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三年六月,後金開始全麵撤軍,隻在重點區域布下重兵。


    劉興祚率麾下士兵駐守蓋州,防備楊承應北上。


    大貝勒代善駐守廣寧,保住下一步進攻明朝的前哨站。


    四貝勒黃台吉組織遷徙遼西百姓,到海州及遼陽等區域。


    從山海關到錦州一帶成了無主之地,朵顏衛和敖漢部在這一區域出入,撿拾潰逃明軍丟下的物資。


    像烏梁海首領蘇布地就撿拾了大量物資,拿出一部分送到明朝的薊鎮。


    薊遼總督王象乾為此,還專門從撫賞銀兩中拿出14666兩,賞賜給蘇布地。


    後金強行遷徙百姓,明軍又躲在山海關不出來,這導致滯留在遼西的大量百姓不得不自己組織起來,抵禦蒙古人和後金。


    其中,以一個叫楊三的江湖俠客組織的義軍,聲勢最為浩大。


    他們占據十三山等地,艱難的抵禦代善等人的進攻。


    堂堂大貝勒代善也拿他們無計可施,隻得帶著兩紅旗一邊圍剿十三山義軍,一邊放火燒山。


    然而,收效甚微。


    這消息,通過難民傳入正在前屯衛招撫難民的袁崇煥耳中。


    袁崇煥在通過多重手段,確認了情報真實性後,便返迴山海關求見薊遼經略王在晉。


    “王經略,眼下機會難得啊!建虜放棄錦州,義州又有以楊三為首的義軍牽製住。


    蒙古人趁亂搶劫遼西,卻沒有長期待下去的想法,隻需要派兵便可輕易驅逐。


    而今整片遼西都成了無主之地,正是我軍進兵的大好時機。”


    聽袁崇煥說完,王在晉心說,你可拉倒吧,能守住山海關就不錯了。明軍剛經曆一場廣寧之戰的慘敗,早已軍無戰心,壓根沒有本事進兵。


    但明麵上不能這樣說,除非不想活了。


    他打起了官腔:“袁大人,你隻管待在前屯衛招撫逃難來的百姓即可,軍國大事不是你能參與的。”


    “天下事天下人可議,我身為山海關監軍怎麽不能參與。”


    袁崇煥說著,拱手道:“王經略,大明十萬大軍都屯駐在山海關整日無所事事,空耗錢糧。


    上不能報君恩,下不能安撫遼西百姓,豈不慚愧!”


    王在晉瞪眼道:“軍國大事豈是兒戲,你剛來遼東,對於遼東諸事尚不了解,還需多多曆練,就不要說一些沒用的話。”


    袁崇煥還想開口,卻被王在晉抬手示意,他出去。


    看王經略如此態度,袁崇煥無聲地歎了口氣,拱了拱手,便退了出來。


    出來的時候,剛好遇到閻鳴泰。


    閻鳴泰是萬曆二十六年進士,天啟二年擔任山海關監軍,後升任副使。


    他長期待在遼東,對於遼東情況極為熟悉。與袁崇煥也關係相當不錯,兩人私底下以兄弟相稱。


    見到好友,閻鳴泰主動打招唿:“袁老弟,多日不見,怎麽一臉心事重重。”


    “閻兄,我有事想請教你。”


    “這裏不是說的地方,到我家再說。”


    “好。”


    袁崇煥隨著閻鳴泰到了他府邸,走進正廳。


    閻鳴泰讓丫鬟看茶。


    兩人緩緩飲茶。


    片刻之後,閻鳴泰問道:“袁老弟,你想問我什麽?這麽裏沒有外人,但說無妨。”


    “閻兄,弟最近遇到一樁奇事,百思不解,早想問閻兄。”


    袁崇煥放下茶盞,沉聲道:“王經略給蒙古林丹汗61818兩4錢6分6厘撫賞,也給了蘇布地銀子。


    怎麽小歹青和蘇布地還是劫掠遼西,尤其是小歹青,竟然搶了林丹汗派來領賞迴去的隊伍。”


    這問題,閻鳴泰不知道該怎麽迴答。


    小歹青和林丹汗的關係,實際上相當於三國時袁紹和漢獻帝的關係。


    也就是說,小歹青立了功,卻給林丹汗撫賞的行為,如同吃了羊肉湯,給豬肉鋪付賬。


    純純的愚蠢舉動。


    但這話怎麽好對袁崇煥說呢。


    那可是王總督和王經略共同定下的,要是指出來,自己還要不要在官場混了。


    閻鳴泰隻好裝糊塗:“此事,我也不十分清楚。大概是小歹青見財起意,臨時舉動。”


    這樣明顯敷衍的迴答,袁崇煥自然不信。


    不過,他沒有深究,而是提起另外一件大事。


    “王經略執意駐守山海關,把遼西大片區域拱手讓給蒙古人和後金。


    此舉著實不妥。我已勸過多次,可王經略就是不聽,我打算上奏朝廷,請朝廷裁奪。”


    閻鳴泰眼前一亮,這種得罪上官的事,的確隻有實心實意的袁崇煥能幹得出來。


    其實,他也不認可這種做法。如果讓後金把勢力拓展到山海關以外,倘若薊鎮再丟失。


    山海關腹背受敵,那麽京城就在眼前了。


    “袁老弟,此事我不能幫你,但我絕對支持你。”


    閻鳴泰難得表明心跡:“山海關外,大有可為,我們應該趁此時推出去。”


    “那好!”


    袁崇煥起身,“我這就迴去寫奏本,繞開王經略,直接送到內閣首輔葉大人手裏。”


    閻鳴泰也起身,有些遲疑:“你這樣做是否妥當,王經略畢竟對你賞識有加。”


    繞開賞識自己的上官,直接把狀子告到內閣,這在當時人看來是不知好歹。


    以後,很多人也會對袁崇煥心生警惕,認為這個人連恩人都敢出賣,不值得深交。


    袁崇煥卻眼神堅定:“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他以詩明誌,向閻鳴泰說明自己的想法。


    閻鳴泰聽了這話,欣賞的點了點頭。


    當夜,袁崇煥就寫一份奏本,說明了隻駐守山海關的弊端,以及遼西的情況。


    文中,袁崇煥希望首輔能向王經略施壓,率軍進駐寧遠,進而觀察錦州的情況。


    收複錦州,等於扼守住遼西走廊的門戶。為山海關形成戰略緩衝地帶。


    這麽做,還可以安置大量的遼人,避免出現遼人和土著百姓之間的主客矛盾。


    奏本上到朝廷,果然驚動了首輔葉向高。


    但是葉向高此前被王化貞坑慘了,不敢冒然相信前線奏報,決定找到一位重量級的人物商議此事。


    這人是誰呢?


    正是新任兵部尚書——孫承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遼東雄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予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予岸並收藏明末:遼東雄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