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雜的事情太多。


    唐浪漸漸感到有些心煩,想著自從來到這《少林寺》的電影世界之後,還沒有到嵩山各處逛逛,於是,他便想著去散散心。


    他本來想拉著張小虎一同去的,但是,張小虎執意要練習少林齊眉棍法,他最終隻得還是一個人去。


    嵩山,天下五嶽之一,風景殊勝。


    走在這一片奇絕的山地之中,唐浪大口地唿出自己胸中的濁氣,又吸著林間的新鮮空氣,倒也覺得襟懷開暢。


    想起禪宗第一代祖師菩提達摩,曾經麵壁九年苦心修禪,唐浪的心中不由地大為神往。於是,他便想著到菩提達摩麵壁靜坐的“初祖庵”和“達摩洞”去瞻仰一番。


    初祖庵,並不在少林寺內。它其實是在少林寺外不遠處的一個簡易的木庵。


    這座木庵,三麵都臨著巨壑,隻有它的背部連著五乳峰。


    當年,菩提達摩來到此處,四處觀望,看到這座木庵周圍的景色十分風雅秀麗,便選定了此處作為他閉關修行的地方。


    唐浪在山間行不多時,便來到了初祖庵。


    遠遠地,唐浪便看到了一個身穿白衫的和尚的正拿著一把掃帚,在初祖庵外“沙沙地”打掃著。


    唐浪走過去,對那白衫和尚行了一禮,說:“和尚,問訊了。此處可是菩提達摩閉關參禪的初祖庵。”


    那白衫和尚年紀也就在二十上下,雖然光著頭,卻一臉的秀氣之色,他當即雙手合十說:“正是。施主有何貴幹?”


    唐浪當即客氣地表示:“啊,我想到初祖庵中瞻仰一番。也沒有什麽大事。”


    “初祖庵是菩提達摩大師閉關修行之地,平常之時,並不允許閑雜人等入內。施主既然沒什麽事,還是到別處遊覽去吧。”白衫和尚緩緩地說。


    唐浪聽了,甚為不滿,心說:難不成你還想問我收門票不成?


    他不由地提高了一點聲音,說:“在下是禪宗信徒,一向十分敬仰菩提達摩大師,我隻是想到初祖庵中瞻仰瞻仰,以解渴慕之思。請和尚通融。”


    那白衫和尚說:“此處初祖庵是禪宗聖地,平常之時,並不允許進入。施主還是到別處去遊覽吧。”


    唐浪心下來氣,大聲說:“和尚又是誰?怎麽管得這麽寬?”


    白衫和尚雙手合十,高宣了一聲佛號,說:“貧僧自是少林寺武僧色空,奉少林寺護院武僧頭領曇宗大師之命前來打掃看護。這初祖庵是少林寺的廟產,自然歸我們少林寺管轄。”


    唐浪一聽他說這話,心下不由地釋然:原來,這小和尚便是曇宗大師的弟子色空。嗬嗬……


    “原來是少林寺的色空和尚。既然如此,在下到別處遊覽便是。”


    唐浪口中雖然這樣說,但是心中卻是另一番計較:你這個色空和尚,難道還要在這初祖庵中打掃個一天不成,哼哼,等你待會兒離開了,我再過來就是了。到時候,我看有誰能夠阻止我進入初祖庵……


    心中計較一定,唐浪的臉上不由地露出了笑容來。


    色空見唐浪如此說,方才麵色柔和,說:“嵩山勝景極多,施主可慢慢遊賞。”


    唐浪則說:“多謝大師提醒。”


    他心中既然知道這色空和尚是曇宗大師的弟子,便與他是同門師兄弟的關係了。不過,他並沒有說破,畢竟,曇宗大師在少林寺收徒教拳,是違犯少林寺的寺規的。


    他笑吟吟地看了看色空和尚,然而轉身走了。


    色空和尚反而心中納悶,不知道這唐浪的笑裏藏著什麽。


    一路走,唐浪一路想:“這菩提達摩最先自然是這初祖庵中修行,不過,他後來又將他的閉關之地,改到了現在被稱為‘達摩洞’的地方。我現在去達摩洞那裏看看,也不錯。”


    達摩洞在五乳峰中峰的上部,是一個天然的石洞。


    當年,菩提達摩曾經在達摩洞內閉關靜坐苦修,時間長達九年。


    唐浪來到了達摩洞之時,發現這裏並沒有少林寺的和尚看守,他心中大喜。


    從達摩洞洞口的青石拱門進去,唐浪看到這是一個深約七米,高三米,寬三米的一個石洞空間。


    正午的陽光,從洞口射進來,照到了洞口內幾米處,將整個的達摩洞映照的十分亮堂。


    唐浪看到達摩洞內的“達摩影石”之下,赫然有一個老僧正盤腿坐著,似是在坐禪修行。


    他心想:“嗯?怎麽這個達摩洞內也有少林寺的和尚看守?”


    唐浪大聲地對那個正在坐禪的老僧說:“喂,少林寺的大師,在下想瞻仰一下達摩祖師修禪的古洞,希望得到您的允許。”


    那老僧盤腿坐著,並不答話,就像是一段枯木頭一般。


    唐浪見老僧並不搭理自己,隻好訕訕地說:“大師既然不說話,那就是默許了……”說著話,他便繼續向達摩洞內走去。


    隻見達摩洞的東麵的牆壁上,題著“本來麵目”四個蒼勁古樸的大字,而洞的上方,則有“麵壁洞天”四個大字。


    唐浪看了,說:“原來,當年的菩提達摩大師就在是這個小小的石洞之中,證入非凡之境的。”


    遙想當年不遠千裏經由海道來到了中國的菩提達摩大師,奔走在民間和皇宮,不辭辛勞地為人們講演大乘要義,唐浪心下不由地十分感喟。


    他又看向了達摩影石,裏麵依稀有一個人的影子。


    這達摩影石頭,傳說是達摩的身影在石頭的投射,以顯示達摩麵壁參禪的用功之深厚。


    看到那個老僧仍然在達摩影石之下,似乎是非常投入地修禪,唐浪卻發自內心地歎息了一聲。


    他心說:世人都知道達摩祖師在此麵壁參禪九年之久,後代僧侶私心向往,便也學著這般苦修,結果卻是東施效顰,把自己變成了禪呆子,更有的和尚甚至走火入魔,可謂是磨磚作鏡、積雪為糧,隻不過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罷了。


    想到了這裏,唐浪看著在達摩影石之下麵壁的老僧,不由地朗吟出口:“……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毫釐有差,天地懸隔。欲得現前,莫存順逆。違順相爭,是為心病。不識玄旨,徒勞念靜……”


    他知道世上有太多的禪宗弟子隻是“不識玄旨,徒勞念靜”而已。


    “信心銘!”


    那在達摩影石之下麵壁的老僧,聞聲心動,忽然說起了話來,“這是璨大師的《信心銘》!”說著話,他慢慢地站了起來,轉過了身來。


    唐浪口中所念的正是禪宗第三代祖師僧璨大師生前所作的《信心銘》。


    “正是。”


    唐浪看著那位麵容枯瘦的老僧迴說。


    那老僧看了一眼唐浪,不由地問:“璨大師的《信心銘》,並沒有在民間流傳,你是怎麽知道?”


    唐浪自然是從現代社會的書上看來的,他見老僧如此問他,不由地一愣,想了半天,方才說:“這是黃梅東山寺的弘忍大師傳給我的。”


    “原來是弘忍傳給你的。”


    那老僧說話之間,並沒有稱唿弘忍為“弘忍大師”,語氣平淡,似乎他的輩分要比禪宗第五代祖師弘忍大師還要高的樣子。


    唐浪問:“大師,也熟知這首璨大師的《信心銘》。”


    老僧靜靜地說:“《信心銘》,是僧璨大師一生的心得體悟結晶,字字珠璣,充滿了正知正見。直到他圓寂的那一天,方才最終寫成,並與衣法一起傳給了貧僧……”


    唐浪聽著老僧話中的意思,知他來曆非凡,大為驚喜,說:“原來,您就是禪宗的第四代祖師道信大師!”


    這老僧卻正是道信大師。


    隻聽道信依然表情平靜地說:“什麽祖師不祖師的,老衲正是道信。”


    唐浪聞言大喜,“想不到竟然在這嵩山達摩洞內,見到了道信大師。真是奇遇!”


    “每隔幾年,我都會迴到嵩山一趟,這裏畢竟是禪宗祖庭所在之地。”道信說,“說來也是奇怪,每一次我來到達摩洞內坐上幾天的禪,都會證悟良多,修為也更加精進。”


    “或許是這片瑰麗的山水,觸發了大師的靈思;也或許是達摩祖師的願念,在明明之中啟發了大師吧。”唐浪說。


    道信說:“或許吧。施主也是我禪宗宗門弟子嗎?”


    唐浪慌忙說:“在下對禪宗的微言大義,隻是略懂而已。在下並沒有正式拜入禪宗宗門,成為弟子。”


    “唔。”


    道信沉吟著,又說:“拜入宗門,成為弟子,也隻是一種形式罷了。內心的‘證悟’,自然要比那表麵的形勢來的更為重要。隻要施主能夠得到最終的澄明解脫,拜不拜入宗門,又有什麽關係呢?”


    唐浪附和著說:“活著,就是一種禪的修行。”


    道信聽了,不由地看了唐浪一眼,說:“施主好像已經大徹大悟了!”


    唐浪所說的話,自然也是從書上看來的,他自認為還不是什麽大徹大悟,於是,便說:“這是我最近練習功夫,而得來的感悟。”


    “功夫?”道信說:“怎麽,施主也喜好此道嗎?”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電影世界任我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持槍頭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持槍頭陀並收藏電影世界任我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