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寧元年六月上旬,潭州突降大雨,湘水、贛水流域河水暴漲,多處河堤毀損,河水倒灌進入水田、村莊,整個潭州變成了一個大澤,上百萬百姓無家可歸。
袁睿站在縣衙的房簷下,也是滿臉的愁容,縣丞和主簿剛剛來了,祁陽也是暴雨、洪水成災。
不過好就好在,祁陽多山,丘陵地也很多,水田僅占到祁陽田地的三成。
在這次暴雨下,水田的一半都被洪水衝了,旱田也有二成毀損。
對於這種天災,袁睿也隻有幹瞪眼的份,中原幾千年來最怕的就是天災,比起水災,旱起來更可怕,像祁陽這種地方,要是遇到旱災,連人吃水都成問題。
袁睿估算著這次水災的影響,祁陽不算明顯,但是其他幾個縣就很麻煩了,搞不好整個縣會絕收一大部分,不過袁睿也就擔心一下府裏,州裏的太高了,達不到。
齊峰帶著所有的巡丁下去了,袁睿安排的是先把人救出來,再把一些家用的東西趕緊撈上來,雖說現在不會凍死,但是水災總會過去,日子還是要過的。
袁睿還讓主簿做了一件事,要把這次遭災的村子全部查一遍,對於經常被淹的地方,袁睿準備直接把這些村莊廢棄了。
百姓全部搬出來,至於田地,有主繼續耕種,無主的重新丈量分發,這是袁睿目前所能想到的最好的處理方式。
又過了兩天,袁睿發現自己想得太早了,連續七八天的大暴雨加上山洪,祁陽不但水田幾乎全部絕收,連旱田都被衝了一半還多。
幸好是早有準備,百姓因水災死亡的僅有七人,算是一個大幸。但眾多百姓失去了家園,一部分逃到了山上,一部分逃到了縣城這裏。
袁睿站在城頭上,看著不遠處的湘水,一臉的無奈。
好不容易,天色放晴,袁睿不能放任這樣的情況繼續了,他直接帶人出了城。
對於縣裏的情況他要親自去看看才能放心,這麽大的災難,搞不好很多百姓會餓死、病死。
他現在稍微好點就是,手裏有糧,縣裏的大倉裏有去年的存糧,幸好這兩年祁陽的糧食收成不錯,官府儲存了不少。
雖說天氣放晴,可是到處都是水,幸好是夏季,打著赤腳也沒什麽關係。
袁睿完全沒有了官員的樣子,純粹一個落魄的書生,兩隻褲腿卷到了膝蓋以上,上麵都是泥巴和水,上身是一件對襟的小褂不知是水還是汗,都快濕透了。
根本看不到路,一腳深,一腳淺,好不容易走了半天,才到了城外五裏的樟木衝。
這裏原來是一個幾百人的大村子,因為地勢較低,現在所有的房子都泡在水裏,邊上的一座小山上,幾百名老老少少的百姓三三兩兩地坐在地上,臉上一點表情都沒有。
袁睿直接走到了百姓聚集的地方,除去有幾名不懂事的小孩子好奇地看著他們幾人,其他百姓連眼角都沒抬一下。
這也難怪,袁睿幾人沒穿官衣,也沒有什麽身份標識,又沒帶任何物資糧食過來,別人理你才怪!
這也是沒辦法,齊峰知道其中的厲害之處,他叮囑了好幾遍,這樣的大災,千萬不能以官家的身份出現。
否則百姓哭喊著要你幫忙是好的,搞不好真有人把邪氣往你身上撒,到時可能會有生命危險,災民變成流民暴徒就是一念之間。
袁睿也不在意這些,悄悄地問了幾個百姓,得知他們已經在上山五六天了,搶了一點糧食出來,這幾天勉強能夠維持,接下來一旦斷糧,都不知怎麽好了。
袁睿站起身,看著山下的村落,一時也無可奈何。
樟木衝就在湘水岸邊不遠的地方,這裏地勢本來就低窪,平常有點水,可能就會有部分田地被淹,不過好在不遠處就有一個不大的湖,平時可以調節一下。
看著看著,袁睿突然有了一個想法,湖邊那個低窪地,要是再挖個大湖出來,現在所有的水就有了去處,隻要水退去,現在什麽都還不晚。
他立即有了思路,直接向上走了十多米,再比畫了一下,心中稍微規劃了一下,自己這個機械工程的本科生還算有點專業度。
“鄉親們,鄉親們,你們餓嗎!”袁睿直接站在了稍高一點的地方。
“我知道你們餓,也知道你們家都被水淹了,”看著沒人理自己,袁睿也不在意,他不知道是不是應該把身份說出來,隻能先用利益來引誘。
“鄉親們,你們想要糧食嗎!”
袁睿說完這句話,就看到很多人充滿疑惑地看著自己,有些人還眼裏充滿了敵意。
“鄉親們,不要誤會,我不要你們賣兒賣女,也不要你們的田地,更不要你們的房產,你們隻要幫我做一件事,我就按照日子給你們糧食。”
袁睿話音剛落,十多個膽大的壯漢站了起來,“隻要有糧食,公子要我們做什麽都行!”
“鄉親們,你們看,湖左邊那個大樹一直到村子東邊有百丈長,再從這棵樹到那邊田的地頭,估計也有幾十丈,我要三百個能幹活的,男的女的都行,幫我把那個地挖一人深。”
“現在那裏還有水,所以你們要先把周邊圍上幾尺的土,再一段段地挖開,一段段的放水,這樣的事情能不能做!”現在也不管的是誰的,先做了再說。
這時,村裏的裏正和族老應該是看出了不同,開始他們真以為這幾個人是來趁火打劫的,幹脆沒有理會,這些公子哥不太好惹。現在一聽,好像不對了,這些人到底是幹嘛的!
“我跟大家說,我是祁陽知縣袁睿,我剛剛說的話,都是真的,隻要你們幹活,我就給你們糧食,做好了,我再告訴你們還要幹什麽。”袁睿這時挑開了身份。
人群中一下子躁動起來,老百姓根本不敢相信,這樣的一個年輕人會是知縣老爺!
哪裏會有知縣老爺一身泥水地跟百姓站在一起,哪裏會有一個知縣老爺趟著水不顧安危的來關係百姓有沒有吃的,又哪裏會有一個知縣老爺這樣跟百姓說話。
“我知道,你們恨水災,恨這大水衝了你們的田地,毀了你們的房屋,可是既然已經造成了,我們埋怨是沒用的,我們要讓他賠。水可是好東西,既然來了,就不能輕易地放走,我們要讓水把弄壞的東西再弄迴來。”
“縣尊老爺,你剛剛說,讓水賠,這怎麽賠啊!”已經從隨從那裏驗證袁睿身份的裏正鼓起勇氣給袁睿施禮,同時提出了疑問。
“這裏,先不說這麽多,就是我剛剛說的事情,誰想做的,就按照我說的做,隻要去做工的,每個人每天一斤糧食。”
幾百名百姓這時終於有了反應,隻是還不敢確認是不是真的,都是相互看著,在底下嘀嘀咕咕地商量著。
“我還要說一點啊,年齡超過六十,低於十六的不要,每家分段,要是不出力的,你們其他人家看著辦,反正隻要做完就好。”
“我是知縣,我說的話,你們要是還不信,我也沒辦法。不過,這裏有幾百人,要是以後我沒有兌現,你們可以上府裏州裏告我,也可以去京城告我,我名字叫袁睿。”
這下子,差不多一多半的人相信了袁睿說的話,族老已經說了,這個年輕人真是知縣老爺,他說的話,一定是真的,當著這麽多人呢。
真要是一個人一斤糧食,家裏有兩三個勞力的,就能有兩三斤,隨便混上一點野菜,一家人足夠吃的了,這個水災就能扛過去了。
至於做那個大水塘有什麽用,他們不管,隻要給糧食就好!
袁睿有了思路,這次全縣受災,確實損失慘重,但是無論現在怎麽後悔都沒用,已經發生了,不可能再追迴來。
這個時候,要想著怎麽把壞事變成好事,首先是退水,這是當前最迫切的一件事。
湘水、附近的大湖已經滿了,想要快速自然退水不太容易,那就要想法把水匯集到一起,就像後世的行洪區,損失一地,保障其他地方。
袁睿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多造幾個大湖出來,把這些水留下來,可以缺水時用,也可以灌溉水田,還有就是養魚、養鴨、養鵝,這就把壞事變成了好事。
袁睿上次就想好了,要趁著這個機會把附近的很多村子做個調整,正好趁著房屋被淹,直接把一些不適合居住的村子搬走。
最好是形成大村子,再想辦法把田地、道路整修一下,以後的村子就好管了,百姓也能平安過日子。
袁睿還有一個隱隱的想法,現在才是6月中,要是抓點緊,是不是可以在水田再種一次水稻,哪怕是減產一半都沒關係,至少有收入啊。
他早很多天已經傳信去京城了,要徐光浚一定想辦法給自己再運點土豆過來,除去水田,現在大部分的旱田完全可以種土豆。
這是應付災年最好的作物,隻要收成正常,完全可以保證祁陽,不,全衡州的百姓吃飯都沒問題。
袁睿站在縣衙的房簷下,也是滿臉的愁容,縣丞和主簿剛剛來了,祁陽也是暴雨、洪水成災。
不過好就好在,祁陽多山,丘陵地也很多,水田僅占到祁陽田地的三成。
在這次暴雨下,水田的一半都被洪水衝了,旱田也有二成毀損。
對於這種天災,袁睿也隻有幹瞪眼的份,中原幾千年來最怕的就是天災,比起水災,旱起來更可怕,像祁陽這種地方,要是遇到旱災,連人吃水都成問題。
袁睿估算著這次水災的影響,祁陽不算明顯,但是其他幾個縣就很麻煩了,搞不好整個縣會絕收一大部分,不過袁睿也就擔心一下府裏,州裏的太高了,達不到。
齊峰帶著所有的巡丁下去了,袁睿安排的是先把人救出來,再把一些家用的東西趕緊撈上來,雖說現在不會凍死,但是水災總會過去,日子還是要過的。
袁睿還讓主簿做了一件事,要把這次遭災的村子全部查一遍,對於經常被淹的地方,袁睿準備直接把這些村莊廢棄了。
百姓全部搬出來,至於田地,有主繼續耕種,無主的重新丈量分發,這是袁睿目前所能想到的最好的處理方式。
又過了兩天,袁睿發現自己想得太早了,連續七八天的大暴雨加上山洪,祁陽不但水田幾乎全部絕收,連旱田都被衝了一半還多。
幸好是早有準備,百姓因水災死亡的僅有七人,算是一個大幸。但眾多百姓失去了家園,一部分逃到了山上,一部分逃到了縣城這裏。
袁睿站在城頭上,看著不遠處的湘水,一臉的無奈。
好不容易,天色放晴,袁睿不能放任這樣的情況繼續了,他直接帶人出了城。
對於縣裏的情況他要親自去看看才能放心,這麽大的災難,搞不好很多百姓會餓死、病死。
他現在稍微好點就是,手裏有糧,縣裏的大倉裏有去年的存糧,幸好這兩年祁陽的糧食收成不錯,官府儲存了不少。
雖說天氣放晴,可是到處都是水,幸好是夏季,打著赤腳也沒什麽關係。
袁睿完全沒有了官員的樣子,純粹一個落魄的書生,兩隻褲腿卷到了膝蓋以上,上麵都是泥巴和水,上身是一件對襟的小褂不知是水還是汗,都快濕透了。
根本看不到路,一腳深,一腳淺,好不容易走了半天,才到了城外五裏的樟木衝。
這裏原來是一個幾百人的大村子,因為地勢較低,現在所有的房子都泡在水裏,邊上的一座小山上,幾百名老老少少的百姓三三兩兩地坐在地上,臉上一點表情都沒有。
袁睿直接走到了百姓聚集的地方,除去有幾名不懂事的小孩子好奇地看著他們幾人,其他百姓連眼角都沒抬一下。
這也難怪,袁睿幾人沒穿官衣,也沒有什麽身份標識,又沒帶任何物資糧食過來,別人理你才怪!
這也是沒辦法,齊峰知道其中的厲害之處,他叮囑了好幾遍,這樣的大災,千萬不能以官家的身份出現。
否則百姓哭喊著要你幫忙是好的,搞不好真有人把邪氣往你身上撒,到時可能會有生命危險,災民變成流民暴徒就是一念之間。
袁睿也不在意這些,悄悄地問了幾個百姓,得知他們已經在上山五六天了,搶了一點糧食出來,這幾天勉強能夠維持,接下來一旦斷糧,都不知怎麽好了。
袁睿站起身,看著山下的村落,一時也無可奈何。
樟木衝就在湘水岸邊不遠的地方,這裏地勢本來就低窪,平常有點水,可能就會有部分田地被淹,不過好在不遠處就有一個不大的湖,平時可以調節一下。
看著看著,袁睿突然有了一個想法,湖邊那個低窪地,要是再挖個大湖出來,現在所有的水就有了去處,隻要水退去,現在什麽都還不晚。
他立即有了思路,直接向上走了十多米,再比畫了一下,心中稍微規劃了一下,自己這個機械工程的本科生還算有點專業度。
“鄉親們,鄉親們,你們餓嗎!”袁睿直接站在了稍高一點的地方。
“我知道你們餓,也知道你們家都被水淹了,”看著沒人理自己,袁睿也不在意,他不知道是不是應該把身份說出來,隻能先用利益來引誘。
“鄉親們,你們想要糧食嗎!”
袁睿說完這句話,就看到很多人充滿疑惑地看著自己,有些人還眼裏充滿了敵意。
“鄉親們,不要誤會,我不要你們賣兒賣女,也不要你們的田地,更不要你們的房產,你們隻要幫我做一件事,我就按照日子給你們糧食。”
袁睿話音剛落,十多個膽大的壯漢站了起來,“隻要有糧食,公子要我們做什麽都行!”
“鄉親們,你們看,湖左邊那個大樹一直到村子東邊有百丈長,再從這棵樹到那邊田的地頭,估計也有幾十丈,我要三百個能幹活的,男的女的都行,幫我把那個地挖一人深。”
“現在那裏還有水,所以你們要先把周邊圍上幾尺的土,再一段段地挖開,一段段的放水,這樣的事情能不能做!”現在也不管的是誰的,先做了再說。
這時,村裏的裏正和族老應該是看出了不同,開始他們真以為這幾個人是來趁火打劫的,幹脆沒有理會,這些公子哥不太好惹。現在一聽,好像不對了,這些人到底是幹嘛的!
“我跟大家說,我是祁陽知縣袁睿,我剛剛說的話,都是真的,隻要你們幹活,我就給你們糧食,做好了,我再告訴你們還要幹什麽。”袁睿這時挑開了身份。
人群中一下子躁動起來,老百姓根本不敢相信,這樣的一個年輕人會是知縣老爺!
哪裏會有知縣老爺一身泥水地跟百姓站在一起,哪裏會有一個知縣老爺趟著水不顧安危的來關係百姓有沒有吃的,又哪裏會有一個知縣老爺這樣跟百姓說話。
“我知道,你們恨水災,恨這大水衝了你們的田地,毀了你們的房屋,可是既然已經造成了,我們埋怨是沒用的,我們要讓他賠。水可是好東西,既然來了,就不能輕易地放走,我們要讓水把弄壞的東西再弄迴來。”
“縣尊老爺,你剛剛說,讓水賠,這怎麽賠啊!”已經從隨從那裏驗證袁睿身份的裏正鼓起勇氣給袁睿施禮,同時提出了疑問。
“這裏,先不說這麽多,就是我剛剛說的事情,誰想做的,就按照我說的做,隻要去做工的,每個人每天一斤糧食。”
幾百名百姓這時終於有了反應,隻是還不敢確認是不是真的,都是相互看著,在底下嘀嘀咕咕地商量著。
“我還要說一點啊,年齡超過六十,低於十六的不要,每家分段,要是不出力的,你們其他人家看著辦,反正隻要做完就好。”
“我是知縣,我說的話,你們要是還不信,我也沒辦法。不過,這裏有幾百人,要是以後我沒有兌現,你們可以上府裏州裏告我,也可以去京城告我,我名字叫袁睿。”
這下子,差不多一多半的人相信了袁睿說的話,族老已經說了,這個年輕人真是知縣老爺,他說的話,一定是真的,當著這麽多人呢。
真要是一個人一斤糧食,家裏有兩三個勞力的,就能有兩三斤,隨便混上一點野菜,一家人足夠吃的了,這個水災就能扛過去了。
至於做那個大水塘有什麽用,他們不管,隻要給糧食就好!
袁睿有了思路,這次全縣受災,確實損失慘重,但是無論現在怎麽後悔都沒用,已經發生了,不可能再追迴來。
這個時候,要想著怎麽把壞事變成好事,首先是退水,這是當前最迫切的一件事。
湘水、附近的大湖已經滿了,想要快速自然退水不太容易,那就要想法把水匯集到一起,就像後世的行洪區,損失一地,保障其他地方。
袁睿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多造幾個大湖出來,把這些水留下來,可以缺水時用,也可以灌溉水田,還有就是養魚、養鴨、養鵝,這就把壞事變成了好事。
袁睿上次就想好了,要趁著這個機會把附近的很多村子做個調整,正好趁著房屋被淹,直接把一些不適合居住的村子搬走。
最好是形成大村子,再想辦法把田地、道路整修一下,以後的村子就好管了,百姓也能平安過日子。
袁睿還有一個隱隱的想法,現在才是6月中,要是抓點緊,是不是可以在水田再種一次水稻,哪怕是減產一半都沒關係,至少有收入啊。
他早很多天已經傳信去京城了,要徐光浚一定想辦法給自己再運點土豆過來,除去水田,現在大部分的旱田完全可以種土豆。
這是應付災年最好的作物,隻要收成正常,完全可以保證祁陽,不,全衡州的百姓吃飯都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