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樹立兩種觀念,讓觀察者更具影響力
◎痛苦因分擔而減少,喜悅因分享而倍增
觀察者是冷靜自製的,這一點和完美主義者很相似,隻是觀察者更為冷漠,他們過多地關心自己的世界而不顧周圍人的“死活”。“各家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是他們的生活哲學,在為人處世中他們嚴格按照這一原則執行。
喜歡觀察和思考的5號,多數是科學家、學者,因為其善於與物以及其他抽象事物打交道,加上客觀冷靜的思維習慣,都使得他們很容易成為某個領域裏的“專家”。
5號不是喜歡拒絕他人,而是內向的個性讓他們變得很少和人分享自己的成功與失敗。痛苦因分擔而減少,喜悅因分享而倍增,5號或許該多放下一些人和事,而不是僅僅活在自己的小天地裏。
美國著名詩人惠特曼曾經寫過一篇名為《生命的召喚》的文章,文中的觀點對我們也許會有不少啟發:“人能成全他人,也能毀棄他人;互相幫助能使人奮發向上,互相抱怨會使人退縮不前。人與人之間的這種影響,就像陽光與寒霜對田野的影響一樣。每個人都能隨時發出一種唿喚,導致別人榮辱毀譽、生死成敗。”
另有一位作家把人生比做蜘蛛網。他說:“我們生活在世界上,對他人的熱愛、憎恨或冷漠,就像抖動一個大蜘蛛網。我影響他人,他人又影響他人。巨網振動,輾轉波及,不知何處止,何時休。”有些人專會鼓吹人生沒有意義,沒有希望,他們的言行常會影響到別人做出放棄、退縮或屈服的舉動。這些人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為自己受了委屈或遭遇不幸。不論原因是什麽,他們孤僻冷淡,使夢想幻滅、希望成灰、歡樂失色;他們尖酸刻薄,使禮物失值、成績無光、信心瓦解,留下的隻是恐懼。
這種人會讓別人覺得沒有辦法麵對人生,從而灰心喪氣、自慚形穢、驚慌失措,而且可能會將這種情緒傳染給別人。因為他們受了委屈,一定要向人訴苦。但是那些生性爽朗,鼓勵別人奮發,令人難以忘懷的人又是怎樣呢?和後者在一起,會令人感到朝氣蓬勃,充滿信心。他們能影響到別人勇於表現才能,發揮潛力,有所作為。
誰不想像熱情的人那樣,使別人的生命之火燃燒。但最重要的是要先弄清自己是否熱愛生命,是否具有活力?熱愛生命的人才能與他人分享寶貴的財富。不要壓抑自己的熱情,應該拿出來為別人打通幸福的道路。
我們珍惜自己的生命,也應該尊重別人的意誌。我們應當了解別人的生活和理想與我們不同,應當傾聽別人的訴說,找出他們的長處,給他們表現的機會,並讓他們繼續成長。任何生物都要生長,就如同任何人都需要成長一樣。生長是生命的過程—生命是棵生長著的樹,而不是毫無生機的雕像。
是的,人生苦短,甚至艱辛,但富有生機,充滿機會。珍惜生命的活力,並與他人分享你的活力。有給予,必有報答。人生和愛情一樣,不會自己滋長,必須先給予而後才有發展。給予越多,生命便越豐富。人與人相處要創造雙贏的唯一通道,便是懂得給予。給予,是最大的迴報。你給予別人的越多,你的生命就越豐富。世界就像一張網,每個人都不能置身於外。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用自己的行為去影響別人,給人以奮進的力量,這是一種生命的召喚,也是生命對我們最重要的要求。
◎如果沒有改變世界的勇氣,就一定要有適應它的能力
有一句很有智慧的話:永遠不要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確實,有的事情已經發生了,不可逆轉了,我們就隻能接受它,並努力適應它。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因為它不會因為我們的哭泣、懊喪而迴到之前的狀態。
換句話說,如果你沒有改變世界的勇氣,就一定要有適應它的能力,而且這種能力更重要。對於觀察者來說,他們因為長期觀察世界,所以對社會常有不滿情緒,他們很容易找出社會的各種弊病。這種不滿的情緒常常困擾他們,所以他們與周圍的一切保持著一種淡漠的距離。看看著名的“蘋果”電腦創始人喬布斯的故事,也許我們能明白:適應一種改變雖然痛苦,但過後總會有驚喜,總有另一種收獲在等待我們。
這是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一個畢業典禮上講述的故事:
幸運的是,我在很小的時候就發現了自己喜歡做什麽。我在20歲時和沃茲在我父母的車庫裏辦起了“蘋果公司”。我們幹得很賣力,10年後,蘋果公司發展成為一個市值20億美元、擁有4000多名員工的大企業。而在此之前的一年,我們剛推出了macintosh電腦,當時我剛過而立之年。可後來,我被解雇了。我怎麽會被自己辦的公司解雇呢?是這樣的,隨著蘋果公司越做越大,我們聘請了一位我認為非常有才華的人與我一道管理公司。在開始的一年多裏,一切都很順利。可是,隨後我倆對公司前景的看法出現分歧,最後我倆反目了。這時,董事會站在了他那一邊,所以在30歲那年,我離開了公司,而且這件事鬧得滿城風雨,我成年後的整個生活重心都沒有了,這使我心力交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連幾個月,我真的不知道應該怎麽辦。這次失敗弄得沸沸揚揚的,我甚至想過逃離矽穀。但是,漸漸地,我開始有了一個想法—我仍然熱愛我過去所做的一切。在蘋果公司發生的這些風波絲毫沒有改變這一點。於是,我決定從頭開始。
雖然當時我並沒有意識到,但事實證明,被蘋果公司炒魷魚是我一生中碰到的最好的事情。盡管前途未卜,但從頭開始的輕鬆感取代了保持成功的沉重感,這使我進入到一生中最富有創造力的時期。
在此後的5年裏,我開了一家名叫 next 的公司和另一家叫pixar的公司,我還愛上一位了不起的女人,後來娶了她。pixar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用電腦製作的動畫片《玩具總動員》,它現在是全球最成功的動畫製作室。世道輪迴,蘋果公司買下 next 後,我又迴到了蘋果公司,我們在 next 公司開發的技術成了蘋果公司重新崛起的核心。
我確信,如果不是被蘋果公司解雇,這一切絕不可能發生。這是一劑苦藥,可我認為苦藥利於病。有時生活會給你當頭一棒,但不要灰心。我堅信讓我一往無前的唯一力量就是我熱愛我所做的一切。所以,一定得知道自己喜歡什麽,選擇愛人時如此,選擇工作時同樣如此。工作是生活中的一大部分,讓自己真正滿意的唯一辦法,是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工作;做有意義的工作的唯一辦法,是熱愛自己的工作。你們如果還沒有發現自己喜歡什麽,那就不斷地尋找,不要急於作出決定。就像一切要憑著感覺去做的事情一樣,一旦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事,感覺就會告訴你。
喬布斯積極樂觀的態度讓他東山再起,並重新執掌蘋果公司。倘若他沒有“隨遇而安”的心態,恐怕早已經變得憤世嫉俗或意誌消沉了。這是他的高明之處,也是他成功的秘密。試想,如果我們遇到了這樣的事情,會不會變得怨氣衝天呢?
三伏天,禪院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
“快撒點兒草籽兒吧!好難看哪!”小和尚說。“等天涼了。”師父揮揮手,“隨時!”
中秋,師父買了一包草籽兒,叫小和尚去播種。秋風起,草籽兒邊撒邊飄。“不好了!好多種子都被吹飛了!”小和尚喊。“沒關係,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師父說,“隨性!”
撒完草籽兒,跟著就飛來幾隻小鳥啄食。“要命了!草籽兒都被鳥吃了!”小和尚急得直跳腳。“沒關係!草籽兒多,吃不完!”師父說,“隨遇!”
半夜下了一場大雨。小和尚早晨衝進禪房便喊:“師父,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兒被雨衝走了!”“衝到哪兒,就在哪兒發!”師父說,“隨緣!”
一個多星期過去後,原來光禿的地麵居然長出許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來沒播種的角落,也泛出了綠意。小和尚高興得直拍手。師父點點頭道:“隨喜!”
隨不是跟隨,是順其自然,不怨懟、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隨不是隨便,是把握機緣,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
我們無法選擇周圍的世界,多數的情況下也沒有改變它的勇氣與條件,所以這種“隨”的精神就是與社會“妥協”的哲學,也是保護自己的原則。
◎與5號觀察者的相處之道
5號觀察者很關注自己的私人空間,一旦別人企圖挖掘他們的隱私,特別是涉及情感的問題,他們就會變得很嚴肅。
某先生參加一個同事的婚禮時,和5號觀察者坐在一起,5號從事繪畫工作,對藝術有著一定的研究。
某先生禮節性地問了5號一些繪畫知識後,突然問:“xxx,聽說你們搞藝術創作的人,像那些作家、歌唱家、書法家都比較風流,在外麵有情人的人很多,有的人還不止一個呢。有這事嗎?”
5號看了某先生一眼,沒有迴答。
見5號不迴答,某先生又接著問道:“xxx,你有情人嗎?”
這時,5號端著酒杯的手停了下來,瞪了某先生一眼,仍未迴答。
毫無禮貌的某先生絲毫沒有觀察到5號表情的變化,仍邊吃邊說:“以你5號這樣的人才,我看肯定會有情人的。”
“喂,你煩不煩?還有完沒完?簡直無聊透頂!”5號說完,站起來轉身離開。
如果5號是位脾氣暴躁的人,那麽某先生的詢問不僅會招致對方反感,而且會引起衝突。
所以,不管在生活還是工作中,與5號打交道,涉及個人隱私,特別是私人情感的話題,千萬不能作為談話的主題。否則,不但會令自己尷尬,還有可能發生不愉快的事。
樹立兩種觀念,讓觀察者更具影響力
◎痛苦因分擔而減少,喜悅因分享而倍增
觀察者是冷靜自製的,這一點和完美主義者很相似,隻是觀察者更為冷漠,他們過多地關心自己的世界而不顧周圍人的“死活”。“各家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是他們的生活哲學,在為人處世中他們嚴格按照這一原則執行。
喜歡觀察和思考的5號,多數是科學家、學者,因為其善於與物以及其他抽象事物打交道,加上客觀冷靜的思維習慣,都使得他們很容易成為某個領域裏的“專家”。
5號不是喜歡拒絕他人,而是內向的個性讓他們變得很少和人分享自己的成功與失敗。痛苦因分擔而減少,喜悅因分享而倍增,5號或許該多放下一些人和事,而不是僅僅活在自己的小天地裏。
美國著名詩人惠特曼曾經寫過一篇名為《生命的召喚》的文章,文中的觀點對我們也許會有不少啟發:“人能成全他人,也能毀棄他人;互相幫助能使人奮發向上,互相抱怨會使人退縮不前。人與人之間的這種影響,就像陽光與寒霜對田野的影響一樣。每個人都能隨時發出一種唿喚,導致別人榮辱毀譽、生死成敗。”
另有一位作家把人生比做蜘蛛網。他說:“我們生活在世界上,對他人的熱愛、憎恨或冷漠,就像抖動一個大蜘蛛網。我影響他人,他人又影響他人。巨網振動,輾轉波及,不知何處止,何時休。”有些人專會鼓吹人生沒有意義,沒有希望,他們的言行常會影響到別人做出放棄、退縮或屈服的舉動。這些人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為自己受了委屈或遭遇不幸。不論原因是什麽,他們孤僻冷淡,使夢想幻滅、希望成灰、歡樂失色;他們尖酸刻薄,使禮物失值、成績無光、信心瓦解,留下的隻是恐懼。
這種人會讓別人覺得沒有辦法麵對人生,從而灰心喪氣、自慚形穢、驚慌失措,而且可能會將這種情緒傳染給別人。因為他們受了委屈,一定要向人訴苦。但是那些生性爽朗,鼓勵別人奮發,令人難以忘懷的人又是怎樣呢?和後者在一起,會令人感到朝氣蓬勃,充滿信心。他們能影響到別人勇於表現才能,發揮潛力,有所作為。
誰不想像熱情的人那樣,使別人的生命之火燃燒。但最重要的是要先弄清自己是否熱愛生命,是否具有活力?熱愛生命的人才能與他人分享寶貴的財富。不要壓抑自己的熱情,應該拿出來為別人打通幸福的道路。
我們珍惜自己的生命,也應該尊重別人的意誌。我們應當了解別人的生活和理想與我們不同,應當傾聽別人的訴說,找出他們的長處,給他們表現的機會,並讓他們繼續成長。任何生物都要生長,就如同任何人都需要成長一樣。生長是生命的過程—生命是棵生長著的樹,而不是毫無生機的雕像。
是的,人生苦短,甚至艱辛,但富有生機,充滿機會。珍惜生命的活力,並與他人分享你的活力。有給予,必有報答。人生和愛情一樣,不會自己滋長,必須先給予而後才有發展。給予越多,生命便越豐富。人與人相處要創造雙贏的唯一通道,便是懂得給予。給予,是最大的迴報。你給予別人的越多,你的生命就越豐富。世界就像一張網,每個人都不能置身於外。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用自己的行為去影響別人,給人以奮進的力量,這是一種生命的召喚,也是生命對我們最重要的要求。
◎如果沒有改變世界的勇氣,就一定要有適應它的能力
有一句很有智慧的話:永遠不要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確實,有的事情已經發生了,不可逆轉了,我們就隻能接受它,並努力適應它。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因為它不會因為我們的哭泣、懊喪而迴到之前的狀態。
換句話說,如果你沒有改變世界的勇氣,就一定要有適應它的能力,而且這種能力更重要。對於觀察者來說,他們因為長期觀察世界,所以對社會常有不滿情緒,他們很容易找出社會的各種弊病。這種不滿的情緒常常困擾他們,所以他們與周圍的一切保持著一種淡漠的距離。看看著名的“蘋果”電腦創始人喬布斯的故事,也許我們能明白:適應一種改變雖然痛苦,但過後總會有驚喜,總有另一種收獲在等待我們。
這是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一個畢業典禮上講述的故事:
幸運的是,我在很小的時候就發現了自己喜歡做什麽。我在20歲時和沃茲在我父母的車庫裏辦起了“蘋果公司”。我們幹得很賣力,10年後,蘋果公司發展成為一個市值20億美元、擁有4000多名員工的大企業。而在此之前的一年,我們剛推出了macintosh電腦,當時我剛過而立之年。可後來,我被解雇了。我怎麽會被自己辦的公司解雇呢?是這樣的,隨著蘋果公司越做越大,我們聘請了一位我認為非常有才華的人與我一道管理公司。在開始的一年多裏,一切都很順利。可是,隨後我倆對公司前景的看法出現分歧,最後我倆反目了。這時,董事會站在了他那一邊,所以在30歲那年,我離開了公司,而且這件事鬧得滿城風雨,我成年後的整個生活重心都沒有了,這使我心力交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連幾個月,我真的不知道應該怎麽辦。這次失敗弄得沸沸揚揚的,我甚至想過逃離矽穀。但是,漸漸地,我開始有了一個想法—我仍然熱愛我過去所做的一切。在蘋果公司發生的這些風波絲毫沒有改變這一點。於是,我決定從頭開始。
雖然當時我並沒有意識到,但事實證明,被蘋果公司炒魷魚是我一生中碰到的最好的事情。盡管前途未卜,但從頭開始的輕鬆感取代了保持成功的沉重感,這使我進入到一生中最富有創造力的時期。
在此後的5年裏,我開了一家名叫 next 的公司和另一家叫pixar的公司,我還愛上一位了不起的女人,後來娶了她。pixar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用電腦製作的動畫片《玩具總動員》,它現在是全球最成功的動畫製作室。世道輪迴,蘋果公司買下 next 後,我又迴到了蘋果公司,我們在 next 公司開發的技術成了蘋果公司重新崛起的核心。
我確信,如果不是被蘋果公司解雇,這一切絕不可能發生。這是一劑苦藥,可我認為苦藥利於病。有時生活會給你當頭一棒,但不要灰心。我堅信讓我一往無前的唯一力量就是我熱愛我所做的一切。所以,一定得知道自己喜歡什麽,選擇愛人時如此,選擇工作時同樣如此。工作是生活中的一大部分,讓自己真正滿意的唯一辦法,是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工作;做有意義的工作的唯一辦法,是熱愛自己的工作。你們如果還沒有發現自己喜歡什麽,那就不斷地尋找,不要急於作出決定。就像一切要憑著感覺去做的事情一樣,一旦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事,感覺就會告訴你。
喬布斯積極樂觀的態度讓他東山再起,並重新執掌蘋果公司。倘若他沒有“隨遇而安”的心態,恐怕早已經變得憤世嫉俗或意誌消沉了。這是他的高明之處,也是他成功的秘密。試想,如果我們遇到了這樣的事情,會不會變得怨氣衝天呢?
三伏天,禪院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
“快撒點兒草籽兒吧!好難看哪!”小和尚說。“等天涼了。”師父揮揮手,“隨時!”
中秋,師父買了一包草籽兒,叫小和尚去播種。秋風起,草籽兒邊撒邊飄。“不好了!好多種子都被吹飛了!”小和尚喊。“沒關係,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師父說,“隨性!”
撒完草籽兒,跟著就飛來幾隻小鳥啄食。“要命了!草籽兒都被鳥吃了!”小和尚急得直跳腳。“沒關係!草籽兒多,吃不完!”師父說,“隨遇!”
半夜下了一場大雨。小和尚早晨衝進禪房便喊:“師父,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兒被雨衝走了!”“衝到哪兒,就在哪兒發!”師父說,“隨緣!”
一個多星期過去後,原來光禿的地麵居然長出許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來沒播種的角落,也泛出了綠意。小和尚高興得直拍手。師父點點頭道:“隨喜!”
隨不是跟隨,是順其自然,不怨懟、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隨不是隨便,是把握機緣,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
我們無法選擇周圍的世界,多數的情況下也沒有改變它的勇氣與條件,所以這種“隨”的精神就是與社會“妥協”的哲學,也是保護自己的原則。
◎與5號觀察者的相處之道
5號觀察者很關注自己的私人空間,一旦別人企圖挖掘他們的隱私,特別是涉及情感的問題,他們就會變得很嚴肅。
某先生參加一個同事的婚禮時,和5號觀察者坐在一起,5號從事繪畫工作,對藝術有著一定的研究。
某先生禮節性地問了5號一些繪畫知識後,突然問:“xxx,聽說你們搞藝術創作的人,像那些作家、歌唱家、書法家都比較風流,在外麵有情人的人很多,有的人還不止一個呢。有這事嗎?”
5號看了某先生一眼,沒有迴答。
見5號不迴答,某先生又接著問道:“xxx,你有情人嗎?”
這時,5號端著酒杯的手停了下來,瞪了某先生一眼,仍未迴答。
毫無禮貌的某先生絲毫沒有觀察到5號表情的變化,仍邊吃邊說:“以你5號這樣的人才,我看肯定會有情人的。”
“喂,你煩不煩?還有完沒完?簡直無聊透頂!”5號說完,站起來轉身離開。
如果5號是位脾氣暴躁的人,那麽某先生的詢問不僅會招致對方反感,而且會引起衝突。
所以,不管在生活還是工作中,與5號打交道,涉及個人隱私,特別是私人情感的話題,千萬不能作為談話的主題。否則,不但會令自己尷尬,還有可能發生不愉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