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六,淮王從隴州移師六盤山,這是前往草原的第一道防線。


    同時榆林大將軍李炎兵發鹽水、定安,武威大將軍楊培民率軍前出金川。


    淮王的籌劃,現在不能再被動的等著花刺南下了,要變被動為主動,讓花刺大軍自動顯出他們的兵力和目的。


    否則,等花刺南下,再去調兵遣將,時間跨度大不說,還容易讓花刺有更多的騰挪空間,不太容易抓住花刺主力。


    特別是,隨著第三批戰車到達,淮王心裏已經增加了不少底氣。


    不說幾百輛戰車統一使用起來,會有多麽震撼,一旦形成一二裏方圓的包圍圈,騎兵那就是待宰的羔羊。


    雖然他跟聖上提請千輛戰車,但是對於朝堂,他也知道,確實困難,有這些已經很不錯了。


    不過,他沒有按照袁睿說的那樣放在一起使用,給武威送去了一百輛,倒是叮囑他們一定要合在一起,千萬不能再分開了,你看好玩不。


    顯然,花刺沒有想到大夏首先出兵,一些小部落連集中的機會都沒有,就被大軍直接絞殺了。


    這下讓整個花刺的部落開始著慌起來,不少部落開始放棄了剛占據的草場,開始返迴。


    淮王對李炎和楊培民沒有過多的幹涉,讓他們根據戰場情況決定兵力布置和對戰策略,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過早的暴露戰車這個大殺器。


    不能為了殲滅幾千、萬把騎兵就輕易的讓對方知道這種新式裝備,以免到最後決戰時讓花刺有了準備。


    首先接戰的是李炎所部,榆林左軍五個營在平涼將軍唐天放的率領下從定安向高沙進攻,在哈巴湖遇到了正在此地集結的沙努奇部落一萬人。


    唐天放今年四十二歲,祖籍荊州,祖上在荊州軍從小卒開始,累功升至校尉,後因傷迴鄉。


    到了唐天放父輩,僅是軍中一卒,經常隨著邊軍出戰,身體又不太好,不到四十歲就病死於軍中,所以唐天放十七歲就開始從軍。


    唐天放從軍後,身強力壯,不但馬上步下武藝出眾,竟然很會打巧仗。


    先是做隊正時率領一隊兵丁巧妙的避開敵方大部,繞到敵後,殺退敵兵,直接燒了輜重糧草,立下功勞。


    三年後升為校尉,成為榆林邊軍最年輕的校尉。


    他對於管理部下有自己的想法,不管是訓練還是對敵作戰,他嚴格要求按照自己的布置進行。


    幾次大戰,他的部下傷亡最少,但殺敵卻是最多的,當時的楊大將軍很是欣賞,三年後又提升他做了偏將,成為一營主將。


    紹寧二十七年和熙寧三年的大戰,他都參加了,立大小戰功多次,經大將軍推薦,被熙寧聖上賜封為平涼將軍,成為邊軍重將。


    他是很會抓住戰機的一位將領,看到機會難得,就趁著沙努奇部落沒有防備,又忙著整軍的時候,指揮三個營從三個方向衝向了敵軍。


    一箭之地,他們又是輕騎,一瞬間,就衝到了沙努奇部落營帳前麵。


    沙努奇騎兵倉促迎戰,弓箭都沒有射出幾支,夏兵就到了跟前。


    這時,草原騎兵的強大素質還是起了作用,他們單兵作戰能力真不能小瞧。


    一開始,雖然沙努奇騎兵直接倒下了上千人。


    但是在前邊的上千騎兵不要命的打法之下,特別是還有很多部落老人婦女的拚命阻擋,越來越多的沙努奇騎兵開始集結起來,形成了戰鬥力。


    唐天放從來不是吃虧的主,知道僅憑這一萬多人,想打垮對方一萬多人,簡直是做夢。根本不做拖延,直接命令吹響了撤退的號角,還敲起了銅鑼。


    三營官兵聽到號令,所有人直接掉轉馬頭,分成三路從沙努奇營帳撤退。


    沙努奇騎兵那裏吃過這個虧,根本沒有停下的意思,直接就散亂著追了出來。


    這時就看出唐天放的厲害了,好像早就預料到這點,另外的兩營正是做接應的,已經在撤退的路上埋伏好了。


    放過退兵,對著追來的騎兵就是三連射,頓時上萬隻箭雨灑下來。


    又是上千名沙努奇騎兵當場被射成了篩子。


    按說,要是一般將領,貪功的,可能還會讓所有兵丁再殺個迴馬槍,不說多,再殺個千把敵人還是有可能的。


    可是,唐天放根本沒有這個想法,看著剩下的沙努奇騎兵往迴撤退,根本不做停留,連續幾道號令下去,五營人馬按照戰前部署,直接返迴定安去了。


    五天後,剛到六盤山的淮王得到了李炎的戰報,平涼將軍唐天放在哈巴湖遇敵,經過激戰,殺敵千餘,自身陣亡一百三十二人。


    淮王知道唐天放此人,能打,善戰,從不誇大戰況。


    他說千餘一定多於千人,而且一定是殺了這麽多,不算受傷的。


    實際上,淮王還是預估少了,此戰遭遇時遠射加上近戰絞殺,沙努奇當場死亡的就有千餘。


    追擊時,萬餘箭雨又射殺了千餘,真沒算受傷的。


    當時唐天放知道不能糾纏,一旦正麵開戰,雖說可能會再殺傷一些,可是自己也會有很大損失,不劃算,所以根本也沒有想著去清點,迴來後也僅是簡單做了統計。


    沙努奇此戰後,統計下來,當場陣亡二千七百六十餘人,受傷二千八百五十餘人,可以說至少一半騎兵失去了戰鬥力。


    如果加上死傷的老人婦孺,沙努奇部落至少十年內失去了原氣。


    現在沙努奇的首領非常氣憤,糾集了剩下的五千騎兵,正在烏木五千騎兵的配合下四處尋找唐天放想著決一死戰呢。


    淮王大喜,北上首場大捷,一邊下令記功,一邊通報給整個隴州邊軍。同時讓所有邊軍將領注意,及時通報花刺大軍動向。


    四月二十六日,有兵丁拿來隴州加急公文,前天新式戰車三百輛到了隴州,陳國公特意派人前來詢問,這些戰車怎麽安置。


    這次淮王想起了袁睿的提議了,他決定這三百輛不打散了,就按照袁睿的布置,集中起來,一旦大軍對戰,這支隊伍可以作為奇兵使用。


    他馬上派人通知,讓陳國公迅速派人將三百輛戰車送到六盤山來,同時又給李炎大將軍去信,征調唐天放五營人南下,接手這三百輛戰車。


    淮王也知道現在李炎的壓力很大,再把唐天放調過來,李炎會想不通,信中把自己的想法詳細說了。


    同時說明,唐天放接受戰車後,仍歸屬李炎麾下,聽從李炎指揮,當然如果再大戰中需要,淮王可能會直接指揮唐天放參戰。


    淮王沒有想到的是,這三百輛戰車是工部近段時間連白加夜,使用了近萬名工匠才做出來的,造價比袁睿他們的高了兩成。


    而陳家近段時間做的二百輛也從鬆江運到了荊州,會合了貴州苗兵和越州的狼兵,已經從襄州北上,預計半月內可到隴州。


    袁睿已經跟魏國公府的幾十個老兵做了布置,這二百輛戰車就是配合狼兵和苗兵對敵的。


    苗兵和狼兵要說不足的地方,就是他們的防守,雖說他們攜帶了大量的藤甲,但是對於草原花刺騎兵,這些防護還是弱了一點。


    要想發揮這些兵丁的強大戰鬥力,就要讓他們在非常靈巧的狀態下殺敵,而防護圈就是最好的戰場。


    這幾十個老兵就是要在路上讓這些苗兵和狼兵知道戰車的厲害,怎麽有效利用戰車的防護去殺傷敵人。


    同時,還要告訴他們花刺騎兵的戰鬥特點,防止苗兵和狼兵不知道情況,吃了大虧。


    這次本來魏國公強烈要求來的,可是聖上不許,這麽大年紀,萬一有個好歹,對穩定朝堂局勢不利,所以才把家裏的幾十個老兵都派出來了。


    五月初一,李炎快馬送來了最新打探到的消息,花刺大汗沙達匯集了周邊大小部落近二十萬騎兵,現在寧武,三道梁一線。


    預計會向東經西大溝按原先路線襲擊定安、鹽水,從安塞方向進攻隴州,這條路線不但距離近,還有一點就是路途中險要地不多,對守軍不利。


    淮王久久站在地圖前麵,他有點拿不定方向了,按說,李炎迴報的消息應該是準確的。


    花刺上次南下就是這個路線,也是對他們最有利的路線,但是淮王總感覺哪裏有些不對勁。沙達這次集結了二十萬騎兵,他就敢南下,不應該啊!


    再看上次,花刺可是整整集結了五十萬大軍呢,難道還有另外的布局。


    武威軍那邊現在還沒有消息傳來,是不是還有一路去了那裏。


    那花刺是想著兩路左右夾擊呢還是各個擊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品通天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蘇打不摻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蘇打不摻水並收藏無品通天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