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縣城陸家宅院中,陸家二公子陸喻滿身疲憊的迴到家中,現在的事情越來越不好處理了,先後砸了幾千兩銀子,好不容易沭陽府周通判鬆了口,暫時答應讓陸家把扣押的貨物拉迴來,但是人暫時不能放。這樣一來,事情還沒最後完結,命脈還扣在周通判手裏,他可以隨時想收就收想放就放,對陸家來說,現在處境太被動了。
陸喻拿起水杯剛喝了一口,就看到大哥陸鳴正好也迴來,兩人一母同胞,陸喻也沒有多禮,躺在椅子上,直接對著兄長抱怨。
“現在這些當官的也太黑了,這次代價太大,要說花點錢也就罷了,很擔心這中間還有其他問題,我跟老爺子也說了,如果這是對方的圈套,就是引我們出手的,那就真有麻煩了。”
陸鳴也是一個書生,前幾年中了舉,參加過一次會考,可惜名落孫山,正在準備明年的會考,這次機會他很看重,所以隻想著溫書,對家裏的事情不太關注,隻是這次的事有點大,自己也不好完全不聞不問,這兩天也是出去稍微找了找關係,看看是否有機會。陸鳴坐下來倒了一杯水,這才把打聽來的消息告訴了弟弟。
“我跟幾個同年了解了一下,這次的問題關鍵不是搶了盧家生意,不是什麽走私,也不是人被官府抓,一個同年跟我說的是,這中間最大的問題是盧家報官被海匪搶劫的一些貨物在船上被發現了,我們又不能證明這些貨是自己家的。”
陸喻到是沒有激動,邊聽邊想著什麽,嘴巴裏還念念叨叨。
“我也找了一些熟知官場的人,你也認得的那個朱舉人,他叔叔就在建鄴刑部任職,說這個事情要想順利解決,重要的是找到關鍵證人,把貨物來源這個事做成死證,先把陸家摘出來,你好好想想,看看怎麽辦才好,我呢,也確實幫不上你什麽,要是銀錢這塊,你放心,實在不行,我出去借都行。”陸鳴歎了一口氣,了解這些才知道當家作主是多麽難的事,跟弟弟打了一聲招唿,往後宅走去。
陸喻起身送別了兄長,這個兄長雖然對家中的事情管的不多,天天就是讀書,但是對於家人很看重,對於錢財到是看到輕,跟別人說的最多的就是進學後會去做翰林,學政一類的官員,最想著書立傳,教書育人,家人都認為陸家可能未來會出一位大儒。
陸喻很敬重這位兄長,自己讀書不成,就想著盡量幫助家裏處理雜事,好讓兄長專心讀書,兄弟兩個總要有一個看顧家小,柴米油鹽,自己能解決的盡量不讓兄長介入,從而分心,但是這次確實事情太大,有些傳言不可避免的傳到了後宅。
他也想得到,兄長是出去找關係探聽消息了,隻是他了解的更多,也深知這中間的厲害關係,現在的局麵非常困難,能全身而退都是好的,當初有點冒失了,還妄想對抗一下,打擊對方的氣焰,看來是自己錯了,把寶壓在新任巡察使身上有點想當然了,這次處理不當陸家輕則散財失人,重則可能有滅門之災啊!
陸鳴迴到自己屋中,妻子袁氏就是袁晴迎上前來,給他脫去外衣,又吩咐丫頭準備淨麵以及茶水,等到丫頭下去。陸鳴對著袁氏問道:“你現在盤算一下手裏還要多少現銀,家裏要用,”袁氏知道自家相公一貫不曾管事,現在說了就是已經想好了。
袁氏轉身從床下裏拿出一個小箱子,“這兩天我已經清算了一下,錢莊裏的早一項也拿出來了,現銀還有三千八百兩,要是再變賣一些無用的東西,五千兩應該湊得出。”
“不用去變賣東西,陸家還沒到那一步,拿出三千兩,我給小二就好,”陸鳴這次四處打探後,心裏稍微有點底,外麵看著風急浪大,聲勢駭人,但是往往這種,就是想著快速解決,逼迫陸家後退,換句話,隻要陸家認栽,應該就會大事化小,無非就是損失一點銀子而已,隻要來年會試得中,陸家就不會倒。他能想得到,小二也是個聰明人,隻是擔心他一時銀子不湊手,節外生枝,再給別人算計去,那才是麻煩。
陸鳴想的確實沒錯,陸家這個災禍也是有點冤,恰逢其中而已,目標也不是他們,有些人正好順杆打棗罷了。
時間一晃又過去了半個月,眼看著天氣熱了起來,袁睿已經從屋裏搬到院子裏了,坐著躺椅躲在樹下,石桌上擺了好些袁睿愛吃的新鮮蔬菜,王小河就坐在另一邊,邊沏茶邊跟袁睿說些村間家長裏短,這也是袁睿交給王小河的任務之一,多聽一點民間聲音,有利於未來自己在某些地方運作方便。
兩人正在閑聊,這時後院門外有人問話,“西言在家裏嗎?”袁睿趕緊起身,聽聲音知道是五叔來了,上前幾步,這時五叔也推門進來。
讓到石桌旁坐下,小河倒茶完畢,笑嘻嘻的出去了。
五叔看著袁睿,”嗯,這段時間是氣色好多了,上次老大還問你的病是不是確實好了,準備再給你找個好大夫來看看呢。”
“那到不用,上次在府城,大夫給我開的藥還是很對症的,這段時間我又非常注意,加上吃的住的都很舒服,現在感覺完全好了,五叔,找我有事?”
“你姐姐特意捎了信來,過幾天就是端午節,她和陸大公子一起迴來探親,我也想著是否正好把一些事情談清楚。”五叔知道,袁睿有自己的籌劃,對整件事的處理也有自己的思路,隻是對於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情心裏沒底,要做哪些準備更是沒底,真正說起來袁家小門小戶,連口肥肉都稱不上。
“這樣也好,大家坐下來,都是一家人,聊聊,先把眼前對付過去,做生意嗎,多的是機會,沒有必要死杠,換一個思路,你做你的,我做我的,日子長著呢,不爭一時之氣。”對著五叔,袁睿也不藏著掖著,實話實說,當然這話也是想借五叔之口傳給陸家。
“你說的在理,現在局麵複雜,對陸家非常不利,是要好好想想怎麽應對,”五叔很認同袁睿的想法。
兩人又閑聊了一會,五叔告辭離去,袁睿本來留他吃飯來著,隻是他說已經約了同房下的幾個兄弟,正在商討袁家田產的一些問題,約好改天姐姐迴來,一起來做客,臨走時還順了放在石桌上的一根黃瓜,說是小河種的好吃。
五叔走後,袁睿又思考了好久,本朝有別於很多曆史朝代的最大不同之處,是對社會形態的包容,可能是由於組建初期就是一個大聯盟的原因,像淮軍,楚軍,江陰軍這些軍人,本來就是從經濟發達區域出來的,思想開放,能快速的接受新鮮事物,敢於嚐試。到了後期,這些人在朝堂裏有了更多的發言權,他們對於國家治理有自己的思維,不像其他王朝,更多的還是關注土地和農民,士農工商,這是幾千年不變的框架。
朝堂上,商業已經占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國家對於商人也有了更高的期望和任用,從大約五十年前熙寧時期開始,允許商人後代參加科舉,商人的地位已經趕上農民了,當然為了避免腐敗,也做了了很多限製性規範。
在對商業鼓勵的同時,也加強了對工匠的管理,提拔有資曆的工匠直接做官,鼓勵各行各業工匠創新發明,相公器具由官府收購普及使用,同時給與獎勵,這樣一來,好多麵臨失傳的手藝馬上煥發了活力,又反過來促進了商業的繁榮。
陸喻拿起水杯剛喝了一口,就看到大哥陸鳴正好也迴來,兩人一母同胞,陸喻也沒有多禮,躺在椅子上,直接對著兄長抱怨。
“現在這些當官的也太黑了,這次代價太大,要說花點錢也就罷了,很擔心這中間還有其他問題,我跟老爺子也說了,如果這是對方的圈套,就是引我們出手的,那就真有麻煩了。”
陸鳴也是一個書生,前幾年中了舉,參加過一次會考,可惜名落孫山,正在準備明年的會考,這次機會他很看重,所以隻想著溫書,對家裏的事情不太關注,隻是這次的事有點大,自己也不好完全不聞不問,這兩天也是出去稍微找了找關係,看看是否有機會。陸鳴坐下來倒了一杯水,這才把打聽來的消息告訴了弟弟。
“我跟幾個同年了解了一下,這次的問題關鍵不是搶了盧家生意,不是什麽走私,也不是人被官府抓,一個同年跟我說的是,這中間最大的問題是盧家報官被海匪搶劫的一些貨物在船上被發現了,我們又不能證明這些貨是自己家的。”
陸喻到是沒有激動,邊聽邊想著什麽,嘴巴裏還念念叨叨。
“我也找了一些熟知官場的人,你也認得的那個朱舉人,他叔叔就在建鄴刑部任職,說這個事情要想順利解決,重要的是找到關鍵證人,把貨物來源這個事做成死證,先把陸家摘出來,你好好想想,看看怎麽辦才好,我呢,也確實幫不上你什麽,要是銀錢這塊,你放心,實在不行,我出去借都行。”陸鳴歎了一口氣,了解這些才知道當家作主是多麽難的事,跟弟弟打了一聲招唿,往後宅走去。
陸喻起身送別了兄長,這個兄長雖然對家中的事情管的不多,天天就是讀書,但是對於家人很看重,對於錢財到是看到輕,跟別人說的最多的就是進學後會去做翰林,學政一類的官員,最想著書立傳,教書育人,家人都認為陸家可能未來會出一位大儒。
陸喻很敬重這位兄長,自己讀書不成,就想著盡量幫助家裏處理雜事,好讓兄長專心讀書,兄弟兩個總要有一個看顧家小,柴米油鹽,自己能解決的盡量不讓兄長介入,從而分心,但是這次確實事情太大,有些傳言不可避免的傳到了後宅。
他也想得到,兄長是出去找關係探聽消息了,隻是他了解的更多,也深知這中間的厲害關係,現在的局麵非常困難,能全身而退都是好的,當初有點冒失了,還妄想對抗一下,打擊對方的氣焰,看來是自己錯了,把寶壓在新任巡察使身上有點想當然了,這次處理不當陸家輕則散財失人,重則可能有滅門之災啊!
陸鳴迴到自己屋中,妻子袁氏就是袁晴迎上前來,給他脫去外衣,又吩咐丫頭準備淨麵以及茶水,等到丫頭下去。陸鳴對著袁氏問道:“你現在盤算一下手裏還要多少現銀,家裏要用,”袁氏知道自家相公一貫不曾管事,現在說了就是已經想好了。
袁氏轉身從床下裏拿出一個小箱子,“這兩天我已經清算了一下,錢莊裏的早一項也拿出來了,現銀還有三千八百兩,要是再變賣一些無用的東西,五千兩應該湊得出。”
“不用去變賣東西,陸家還沒到那一步,拿出三千兩,我給小二就好,”陸鳴這次四處打探後,心裏稍微有點底,外麵看著風急浪大,聲勢駭人,但是往往這種,就是想著快速解決,逼迫陸家後退,換句話,隻要陸家認栽,應該就會大事化小,無非就是損失一點銀子而已,隻要來年會試得中,陸家就不會倒。他能想得到,小二也是個聰明人,隻是擔心他一時銀子不湊手,節外生枝,再給別人算計去,那才是麻煩。
陸鳴想的確實沒錯,陸家這個災禍也是有點冤,恰逢其中而已,目標也不是他們,有些人正好順杆打棗罷了。
時間一晃又過去了半個月,眼看著天氣熱了起來,袁睿已經從屋裏搬到院子裏了,坐著躺椅躲在樹下,石桌上擺了好些袁睿愛吃的新鮮蔬菜,王小河就坐在另一邊,邊沏茶邊跟袁睿說些村間家長裏短,這也是袁睿交給王小河的任務之一,多聽一點民間聲音,有利於未來自己在某些地方運作方便。
兩人正在閑聊,這時後院門外有人問話,“西言在家裏嗎?”袁睿趕緊起身,聽聲音知道是五叔來了,上前幾步,這時五叔也推門進來。
讓到石桌旁坐下,小河倒茶完畢,笑嘻嘻的出去了。
五叔看著袁睿,”嗯,這段時間是氣色好多了,上次老大還問你的病是不是確實好了,準備再給你找個好大夫來看看呢。”
“那到不用,上次在府城,大夫給我開的藥還是很對症的,這段時間我又非常注意,加上吃的住的都很舒服,現在感覺完全好了,五叔,找我有事?”
“你姐姐特意捎了信來,過幾天就是端午節,她和陸大公子一起迴來探親,我也想著是否正好把一些事情談清楚。”五叔知道,袁睿有自己的籌劃,對整件事的處理也有自己的思路,隻是對於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情心裏沒底,要做哪些準備更是沒底,真正說起來袁家小門小戶,連口肥肉都稱不上。
“這樣也好,大家坐下來,都是一家人,聊聊,先把眼前對付過去,做生意嗎,多的是機會,沒有必要死杠,換一個思路,你做你的,我做我的,日子長著呢,不爭一時之氣。”對著五叔,袁睿也不藏著掖著,實話實說,當然這話也是想借五叔之口傳給陸家。
“你說的在理,現在局麵複雜,對陸家非常不利,是要好好想想怎麽應對,”五叔很認同袁睿的想法。
兩人又閑聊了一會,五叔告辭離去,袁睿本來留他吃飯來著,隻是他說已經約了同房下的幾個兄弟,正在商討袁家田產的一些問題,約好改天姐姐迴來,一起來做客,臨走時還順了放在石桌上的一根黃瓜,說是小河種的好吃。
五叔走後,袁睿又思考了好久,本朝有別於很多曆史朝代的最大不同之處,是對社會形態的包容,可能是由於組建初期就是一個大聯盟的原因,像淮軍,楚軍,江陰軍這些軍人,本來就是從經濟發達區域出來的,思想開放,能快速的接受新鮮事物,敢於嚐試。到了後期,這些人在朝堂裏有了更多的發言權,他們對於國家治理有自己的思維,不像其他王朝,更多的還是關注土地和農民,士農工商,這是幾千年不變的框架。
朝堂上,商業已經占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國家對於商人也有了更高的期望和任用,從大約五十年前熙寧時期開始,允許商人後代參加科舉,商人的地位已經趕上農民了,當然為了避免腐敗,也做了了很多限製性規範。
在對商業鼓勵的同時,也加強了對工匠的管理,提拔有資曆的工匠直接做官,鼓勵各行各業工匠創新發明,相公器具由官府收購普及使用,同時給與獎勵,這樣一來,好多麵臨失傳的手藝馬上煥發了活力,又反過來促進了商業的繁榮。