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萬名察爾精銳怎麽都會有漏網之魚的,雖說最後連傷員都被擊殺在城下,還是有幾百名兵卒從邊上的山裏逃了出去,其中還有一名領兵的部落小頭領。
等到這些逃跑的兵卒到了武州前的察爾部落兵營中,脫脫不拉馬上得到了這一悲慘的消息,不但第一個計劃完全破產了,近萬精銳兵卒的戰死更加讓他意外。
按照他的想法,最不濟,也就是偷襲不下城池,損失一點兵卒而已,可現在幾乎全軍覆沒,讓他非常震驚。
現在武州攻城暫時停了,連續攻擊了二十天,發動不下百次的攻城,其中有十次登上了城牆,但是最終還是沒能打進城去。
十萬大軍已經傷亡近三萬,其中戰死的就有一萬多人,這個傷亡差點讓幾個部落的大頭領起了內訌,不是脫脫不拉苦口婆心的勸說,都有部落想直接退迴草原了。
沒辦法,脫脫不拉隻能暫時停止了攻城,並把戰況快馬送到了已經到達舊堡的大將軍鐵犁骨。
“劉先生,武州確實難打,楊家將非常厲害,看來我們第一個計劃不能再做了。”
鐵犁骨拿著脫脫不拉的戰報歎了一口氣,這次偷機本來還抱著三分的希望,現在發現根本不是。
“大將軍,我倒是認為這是正常的,武州乃至幽州都不會這麽容易,但是有一點,幽州目前的精兵還是跟我們預期的一樣被定在了武州,下一步,就看我們怎麽選了。”
“劉先生,那是不是讓脫脫不拉再拖住楊家軍幾天,給我們下一步進軍留下足夠的時間,現在整個幽州的兵力已經集中到了武州附近,幽州正是空虛之際。”
“大汗,幽州城可不是武州,不但城池更加堅固難攻,守衛的也都是精兵良將,想要攻下來可不容易,我們現在還隻是做到了第一步,下一步會更難。”
“大汗,我想親自前往幽州,隻有摸清了那些人的真實想法,我們才有機會。”
“劉先生,你要親自去!是不是太危險了!”
“大汗,其他人分量太輕了,確實不太放心。”
“好,那就辛苦先生,我讓巴爾紮紮跟著你,隨時護衛。”
“多謝大汗,我迴去稍微整理一下,今晚就動身。”
畢加羅汗看著劉先生的背影,心下思慮好久,目前來看,這第一步即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
原來的籌謀,要麽直接從武州這路直接攻到幽州城下,要麽在武州這裏把幽州大軍拖住,再從另一路打到幽州城下。
畢加羅汗這次南征,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當然也有了心理預期,能夠偷襲成功拿下武州從而進占幽州是最好的。
萬一不成,那麽也可以在武州和雲州之間南下,往代州、並州進攻,這幾個大城不管哪個,隻要能拿下一個就可以了。
畢加羅汗給人的感覺有點傲,外表粗狂,還有點不近人情,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畢加羅骨子裏是一個非常小心,非常多疑又非常有雄心壯誌的草原一方霸主。
之所以這麽早南征,確實是因為現在察爾部落成為漠東大帳所在,自己也成了東可汗,需要一場勝利來安撫漠東大部分的部落。
還有就是,對於察爾部落來說,目前最大的問題還是百姓,所處的位置不算太好,連最基本的溫飽都很難維持。
雖說這幾十萬牧民也能勉強混日子,可是不說每年的糧食都是用牛羊換來的,就連最基本的馬鞍,馬鐙所用的鐵都欠缺,更別提其他生活所用。
八月十五,中原三大節日之一。
雖說京城這次有一部分官員沒能在家過節,就連兵卒都走了大半,但是對於大部分百姓來說,中秋節還是很隆重的,最明顯的莫過於京城秦淮河了,這裏成了最熱鬧的地方。
袁睿可不管那些什麽戰事,對他來說,沒有可擔心的,現在的大夏已經不是百年前了,至少在中原地區還是比較安穩的,糧食也還充足,物資也不缺,打幾場仗還能撐得住。
要說現在還有不足的就是兵員了,雖說百年以來,人口增長的速度很高,但是對於這麽大的疆域還是遠遠不管。
特別是邊關,這麽長的邊境線,還有那麽多的異族要抵擋,經常是拆東牆補西牆,根本做不到嚴密周全,確實是個大問題。
不過對於這些外藩之患,袁睿也知道想要短期之內消除是沒有可能的,就是你來我往地打打鬧鬧而已,都傷不了根本,要想徹底改變局麵隻能期望熱兵器時代的到來。
中秋節是在魏國公府裏度過的,好幾家一起。
陳國公夫人不放心定安郡主,早幾天就來到了魏國公府,眼看著定安郡主周雲嵐生產就在這幾天了,現在是第一胎,還是有較大危險的。
孟大學士也就一個人在京城,袁睿當然不會讓這個老夫子獨自一人在家冷清過節。
陸家大公子也被袁睿請了過來,這也是一個孤家寡人,過節嘛熱鬧一些好。
當然,京城大部分人家跟袁睿一樣關門在家裏熱鬧,雖說晚上宵禁沒了,但現在這個時期戰況不明,不太適合大肆慶祝,所以僅在家裏自家歡樂而已。
當然還有一個人,齊峰也待在京城,陪著袁睿一起招唿。
早段時間,袁睿和二公子特意跟齊峰商量了一下,問了齊峰未來的打算。
現在是有個機會,正好趁著銀鷹衛重整的時機,跟著齊峰一起進去算是一條很好的道路,最基本都能成為一個小官。
可是齊峰不是很有意願,他的性格跟袁睿和二公子還真差不多,都不是那種太有功利心的散漫個性,很在意個人的自在舒服,不想進入官場這個大名利缸。
二公子比較理解齊峰的想法,但是要是一直這樣下去也有一個麻煩,齊峰最多就是一個百姓,有一天年老歸鄉可能連任何的地位都沒有。
袁睿為啥一直想著要中鄉試成為舉人,就是因為在鄉下沒有一點地位也不行,不說受人欺負,就是那些亂七八糟的稅賦都會把人壓得喘不了氣。
現在這個時代太現實了,隨便一個小吏都能找你麻煩。
後來還是郡主給了建議,如果齊峰不想進入銀鷹衛,可以先在郡主府掛個位子,哪怕是護衛都可以。
郡主侍衛不是官,但是過幾年找個機會提拔個基層武官的位子還是可以的,不說別的,賦稅減少不說,兒孫後代也有個出身。
還有一個,就是等著以後袁睿的官職晉升了,現在翰林院這裏沒什麽辦法,要是未來有機會下到地方,可就不一樣了。
到縣裏,至少給個八九品的小吏,做個縣尉完全沒問題。
若袁睿做了府官或者巡察使,從七品乃至正七品的屬官都可以申請到,比如從事、經曆啥的,有了官身,那就完全不同了。
齊峰聽幾人說完,也想了一下,知道他們是為了自家著想,這關係到子孫後代的出身問題呢。
以前他是真沒想那麽多,他們家本來就是潭州那邊比較富裕的一個地方鄉紳,也想過培養一下家裏的小子好好攻讀,可是幾十年了,連個秀才都沒中。
所以當時齊峰開始想著習武,家裏也就同意了,再後來一個機會他被看中收了徒弟,也算有了更大的名氣。
但是這些還不行,出身這個玩意做不得假,賺錢再多也就是個地主加商戶。
他思考了一下,還是覺得真正去了官場裏麵,自家玩不轉,雖說銀鷹衛看著官職待遇都不錯,也不像一般官場那樣複雜。
可是有一點,他們是要經常獨立辦案的,也是要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這些還真不是齊峰擅長的,沒準什麽時候就掉進坑裏了。
所以對於郡主的後一種思路,他是認可的,跟著袁睿一起,不管是在京城做官還是地方,都相對簡單多了,按照袁睿的安排老實做事就容易多了。
八月二十一日,直到晚間,折騰了整整一天的定安郡主終於生下了一個男孩。
整個國公府一下子變得喜慶起來,雖說老爺子不在,可少主人降臨,這個百年大府有了傳承,這下底氣更足了。
袁睿也有一件高興的事,在節前采摘的西柿,小河讓人足足送過來了幾大筐上百斤,路途上生怕顛壞了,放了好多秧苗。
幸好全程是水運,比較平穩,到了府裏,清點完發現損壞的很少。
袁睿知道西柿不太容易放,幹脆當天就三分兩分地每家送了一點當作餐後水果。
當然,那些壞的,袁睿也沒有浪費,按照自家知道的方法,直接在盆子裏開始種苗。
沒辦法,郡主專門挑了一筐稍微好點的送進了宮,一下子被幾個娘娘吃中了,都跟郡主說這個東西好吃,要是京城裏有就好了。
郡主迴來跟袁睿一說,袁睿笑了,那還不簡單,直接在京城裏種就好了,以後多了還可以放在冰沙店裏賣,正好冬天經營不多。
袁睿這段時間在家裏悠閑得很,沒事就想著搞點吃的,這個時候的中原大部分吃食根本沒有那麽多花樣,更別提什麽八大菜係了。
袁睿記得自己看過的好幾本穿越題材的書籍也都提到這一點,很多船主就是憑著吃食征服古人站住腳跟的。
他沒有別的想法,就是現在的吃食不太講究,要麽蒸要麽煮,看著就沒味。
當然對於營養來說,確實是比較好的,但是天天這樣吃也受不了,特別是國公府裏還有一個孕婦。
所以自然而然最重要的紅燒係列先被開發了出來,讓定安郡主好好解了一把饞癮。
等到這些逃跑的兵卒到了武州前的察爾部落兵營中,脫脫不拉馬上得到了這一悲慘的消息,不但第一個計劃完全破產了,近萬精銳兵卒的戰死更加讓他意外。
按照他的想法,最不濟,也就是偷襲不下城池,損失一點兵卒而已,可現在幾乎全軍覆沒,讓他非常震驚。
現在武州攻城暫時停了,連續攻擊了二十天,發動不下百次的攻城,其中有十次登上了城牆,但是最終還是沒能打進城去。
十萬大軍已經傷亡近三萬,其中戰死的就有一萬多人,這個傷亡差點讓幾個部落的大頭領起了內訌,不是脫脫不拉苦口婆心的勸說,都有部落想直接退迴草原了。
沒辦法,脫脫不拉隻能暫時停止了攻城,並把戰況快馬送到了已經到達舊堡的大將軍鐵犁骨。
“劉先生,武州確實難打,楊家將非常厲害,看來我們第一個計劃不能再做了。”
鐵犁骨拿著脫脫不拉的戰報歎了一口氣,這次偷機本來還抱著三分的希望,現在發現根本不是。
“大將軍,我倒是認為這是正常的,武州乃至幽州都不會這麽容易,但是有一點,幽州目前的精兵還是跟我們預期的一樣被定在了武州,下一步,就看我們怎麽選了。”
“劉先生,那是不是讓脫脫不拉再拖住楊家軍幾天,給我們下一步進軍留下足夠的時間,現在整個幽州的兵力已經集中到了武州附近,幽州正是空虛之際。”
“大汗,幽州城可不是武州,不但城池更加堅固難攻,守衛的也都是精兵良將,想要攻下來可不容易,我們現在還隻是做到了第一步,下一步會更難。”
“大汗,我想親自前往幽州,隻有摸清了那些人的真實想法,我們才有機會。”
“劉先生,你要親自去!是不是太危險了!”
“大汗,其他人分量太輕了,確實不太放心。”
“好,那就辛苦先生,我讓巴爾紮紮跟著你,隨時護衛。”
“多謝大汗,我迴去稍微整理一下,今晚就動身。”
畢加羅汗看著劉先生的背影,心下思慮好久,目前來看,這第一步即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
原來的籌謀,要麽直接從武州這路直接攻到幽州城下,要麽在武州這裏把幽州大軍拖住,再從另一路打到幽州城下。
畢加羅汗這次南征,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當然也有了心理預期,能夠偷襲成功拿下武州從而進占幽州是最好的。
萬一不成,那麽也可以在武州和雲州之間南下,往代州、並州進攻,這幾個大城不管哪個,隻要能拿下一個就可以了。
畢加羅汗給人的感覺有點傲,外表粗狂,還有點不近人情,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畢加羅骨子裏是一個非常小心,非常多疑又非常有雄心壯誌的草原一方霸主。
之所以這麽早南征,確實是因為現在察爾部落成為漠東大帳所在,自己也成了東可汗,需要一場勝利來安撫漠東大部分的部落。
還有就是,對於察爾部落來說,目前最大的問題還是百姓,所處的位置不算太好,連最基本的溫飽都很難維持。
雖說這幾十萬牧民也能勉強混日子,可是不說每年的糧食都是用牛羊換來的,就連最基本的馬鞍,馬鐙所用的鐵都欠缺,更別提其他生活所用。
八月十五,中原三大節日之一。
雖說京城這次有一部分官員沒能在家過節,就連兵卒都走了大半,但是對於大部分百姓來說,中秋節還是很隆重的,最明顯的莫過於京城秦淮河了,這裏成了最熱鬧的地方。
袁睿可不管那些什麽戰事,對他來說,沒有可擔心的,現在的大夏已經不是百年前了,至少在中原地區還是比較安穩的,糧食也還充足,物資也不缺,打幾場仗還能撐得住。
要說現在還有不足的就是兵員了,雖說百年以來,人口增長的速度很高,但是對於這麽大的疆域還是遠遠不管。
特別是邊關,這麽長的邊境線,還有那麽多的異族要抵擋,經常是拆東牆補西牆,根本做不到嚴密周全,確實是個大問題。
不過對於這些外藩之患,袁睿也知道想要短期之內消除是沒有可能的,就是你來我往地打打鬧鬧而已,都傷不了根本,要想徹底改變局麵隻能期望熱兵器時代的到來。
中秋節是在魏國公府裏度過的,好幾家一起。
陳國公夫人不放心定安郡主,早幾天就來到了魏國公府,眼看著定安郡主周雲嵐生產就在這幾天了,現在是第一胎,還是有較大危險的。
孟大學士也就一個人在京城,袁睿當然不會讓這個老夫子獨自一人在家冷清過節。
陸家大公子也被袁睿請了過來,這也是一個孤家寡人,過節嘛熱鬧一些好。
當然,京城大部分人家跟袁睿一樣關門在家裏熱鬧,雖說晚上宵禁沒了,但現在這個時期戰況不明,不太適合大肆慶祝,所以僅在家裏自家歡樂而已。
當然還有一個人,齊峰也待在京城,陪著袁睿一起招唿。
早段時間,袁睿和二公子特意跟齊峰商量了一下,問了齊峰未來的打算。
現在是有個機會,正好趁著銀鷹衛重整的時機,跟著齊峰一起進去算是一條很好的道路,最基本都能成為一個小官。
可是齊峰不是很有意願,他的性格跟袁睿和二公子還真差不多,都不是那種太有功利心的散漫個性,很在意個人的自在舒服,不想進入官場這個大名利缸。
二公子比較理解齊峰的想法,但是要是一直這樣下去也有一個麻煩,齊峰最多就是一個百姓,有一天年老歸鄉可能連任何的地位都沒有。
袁睿為啥一直想著要中鄉試成為舉人,就是因為在鄉下沒有一點地位也不行,不說受人欺負,就是那些亂七八糟的稅賦都會把人壓得喘不了氣。
現在這個時代太現實了,隨便一個小吏都能找你麻煩。
後來還是郡主給了建議,如果齊峰不想進入銀鷹衛,可以先在郡主府掛個位子,哪怕是護衛都可以。
郡主侍衛不是官,但是過幾年找個機會提拔個基層武官的位子還是可以的,不說別的,賦稅減少不說,兒孫後代也有個出身。
還有一個,就是等著以後袁睿的官職晉升了,現在翰林院這裏沒什麽辦法,要是未來有機會下到地方,可就不一樣了。
到縣裏,至少給個八九品的小吏,做個縣尉完全沒問題。
若袁睿做了府官或者巡察使,從七品乃至正七品的屬官都可以申請到,比如從事、經曆啥的,有了官身,那就完全不同了。
齊峰聽幾人說完,也想了一下,知道他們是為了自家著想,這關係到子孫後代的出身問題呢。
以前他是真沒想那麽多,他們家本來就是潭州那邊比較富裕的一個地方鄉紳,也想過培養一下家裏的小子好好攻讀,可是幾十年了,連個秀才都沒中。
所以當時齊峰開始想著習武,家裏也就同意了,再後來一個機會他被看中收了徒弟,也算有了更大的名氣。
但是這些還不行,出身這個玩意做不得假,賺錢再多也就是個地主加商戶。
他思考了一下,還是覺得真正去了官場裏麵,自家玩不轉,雖說銀鷹衛看著官職待遇都不錯,也不像一般官場那樣複雜。
可是有一點,他們是要經常獨立辦案的,也是要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這些還真不是齊峰擅長的,沒準什麽時候就掉進坑裏了。
所以對於郡主的後一種思路,他是認可的,跟著袁睿一起,不管是在京城做官還是地方,都相對簡單多了,按照袁睿的安排老實做事就容易多了。
八月二十一日,直到晚間,折騰了整整一天的定安郡主終於生下了一個男孩。
整個國公府一下子變得喜慶起來,雖說老爺子不在,可少主人降臨,這個百年大府有了傳承,這下底氣更足了。
袁睿也有一件高興的事,在節前采摘的西柿,小河讓人足足送過來了幾大筐上百斤,路途上生怕顛壞了,放了好多秧苗。
幸好全程是水運,比較平穩,到了府裏,清點完發現損壞的很少。
袁睿知道西柿不太容易放,幹脆當天就三分兩分地每家送了一點當作餐後水果。
當然,那些壞的,袁睿也沒有浪費,按照自家知道的方法,直接在盆子裏開始種苗。
沒辦法,郡主專門挑了一筐稍微好點的送進了宮,一下子被幾個娘娘吃中了,都跟郡主說這個東西好吃,要是京城裏有就好了。
郡主迴來跟袁睿一說,袁睿笑了,那還不簡單,直接在京城裏種就好了,以後多了還可以放在冰沙店裏賣,正好冬天經營不多。
袁睿這段時間在家裏悠閑得很,沒事就想著搞點吃的,這個時候的中原大部分吃食根本沒有那麽多花樣,更別提什麽八大菜係了。
袁睿記得自己看過的好幾本穿越題材的書籍也都提到這一點,很多船主就是憑著吃食征服古人站住腳跟的。
他沒有別的想法,就是現在的吃食不太講究,要麽蒸要麽煮,看著就沒味。
當然對於營養來說,確實是比較好的,但是天天這樣吃也受不了,特別是國公府裏還有一個孕婦。
所以自然而然最重要的紅燒係列先被開發了出來,讓定安郡主好好解了一把饞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