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睿跟著郡主來到後院,兩人也沒有客氣什麽的,直接在石桌邊坐下。
“怎麽說,孟學士是不是還是堅持要遷迴來!”
“我,我沒好意思提,看到他瘦成那個樣子,可以想象他們悲傷到何種程度,我哪裏說得出口,我就是想著對他們有個交代。”
“我去過幾次,每次說的都不多,他們是心病,我請了幾次禦醫都束手無策,林家嬸子也是醫家出身,應該知道,可是我除了安慰也做不得什麽。”
“剛剛小河跟我一起進去,看到孟學士那個樣子,心裏不忍,就跟我說,要是可能,她都想替若涵盡孝。若涵事為我而死,以後不管怎樣,我都要承擔。”
郡主聽到這裏,也是無奈的搖搖頭,自己迴到了京城,已經想了好多辦法,但是確實成效一般,孟學士根本沒有精氣神了。
“早幾天,我進宮求了靜妃,請她下旨給若涵賜婚,給她一個名分,對她有個交代,也讓你以後能為孟學士盡孝,算是一個對外的說法吧。”
袁睿不知靜妃是誰,但是能下旨賜婚的一定是在宮裏有主導權的人,想必是聖上新冊封的貴妃。
“小河這個想法呢,也沒錯,要不,這樣行不行,讓小河認孟學士夫妻做幹親,這樣,名分有了,也有了真正能盡孝的人,總比一個虛幻的名義強。”
“認幹親,這樣行嗎?”袁睿遲疑了一下,他沒有想到這個。
“我請旨也就解決一個名分,攀了關係,可是終究人沒了,什麽都是假的,要是小河認親,就有了真正的父女關係,以後做什麽都是應該的,兩位老人家也想得通。”
兩人又想了一下,還別說,這個方案可行,小河現在就是袁家的人,以後也會嫁進袁家。就算若涵活著,也是嫁進來,實際意義沒變,有了小河在中間,把關係拉得更近了。
“要不這樣,這兩天再去一趟,把這事的說明了,盡快讓你們先成親,把事情做紮實。”
“我們先成親,這樣不好吧,再說,我這次是來參加會試的。”
“怎麽,占便宜還不願意,先看看孟學士的意思吧。”
郡主嘴上沒說,心裏恨恨的,太便宜這個小子了,不是這事,怎麽可能這樣辦。
“說到會試,你準備得怎麽樣,揚州才子呢,別真把人丟在京城了。”
“唉,這麽長時間,難道你不知道我在做什麽,非要我參加什麽會試,我書都沒看幾天,怎麽考,不是要我出醜是什麽,”對著郡主,袁睿還是輕鬆的,什麽都敢說。
“你呀,別跟我說,有本領去宮裏說去,特意下旨讓你參加會試,天下獨一份呢!”
“咳咳咳,這個,郡主,不瞞你說,我還真沒把握,要不,裝病?”
“你看你那點出息,聖上讓你來,未必能讓你裝病,你就老老實實去考。”
郡主不由的笑了一聲,這個家夥也有怕的。
“不過呢,話先說清楚,你要是連個進士都不中,後麵的事可就不好辦了。”
郡主說完,也不管袁睿怎麽想,轉身徑直離去。
袁睿頓時一呆,這話怎麽說的,怎麽還有了指標,未必自己真要一條路跑到黑!
他其實知道這是郡主的玩笑話,肯定不會為了一個什麽名號跟自己較真,但是他也明白郡主這是在爭一口氣呢。
一直等迴到家裏,袁睿還是悶悶不樂的,這怎麽得了。
接下來幾天,他哪也沒去,整天坐在書桌旁,呆呆地看著手裏的書,有時半天不翻一頁。
根本看不進去啊,再說,這個時候,看這些書啥用呢,也不考背書啊!
要不出去轉轉,看看有沒有賣攻略和題目的,找點安慰!還是算了吧,臉皮還要呢。
還有一個月的時間,要準備些啥東西呢,是策論還是找點詩詞背背。
袁睿腦子裏混混沌沌的,一直不能將注意力放到會試上,也實在想不起來那些會試的經典之作。
本來這麽煩悶的時候,去外麵散散心是最好的,可是對他來說,也不是時候。
這個時候到處跑是可以,但是京城裏現在熟人不少,要是那些公子哥,不免拉著應酬,袁睿又不願意。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他要是外出,郡主肯定知道,難免又是一頓嘮叨。
又過了兩天,一大早,郡主讓人送來了幾本書籍,袁睿開始非常高興,還以為這是郡主走後門給他找來的內部秘密試題。
可等他仔細看了一下,才發現,有兩本是一些書籍商人為了賺錢而收集的曆年考題及相關參考文章。
放在後世,就是考試習題集,專門刷題用的,雖說對自己來說,起不到太大作用,但作為參考還是可以的。
還有一本看著年代蠻久了,沒有任何名字,裏麵還有不少手寫的注釋,甚至有個別字都要簡單寫上為什麽。
袁睿很是奇怪,看來這才是郡主費心找來的獨門秘籍,難道是主考官,讓他提前熟悉一下主考官的偏好,好選擇方向。
這本書還真讓袁睿受益匪淺,他其實欠缺的正是一個好的指引人,書本上的學問他很熟悉,更是有了比別人多幾百年的閱曆,要說不足,還真就是對現在這個時代細節的把握。
這本書把會試要注意的事項和節點說得很詳細,也很有見地,同時又告訴了科舉學子應該怎麽去做。
實際上,這就是一本最齊全的應試寶典,最難得的瀝血之作。
三月初三這個節日,很多地方不是太注重,每個州的習俗也不太相同,往往就是簡單的一個形式,沒有什麽特別的講究,可能是一個雞蛋,也可能就是一點麵食。
但是在淮揚地區,可能最重要的就是廟會了,這是一年中唯一跟春節那樣可以隆重聚會的節日。
廟會袁睿當然是不感興趣的,但是建鄴一群文人的遊園會,他隻能來參加。
沒辦法,是郡主要他來的,而且跟他強調了好久,根本沒有討價還價的可能。
後來還是小河跟他解釋了幾句,估計是怕他有不情願,郡主特意叮囑的。
這次來的很多都是京裏有名的夫子和翰林教授,他們會趁著這個機會對年輕舉子進行學問上的點撥,對於參加這次會試的年輕學子來說,算是難得的學習機會。
遊園會定在京城的夫子廟和秦淮河邊上,那裏有個大園子,是金陵學院特意建的。
這也是文人墨客最喜歡去的地方,那裏充滿了誘惑,還有遍地的具有文藝氣息的靡靡之音。
幾百年來,隻要這片富饒的大陸出現了什麽經典的詩詞,在最快的時間,河上就會傳唱出來,淺吟低唱,甜美、淒涼、動人,具有別樣的韻味。
所以每次會試之前,總有一些文人挑頭,將應試的舉子聚集起來,讓他們在會試之前充分發揮,做出傳頌千古的名句。
袁睿獨自一人先到了聚集的地點,估摸著也就巳時剛過。
本來,小河要跟著來的,袁睿沒讓,他就是來這裏裝裝樣子,準備隨便溜達一下就迴去了。
要是帶著小河,就要待到晚上,小河一直想著去看秦淮河上那些花魁吟唱,確實沒有意思。
大山跟馬車就在外麵,時刻準備著少爺迴家,當然這是袁睿囑咐的,他沒有讓郡主派人來接,小河這個宅子離夫子廟本來就不遠。
到了京城,安全這事郡主最是上心,她現在也不敢抬大意,所以不但是大山,還有幾個國公府的侍衛也跟在邊上沒動。
也就站了沒一會,一個他熟悉的郡主侍衛走了過來,告訴他郡主正在裏麵等他。
現在他也知道,宅院邊上每天都有郡主的侍衛,也是為了自己,所以到了這裏,郡主早就知道了。
等他來到院裏的一處廳堂裏,看到裏麵坐了不少人,自己熟悉的胡洪海就在裏麵,當然還有從不缺席的徐老二。
介紹人自然就是徐老二,一圈下來,他算是了解了,都是京城裏各家的公子,這次參加遊園會就是混個場子。
“怎麽說,孟學士是不是還是堅持要遷迴來!”
“我,我沒好意思提,看到他瘦成那個樣子,可以想象他們悲傷到何種程度,我哪裏說得出口,我就是想著對他們有個交代。”
“我去過幾次,每次說的都不多,他們是心病,我請了幾次禦醫都束手無策,林家嬸子也是醫家出身,應該知道,可是我除了安慰也做不得什麽。”
“剛剛小河跟我一起進去,看到孟學士那個樣子,心裏不忍,就跟我說,要是可能,她都想替若涵盡孝。若涵事為我而死,以後不管怎樣,我都要承擔。”
郡主聽到這裏,也是無奈的搖搖頭,自己迴到了京城,已經想了好多辦法,但是確實成效一般,孟學士根本沒有精氣神了。
“早幾天,我進宮求了靜妃,請她下旨給若涵賜婚,給她一個名分,對她有個交代,也讓你以後能為孟學士盡孝,算是一個對外的說法吧。”
袁睿不知靜妃是誰,但是能下旨賜婚的一定是在宮裏有主導權的人,想必是聖上新冊封的貴妃。
“小河這個想法呢,也沒錯,要不,這樣行不行,讓小河認孟學士夫妻做幹親,這樣,名分有了,也有了真正能盡孝的人,總比一個虛幻的名義強。”
“認幹親,這樣行嗎?”袁睿遲疑了一下,他沒有想到這個。
“我請旨也就解決一個名分,攀了關係,可是終究人沒了,什麽都是假的,要是小河認親,就有了真正的父女關係,以後做什麽都是應該的,兩位老人家也想得通。”
兩人又想了一下,還別說,這個方案可行,小河現在就是袁家的人,以後也會嫁進袁家。就算若涵活著,也是嫁進來,實際意義沒變,有了小河在中間,把關係拉得更近了。
“要不這樣,這兩天再去一趟,把這事的說明了,盡快讓你們先成親,把事情做紮實。”
“我們先成親,這樣不好吧,再說,我這次是來參加會試的。”
“怎麽,占便宜還不願意,先看看孟學士的意思吧。”
郡主嘴上沒說,心裏恨恨的,太便宜這個小子了,不是這事,怎麽可能這樣辦。
“說到會試,你準備得怎麽樣,揚州才子呢,別真把人丟在京城了。”
“唉,這麽長時間,難道你不知道我在做什麽,非要我參加什麽會試,我書都沒看幾天,怎麽考,不是要我出醜是什麽,”對著郡主,袁睿還是輕鬆的,什麽都敢說。
“你呀,別跟我說,有本領去宮裏說去,特意下旨讓你參加會試,天下獨一份呢!”
“咳咳咳,這個,郡主,不瞞你說,我還真沒把握,要不,裝病?”
“你看你那點出息,聖上讓你來,未必能讓你裝病,你就老老實實去考。”
郡主不由的笑了一聲,這個家夥也有怕的。
“不過呢,話先說清楚,你要是連個進士都不中,後麵的事可就不好辦了。”
郡主說完,也不管袁睿怎麽想,轉身徑直離去。
袁睿頓時一呆,這話怎麽說的,怎麽還有了指標,未必自己真要一條路跑到黑!
他其實知道這是郡主的玩笑話,肯定不會為了一個什麽名號跟自己較真,但是他也明白郡主這是在爭一口氣呢。
一直等迴到家裏,袁睿還是悶悶不樂的,這怎麽得了。
接下來幾天,他哪也沒去,整天坐在書桌旁,呆呆地看著手裏的書,有時半天不翻一頁。
根本看不進去啊,再說,這個時候,看這些書啥用呢,也不考背書啊!
要不出去轉轉,看看有沒有賣攻略和題目的,找點安慰!還是算了吧,臉皮還要呢。
還有一個月的時間,要準備些啥東西呢,是策論還是找點詩詞背背。
袁睿腦子裏混混沌沌的,一直不能將注意力放到會試上,也實在想不起來那些會試的經典之作。
本來這麽煩悶的時候,去外麵散散心是最好的,可是對他來說,也不是時候。
這個時候到處跑是可以,但是京城裏現在熟人不少,要是那些公子哥,不免拉著應酬,袁睿又不願意。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他要是外出,郡主肯定知道,難免又是一頓嘮叨。
又過了兩天,一大早,郡主讓人送來了幾本書籍,袁睿開始非常高興,還以為這是郡主走後門給他找來的內部秘密試題。
可等他仔細看了一下,才發現,有兩本是一些書籍商人為了賺錢而收集的曆年考題及相關參考文章。
放在後世,就是考試習題集,專門刷題用的,雖說對自己來說,起不到太大作用,但作為參考還是可以的。
還有一本看著年代蠻久了,沒有任何名字,裏麵還有不少手寫的注釋,甚至有個別字都要簡單寫上為什麽。
袁睿很是奇怪,看來這才是郡主費心找來的獨門秘籍,難道是主考官,讓他提前熟悉一下主考官的偏好,好選擇方向。
這本書還真讓袁睿受益匪淺,他其實欠缺的正是一個好的指引人,書本上的學問他很熟悉,更是有了比別人多幾百年的閱曆,要說不足,還真就是對現在這個時代細節的把握。
這本書把會試要注意的事項和節點說得很詳細,也很有見地,同時又告訴了科舉學子應該怎麽去做。
實際上,這就是一本最齊全的應試寶典,最難得的瀝血之作。
三月初三這個節日,很多地方不是太注重,每個州的習俗也不太相同,往往就是簡單的一個形式,沒有什麽特別的講究,可能是一個雞蛋,也可能就是一點麵食。
但是在淮揚地區,可能最重要的就是廟會了,這是一年中唯一跟春節那樣可以隆重聚會的節日。
廟會袁睿當然是不感興趣的,但是建鄴一群文人的遊園會,他隻能來參加。
沒辦法,是郡主要他來的,而且跟他強調了好久,根本沒有討價還價的可能。
後來還是小河跟他解釋了幾句,估計是怕他有不情願,郡主特意叮囑的。
這次來的很多都是京裏有名的夫子和翰林教授,他們會趁著這個機會對年輕舉子進行學問上的點撥,對於參加這次會試的年輕學子來說,算是難得的學習機會。
遊園會定在京城的夫子廟和秦淮河邊上,那裏有個大園子,是金陵學院特意建的。
這也是文人墨客最喜歡去的地方,那裏充滿了誘惑,還有遍地的具有文藝氣息的靡靡之音。
幾百年來,隻要這片富饒的大陸出現了什麽經典的詩詞,在最快的時間,河上就會傳唱出來,淺吟低唱,甜美、淒涼、動人,具有別樣的韻味。
所以每次會試之前,總有一些文人挑頭,將應試的舉子聚集起來,讓他們在會試之前充分發揮,做出傳頌千古的名句。
袁睿獨自一人先到了聚集的地點,估摸著也就巳時剛過。
本來,小河要跟著來的,袁睿沒讓,他就是來這裏裝裝樣子,準備隨便溜達一下就迴去了。
要是帶著小河,就要待到晚上,小河一直想著去看秦淮河上那些花魁吟唱,確實沒有意思。
大山跟馬車就在外麵,時刻準備著少爺迴家,當然這是袁睿囑咐的,他沒有讓郡主派人來接,小河這個宅子離夫子廟本來就不遠。
到了京城,安全這事郡主最是上心,她現在也不敢抬大意,所以不但是大山,還有幾個國公府的侍衛也跟在邊上沒動。
也就站了沒一會,一個他熟悉的郡主侍衛走了過來,告訴他郡主正在裏麵等他。
現在他也知道,宅院邊上每天都有郡主的侍衛,也是為了自己,所以到了這裏,郡主早就知道了。
等他來到院裏的一處廳堂裏,看到裏麵坐了不少人,自己熟悉的胡洪海就在裏麵,當然還有從不缺席的徐老二。
介紹人自然就是徐老二,一圈下來,他算是了解了,都是京城裏各家的公子,這次參加遊園會就是混個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