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縣衙,一晚上的時間,所有的章程都被袁睿寫好了,他可不管什麽府裏怎麽安排,隻要自己還在祁陽知縣任上,祁陽的事情自己就要做主來做。
這樣的大災之年,百姓的生命是重中之重,其他的都不是事,不管是缺糧還算缺錢,自己都不擔心。
做這些事,他沒有任何猶豫,第二天一早,他就把胡縣丞、劉主簿、齊峰、陳泰,還有捕頭邢鋼全部喊了過來,沒一會,就把想法說明白了。
他擔心有人心裏不踏實,特別叮囑了幾聲,所有的事情都由自己做主,不用擔心,出了問題自己承擔。
至於糧食錢財,縣裏有的就用縣裏的,縣裏沒有,自己會想辦法,不說很多,祁陽的百姓短期之內沒問題。
楊奇都不敢相信,麵前站著的這人是嘉義郡主的夫婿,新科進士,祁陽知縣袁睿。
一身便裝,臉上有幾道汙水的痕跡,頭發就用一塊紮巾纏了兩道,赤著腳,褲腿卷得好高,上身短褂,正站在縣城北門外河堤上,一邊和身邊的人說話,一邊對著河岸指指點點。
楊奇終於到了,他實在忍不住了,有時連大雨也顧不上,隻催著船家快點趕路,雖說朝堂給了自己比較寬泛的行程,但是楊奇不想把日子浪費在路途中。
終於,在月底之前,他先趕到了祁陽,之所以這麽快,還要感謝一位老船工。
這個老船工久在潭州,對潭州的河水非常熟悉,實在也是被楊奇逼急了,就想了一個辦法。
老船工建議是從江州順著贛水往南,從禾水轉入攸水,最後進入湘水,這樣的路程是最快的。
果然,雖說水路稍有不暢,但是正好遇到水災,幾乎沒費什麽力氣,還真就很快速的到達了祁陽,比從大江繞道潭州近了一半,月底時,直接到了祁陽的湘水碼頭。
四品官員算是一個中等官員了,就便是楊奇不是一個特別講究的官員,可是該有的儀式還是要的。
碼頭的小吏還沒來得及迴縣衙稟報,邊上就有知曉的人告訴他,知縣老爺就在邊上安排加固河堤,就這樣,兩人在這混沌的河水邊見麵了。
這段時間可把袁睿累得夠嗆!按說要是不管呢,也不是什麽要命的事。
大不了也就多死一些百姓罷了,現在單是傳過來的消息,周邊幾個縣城淹死的,病死的,餓死的都不在少數,不差祁陽這幾個。
可是袁睿真看不得,他還是深受後世的影響,被教育一定要以生命為重。
經過十多天的清理,不但縣城裏,周邊的村莊大部分水已經退完了,這是最好的結果。
接下來,就要完全按照他的想法去做了。首先就是房子,洪水退了,不代表房子可以住人,很多泥牆被水一衝,一泡,倒了很多,沒倒的也不敢保證不會倒。
袁睿索性直接開始了布置,小村子直接不再去整修房子了,倒就倒,反正不要了。
對於倒塌的房子,袁睿也沒有放過,特別是那些土磚,這可是修路的好東西。
一部分人去種田,能種水稻的種水稻,不能種水稻的,袁睿一股腦地讓他們全部種辣椒,反正種子多,也能移栽,地都是空著的,不種也荒廢了不是。
一部分人被裏正帶著,對村莊之間的道路進行了整修,先用大木槌將路麵錘平,再把土磚鋪在上麵,中間的縫隙用沙土填平。
袁睿的想法就是趁著現在先把各村子之間的路修平整了,最後再由官府出麵,把官道打通,這樣就形成了縣內道路的順暢,這還是後世村村通給他的啟示。
當然,現在沒有辦法做成那樣平整、通暢的大路,可是,現在也沒有這麽多的大車,車子本來拉得就不多,對道路的破壞力很小,隻要不是下雨,還算平整。
不過,僅僅鋪上土磚還是不行的,太散了,也脆,很容易被馬車軋爛,袁睿還有一個手段,那就是在土磚上再鋪上一層熟土。
這還是借鑒了秦時的做法,他讓人在縣城邊上的山腳下起了一座土窯,這座土窯不燒瓷,隻燒土,不停地把土燒散,燒碎,再摻上米湯水,鋪在整平好的土磚上,還別說,這樣做完了,還真能扛蠻久。
可以說現在的祁陽就是一個大工地,挖地的挖地,燒窯的燒窯,修路的修路,種田的種田,雖然看起來很是雜亂,但是亂中有序。
關鍵是幹活的人都幹勁十足,主要是真給糧食,完全沒有了以前給官府幹活時的那種懶散跟糊弄。
要是二公子在,肯定又會說一句,這個小子狗改不了那個啥,為什麽做啥都要做出大動靜,沒有一次不折騰的,就不能低調一點嗎!
袁睿也沒有想到啊,這個年代的人是那麽淳樸,聽聞官府幹活給糧,那還說什麽。以前官府征調百姓幹活,哪次不是白幹,連自己的口糧都要從家裏拿來。
再說,做的事情都是跟自己相關的,修路,挖地,種田,哪個不是為了自家,給自己幹活,官府還給糧食,這樣的好事還有什麽遲疑的,跟著好好幹活就好了。
所以等楊奇看到袁睿的時候,就出現了讓他非常驚詫的一個情形,這哪裏是一個知縣老爺的樣子,渾身上下都是泥水,連個官都不像了。
“袁大人,你這是怎麽了,怎麽成這個樣子!”雖說看到袁睿這個樣子有點不雅,可是從內心上來說,他突然有了一點認同感。
袁睿是正宗的官宦子弟,書香門第,還是郡主的夫婿,身份那是非常尊貴的。
可是,現在看他哪裏有一點貴氣,站在那些百姓中間,跟百姓顯得那麽融洽,那麽的合群。
“楊大人客氣了,實在失禮,本來想著要你去縣衙等著的,可是正巧碰上了,也就不那麽講究了。”
袁睿真是不想在這裏見他,好像作秀是的,但是要他特意找個時間迴去見楊奇,還真沒有那個時間,現在的祁陽確實太忙了,有些閑事不必太在意。
兩人直接來到了一個棚子底下,袁睿禮讓楊奇坐下,吩咐人上茶,“楊大人,怎麽會專程來到祁陽,交易司可是在靖州呢。”
“袁大人,雖說我在戶部待了很多年,可是對於交易司確實不太熟悉。我上任之前,尚書大人很是擔心我能力不足,不能把交易司做好。”
“我不是正好要經過祁陽,這個交易司又是你首先提出來的,一定有你的想法,我就想正好順路,特意前來請教你,能不能請指點一下。”
“楊大人客氣了,你別客氣,我也就是一時突然想起來的,談不上什麽心得,不過倒是有一點粗略的想法,僅供大人參考。”
袁睿沒有任何隱瞞的意思,他對於交易司想的確實比較清楚,其實也草擬了好多條文。
可是自己不能把條文之間拿出來,他現在能做的隻能把一些基本思路告訴楊奇,當然還有最重要的,就是避免楊奇掉到坑裏。
楊奇不愧是一個老戶部,對戶部的很多公務還是很熟悉的,聽袁睿一說,他多少有點明白了交易司設立的主要原因.
也明白了交易司在未來會給當地百姓帶來的巨大好處,又想起老師的叮囑,頓時對老師的先見之明欽佩不已。
袁睿提前也是得到了消息,對楊奇有一點了解,交易司有一個正直的楊奇,袁睿是滿意的。
隻要心裏存著善意,隻要對百姓好,這個官他就能當得好。
當然還有一點,他很擔心楊奇是個強烈的民族主義者,交易司這個環境不能讓楊奇有任何民族區別意識,一定要保持最基本的公正,否則他在這個位置上根本做不長久。
擔心楊奇的還有一人,就是戶部尚書王傑,對於這個弟子他了解的很多,生怕這個家夥還是跟以前一樣,假清高,要是不聽自己的建議,不去找袁睿,那這個交易司正使他還真不一定能做踏實,搞不好,真會害了他。
所以,借著袁睿兩個女兒滿月的機會,這個老狐狸竟然直接上門喝滿月酒來了。
他清楚一點,要做好這個交易司,袁睿在中間能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這個關係要利用好。
兩個小公主的滿月禮非常熱鬧,在京城引起的轟動不下於原來郡主出嫁,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宮裏來人了。
一直把郡主當成半個女兒的皇太妃雲太妃被郡主請示聖上後,早幾天就接到了府裏。
還有就是現在的皇貴妃,靜妃,這也是對郡主另眼相看的一位,在當天也到了府裏。最難的,竟然是另一位皇妃,淑妃竟然也是不請自來,連魏國公都吃驚不已。
再就是在京城的很多王府都送了重禮,跟袁睿打過交道的幾位王爺,襄城郡王、清遠郡王、廬陵郡王、錢塘郡王這些,即使家裏沒人在京城,也是早就吩咐下人準備了禮物。
其他的都是看著魏國公和郡主的麵子,這也是常禮,不能不到。穿越
這樣的大災之年,百姓的生命是重中之重,其他的都不是事,不管是缺糧還算缺錢,自己都不擔心。
做這些事,他沒有任何猶豫,第二天一早,他就把胡縣丞、劉主簿、齊峰、陳泰,還有捕頭邢鋼全部喊了過來,沒一會,就把想法說明白了。
他擔心有人心裏不踏實,特別叮囑了幾聲,所有的事情都由自己做主,不用擔心,出了問題自己承擔。
至於糧食錢財,縣裏有的就用縣裏的,縣裏沒有,自己會想辦法,不說很多,祁陽的百姓短期之內沒問題。
楊奇都不敢相信,麵前站著的這人是嘉義郡主的夫婿,新科進士,祁陽知縣袁睿。
一身便裝,臉上有幾道汙水的痕跡,頭發就用一塊紮巾纏了兩道,赤著腳,褲腿卷得好高,上身短褂,正站在縣城北門外河堤上,一邊和身邊的人說話,一邊對著河岸指指點點。
楊奇終於到了,他實在忍不住了,有時連大雨也顧不上,隻催著船家快點趕路,雖說朝堂給了自己比較寬泛的行程,但是楊奇不想把日子浪費在路途中。
終於,在月底之前,他先趕到了祁陽,之所以這麽快,還要感謝一位老船工。
這個老船工久在潭州,對潭州的河水非常熟悉,實在也是被楊奇逼急了,就想了一個辦法。
老船工建議是從江州順著贛水往南,從禾水轉入攸水,最後進入湘水,這樣的路程是最快的。
果然,雖說水路稍有不暢,但是正好遇到水災,幾乎沒費什麽力氣,還真就很快速的到達了祁陽,比從大江繞道潭州近了一半,月底時,直接到了祁陽的湘水碼頭。
四品官員算是一個中等官員了,就便是楊奇不是一個特別講究的官員,可是該有的儀式還是要的。
碼頭的小吏還沒來得及迴縣衙稟報,邊上就有知曉的人告訴他,知縣老爺就在邊上安排加固河堤,就這樣,兩人在這混沌的河水邊見麵了。
這段時間可把袁睿累得夠嗆!按說要是不管呢,也不是什麽要命的事。
大不了也就多死一些百姓罷了,現在單是傳過來的消息,周邊幾個縣城淹死的,病死的,餓死的都不在少數,不差祁陽這幾個。
可是袁睿真看不得,他還是深受後世的影響,被教育一定要以生命為重。
經過十多天的清理,不但縣城裏,周邊的村莊大部分水已經退完了,這是最好的結果。
接下來,就要完全按照他的想法去做了。首先就是房子,洪水退了,不代表房子可以住人,很多泥牆被水一衝,一泡,倒了很多,沒倒的也不敢保證不會倒。
袁睿索性直接開始了布置,小村子直接不再去整修房子了,倒就倒,反正不要了。
對於倒塌的房子,袁睿也沒有放過,特別是那些土磚,這可是修路的好東西。
一部分人去種田,能種水稻的種水稻,不能種水稻的,袁睿一股腦地讓他們全部種辣椒,反正種子多,也能移栽,地都是空著的,不種也荒廢了不是。
一部分人被裏正帶著,對村莊之間的道路進行了整修,先用大木槌將路麵錘平,再把土磚鋪在上麵,中間的縫隙用沙土填平。
袁睿的想法就是趁著現在先把各村子之間的路修平整了,最後再由官府出麵,把官道打通,這樣就形成了縣內道路的順暢,這還是後世村村通給他的啟示。
當然,現在沒有辦法做成那樣平整、通暢的大路,可是,現在也沒有這麽多的大車,車子本來拉得就不多,對道路的破壞力很小,隻要不是下雨,還算平整。
不過,僅僅鋪上土磚還是不行的,太散了,也脆,很容易被馬車軋爛,袁睿還有一個手段,那就是在土磚上再鋪上一層熟土。
這還是借鑒了秦時的做法,他讓人在縣城邊上的山腳下起了一座土窯,這座土窯不燒瓷,隻燒土,不停地把土燒散,燒碎,再摻上米湯水,鋪在整平好的土磚上,還別說,這樣做完了,還真能扛蠻久。
可以說現在的祁陽就是一個大工地,挖地的挖地,燒窯的燒窯,修路的修路,種田的種田,雖然看起來很是雜亂,但是亂中有序。
關鍵是幹活的人都幹勁十足,主要是真給糧食,完全沒有了以前給官府幹活時的那種懶散跟糊弄。
要是二公子在,肯定又會說一句,這個小子狗改不了那個啥,為什麽做啥都要做出大動靜,沒有一次不折騰的,就不能低調一點嗎!
袁睿也沒有想到啊,這個年代的人是那麽淳樸,聽聞官府幹活給糧,那還說什麽。以前官府征調百姓幹活,哪次不是白幹,連自己的口糧都要從家裏拿來。
再說,做的事情都是跟自己相關的,修路,挖地,種田,哪個不是為了自家,給自己幹活,官府還給糧食,這樣的好事還有什麽遲疑的,跟著好好幹活就好了。
所以等楊奇看到袁睿的時候,就出現了讓他非常驚詫的一個情形,這哪裏是一個知縣老爺的樣子,渾身上下都是泥水,連個官都不像了。
“袁大人,你這是怎麽了,怎麽成這個樣子!”雖說看到袁睿這個樣子有點不雅,可是從內心上來說,他突然有了一點認同感。
袁睿是正宗的官宦子弟,書香門第,還是郡主的夫婿,身份那是非常尊貴的。
可是,現在看他哪裏有一點貴氣,站在那些百姓中間,跟百姓顯得那麽融洽,那麽的合群。
“楊大人客氣了,實在失禮,本來想著要你去縣衙等著的,可是正巧碰上了,也就不那麽講究了。”
袁睿真是不想在這裏見他,好像作秀是的,但是要他特意找個時間迴去見楊奇,還真沒有那個時間,現在的祁陽確實太忙了,有些閑事不必太在意。
兩人直接來到了一個棚子底下,袁睿禮讓楊奇坐下,吩咐人上茶,“楊大人,怎麽會專程來到祁陽,交易司可是在靖州呢。”
“袁大人,雖說我在戶部待了很多年,可是對於交易司確實不太熟悉。我上任之前,尚書大人很是擔心我能力不足,不能把交易司做好。”
“我不是正好要經過祁陽,這個交易司又是你首先提出來的,一定有你的想法,我就想正好順路,特意前來請教你,能不能請指點一下。”
“楊大人客氣了,你別客氣,我也就是一時突然想起來的,談不上什麽心得,不過倒是有一點粗略的想法,僅供大人參考。”
袁睿沒有任何隱瞞的意思,他對於交易司想的確實比較清楚,其實也草擬了好多條文。
可是自己不能把條文之間拿出來,他現在能做的隻能把一些基本思路告訴楊奇,當然還有最重要的,就是避免楊奇掉到坑裏。
楊奇不愧是一個老戶部,對戶部的很多公務還是很熟悉的,聽袁睿一說,他多少有點明白了交易司設立的主要原因.
也明白了交易司在未來會給當地百姓帶來的巨大好處,又想起老師的叮囑,頓時對老師的先見之明欽佩不已。
袁睿提前也是得到了消息,對楊奇有一點了解,交易司有一個正直的楊奇,袁睿是滿意的。
隻要心裏存著善意,隻要對百姓好,這個官他就能當得好。
當然還有一點,他很擔心楊奇是個強烈的民族主義者,交易司這個環境不能讓楊奇有任何民族區別意識,一定要保持最基本的公正,否則他在這個位置上根本做不長久。
擔心楊奇的還有一人,就是戶部尚書王傑,對於這個弟子他了解的很多,生怕這個家夥還是跟以前一樣,假清高,要是不聽自己的建議,不去找袁睿,那這個交易司正使他還真不一定能做踏實,搞不好,真會害了他。
所以,借著袁睿兩個女兒滿月的機會,這個老狐狸竟然直接上門喝滿月酒來了。
他清楚一點,要做好這個交易司,袁睿在中間能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這個關係要利用好。
兩個小公主的滿月禮非常熱鬧,在京城引起的轟動不下於原來郡主出嫁,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宮裏來人了。
一直把郡主當成半個女兒的皇太妃雲太妃被郡主請示聖上後,早幾天就接到了府裏。
還有就是現在的皇貴妃,靜妃,這也是對郡主另眼相看的一位,在當天也到了府裏。最難的,竟然是另一位皇妃,淑妃竟然也是不請自來,連魏國公都吃驚不已。
再就是在京城的很多王府都送了重禮,跟袁睿打過交道的幾位王爺,襄城郡王、清遠郡王、廬陵郡王、錢塘郡王這些,即使家裏沒人在京城,也是早就吩咐下人準備了禮物。
其他的都是看著魏國公和郡主的麵子,這也是常禮,不能不到。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