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下朝之後,幾位大臣商量著去一趟禦書房,隻是去時不巧,當值的小太監說聖上剛好不在。

    這個時點皇帝不在禦書房批閱奏章又會去哪?這個問題可難倒了一幹大臣。萬一這是皇帝新近寵幸哪位後宮妃嬪而專程一下朝就往那跑,作臣子的他們總不好過多去幹涉人家。

    當值的小太監見他們徘徊不走左右為難,好心說:“諸位大人,陛下這是去了演武場。”

    演武場?眾臣麵麵相覷,暗道今日這是吹的哪門子風?他們那位近幾年來越漸發福得走兩步都要搖晃搖晃的皇帝陛下竟然會去演武場?

    不可思議。

    小太監看出來了,又說:“是和太子殿下一起走的。”

    “……”皇帝跟前第一大紅人大內總管吳公公就喜歡說話大喘氣,手底下的小太監個個學他,無一曉得劃重點!

    這幾位都是朝中要臣,有些隱密知道的往往比一般人要多一些。此前他們或多或少都聽說了新近有關太子殿下的秘聞,原以為他怎麽著還得再躲幾天,甚至更久,今兒怎就又冒頭了?

    眾臣百思不得其解,一個個爭相栽去演武場求解。

    估且不論太子,皇帝自從中年發福以後,每年例行秋狩已經變成幹吃不獵看人上場的前菜,他已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曾去過演武場,故而兩年前剛翻新又擴張的皇家演武場他今日是頭一迴來。

    隻是即便皇帝來了,他也沒打算下場練手,而是由著小太監把靠背椅搬到練場,左邊一桌糕點,右擺一幾茶水和幹果,愜意非常。

    於是一幹臣子們趕來之時,就見宮女捏肩太監扇風,皇帝正在啃著糕餅,被侍候得精致且好。

    至於再往前一點,被傳‘身子抱恙’的太子,正在演武場上舉著弓。

    拉弓出箭咻地一下,一箭正中紅心上。

    “……”

    所以說好的太子‘抱恙’呢?

    啪啪啪地掌聲響起,皇帝陛下慢半拍地露出喜色:“好箭法,看來今年秋狩定是太子一展拳腳拔得頭籌。”

    “……”

    在宮人提醒下,皇帝終於發現其他人的到來:“眾位愛卿怎麽來了?”

    幾位大臣內心無法平複,隻好先給皇帝長喚一聲萬萬歲。

    太子聞聲看過來,醜臉還是那般醜,淡定平靜得怎麽看都不如傳聞那般,幾位大臣隻得跟著又喚一聲,給太子問安。

    “何事要緊,令諸位大人追到這裏來?”

    皇帝心情不錯,這會兒看起來脾氣也很好相與,故而幾位大臣對過眼神,由京兆尹張大人進諫道:“迴陛下,今日臣等前來,是為請示都城禁嚴這一事……”

    上京禁嚴已近十日,坊間流言不絕入耳,不少商戶困守都城損失慘重,為此牽連甚廣,民眾非議連連,府尹可謂首當其衝。這是實在有些招架不住,才聯合幾位朝臣上書,打算請皇帝收迴成命。

    畢竟這關係的是民生,而皇帝此舉毫無疑問卻是為私。

    皇帝臉上的和氣淡去幾分,他沒有答應,而是反問身邊的人:“太子怎麽看?”

    眾臣背脊一直,隻見太子接過富貴重新遞上來的一支箭,輕嗬一聲:“已近十天一無所獲,張大人哪來的底氣先聲奪人,反來教訓聖上了?”

    張大人刹時嚇白了臉當場跪地高唿一聲冤枉:“臣萬萬不敢——”

    太子居高臨下,陰惻惻地勾起唇:“誇張做作嘩眾取寵,毫無根據的瘋言瘋語竟也敢拿到聖上跟前胡造說事,怕不是扭頭背人就來個陽奉陰違欺上瞞下,你還有什麽不敢的?”

    張大人險些被氣吐泡,還好身邊幾個大人攙扶著。

    這時皇帝終於大開尊口:“張大人也算是為朕鞠躬盡瘁許多年,這點不可否認他。”

    因為皇帝的一句幫襯,張大人感動得差點淚流滿麵,哪知另一邊太子又開始冷笑:“然則從其吏而不盡其職,長此以往不過偷安苟且,沒看出有什麽能作為的。”

    張大人一口老氣沒抽上,又要癱了。

    皇帝歎息:“容朕想想,容朕再想想,你們還是先迴去罷。”

    幾位大臣拖著要翹不翹氣的張大人,匆匆告辭。

    皇帝搖頭呷茶:“有些話心知就好,不必事事說得這般清楚明了,免得他氣過傷身,還累你名聲不好。”

    太子冷冰冰:“父皇不就等著兒臣把這話說給有心人聽嗎?”

    皇帝擱茶的動作沒有停頓,轉而悠悠吃了口糕:“張大人如今已是年過甲子,怕也等不了多久,是該安排安排告老還鄉的了。”

    太子哼聲,扭頭去抓箭筒。皇帝靜靜看他動作:“朕聽聞數日前武安侯的世子為你引見一位醫女?”

    那日發生的事很多,皇帝獨獨提到的卻是隻有這件事,太子撇嘴:“是又如何?”

    “聽聞你還打傷了她?”

    ‘啪’地一聲,太子手裏的羽箭斷了一支。

    皇帝搖頭:“朕沒說你不好,隻是你這脾性得改改了,學會沉著與穩重,朕才能夠將皇位與江山交給你。”

    太子容色淡漠,並沒有因為這樣的話而激動奮慨:“你不是還有一個二皇子嗎?”

    聽他又在說氣話,皇帝不由歎慨:“你是梓童的孩子,朕還是想把皇位留給你的。”

    太子低頭不語,他執箭轉走跨出一步,身邊富貴立刻緊隨其後附耳低語:“左側迎上五步,居正中,偏右,再偏,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富貴收聲,隻見太子虎口握弓右手搭箭,他側對箭靶,闔上雙眼,勾弦開弓飛射而出。

    一箭紮靶,聲音傳來,太子插腰:“怎麽樣?”

    遠觀靶上插著兩箭,一箭是先前眾臣來時射的,另一箭是剛剛射的,稍偏紅心,差點中了。富貴立刻諂媚道:“殿下英武,就是稍微偏左那麽一點點。”

    太子皺眉不滿意,尤其皇帝正在背後擊掌叫好:“吾兒隨吾,頗有朕當年百步穿楊的英偉風範。”

    “……”

    太子把弓扔了,轉身走迴來:“麗妃的事你打算怎麽解決?”

    皇帝假裝很隨意地去端茶,借勢不去看太子那臉又醜又兇神惡煞:“你們兄弟之間的事情你們自己解決就好,朕不打算插手。”說著說著,他叨叨著出來久了,該是時候迴去批奏折了。

    太子沒去阻攔禦輦的離開,也沒去揭穿皇帝的蹩腳的托辭。直到演武場剩下他與富貴二人,太子麵露譏諷,淡淡低喃:“在你眼裏麗妃的事隻是我們兄弟之間的事嗎?”

    富貴低眉順眼。

    所以在皇帝眼裏,麗妃就隻不過是生育了魏雲澍的工具罷了,根本什麽也不是。

    是否他的母後也是如此?

    迴宮途中,太子不免如是想到,好在心緒不寧了一路,伴隨拂麵的輕風稍稍散去。

    幾日陰雨過後,迎麵是新泥與春風的氣息,太子鼻尖一動,隱隱嗅到了一股不同尋常的味道。

    他好似在哪聞過,在哪?在……

    “殿下!”

    隨行的富貴抓住坐輦的一側,急吼吼的聲音中充斥著喜氣,壓低聲音對他說:“太好了,殿下……”

    “梁姑娘終於又進宮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近水樓台先得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綠水千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綠水千山並收藏近水樓台先得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