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化解尷尬,靈活應對言語的傷害

    在生活中,傷人的語言我們幾乎天天都可能聽得到,而有意或無意說這類話的人可能讓你一蹶不振。有時候,為了自巳的利益不受傷害,你可能會因此而養成一種保護自巳、以牙還牙的心理。然而這樣的心理隻會讓自巳陷入一場場反複的互相攻擊與糾纏之中,讓你煩惱不已。其實在麵對這樣的情景時,你可以用更好的辦法來對付它。借對方的話,機智地加以運用,用幽默的語言讓說話者自覺無禮,並輕鬆化解自巳的尷尬,使自巳免受語言的傷害。

    不想表露真實想法的時候不妨裝聾作啞

    口才實例

    公司新來一個女孩子,平日話不是很多,隻是默默工作,和人聊天時,臉上總是帶著微笑。

    沒過多久,公司裏又新來了一個女孩,這個女孩特別好鬥,動不動就和同事爭吵。有時候甚至沒有理由,看別人不順眼,就要過去和他鬥上半天。一段時間之後,大家再也受不了這個女孩的糾纏,不是辭職就是請調。

    最後,別的同事走得差不多了,她把矛頭最終對準了那個習慣沉默的女孩子。劈裏啪啦一陣言辭激烈的數落,而那位女孩隻是習慣地沉默著,偶爾抬起頭微笑著,問一句“啊?”好鬥的女孩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氣得滿臉通紅。

    幾次較量之後,那位好鬥的女孩敗下陣來,隻好灰溜溜地辭職了。

    事實上,並不是那位沉默的女孩修養好,而是她的耳朵有點背,聽力不怎麽好,平日裏和大家交流沒有問題,但是理解別人的話總是慢半拍。當好鬥的女孩向她挑釁時,她仔細聆聽並思索著,臉上會出現無辜、茫然的表情,並伴隨著一句“啊?”好鬥的女孩費了好大的勁才把不滿發泄出來,而她的一句“啊?”又讓那個好鬥的女孩再發泄一遍。難怪那個好鬥的女孩會敗下陣來。

    技巧點睛

    那個沉默的女孩子,隻是因為耳朵背,而把那個好鬥的女孩子累得氣喘籲籲,不得不放棄。沉默是應對挑釁最好的武器。事實上,我們在生活中難免和別人磕磕碰碰,當別人用語言對你進行傷害的時候,不妨學著那位沉默的女孩子,茫然不知所措地望著對方,然後無辜地問一句“啊?”想想當對方看到你這般表現的時候,該是多麽氣憤和難堪。把握好沉默的藝術,把自己的真實想法隱藏起來,讓對方捉摸不透,把對方的攻擊和傷害反彈了迴去,讓對方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在裝聾作啞來應對別人的傷害的時候,要注意哪些方麵的問題呢?

    ◆ 在姿態上保持高調

    麵對別人的語言攻擊,在姿態上要保持高調,用這種不屑一顧的情緒來表達對對方的漠視。不妨將自己定位為一個觀眾,將對方的喋喋不休當作看一場精彩的表演,在對方表現得突出的時候,不妨鼓掌喝彩。這樣一來,對方本想羞辱你、傷害你,卻被你的高姿態所羞辱,被你的看客態度所傷害。對方達不到羞辱你的目的,繼續下去,隻能讓他自己出醜丟臉,這時候對方著急要做的事情,就是閉嘴。所以,在麵對對方語言攻擊的時候,在姿態上要保持高調,讓對方的強烈攻勢在你置身事外的態度麵前變得軟弱無力。對方傷害不到你,自然會停止對你的攻擊。

    ◆ 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一般情況下,別人想要難為你,想要攻擊你,自然是有備而來。所以,當你聽到別人惡毒攻擊的時候,不妨將自己的注意力從對方憤怒的情緒和惡毒的言語上轉移開來。這樣一來,你就不會被對方難聽的話所傷害。當對方發現你的注意力根本不在他身上時,盡管很惱火,但拿你一點辦法也沒有。相反,對方想要攻擊你,首先得醞釀激烈的情緒。這些激烈的情緒反過來會讓攻擊者憤怒,事實上傷害的是自己。對方攻擊你的目的就是引起你心裏的憤怒,引起你情緒的波動。當你不被這些攻擊所動的時候,對方白白承受了說出那些惡毒的攻擊言語的悲憤,得不償失。正所謂“拿泥巴扔人,也會弄髒自己的手”,更何況不但沒有攻擊到對方,還把自己的手弄髒了,這個虧自然是吃大了。

    ◆ 要始終保持微笑

    用言語攻擊別人也是一種與人交流的方式。與人交流就要有互動,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下去。當別人攻擊你的時候,始終保持微笑。這樣,對方的攻勢找不到互動的載體,根本沒法進行下去。更何況別人是以傷害你為目的,而你卻報以真誠的微笑。這樣對方盡管情緒很激烈,但是心理上已經虛了,氣勢上已經弱了。因為你的真誠微笑,會讓對方覺得自己做錯了。當對方心理否定了自己之後,自然堅持不下去。就算堅持著,也沒有後勁了。除了乖乖收兵外,沒有別的任何辦法。所以,麵對別人淩厲的語言攻勢,不妨報以真誠的微笑。

    對方攻勢太強,可以順勢而下

    口才實例

    有一個秀才心術不正,仗著自己識文斷字欺壓百姓,一次剛好被路過的一個和尚教訓了一頓。從那之後,秀才懷恨在心,總是想方設法找機會狠狠地羞辱一頓和尚,但是苦於一直找不到機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天,秀才沒事可做,上山遊玩,恰巧在山間小路上碰上了和尚。秀才故作正經地走上前去說:“敢問大師,禿驢的‘禿’字怎麽寫啊?”

    和尚一聽,就知道這個秀才不懷好意,是在變著法罵自己呢。於是不慌不忙地說:“施主,其實這個字很簡單,你應該很熟,怎麽會不知道呢?就是把秀才的‘秀’字屁股掉過來,再往上翹翹就是了。”

    秀才聽了,滿臉通紅,氣得說不出話來。

    技巧點睛

    麵對秀才的羞辱,和尚並沒有惱羞成怒,而是順著秀才的話,將秀才的淩厲攻勢轉了個彎,對準秀才推了過去。秀才不但沒有占到便宜,還搬起石頭砸到了自己的腳上。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別人不懷好意的攻擊和羞辱。當別人抓住你的小辮子對你進行傷害的時候,不妨順勢而下,承認既定的事實,然後將攻擊的力度想方設法轉到對方身上。這樣一來,對方攻擊你的力度越大,他所受的傷害就越大。那麽,到底如何才能順勢而下將對方的攻勢轉到對方的身上呢?

    ◆ 不要作過多的解釋

    過多的解釋是狡辯,這話一點也沒錯。尤其是對方在攻擊你的時候,你越解釋,對方越不給你機會,這樣你就會被對方牢牢地控製,隻有受傷的份兒。這時候,不要作過多的解釋,你不解釋了,對方也就沒有和你爭辯的必要了。當然,這時候的沉默並不代表就此認輸,任憑對方羞辱。既然對方已經擺開了攻勢,不妨順著對方的攻勢,尋找對方的致命弱點,然後明確地告訴他,讓對方被自己所困擾。就如同故事中的那個小和尚,麵對秀才的羞辱,並沒有作過多的解釋,而是巧妙地將秀才的攻勢引到了他自己身上。秀才自然羞紅了臉,無言以對。

    ◆ 在對方身上找到相同點

    很多情況下,人總是喜歡挑別人的毛病,老愛拿別人的是非說事,對自己的缺點和毛病卻認為理所當然。所以,當別人攻擊你的時候,你不妨和對方聯係起來。這樣對方在攻擊你的同時,也在攻擊自己。比如說有人罵你:“你真是禽獸,不是人。”這時候你大可不必為對方的惡毒攻擊而惱羞成怒,你隻需告訴對方:“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和你是一樣的。”那麽,無形之中就是告訴對方,我是禽獸的話,那麽你也是禽獸。對方自然知道這句話的意思。這樣一來,對方再羞辱你,相當於羞辱自己,對方的嘴自然就被堵住了。

    ◆ 適當地提出反問

    當有人惱羞成怒地來質問你的時候,你不妨適當地提出反問,將對方的淩厲攻勢反轉。比如,對方氣勢洶洶地說:“你以為你是誰啊?! ”這時候你不妨反問道:“我倒沒想過這個問題,你呢?你認為自己是誰呢?”對方本來是想讓你看清自己的位置,你這麽一問,變成了對對方的質問。對於對方來說,自然也明白自己是誰了。有時候對方會指責你說的話讓他難受了,會這樣質問:“說話之前應該先想一想。”這時,你可以把重點放在時間的問題上:“很抱歉,是我疏忽了,那麽依您看,說話之後該怎麽樣呢?”更有甚者,有些人在攻擊的時候,連帶著一起羞辱別人的家人,這時候很容易傷害別人。比如:“你父母是怎樣教你的?”這時你不妨默默地想一會兒,再說:“我不記得了,恐怕得麻煩你親自去問他們。”或者態度謹慎而肯定地迴答他:“我很抱歉使您惱怒,但是我想這麽沒禮貌的問題,不應該從一位紳士口中說出來。”意思是說,你說這樣的話是個沒教養的人,對方在紳士這個身份下,自然不好意思再說沒教養的話了。

    適時轉移話題,讓衝突化解於無形

    口才實例

    宏宇是一家大型工廠的工人,一次,下班後工友們都走光了,他推著自行車往大門口走。由於從廠房到大門口有一段距離,按照廠方的規定,工廠內是禁止騎車的。當時宏宇看了一下四周,沒有保安,隨即一腳蹬上了自行車,向大門騎去。誰知就在這個時候,負責在工廠執勤的保安不知道從哪裏鑽了出來,一把拽住了宏宇的自行車,拉著他去接受罰款。

    宏宇一下子愣在那裏,不知如何是好。幸虧他腦子機靈,在和保安的爭執中,他聽出了保安的口音。於是宏宇對保安說:“聽你的口音,好像不是本地人吧?”

    保安迴答說:“不是的,我是四川雅安的。”

    宏宇笑著說:“真的啊,我女朋友也是四川雅安的,跟你說話挺像的,我說怎麽聽著這麽耳熟啊。”

    保安:“是嗎?那真是太巧了,這麽遠的地方還有老鄉。”

    宏宇:“是啊,太不容易了,那改天聚聚吧。”

    保安:“那真是太好了。那你趕緊迴去吧,太晚了,老鄉會擔心的。”

    事實上,宏宇並沒有一個四川雅安的女朋友,自然之後也不可能和保安敘老鄉之情了。

    技巧點睛

    一般情況下,當有人因為一個問題和你爭執,為難你的時候,內心深處對你的攻擊力度很強,對你的意見和做法很反感,並不是對你這個人很反感。這時候不妨轉移話題,轉移對方的注意力。話題轉移了,自然就把矛盾暫時放下了。這樣一來不但減低了別人對你的語言傷害,還可能因此而化幹戈為玉帛。那麽在利用轉移話題的辦法來減少語言傷害的時候,有哪些方麵需要注意呢?

    ◆ 尋找彼此的共同點

    別人之所以為難你、攻擊你,是因為在某些問題上,雙方意見和做法不一樣,甚至可以說是針鋒相對。為了分出個所以然來,勢必要較量一番。事實上,孰對孰錯、誰是誰非並沒有想象的那麽重要。再加上在談及某些問題的時候情緒激動,說出很多讓你尷尬和難聽的話也在情理當中。在這時候,盡快找到彼此的共同點,把話題由相異轉向相同,這樣不但轉移了對方的激動情緒,而且還會將自己在對方心中的定位由敵人變成朋友。比如故事中的宏宇,在遭遇對方為難的時候,找出了一個和對方是老鄉的女朋友來。盡管這個“女朋友”是瞎編的,但卻迅速化解了他和保安之間的對立情緒,避免了很大的麻煩。所以,尋找雙方的共同點是迅速轉移話題的好辦法。如果實在找不到,那麽不妨虛擬一個,目的是轉移話題,減少對方對你的傷害。當然這僅適用於陌生人為難你的時候,熟人之間當然不適用。

    ◆ 要及時地讚美

    沒有人不喜歡別人讚美自己,即使是雙方有強烈的對抗情緒,讚美也很奏效。所以,當別人在言語上為難你的時候,不妨讚美一下他。每個人的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當對方指責你的時候,你讚美一下他,對方的注意力會迅速轉移到自己的身上,並且轉移到你所關注的話題上。這樣一來,別人對你的攻擊和傷害自然就不存在了。比如,別人指責你打掃衛生不徹底的時候,你說“你的衣服真漂亮”或者說“你今天神采奕奕,遇到什麽高興的事情了?”這時候,就算是再看不上你的人,也會兩眼放光,麵帶微笑和你交談。即使有些人抹不開麵子,但是心裏卻甜滋滋的。所以,在麵對別人的指責和為難的時候,要學會用讚美來轉移話題,放鬆彼此的情緒以及贏得對方的好感。

    ◆ 對對方產生濃厚的興趣

    任何人都一樣,都希望別人對自己感興趣,對自己的生活感興趣,對自己的所作所為給予肯定。因為一些想法和做法的不同,別人對你進行為難的時候,要把話題轉移到對方身上,這樣沒有了分歧,自然就沒有了對抗。當你對別人產生興趣的時候,別人也會對你產生興趣。比如,當有人說你不應該在上班的時候接電話時,你不妨關注一下對方的失眠好些了沒有,睡眠質量怎麽樣。別人給予你的是責備,你迴報的是關心,這樣一來,即使再對你有意見的人也不好意思繼續為難你了。

    把話說圓滿,讓對方無從挑剔

    口才實例

    剛剛結婚不久的小光,突然接到了前女友的求救電話,說自己遇到了危險,急需要小光的幫助。小光有些為難,不去吧,怕對方真的遇到了危險,去吧,又怕剪不斷理還亂。再加上小心眼的妻子要是知道了這件事,沒準還會鬧出什麽亂子來。思慮再三,小光還是去了,畢竟對方需要幫助,總不能見死不救吧。

    於是在約定的地方,小光見到了前女友。隻見她淚流滿麵,似乎受了極大的委屈。於是小光帶她去了附近的咖啡廳,想問問她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剛坐下不久,小光不經意間一抬頭,嚇了一跳,他的妻子不知道什麽時候坐在不遠處盯著他看呢。看到小光發現了自己,妻子強裝歡笑地走了過來,坐在了一邊,什麽話也沒說。

    小光急中生智,走過去說:“她給我介紹一個客戶,我以前和你說過的,很大的訂單,所以我就過來了。”也正巧了,前不久,小光是和妻子說過有個朋友介紹給他一個很重要的客戶。

    他妻子二話沒說,氣得扭頭就走。小光也辭別了前女友,跟著迴了家。他對妻子說:“真的是工作上的關係,以前沒跟你說是她,就是怕你多心。這個客戶做成的話,咱們能多收入好幾萬呢。咱們跟錢可沒仇啊!”

    妻子顯然氣消了很多,說:“真的嗎?你可別敷衍我啊。”

    小光賠著笑臉:“真的,我什麽時候騙過你啊?你說是不?”

    妻子笑了,說:“那你歇著吧,我去做飯了。”

    等妻子進了廚房,小光擦了擦額頭的冷汗,長出了一口氣。

    技巧點睛

    有時候,別人為難你,並不是你人品不好,而是你所說的和所做的在對方看來是錯誤的,是荒謬的,所以才會想方設法為難你,讓你在自己的言語和行為麵前站不住腳。這時候,就要找個合適的理由自圓其說,讓對方覺得你是正確的,是合情合理的。當然找的理由一定要充分,要能說服對方。要是牽強附會,連自己都聽著別扭,那麽根本說服不了對方,同時反而證明了你的荒謬性和不合邏輯性,所以,自圓其說是應對語言挑剔的好辦法。但是在具體的應用當中,應該怎麽去操作呢?

    ◆ 說辭要符合邏輯

    在自圓其說的時候,一定要符合基本的邏輯,讓別人聽著似乎也能說得過去,也是合情合理的,否則就成了掩耳盜鈴,自欺欺人了。所以,在解釋的時候要找個合適的前因。比如故事中,小光會見前女朋友被妻子抓住了,小光急中生智,以介紹客戶為理由,以賺錢為最終的幌子。剛好事先小光和妻子說過這件事情,這樣一來聽上去合情合理。即使他的妻子心裏再不舒服,也隻能作罷。因為小光的理由沒有半點破綻,符合基本的邏輯。當然這麽說不是教人如何欺騙別人。所以,在自圓其說的時候,一定要想方設法為自己的說辭找到合適的前奏,讓對方覺得也有一定的道理。當別人的內心承認你的說辭的時候,就不會再難為你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 利用概率找台階

    世上的任何事情都沒有那麽絕對,都有出現意外的可能。所以,在自圓其說的時候,不妨用概率為自己找台階下。比如你所銷售的燈具一向質量都很好,可是偏偏賣給一個大客戶的單子中就有一個殘次產品。當對方找上門來的時候,就需要你自圓其說,給對方個合理的解釋。這時候,如果一味地強調自己的產品質量多麽多麽好,無疑讓對方更加生氣,顯然你在說瞎話。這時候,你就要告訴客戶,質量好也是相對而言的,有個別殘次產品也是在所難免的。這樣一來,客戶覺得也有一定的道理,自然不會再為難你。所以,用概率為自己找台階下,無疑是自圓其說的一個很好的辦法,因為世上沒有絕對的事情。

    ◆ 善於“咬文嚼字”

    如果被對方緊緊追逼,沒有退路的情況下,不妨咬文嚼字,在曾經說過的語言上做文章。當然這屬於詭辯,有點耍無賴的意思,但是在理屈詞窮的情況下,要是不想乖乖地投降,受人任意羞辱的話,不妨用咬文嚼字的方式,利用歧義或者是語言上的漏洞為自己找個台階。比如老師對你說:“鋼筆不要給張三”,但是張三是你的朋友,你把鋼筆給他了,當老師責問你的時候,不妨這麽為自己辯解,“你不是說:‘鋼筆不要,給張三嗎?’所以我就給了。”事實上老師是這麽說的,但卻不是這個意思。這時候他盡管很生氣,也不能責怪你。

    局麵不利時不如示弱

    口才實例

    王聰是電腦公司的設計人員。這天,老板讓他做一個廣告牌匾。王聰非常自信,一個下午就做好了。老板沒有細看,隨即讓技術人員給做了出來。

    送到客戶手裏後不久,客戶打來了電話,態度非常惡劣。原來王聰在電腦製圖的時候,竟然把公司的名稱“玉龍”做成了“龍玉”。麵對客戶和老板的嚴厲指責,王聰沒有狡辯,他向對方道歉說:“真是抱歉,是我的疏忽,要不這樣吧,我重新趕著做,花去的費用從我的工資裏麵扣,行嗎?”

    客戶不再吱聲了,老板也沒有再說什麽。王聰認認真真地又把設計圖做了一遍,檢查無誤後麻煩技術人員重新做了一遍。那天的失誤花去了王聰工資的1/3,好在王聰示弱,及時提出了補救的措施,否則指不定還要受多少指責和謾罵呢。

    技巧點睛

    一般情況下,當你的失誤給別人帶來傷害的時候,都會遭到對方的指責和謾罵。這時候如果過多地辯解,無異於火上澆油,讓對方更加生氣,從而更加激烈地攻擊你。為了避免這種攻擊的擴大化,不妨示弱,態度誠懇地承認自己的錯誤。既然你承認了自己的錯誤,那麽對方再過分地難為你,就顯得不通情理了。所以,示弱利用示弱來平息對方的怒火,從而達到避免別人語言傷害的目的。那麽,在生活中到底該如何利用示弱的辦法避免語言傷害呢?

    ◆ 態度要謙遜

    別人對你進行語言傷害的時候,態度一定要謙遜一些。通常,人的心理是遇強則強,尤其是在生氣,在攻擊別人的時候更是如此。你的謙遜態度往往讓對方有氣沒處撒,即使想要在你的身上發泄,也會受到良心的譴責而不得不放棄。如果你一味地堅持自己的觀點和態度不肯認錯,無疑是挑起了對方心中的怒火。你越狡辯,對方越生氣,對你的傷害將會越大。這時候,對方給自己的指責和為難找了個理由,再過分的傷害也覺得自己是合情合理的。誰讓你做錯事還死不悔改呢?所以,麵對對方的指責和為難,態度一定要謙和一些,即使別人誤會了你,也不要和對方爭辯,要和顏悅色地解釋清楚,不要和對方比脾氣。如果對方胡攪蠻纏,不妨服軟,給他個台階下。在不涉及原則是非的問題上,承認自己的無知未嚐不是好事,盡管你是對的。

    ◆ 提出補救措施

    對方之所以攻擊你,是因為你的失誤給別人帶來了傷害。所以,要想讓對方徹底閉嘴,除了態度謙遜一些,還要切切實實地解決問題。所以,及時地提出補救措施無疑是重中之重。當然,提出的補救措施一定要妥善地解決問題,要讓對方心服口服,而且比原先的效果還要好。比如故事中的小光,因為自己的錯誤造成了客戶的損失,好在他及時提出了補救的措施,才使對方停止了對他及公司的指責和汙蔑。所以,提出補救措施讓對方的心理感到平衡,因為你已經在想辦法幫他解決問題了,對方自然不好意思再過度埋怨你了。所以,當別人因為你的失誤而埋怨和指責你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提出相應的補救措施,堵住對方的嘴。

    ◆ 勇於承擔責任

    既然是自己的失誤,那麽就要勇於承擔一切責任。這在一定程度上讓對方覺得心理平衡,因為別人覺得你是個負責任的人,所以,當對方指責你的時候,用實際行動來勇於承擔責任,把給對方帶來的傷害減到最低,同時把對方對自己的語言傷害也減到最低。故事中的小光主動承擔了采取補救措施所帶來的損失,堵住了客戶的嘴,也堵住了老板的嘴。畢竟是個人的失誤,總不能讓別人再替你受過吧。倘若小光當時不承擔這個責任,那麽客戶勢必不肯罷休,羞辱和謾罵自然少不了。老板肯定也不想蒙受損失,自然也會對小光進行語言攻擊。那麽對於小光來說,不但要承受過多的語言傷害,最終還得自己負責,相比之下,還是先承擔責任較好。

    該糊塗時別明白,避免得不償失

    口才實例

    一天早上,一位怒氣衝衝的顧客衝進迪特毛料公司經理迪特的辦公室。他是為了15美元而專程從外地到這兒來的。

    原來,這位顧客在購買西裝毛料時欠了該公司15美元。公司寫了幾封信催促他把賬結了,可是時間一久他卻忘了,認為是公司弄錯了。於是不遠千裏前來,要弄個清楚。

    一進辦公室,他一口咬定是公司弄錯了。他生氣地說,他不會出這筆錢,而且再也不買公司的任何東西了。迪特沒有打斷他,耐心地聽完他的牢騷和氣話,他平靜地說:“我很感謝你親自來告訴我這件事。如果我們公司給你增添了麻煩,同樣有可能幹擾了別的顧客,那就太不幸了。相信我,我非常渴望聽到事實的真相。”

    顧客沒想到,聽了那麽多尖酸刻薄的話,迪特還能這麽溫和地和他說話,他的牢騷話和生氣的態度沒有得到想象中的效果,這多少讓他有些失望。

    迪特接著說:“你隻有一份賬目,不太可能出錯。而公司職員要管幾千份賬目,應該容易出錯。你不再買我們的產品了,我給你介紹一下其他公司的產品。”

    隨後,迪特邀請這位顧客共進午餐,顧客感覺不好意思,但最終還是接受了。之後,迴到辦公室,顧客出人意料地與迪特簽訂了一個數量很大的訂貨單。事情結束了,雙方都感到十分愉快。

    顧客迴去後不久,迪特毛料公司就收到了一張15美元的支票和一封致歉信。原來,他迴家後又重新看了賬單,發現有一張賬單放錯了地方。

    技巧點睛

    有時候,明明是對方的錯誤,可是對方沒有完全了解,或者是產生了誤會,從而過多地對你進行言語的攻擊和羞辱。這時候,一般人都覺得自己占了理,和對方理論。事實上這是非常愚蠢的做法,爭辯沒有任何好處。在爭辯中,即使別人知道是自己錯了,但是礙於麵子,也會和你死硬到底,即使是你占了上風,卻因此得罪了對方,事實上得不償失。這時候,最高明的辦法就是難得糊塗。在利用難得糊塗的時候,要注意哪些方麵的問題呢?

    ◆ 不要和對方爭辯

    別人來為難你,來謾罵你,自然是有備而來的。內心的這種悲憤情緒得不到發泄,是不會善罷甘休的。盡管可能是因為對方的失誤,或者是誤會引起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也千萬不要打斷對方的說話,和他進行爭辯。對方正處於情緒激動的時候,和他爭辯無益於問題的解決,還會因此而傷害彼此的感情。這時候你要做的隻是靜靜地傾聽對方的傾訴,讓對方盡情地表達情緒。即使對方會汙蔑你,也要忍耐,不要辯解和爭執。你不爭辯,對方一個人抱怨就會很沒意思。你的冷靜和沉默往往會讓別人感覺到自己的無知和不成熟,這樣一來就為以後的和解埋下了伏筆。

    ◆ 承認是自己的錯

    對方之所以來和你爭辯,是因為覺得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在這種心理作用下,你如果非要說自己沒錯,那麽無疑就是說對方錯了。這樣一來,是無法平息對方的憤怒的。所以,即使真的是對方的錯,也要承認是自己錯了。這樣,對方在心理上得到了寬慰,自然就不會再和你爭辯了。這對於很多人來說,多少有些為難,似乎有委曲求全的意思。事實上並非如此。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要強,況且這個朋友或許還會給你帶來事業上的發展,那麽一時的委屈又算得了什麽呢?

    ◆ 給對方一個機會

    事實上,真相永遠不可能改變。給對方一個機會,就是給對方一個台階。人都好麵子,即使當時就認識了自己的錯誤,或許為了顧全麵子,也會硬裝下去。不捅破這張窗戶紙,讓對方找到一個合適的理由來下台,這樣一來,對方就會對你心存感激。即使當時不了解真相,事後也會了解的。你對對方的寬容大度就可以贏得人心。所以,有的時候,難得糊塗,才能更好地立足於社會,更好地謀求自身的發展。對於很多人來說,更要學會糊塗一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說話心理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譯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譯夫並收藏說話心理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