開心心的,以前他們總是反對小姚出去工作,現在兩位老人再也不反對女兒的決定了。

    原來,小姚以前總覺得爸爸媽媽是自己最親的親人,沒必要那麽客氣,盡管內心深深地愛著他們,但是從沒有向他們表達過。可是這次,小姚學乖了,嘴上像抹了蜜一樣,三句不離:“親愛的媽媽,我愛你。”在迴來的當天晚上,陪著媽媽說了一晚上的悄悄話。自從小姚去外地上學之後,還從來沒有和媽媽這樣親密過,媽媽高興得整天樂嗬嗬的。

    爸爸也很開心,以前,小姚迴家很少和爸爸聊工作上的事情,這次迴家和爸爸好好聊了幾次,把自己事業發展的計劃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爸爸。爸爸非常支持小姚,而且主動提出給小姚提供5萬塊錢的創業經費。

    過完年,小姚出門的時候,忍不住哭了,她一邊哭,一邊說:“爸爸媽媽,我舍不得你們。我永遠永遠愛你們。”媽媽哭著說:“孩子,記得給媽媽打電話,媽媽會掛念你的。”爸爸默默地坐在屋裏不說話,就在小姚轉身離去的一刹那,爸爸長久地站在門口,遲遲不肯離去。

    技巧點睛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家人是自己的親人,親人之間是不需要客氣的,所以常常忽略了向他們表達自己的愛意。事實上,越是親人,越是需要愛的表達。因為親人更加在乎你,更加愛你。所以,親人之間也要經常表達那份愛意,不要想當然地藏在心裏,親人之間更需要情感的交流。對於年輕人來說,向親人表達愛顯得尤其重要。那麽,在向親人表達情感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 要選擇合適的時間

    對長輩表達情感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恰當的時間。一般情況下,要在兩個人溝通非常融洽的情況下表達。有了之前融洽的溝通,兩個人的心貼得很緊,這時候一句“媽媽,我愛你”或者是“爸爸,我愛你”往往會讓長輩感動不已,覺得孩子貼心貼肺。在雙方發生爭執,或者是辯論的時候表達情感,一般都不會成功,因為對方和你處在情緒的對立麵,這時候你的表達不但不能融洽家人之間的情感,還有可能使矛盾進一步激化,使情感的傳達受阻。失敗一次之後,下次就不會再表達,覺得長輩不珍惜你的愛,覺得長輩不尊重你。這樣一來,表達“愛”融洽情感的作用就會變成拉遠心的距離的反作用。所以,對親人和長輩表達情感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合適的機會。

    ◆ 情感表達要適度

    對於不善於表達情感的人,表達情感太多,就會起到反作用。任何事情都一樣,過猶不及,當你的長輩一天到晚都能聽到你在說“爸爸我愛你,媽媽我愛你,奶奶我愛你,姥姥我愛你”的時候,無形之中就會扮演“祥林嫂”的角色。爸爸不會再為你表達了愛他而感動,媽媽也不會因為你表達了愛她而覺得你是個好兒子、好女兒。而且,情感表達多了容易讓人對你產生反感,覺得你是虛情假意,覺得你拿長輩和你之間的情感當兒戲。當長輩對你有了這樣看法的時候,就是親情遭到踐踏的時候。所以,表達情感一定要適度,要表達,但是不要濫表達。表達情感的目的是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如果反而傷害了親人之間的情感,那就得不償失了。

    ◆ 表達情感一定要誠懇

    一般情況下,雙方在進行情感交流的時候,都是心靈的交流。所以,在表達的時候一定要誠懇。一般情況下,都要認真地注視著對方的眼睛,因為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不能眼神遊離,這會讓對方感覺到你不誠懇。更不能隨便開玩笑,這樣會讓對方感覺受到了羞辱。尤其在親人之間,與長輩之間,更要懂得尊重。表達感情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也是一件溫暖人心的事情,一定要態度端正地去做,要認認真真地去做。

    說些不平常的話,調節家庭氣氛

    口才實例

    每逢周末,王曉曉都要迴父母家吃飯。這天,她又迴家去吃飯。媽媽為她準備了可口的飯菜。席間,媽媽說:“我今天碰到了我高中時的同學段凱,以前還追求過我呢,現在人家是處長。”爸爸臉色有些不好,一聲不吭地隻顧吃自己的飯。

    媽媽說著說著,就開始數落爸爸:“唉,人家現在飛黃騰達了,真後悔當初沒有嫁給他。”說著媽媽對著王曉曉說:“再看看你爸爸,一輩子也沒見他有什麽起色過,可把我坑苦了。”爸爸非常生氣,狠狠地將筷子拍在桌子上,一時間氣氛非常尷尬。

    王曉曉靈機一動,隨口編了一個故事,她說:“有一位市長和他的妻子王娜去視察某個建築工地,突然一個建築工人衝市長夫人喊道:‘王娜,你還記得我嗎?高中的時候我們經常約會呢!’迴去的路上,市長說:‘你嫁給我是你的運氣,不然你將是建築工人的老婆,而不是市長夫人。’王娜反唇相譏道:‘你應該慶幸和我結了婚,否則當市長的就是他了。''”

    王曉曉說完了故事,開始吃飯。父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視而笑,氣氛頓時融洽了很多。

    技巧點睛

    家庭成員之間發生矛盾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適當地說一些不平常的話,將尷尬的氣氛變得融洽一些,使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變得更和諧一些,傷害更少一些,那麽家庭將會更和睦一些。所以,要學會在尷尬的時候隨機應變說一些調節氣氛的話,說一些能夠化解矛盾的話。20歲以後的年輕人已經不是小孩子了,應當承擔構建和諧家庭的責任。那麽,在說一些不平常的話來調節家庭矛盾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 要常寄予希望,不要埋怨數落

    由於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所以當雙方觀點和意見不統一的時候,就會發生矛盾。不管你是當事人還是旁觀者,都有化解尷尬氣氛的責任。一般情況下,不要埋怨數落,要寄予希望。本來氣氛就很尷尬,再加上你的埋怨數落,對方心裏更窩火,埋怨數落將會使矛盾進一步激化。如果你是旁觀者,埋怨數落也會讓對方懷恨在心,從而加劇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這時候,不妨把埋怨變成希望。如果是當事人,寄予希望無疑是在承認錯誤的前提之下,那麽既然對方承認了錯誤,矛盾也就不存在了,氣氛自然好多了。如果是旁觀者,那麽寄予希望更是對雙方的祝願。有了別的家庭成員的祝願,尷尬的氣氛也就不存在了。

    ◆ 要切中要害,不要胡言亂語

    家庭成員之間發生不愉快,使家庭的氣氛變得尷尬,這時候家裏的每個人都非常難受。適當地說一些不平常的話,能使尷尬的氣氛迅速得到緩解。但是這些不平常的話一定要切中問題的要害,讓矛盾的雙方都能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如果胡言亂語或者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話,不但不能化解尷尬的氣氛,而且還有可能被當事人痛斥和責罵。因為對方覺得你是在拿雙方的矛盾開玩笑,是在侮辱他們。所以,說些不平常的話很有必要,但是一定要注意所說的話要切中矛盾的要害,讓雙方心服口服。絕對不能胡言亂語。所以,在說話的時候,一定要清楚自己在說什麽做什麽,如果沒有絕對的把握,最好閉上你的嘴。

    ◆ 要輕鬆愉悅,不可過於嚴肅

    因為雙方有了矛盾,所以致使家庭內部的氣氛非常尷尬,說話的時候要適當地放輕鬆,不要過於嚴肅。本來對方已經把神經繃得很緊,如果這時候你再說一些過於嚴肅的話,那麽無疑讓對方的內心更加沉重,雙方心情不好,家庭內部的氣氛自然不會好。所以,要想緩解家庭內部的尷尬氣氛,說一些不平常的話很有必要,但是在說話的時候一定要調整心態,要盡量讓談話的氣氛輕鬆愉快一些,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雙方的心理壓力,讓尷尬的氣氛得以緩解。

    家庭和諧需要暖心言語的支撐

    口才實例

    大學畢業之後,王雨沒有像其他在外上學的學生一樣迴家等待就業,而是留在了大城市發展自己的事業。但是,爸爸媽媽覺得她應該像其他人一樣迴家鄉考公務員或者是當老師才對,但是這條路並不是王雨所喜歡的。

    為此,每次迴家,爸爸媽媽都要進行圍追堵截式的勸解,希望她能迴心轉意,但是王雨決定的事情很難轉變。因此每次過年迴家,是王雨最渴望、最幸福的時刻,同時也是她最痛苦的時候,每次免不了要和爸爸媽媽進行一番唇槍舌劍。

    這年迴家後的第二天,爸爸媽媽就把王雨叫到了跟前,對她進行勸解。但是這次父母並沒有態度強硬地要求王雨迴來,而是采用了懷柔策略。

    媽媽拉著王雨的手說:“孩子啊,爸爸媽媽想讓你迴來,是不想讓你在外麵受委屈啊,一想想大冷的天,你在外麵吃不飽、穿不暖,媽媽心裏甭提有多難受了。爸爸媽媽老了,希望能看到你每天快快樂樂的。但是如果你真的不願意迴來,我們尊重你的決定。”

    媽媽的話說得王雨眼睛濕潤了,那天晚上,她一夜未眠,突然間似乎長大了很多。她明白了做父母的一片良苦用心,明白了自己有多麽自私。過完年,她沒有再去外地,而是留在了爸爸媽媽的身邊。

    技巧點睛

    人有時候很堅強,有時候又很脆弱。所以,我們都需要別人的關懷和理解。可是生活中,會關心別人、理解別人的人實在是太少了。工作中如此,生活中亦是如此。社會生活中如此,家庭生活中也是如此。溝通從心開始,試著去關心身邊的親人,理解身邊的親人,你溫暖的話語常常會讓別人感動不已。所以,對於年輕人來說,適當地說一些溫暖的話語來構建和諧的家庭氣氛是分內的責任。那麽,如何用溫暖的話語來構建和諧的家庭氛圍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 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

    我們常常覺得自己很委屈,是因為我們認為對的東西被別人誤解為錯的,因此感覺到內心的寒冷和孤獨。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要盡量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或許別人那麽說、那麽做也有一定的道理。很多事情,根本就沒有絕對的對或者錯,隻是所站的角度和想問題的角度不盡相同罷了。當我們能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的時候,就能切切實實地理解別人了。事實上,一句理解的話遠比十句寬慰人心的話更能溫暖人心。所以,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是構建和諧的家庭氛圍的好辦法。

    ◆ 發自肺腑地去關心對方

    一個人發自肺腑地去關心別人,往往會讓對方心裏非常溫暖。尤其是在家庭之中,夫妻之間,父母和子女之間,長輩和晚輩之間,相互之間的關心能溫暖人心,構建和諧的家庭氛圍。所以,如果你想讓你的家庭溫暖和睦,不妨發自肺腑地去關心你身邊的每一個親人。讓親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你的愛,同時把這種關心和愛傳達給身邊的人。如果一個家庭中的每個人都能關心親人,那麽家庭氛圍怎麽能不和諧,家庭關係怎麽能不友善呢?

    ◆ 多說表達愛和關懷的話

    由於中國人傳統內斂的性格,往往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尤其是家庭成員之間,覺得表達情感就是矯情,讓別人肉麻。事實上,親人之間也需要情感的溝通,也需要愛和關懷。所以,在平日裏,多向你身邊的親人表達你的關心和愛護,讓他們感覺到你很在乎他,你很需要他。這樣,對方感受到你的愛,會感覺到溫暖,同時也會把這種關懷和愛反饋迴去。如此一來,這種關心和愛護的相互傳遞,使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更加融洽,家庭氛圍更加和諧。所以,多向你身邊的親人表達你的關懷和愛,哪怕是一個問候,也能給對方的心靈注入一股暖流。

    善意的謊言也是一種關懷

    口才實例

    劉夢的父母感情非常好,一輩子從來沒有紅過臉,兩口子相濡以沫,恩恩愛愛。可是這次,遠在新疆工作的爸爸突然得了重症,危在旦夕。

    劉夢接到電話通知後,迅速起身趕往新疆。由於母親已經是快60歲的人了,所以臨走時劉夢並沒有把這個消息告訴媽媽,她怕媽媽擔驚受怕。她想,要是爸爸能轉危為安,完全沒有必要告訴媽媽了。

    可是,爸爸並沒有轉危為安,而是在劉夢到達新疆的第三個晚上永遠閉上了眼睛。悲痛之餘,劉夢不知如何將這個噩耗告訴媽媽,她怕媽媽承受不起,爸爸走了,她不能讓媽媽再有個閃失。

    料理完父親的後事,劉夢忍受著巨大的悲痛迴到了家裏。看到媽媽時,她再也忍不住了,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場。媽媽以為劉夢在外麵受了委屈,一個勁兒地在旁邊安慰。看到慈祥善良的媽媽,劉夢決定一定要把這個事實隱瞞下去。

    之後,媽媽總是時不時地嘮叨:“這死老頭子怎麽這麽長時間也不來個電話。”每當劉夢聽到媽媽的嘮叨時,心如刀絞。盡管她知道紙是包不住火的,但是她依然想盡一切辦法隱瞞事實。她明白,要是媽媽知道了爸爸去世的消息,精神會垮的。所以,她總是以“爸爸工作忙”為借口來安慰媽媽。

    技巧點睛

    並不是所有的謊言都會傷害別人。有些時候,為了保護別人免受傷害,不得不說謊,這樣的謊言沒有一點兒惡意,更多的是關心和愛護。但是謊言畢竟是謊言,事實終究有大白於天下的時候,欺騙要受到譴責。盡管是善意的欺騙,依然有可能被親人誤解,到那時候盡管無愧於自己的良心,但卻有損於親人之間的感情。所以,盡管善意的謊言可以保護親人,在隱瞞事實之前還是要認真考慮,畢竟誰也不願意被人欺騙。對於年輕人來說,用善意的謊言來對親人表達關心和愛護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 要保持內心的平靜,不要露出破綻

    每個人說謊都會心虛,在用善意的謊言來掩蓋事實的時候,也會心虛。比如和對方目光接觸的時候,會躲閃,在談及有關的人或者事情的時候,會情緒激動,會內心痛苦等。這樣無疑是告訴對方一定是出了什麽事情,既然是掩蓋的事實,那麽一定會給當事人造成巨大的心理打擊。要是讓對方感覺到了,就失去了掩蓋的意義,謊言也就失去了善良的本性。所以,在用善意的謊言來關心和愛護對方的時候,一定要強忍著巨大的悲痛,保持內心的平靜,不要露出任何一點蛛絲馬跡。讓對方在你用謊言營造的氛圍裏安靜地生活,即使將來對方知道了事實的真相會誤會和怪罪於你,但是你真誠幫助對方的善良用意也沒有變質。

    ◆ 要找到合乎邏輯的理由,不能牽強

    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有很強的感觸能力,尤其對身邊的人或者在發生重大變故的時候,都會多多少少感覺到一點。再加上將要被掩蓋的人或者事情在對方的生活中突兀地起了變化,懷疑也是在所難免的。所以,在對方產生質疑的時候,一定要找到一個合乎邏輯的理由來打消對方懷疑的念頭,讓對方有理由相信你所說的話是真的。這時候,一定不要慌張,要跟平常一樣,把你所找到的理由說得合乎情理,合乎邏輯,沒有任何破綻。不能有半點牽強,否則對方會更加堅定懷疑的念頭。

    ◆ 要避開敏感的話題,緘口密不透風

    用善意的謊言掩蓋了事實的真相之後,在平時說話和做事的時候,要盡量避開敏感的話題,因為在這個話題上你隱瞞了事實,內心恐慌不安,隻要一提及,神情和動作就會有不自然的地方。這樣一來,要是對方觀察力很強,就會看出點什麽。所以,說話的時候要盡量避開敏感的話題,要是別人提及,不妨避開說話的現場,以免露出破綻。萬一不小心被對方看出了端倪,也要三緘其口,不要透露任何消息,否則所有的努力就會前功盡棄。所以,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巴,要密不透風。你要明白自己這樣做是在保護對方,是在愛護對方。這樣一來,你就會嚴守秘密。

    尊重並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口才實例

    大學畢業後,曉彤一直忙於工作,根本沒有時間去談對象,今年就二十六歲了,這對於女孩子來說年齡已經比較大了。為此,父母經常給她施加壓力。但是曉彤似乎並不願意聽從父母的意願,為了結婚而結婚。

    這天,媽媽托人給曉彤介紹了一個小夥子,男方是政府機構的公務員,是很不錯的結婚對象。男方對曉彤也非常滿意。可是曉彤就是看不上對方,不是因為對方的長相和家庭,而是覺得和對方沒有感覺。

    沒多考慮,曉彤就明確地拒絕了對方。媽媽得知後,非常生氣,狠狠地將曉彤罵了一頓。曉彤也不甘示弱,和媽媽不停地爭吵。整整一個晚上,整個家吵得雞犬不寧。爸爸也非常生氣,揚言不再認她這個女兒。

    曉彤非常委屈,她生氣地甩門而出,一個多星期沒有迴家。從那以後,曉彤和父母的感情非常淡漠。爸爸媽媽傷心欲絕,他們常常不斷歎氣地說:“怎麽養了這麽個不聽話的女兒。”那年,爸爸媽媽明顯老了很多。

    技巧點睛

    父母永遠都是愛我們的,他們所想的、所做的完全是為了兒女,希望兒女的生活更加輕鬆一些,希望兒女少受一些委屈。但是兒女是成人了,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有時候父母不理解,覺得兒女在做錯事、走錯路。為了製止這種錯誤繼續發展下去,父母不惜付出慘重的代價。所以,作為兒女的我們要理解父母的這片苦心,不要和他們頂嘴,也不要和他們爭吵,否則會傷了他們的心,天下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兒女。在父母有情緒的時候,到底該如何做才能避免和父母頂嘴呢?

    ◆ 不妨裝聾作啞

    當父母沒完沒了地嘮叨的時候,我們常常心煩意亂,尤其是內心非常迷茫和痛苦的時候,父母喋喋不休地嘮叨,會讓我們的內心感到厭煩、生氣,忍耐不住就要跟父母辯解和爭吵。在這種情況下,爭吵無益於問題的解決,反而會讓矛盾更加激化。所以,當父母的嘮叨讓我們忍無可忍的時候,不妨裝聾作啞,就當什麽也沒有聽見,或者聽聽音樂,或者找一本書去看。當我們的注意力從父母所說的話題轉移開來之後,不良情緒就會慢慢消失。父母看我們沒有在聽,繼續說下去也沒什麽意思,自然不再嘮叨了。所以,與其和父母爭論、辯解,傷害彼此之間的感情,不如裝聾作啞,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

    ◆ 采取迂迴避鋒

    有時候,父母的情緒非常激烈,容不得你有絲毫的鬆懈,很多人忍不住,就要開仗。事實上這是最愚蠢的策略。為了避免矛盾進一步惡化,不妨采取迂迴的策略,避開風頭。父母之所以強烈要求你,是因為你不能按照他們的意願來做事情,那麽你可以假裝答應,平息他們心中的怒火。但是你要明白,隻要能實現自己的意願,大可不必計較具體的方式方法。有時候甚至可以采取一些變相的方法來瞞天過海。等事情按照你的意願完成之後,父母也就沒有繼續糾纏的必要了。

    ◆ 盡快逃離現場

    如果你做了什麽錯事,惹父母生氣了,就要適當地向父母道歉,平息他們心中的怒火。有時候父母年歲大了,心眼小了,為一件事情耿耿於懷,沒完沒了,甚至還有可能因此而敵視你、痛恨你。當父母責罵和痛斥你的時候,不妨盡快逃離現場,父母看不到你,責罵了也沒有意義,自然停止了痛斥。所以,如果你沒法讓父母停止責罵,而又不願意委曲求全,那麽最好的辦法就是盡快地消失,等父母情緒穩定了之後,再采取緩和矛盾的措施。這樣一來,不但避免了和父母的矛盾繼續加劇,關係繼續惡化,而且避免父母過度生氣會引起身體的不適。

    關心父母的愛好,讓他們老有所樂

    口才實例

    許攸的父親退休後,閑來無事,為了打發時間,他參加了老年秧歌隊。每天早上都要去參加鍛煉,不管天氣多麽惡劣,從來沒有缺席過。

    這年冬天,天氣特別寒冷。一大早父親又要出去鍛煉。許攸起床後勸父親不要去了,等天好了再去。父親執意要去,許攸隻好把父親送了出去。可是這天,父親遲遲沒有迴來。快到中午的時候,等來了醫院住院部的電話,原來父親在去往晨練的路上摔倒了,幸虧有路過的好心人幫忙送到了醫院,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等許攸趕到醫院之後,父親因為骨折已經被醫生安排住院了。在父親床頭,許攸說:“爸,你參加鍛煉我們支持,可你也要看看天氣啊。這麽冷的天氣,路麵那麽滑,你就這麽出去,不出事才怪呢!”

    父親生氣地轉過身去,不想和許攸說話。許攸感覺很沒意思。很快,他轉到床的另一邊,說:“爸,我剛才路過的時候看到你們經常一起鍛煉的那個王叔叔了。他還問起你來呢,他問你今天怎麽沒去鍛煉啊。”

    父親平時和王叔叔的關係非常好,一提起王叔叔,父親立刻轉過身來,問道:“在哪遇見的?你怎麽說的?”

    許攸笑著說:“哎喲,老爸,我自然說你今天不願意去了,在家休息呢,總不能讓人家擔心吧!”

    父親笑著說:“這才像我的女兒嘛!”

    技巧點睛

    父母年歲大了,有他們自己的興趣愛好,作為兒女,盡量多關心他們的愛好,讓他們的生活過得豐富多彩一些,這樣才是真正地愛父母。父母也會因為兒女的知心知肺而倍感欣慰。所以,在和父母交流的時候,要多引導父母去表達,多關心他們的生活。很多時候,父母都會把談話的重點放在兒女身上,關注兒女的工作和事業,那是他們愛我們、關心我們,作為兒女的我們也要對父母加倍關心和愛護。在聊天的時候,多談一些他們的生活和興趣愛好,讓父母感受那份真正關心和愛護。那麽,作為20歲以後的年輕人,到底該如何關心和愛護自己的父母呢?

    ◆ 常迴家看看

    雖說兒女都長大成人了,可在父母眼中還是孩子,還在擔心兒女們的一切。家裏少了些兒女們的歡聲笑語,父母還是有些寂寞。所以,要常迴家看看,除了給父母錢,保障他們的生活之外,還要多關注他們的生活。除了保證父母的身體健康之外,還要陪同父母下下棋、品品茶、釣釣魚、聽聽歌、談談生活中的煩惱,說說古今天下奇聞,講講今後人生的奮鬥目標。讓父母在油鹽醬醋之外,品嚐更多生活的樂趣,讓晚年的生活過得更加有滋有味。所以,我們要常迴家看看,不僅要看父母,還要給父母帶去感興趣的事,讓父母永遠明白,兒女們還是很關心、很愛他們的。

    ◆ 幫助父母培養興趣愛好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隻不過隨時間的推移,喜愛程度在逐漸減少,都深深地埋藏在自己的心底。現在兒女都長大了,父母的時間都比較充足,人也比較消閑,當初的那些愛好就慢慢地浮出了水麵。但是由於父母的年齡大了,再加上身體上的各種不便,不能像年輕時那樣活躍了。這時候,作為兒女的就要想方設法培養父母的興趣愛好。比如,為父母介紹一個愛下象棋的老朋友,帶領母親參加老年鍛煉隊等,讓父母的生活過得老有所樂。在平日裏經常陪父母聊一些以父母愛好為主的話題,讓父母的那根興趣之弦慢慢地彈奏發出聲響,彈出美妙的快樂之音。

    ◆ 和父母探討他們的興趣愛好

    每一個人都希望別人能夠多關注自己,我們的父母也不例外。但是很多時候,作為兒女的我們總是很忙,忙著掙錢,忙著升職,無形之中忽略了父母的感受,致使老人常常忍受孤獨。所以,我們一定要抽時間陪陪老人,陪同他們拉拉家常,對他們的愛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這樣一來,父母會因為兒女的關注而倍感高興。讓父母能夠安度晚年,這是做兒女的責任。所以,在和父母相處的時候,盡量將話題引到父母的身上,探討他們的興趣愛好,讓他們高興和快樂,保證他們精神好、身體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說話心理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譯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譯夫並收藏說話心理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